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企高层的第一个中国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一个论文,高层论文,中国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首位担任德国大企业总裁的中国人”,“他和德国工会打太极”,最近的德国报刊上常常刊登着这样的标题。实际上,这些报道的主人公都是同一位中国人,他就是年仅39岁的德国朗盛集团全球人力资源总裁刘峥嵘。
对外汉语打开“幸运之门”
1990年,刘峥嵘从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径直来到德国科隆大学攻读教育与政治学,在此期间成为了德国三大化工集团之一的拜耳公司的一员。当时,拜耳正在拓展中国市场,刘峥嵘利用所学的对外汉语专业优势,在拜耳德国总部热火朝天地办起汉语培训班,拜耳大中华区的总裁都曾是他汉语课的学生。
1998年,刘峥嵘被派到拜耳北京公司任职;两年半后,他成为拜耳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又过了一年,他被升任为拜耳聚合物集团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
干得正欢之际,朗盛公司成立了,总裁贺德满博士向刘峥嵘抛出了“绣球”,而拜耳方面也竭力挽留。朗盛150人的国际性人力资源团队和每年对人力资本10亿欧元的投入吸引了刘峥嵘,他带着太太和两个孩子,再次回到德国。
这个中国人是否来拆我们的机器?
这个从遥远东方而来的中国人一度成为整个朗盛甚至勒沃库森地区的焦点。刘峥嵘一上任,就有传单在员工间流传,有的言辞尖刻,“这个中国人来这儿是不是要把我们的机器和厂房都拆到中国去?”说到这儿,刘峥嵘微笑着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常常自问自答,然后在公司内部的刊物和网站上贴出来,效果很好。”
在德国,工会十分强大,任何一个企业的人事政策,包括薪酬、福利、工作时间等,都必须得到工会的首肯。“谈判时,劳资双方就像在玩中国的太极推手,围绕一个利益点,你来我往。”
朗盛在全球25个国家设有工厂,刘峥嵘面对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历和性格的经理人。许多西方管理人员自主观念很强,难以“指挥”。“所以你要不间断地说服别人接受你的想法,甚至是说服别人离开你的公司。”
“美国不是唯一圆梦的地方”
来德国前,刘峥嵘最想去的国家是美国。这些年的经历让他明白了“美国不是唯一圆梦的地方”。他说,在德国这样“等级森严”的企业文化中,只要你创造性工作,照样能树立自己的威信。为此他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上午处理亚洲的事务;下午出席德国的各种会议;而傍晚就和美国的同事一起工作。
作为一个中国人,他正计划带领自己的团队到中国去参观,让他们看看中国企业发展的现状,成为德国与中国之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