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中英语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已占重要地位,而关系到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最为讲究的当首推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高分析质疑,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提问设计的得体、精巧,能反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英语表达的兴趣和习惯。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给直接答案多,分析理解过程少。本文根据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的提问设计谈几点看法。
一、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提问过于浅显,或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就可以几乎不动脑筋回答,脱口而出或一哄而上,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积极与热闹,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应该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在现有的逻辑思维水准上,换几个角度,换几种说法,凡问必曲,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努力学好英语。如我们在教学A Problem For The Detective(1)(Lesson 81,Unit21,SB 3B)一课时,作了如下的一组问题设计:
1.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om Goode and Mrs.Flower?
2.From the text can you infer what the relationship is betweenMrs.Flower and Clare?
3.What did the story of the pet dog-Klegg show?
4.What did this sentence"Somehting somewhere smells funny"show?
5.From the last paragraph can we see how the detective was?
因为问题设计时考虑了学生基础和学生兴趣,课堂上学生跃跃欲试,竞相发言,动口动脑,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当然,也可对这一内容作如下的问题设计:
1.Who were Tom Goode,Clare Flower and Klegg?
2.Why was Mrs.Flower so rich?
3.Who was going to get the money?
4.What did Tom Goode know about Klegg?
5.Why did Tom Goode visit the detective?
很明显,这几个问题的设计,一般地说太直太浅,学生答题时几乎可以不加思索地直接回答,而不须动什么脑子作出艰苦的探求。相对而言,这种提问设计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利于对学生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提问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逐级攀登,以完成教学任务
对于教材中的一些重难点,我们在设计时尽量准备一些铺垫性的问题,依据学生现有水平,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近及远,一环扣一环,逐步解决大问题。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如教学A Problem For The Detective(2)(Lesson 82,Unit21,SB 3B)一课时,设计的问题可以一个比一个难,一个接一个揭示文章的主题,使学生逐步掌握所学知识,理解文章的内容,向问题本质靠拢,培养分析理解能力。在设计提问时,我们抓住学生“打破沙锅纹(问)到底”的心理,逐层展开,步步深入,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How many people attended the meeting?Who was the unknown man?
2.What did the young woman want to do?
3.What made Hope think of getting the money instead of Clare?
4.What was Mr.Coal's best proof that the girl was not Clare Flower?
5.Why did Tom Goode think that the money should belong to him?
6.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7.How does this story sound?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基本包括了这一篇文章涉及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等,通过由浅入深的逐步分析和理解,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使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迫使学生打破原来思维定势的范围,连续进行艰苦的活脑训练,最终达到了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这种提问设计应该说是合情合理的。
三、提问设计须有“度”
我们认为这个“度”必须是广义的,应该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应该包括问题的难度、深度(铺垫性设问)、亮度(讲究感情色彩,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打动学生的心)、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在提问设计中对问题难度的把握。提问有一定难度,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如果提问太易,学生就会不以为然,失去提问价值,教师也会失去与学生沟通的机会,浪费教学时间;如果提问太难,学生不敢答,不能答,就会损伤学生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当然要注意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准确把握教材,恰到好处安排。千万不要凭借主观想象,想当然,推已及人,胸中无数,应该通过摸底调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当然,提问的难易适度还有两个标准:①问题本身;②具体学生的素质。倘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又能够想到这两点,教学双方必然会呈现如鱼得水般的景象。比如教学The Language ofHoney Bees(1)(Lesson 85,Unit 22 SB 3B)一课,我们可以根据学生预习情况,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实际出发,利用有关提示,引导、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提问设计应“巧”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中,教师对题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从纵向看,它必须考虑因课堂教学流程各个时机、各个环节的不同而不同;从横向看,则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所区别。如此纵横交织,就必须用多种提问方式来体现不同的教学功能,才能适应提问的运行机制。这就要求教师匠心独运,在“巧”字上下工夫。一般地说,①要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选择比较式、填充补续式、追踪探因式、检查整理式等;②要讲究操作调控方式。要注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提问的方式和答问的评价等;③要防止提问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问忌深、忌偏、忌全、忌浅、忌滥;④要讲究提问的逻辑。提问要合理,问域要适度,概念要清楚,表达要明确,答案要未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设计的“巧”,越来越显出其重要作用。做到了这一点,既能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又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法必须持之以恒。
如下面一组我们在教学Discovery (1)(Lesson89,Unit23,SB 3B)一课时所作的问题设计:
1.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2.What does the word "fine"mean in paragraph 2?
3.According to the writer,what' s the first thing you shoulddo when you are lost in the hill?Why?
4.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rothers?Why?
应该说是“巧”的:问①从课文本身提出问题,投石问路,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情绪;问②在问①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因为有问①的铺垫,学生已尝到甜头,感到学有奔头;问③承前追踪,探求因果,使提问跌宕有致;问④向纵深处又作探索,要学生去“跳一跳”摘到桃子。如果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提问时机,掌握火候,启发引导,那么,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得到了落实,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得到了又一次训练。
五、提问要注意对学生回答内容的处理
有丰富课堂教育经验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会不作出处理,不会不作出恰当的评价,这个教学环节不能省,不能松。当教师自己评价学生的回答时,必须肯定学生什么地方回答得好,回答得正确,什么地方回答得不正确,并反映出原因。这样做,就能使学生对掌握的知识是非分明,界限清楚,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切忌对学生的回答作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评价。不少青年教师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应引起足够重视,这个教学环节疏忽不得。
一般地说,教师应面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待学生略作思考后,教师再恰当地指名其他学生,引导他们对这一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评价。这样做,有利于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如果后来指名回答的学生,仍然不能订正、补充前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再另换一个角度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取别人的发言,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作答,教师做概括小结性的评价,以求得问题较全面、较透彻的解决。这样做,才能加强学生对知识记忆的刺激,加深记忆印迹,学得扎实、全面。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因子动态结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必须充分重视。提问设计,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聚集点,更要作全面的理论研究和反复的实际探索。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是否恰当,是否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关键是教师必须做到既备课又备人,设计什么问题,安排层次的深浅,对“度”的把握,对“巧”的研究等等,都要在深入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来考虑。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才能对提问的角度、引导的方法、预期的效果等做到心中有数,作出合乎科学的设计,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提问。以优化提问设计为切入点,优化提问设计,培养学生能力,改革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