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对策论文_张芳, 张晓敏

“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对策论文_张芳, 张晓敏

四川中佳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610045

摘要:伴随着 2016年3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的实施,“营改增”税收制度由此诞生,我国建筑行业工程造价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为了能够适应新政策的要求,满足建筑行业相关利益不受损,我们首要任务是加大“营改增”政策对工程造价影响的研究力度,同时整理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用以稳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的地位。在新的政策下做好建筑行业相关工程造价工作,对相关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营改增 建筑行业 工程造价

一、“营改增”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传统实施的税制结构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不仅不能规范纳税事业的健康发展,还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赋税压力,出现很多逃税漏税的现象。由于营业税是价内税,而增值税是价外税,征收营业税的时候通常都是按照企业实际经营的收入进行纳税,忽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其他附加的成本。尤其是对建筑施工企业,这种纳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打击企业缴纳税收的积极性,从而产生部分逃税的现象,容易形成行业之间的恶意竞争,不利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破坏原有的市场制度。

自从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这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营改增”政策实施到底有哪些意义呢?从微观角度来说,营改增首先可以为企业减负,增加就业岗位。从宏观角度来说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有利于减少营业税重复征税,使市场细化和分工协作不受税制影响,与此同时,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从而增加了企业投入市场的积极性;第二,有利于完善和延伸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三,解决了税务重复征收的问题,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

二、“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营改增”对项目投资估算的影响

首先是项目投资数据的变化,“营改增”前,在建项目形成固定资产为含税数据,而“营改增”后,在建工程形成固定资产为不含税数据,要扣除其购买设备及服务的进项税,不过这些进项税,可以在项目建成后,作为进项抵扣。因此,“营改增”前后,项目流动资金投资数据不变。但是由于“营改增”后,项目投资所产生的进项税,可以在项目建成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抵扣,所以同一项目“营改增”前后相关现金流入有所增加。

其次是项目营业收入数据的变化,“营改增”前项目的营业收入数据是含税数据,“营改增”后项目的营业收入数据为不含税数据,其数据与增值税的销项税相加,才等于收取客户购买的货物或服务的金额数据。因此,同一项目“营改增”后营业收入数据变小。最后是项目成本数据的变化,“营改增”前项目的成本数据是全额购入货物及劳务的数据,“营改增”后项目的成本数据是购入不含税的货物及劳务的数据和相应增值税进项税数据,因此同一项目“营改增”后成本数据变小。

2、“营改增”对招投标阶段工程预算及投标报价的影响。

招标人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不能提前了解各投标人抵扣进项税的情况,故只能参考当前社会平均抵扣水平,据此作为计税、计价的参考。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投标阶段造价工作影响很深,从而也将投标工作变得更为复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报价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充分考虑税收风险的分担,做好新项目投标的成本测算、报价、合同签订等方面的管控和应对。“营改增”实施后,企业的经营思维、经营模式需要按增值税下报价。建筑施工企业要组织对现有的施工项目进行详细梳理,统计整理项目类型、行业性质、业主身份、完工情况、验工结算、资金拨付、供应商身份等项目信息,掌握施工许可证及施工合同签订情况,摸清建设单位对增值税发票的倾向性要求。如增值税的总价、标书编制过程中的成本分析、成本项目的进项抵扣、哪些项目不能实施进项抵扣、进项抵扣的金额是多少等组成。

3、“营改增”对工程施工期间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的影响。

“营改增”对建设单位项目施工全过程控制的影响,建设单位很难掌握到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实际能取得多少进项。建设单位在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应该考虑到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各个问题,尤其在施工材料、机械使用等方面要着重考虑到增值税的问题,这样才能全面的分析市场价格,使得工程的造价能够在初始阶段就进行合理的控制,综合全面的分析市场、税制等有关方面的问题,最终也就使得价税分离,更加有效的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

4、“营改增”对竣工结算时工程造价的影响。

营业税一般由建设单位代扣代缴,建筑施工企业的现金流并不会因为营业税而受影响。而“营改增”后,建设单位不再具备代扣代缴税金的职能,这部分税金应当由施工企业根据当期的已完工程计价的收入及成本费用的可抵扣凭证进行计算缴纳。在现实条件下,建设单位通常只计价不付款,拖欠工程款,而建筑施工企业当期验工计价的收入必须按照正规秩序缴纳增值税。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因工程收入而缴纳销项税,企业的现金流将会出现波动。即使建设单对已完工程计价后及时结算了工程款,按照规定还必须从中扣除质量保证金,而这部分所得不会因为实际没有现金收入就不在缴纳增值税。总之,无论建设单位是否及时支付工程款,建筑施工企业的现金流都将出现波动。

三、 “营改增”后建筑相关企业控制工程造价的对策

1、建立全新造价体系。企业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应不断在实践中进行造价体制的优化改革。提升造价人员对“营改增”的认识,同时掌握好进项税率的核算方式,促使造价经验得到改进。同时在施工和管理过程中,更好的把握好成本控制和预算成本的契合性,并通过现代化信息系统将实际施工与财务变化协调统一,建立庞大的信息化系统,从根本上减少“营改增”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2、加强专用发票的管理。专用的增值税发票是进项税抵扣增值税的凭证。所以企业应该格外重视对专用发票的管理工作。为了能够取得尽可能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首先,要通过合格供方的比价,优中选优,必须对合作中的分包商是否具有专用增值税发票开具资格进行认真审核,而且在以后进行分包合同签订过程中也要将这一要素作为重点考虑的问题。

3、加强税务的筹划。营业税的计算和缴纳比较简单,只在最终缴纳时才进行会计核算,在税收筹划方面也没有太大的效益空间。但是 “营改增”之后,增值税涉及许多环节,税收筹划的空间就变大了,这样就给各企业带来机会。其次,增值税还能制定很多税收优惠,这些税收优惠很可能就是税收筹划的切入点,特别是有国家扶持、税收优惠的项目,可以为纳税人提供很多经济效益。

四、结论。

在工程建筑施工中,成本即工程造价是有关人员所着重考虑的问题,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最终效益,如果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容易造成企业增加成本减少效益,甚至亏损,这是每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出台深受有关公工程项目管理者的重视,因为这关系着工程的造价的核算等问题。而针对在造价等方面遇到的阻力,有关单位应该积极的应对,采取关键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不断的加强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强化过程管理和成本核算意识、做好纳税筹划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确保企业的效益有所增加,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论文作者:张芳, 张晓敏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  ;  ;  ;  ;  ;  ;  ;  

“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对策论文_张芳, 张晓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