摘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工作的重要分支,具有关联性、持续性、以及层次性等特征,在建筑工程的流畅性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结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着重对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改进应用进行探究,以达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PDCA模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始终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城市建筑施工范围的逐步拓展,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精确度也进一步提升。PDCA模式作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结构中,起到关联与优化的作用。为了发挥PDCA模式在现代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优势,就必须有效整合其中元素,实现PDCA模式的有效运用。
一、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为现代建筑工程建筑实践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如表1为近年来PDCA模式实际应用数据整合[1]。
表1 2015年-2017年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应用表(单位:%)
从表中数据来看,国内建筑工程中PDCA模式的实际应用水平均处于上升趋向,但PDCA模式的实践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转型阶段的制约,从而致使PDCA模式的运作各个环节具有众多问题。
(一)安全管理计划环节
从现代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践情况来看,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计划的分析上,存在着计划体制僵化,模式套用的情况,这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后期安全工作,缺乏灵活有效的管理指导,施工安全管理计划实际作用性不大。同时,部分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理论部分过多,安全管理的实践部分过少,安全管理计划,完全变成了安全文传播,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应用的作用较低。
(二)安全管理执行环节
安全管理执行环节,执行效果不佳,执行力度不强,是现代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中运用的特征。建筑施工人员大部分是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他们对安全管理相关理论的认知上存在着较大的缺失,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问题管理期间,没有结合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指导,造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践效果不佳,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主动较低
(三)安全管理检查环节
从表1中数据来看,近三年来建筑安全工程实践过程中,安全问题的分析比重从30.25%提升到50.61%,其提高幅度比例并不大,安全管理检验工作中,更注重安全问题的分析,但其实践时依旧存在管理标准模糊的问题,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监管弊端。
此外,安全管理处理环节,从33.65%提升到45.10%幅度,相对与安全管理计划、执行、以及分析几方面来说比例较低。也就是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存在着处理措施不当,处理工作开展不够灵活的问题。
二、改进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运用的措施
(一)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计划管理的规范性
PDCA模式的运作主要分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如图1[2]。我们结合图中四部分分割的实际情况来看,该模式能够达到良性循环是前提。
图1 PDCA模式图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实施,加强安全管理计划的规范性是必不可少的。
一方面,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实际需求,做好安全管理计划。例如:建筑施工重点部分是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那么,安全管理计划中,就要重点对安全设备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应对常见设备程序毁坏、设备漏电等问题的应对措施,发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计划的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安全管理计划中应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例如:针对“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这一理论内容,规划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的线路,设计一条最快速的电力事故处理方案。同时,结合施工现场人员安排,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际中去,发挥安全管理计划的整体掌控作用,由此可见,引导PDCA模式安全管理计划环节的有效性实践,是突破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计划实践体制僵化的途径。
(二)安全管理可执行性提升
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首先,安全管理人员应按照施工中可能存在安全问题的水、电、设备等方面,做出安全管理计划;其次,安全监管人员按照管理的计划进行执行。同时,施工管理人员随时结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计划,实行安全管理检查。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实现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综合性保护。
由此来说,进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就必须将理念执行下去。例如:安全管理人员,经常结合施工中混凝土搅拌设备、高层施工脚手架应用要点等具体施工层面,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实践工作在实际中的传播作用。同时,发挥PDCA模式安全管理的优势,也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工作中的作用。例如:某施工管理人员,将施工现场规划中,安全管理10%调整为30%,增加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将安全管理一带而过,转变为更为日常安全教育、设备施工安全监管、以及施工流程安全监管等,更为具体的安全执行措施。
(三)安全检查环节的科学调配
结合以上表1中数据来看,2015年-2017年以来,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计划、分析、实践、以及安全问题处理中,PDCA模式的应用玻比例都呈现持续上升趋向。2015年,建筑施工中各项指标的百分比均在30%-50%之间,而2017年,建筑施工中各项指标的百分比均在50%-80%之间。我们也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趋向,明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标准。例如:对施工现场资源应用安全标准、设备检验标准等方面,都作出具体的规划,为施工现场安全问题提供明确的管理依据。
此外,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全面性的安全防护计划,也是PDCA模式变革应用不可缺失的部分。如,安全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安排一条紧急逃生通道,做好施工现场各个部分的数字化安全监管。
结论:综上所述,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改进应用初探,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综合开展提供了技术指导,是促进新时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代表。在此基础上,为了规避PDCA模式实践应用的弊端,就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计划管理的规范性、提升安全管理可执行性、安全检查环节的科学调配、以及做好安全问题处理计划,实现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全面处优化。因此,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改进应用探索,将为现代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新趋向。
参考文献:
[1]付达新.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监控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
[2]段益庆. 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改进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
论文作者:金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模式论文; 建筑论文; 计划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