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概念教学四环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奥秘论文,四环论文,物质论文,概念论文,初中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的五大核心主题之一,元素、分子和原子是本主题教学中的核心概念。要使学生掌握这些概念,实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世界间自如地认知穿越,需要我们化学教师在整个初三学年都有整体规划。
一、了解学生基本学情
(一)了解学生基本学情的途径
1.联合进行问卷调查
联合本学校的化学教师举行一次备课组活动。根据小学科学和初二物理教材的内容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联合制定问卷。通过选择、判断和简单的填空,共20道小题,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元素、原子、分子知识的知晓程度。
2.适时组织主题班会
在开展教学前,利用化学课召开一次化学主题班会。主题为“你知道元素、分子和原子吗”?通过漫画、游戏、竞赛等形式对学生知晓这些知识的程度进行摸底调查。利用特殊的化学主题班会,既了解了学生对学前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恰当利用QQ沙龙
信息和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QQ,很多班级也有自己的QQ群。在开展教学前可以利用周末举行一次QQ群内的主题探讨活动,围绕“你知道元素、分子、原子的哪些知识”进行探讨。同学们可以在QQ群内畅所欲言,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这样的方式能极大地提供一个让学生有“胆量”发言的平台,活跃气氛的同时又能有效了解学生的真实信息。同时,QQ群内的探讨也给了学生一种积极的引导,网络是工具不是玩具,我们应该合理、正确的使用网络。
(二)学生获得基本认知的途径
1.从日常生活中获知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已从日常食品的包装袋、课外书、网络、报纸、电视广告、科普节目、人们的茶余饭后关于健康的谈资以及各种食品安全热点事件中渐渐熟悉了元素、分子、原子等词语。例如广告语涉及的“不含磷铜”、“食用加碘盐”、“加铁酱油”、“高钙牛奶”和“无磷洗衣粉”、“无汞电池”等,同学们已经非常熟悉。
2.从科学学习中获知
在小学科学课上,有把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消失的实验。小学科学通过实验告诉学生:这些东西里面有很多的分子,我们肉眼看不见。同时也会简单地介绍物质的化学表达式,如表示水。
3.从物理学习中获知
在初二物理《分子》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到“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在《从宇宙世界到微观物质》中学生知道了“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可以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等”。通过摩擦起电的实验学生也知道了,“物体摩擦后,由于电子的转移,摩擦物体的双方分别带上了正电和负电”。在初三物理《内能》的学习中,学生知道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概念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虽然这些前概念有些是不完整的,甚至还有些是错误的,但是在初三化学几乎每节都要面对的概念学习中,不容忽视。充分利用前科学概念,以此为教学起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通过联想、类比、同化,促进前科学概念的正迁移,促使概念的转变与形成。
二、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进行教学
(一)利用学生对分子的了解认识分子
学生已经知道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空隙;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在教这部分知识时,主要是唤起、巩固、应用、拓展学生已有知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已经知道的知识来解释实验和生活中的现象,在分析和应用中复习已经知道的知识。也可大胆地让学生利用身边和化学实验室的药品自主设计实验来验证分子的相关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比如用酒精和水混合来证明分子间空隙在初二物理中已经做过,我自己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先加酒精再加水和先加水再加酒精的对比实验加以拓展。同时引导学生采用玻璃杯、糖、筷子等身边的物品设计实验来证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对于“物质由大量的分子构成”这个从化学角度看并不正确的观点,则在一开始就向学生渗透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包括分子、原子、离子,通过系统地学习,无形中慢慢纠正学生已有的错误认识,并从化学角度建立正确的概念和认识。
(二)利用学生对原子的了解认识原子
学生既然在初二物理中已经知道原子的发现史并初步了解了原子的内部结构。那么在进行原子教学时重点可以放在以下方面: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通过水电解实验的微观分析,让学生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对于原子的内部结构,则通过粒子散射实验进行巩固和分析。重点通过课件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理解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下面离子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利用学生对元素的了解认识元素
学生通过生活信息已经对元素这个词语比较熟悉,我们可以巧用“台阶”,拆除“障碍”,对他们原有的认识进行同化,使他们知道加碘食盐、加铁酱油等里面的碘、铁就是指元素。从而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展元素的系统学习。最后,再用学到的元素知识解释他们在生活和网络等媒体中获知的与元素有关的现象。
三、合理地安排教学流程
(一)依照常规,用好课标,用够教材
1.化学是建立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物质的性质是从宏观变化上来体现的,物质的组成、结构等微观理论则是理解物质性质和把握物质变化本质的依据。而化学符号则从微观层面上科学而简明地表达了宏观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它是联接宏观与微观世界的中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两条线索:一条主线是从定性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元素→化学式。一条副线是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
2.依照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我设计本节知识教学的顺序是:元素→分子→原子;原子→原子结构→离子。整体上采用逐步渗透,分散难点、螺旋上升的策略。例如,教材第一章《绪言》中“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就提到“世间万物仅仅由100多种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另外教材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灼烧葡萄糖、砂糖、面粉。这时可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顺势提出:元素其实就是物质的基本组成要素,元素还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还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本第73页的元素符号表。元素符号的书写也可以在这个时间进行,学生每天凭兴趣可以学写3到5种元素符号。学完元素符号就可以凭兴趣每天学写2到3个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在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变化时也可以有意识地用化学式表达物质,让学生慢慢地熟悉和累积。学习到第三章时,学生不仅已经能熟练书写元素符号,物质的化学式也可以书写一些了。这样既有效分散了记忆点,又为元素等抽象概念的理解打下了基础。教材在这里还提到了“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到的极小的微粒构成的”,这时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金刚石、氧气、氯化钠的微观构成图,告诉学生物质由最基本的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观离子构成。
3.充分利用好“水循环”这个载体。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水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利用水的三态变化引导学生建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空隙发生了变化”这一观念。利用电解水这一化学变化和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引导学生建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会分裂成原子,原子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是没有改变”的观念。教学时可以通过FLASH动画来展示,既可用来讲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差异,还可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量的分析,即数原子的个数和看原子的种类,为后面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得出打下基础。每次学习这张图时,我总是制一张此图学习的探究性结论汇总表,以促进学生对分子、原子、元素概念的当前和后续学习。
4.在学习元素符号、离子的形成等内容时,通过实物图片、微粒模型图片和拟人画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现象和变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可以多采用第二人称“你”,以对话的方式提出问题,如“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相信你有更好的想法。如何证明你的猜想?”,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氛围,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
(二)打破常规,分散渗透,集中构建
对于《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教学,也可采取分散渗透与集中建构相结合的方式。先通过第二章中人们熟悉的空气和水的学习慢慢进入微观世界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采用分散穿插的学习方式。而到第三单元将“物质构成的奥秘”作为单独的一章再系统地学习。其内容包括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与化合价。这样处理既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穿插于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的内容之中,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符合化学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
四、在后续教学中巩固和拓展已学知识
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等的教学需要贯穿于整个初三学年的学习。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元素的角度、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物质和物质之间的变化。在初三学年的各个阶段,我们都可以看到第三章知识的影子。我们可以充分引导学生不断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间穿越。例如,第四章中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都利用到元素和微粒观。第六章中溶液的导电与否、导电能力的强弱变化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关。第七章酸碱盐,学习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无论是置换反应还是复分解反应,都可以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第九章中化学电池中电流的产生,也和电子的得失相关。所以说,微粒的知识可以贯穿于整个初三学年的化学教学中。
如何让学生在宏观与微观两个物质世界间自如地穿越,需要教师凭借自己的智慧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做好整体规划。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为基础,合理设计认识物质组构成的教学流程,形成“渗透关注→逐步形成→实践应用→持续发展”的教学线索贯穿初中化学教学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