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杨庆

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杨庆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智能电网管理逐步完善,将智能技术信息系统应用于输变电的维护,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网输变电检修;应用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水平,需要引入大量的智能技术,将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时逐渐推广,促进早期传统电力体系逐步转换成智能电网进展。以110kv输变电维修为例,分析了电网输变电维修信息系统的应用方法和效果,预测了电网输变电维修的未来发展方向。

1电网输变电检修的重要性

以110kv及以下的电网输变电体系举例,在人为要素或自然要素的影响下,会更轻易地使电网遇到障碍,例如绝缘逐渐老化或线路出现短暂性短路,不利于社会与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及时加强变电站维护工作的输出功率,可以有效地减少障碍的发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电网输变电障碍,减小对资金的损耗,进而逐步提升电力体系运作时的可靠性和稳固性,降低检修成本,以便电力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现代化城市进程的飞速发展。

1.1电网输变电检修原则

电网输变电检修应坚持安全性、科学性及标准性的原则,具体如下:

(1)安全性:输变电维护应按照安全原则进行在保障电力用户、电网和维修人员自身安全的基础上而展开工作。

(2)科学性的原则: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检修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线路维修的要求,将信息化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维修过程中,体现科学性的检修原则,是提高检修效率与质量的关键。

(3)标准性的原则:检修过程,包括检修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均应坚持标准性的原则而实现,应在参考国家对电网输变电检修的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来完成。

2电网输变电检修信息系统

2.1GPS定位巡视模块

在GPS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将故障定位的主要模块与智能终端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故障定位。通过对GPS定位信息的观察,巡逻队可以准确地评估各位置的电力线和相应设备的运行情况。

2.2地理信息模块

通过GIS技术的应用,将地图信息、文本和图像反馈给维修人员,为故障维修提供一个大的模块参考。

2.3生产管理模块

包括数据分析、维修管理、技术改造管理等管理内容,需要建立输变电线路、变压器等设备的信息管理档案和维修档案,以确保对各设备以前的运行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2.4状态评估模块

通过在线监测的方法,对输变电设备和线路的状态进行评估。如发现设备异常,应通过预警的方式,及时提醒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

3智能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估与诊断系统

电力体系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输变电仪器,整体电力体系运作的可靠性、稳定性都直接取决于输变电运作过程中的情况,因此,将输变电仪器的维修工作、运作情况以及修理水准进一步提升,对整个电力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智能电网创建任务不断扩大,以智能组件和在线勘测为前提,创建了智能输变电仪器情况评价辨析专家体系,经过对这一体系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完成输变电仪器工作。

3.1输变电检修思路与流程

(1)对输变电线路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评估,获取相应的信息和数据,建立数据库,存储输变电系统状态。(2)对输变电系统的状态进行诊断,将当前运行状态,与正常运行状态进行对比,评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3)根据可靠性评价结果,提出了维修决策,将维修决策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表示可靠性强,不需要维修,二级表示可靠性差,存在故障,需要维修,三级表示设备或线路寿命结束,需要更换。(4)将维护结果存储在系统中,记录和控制输变电系统的整个运行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变压器状态评估

应用智能化检修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模糊数学算法,使状态评估更好的实现。可以根据变压器状态的不同,将其分为正常、注意、异常、严重4种。正常即变压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注意即变压器的运行处于危险状态,存在发生故障的可能,需对其加以严密关注。异常即变压器处于异常运行的状态,需要检修,以将故障控制在小范围内,提高输变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严重,即变压器出现严重故障,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加以维修。通过对电网输变电检修信息系统的应用,检修人员能够实现对变压器状态的实时监控,获取其状态信息,进而为故障的诊断提供依据。

3.3监测输电线路状态

由于输变电系统中的输电线路辐射规模大,跨区域面积大,因此输变电的检测强度和维修工作的工作量也相对较大,维修效率不高。为了及时掌握输电线路的情况,当前运用最普遍的就是状态检修,它是以图像摄影为基础的,根据输电弧垂产生的资料来准确地运算输电线路的弧垂到地面的高度,一旦超出所设置的标准时,设备会自行启动报警系统,以便修理人员实施修护工作。

3.4诊断变压器故障

要使变压器处于最佳状态,不仅需要对变压器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还需要对变压器运行中的障碍进行诊断。状态维修和电网智能化进程中最必不可少的就是诊断障碍,且诊断障碍也是电力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早期的诊断障碍就是把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在线监测作为根基诊断,具有很大的约束性。

4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

4.1特高压输电技术

特高压输电技术通常分为两类,即高压直流输电,高压交流输电。它们在输电方面差别很大,例如供电电压的级别不同。此外,对特高压交流进行输电技术时,需要不得低于1000kv的供电电压等级。在智能电网中运用特高压输电技术时,主要是运用有机外绝缘技术、电磁环境控制技术、高压稳定性仿真技术。特高压输电技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优势,有着较高的工作效率,能够输出非常大的电量,且传输间隔也非常小,线路的受损率低。

4.2柔性输电技术

柔性输电技术与特高压输电技术相同,也被分为两种类型,即交流柔性输电技术、支流柔性输电技术。在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交流柔性输电技术能够对电力品质进行有效控制,还可以弥补输电过程中所出现的无用功,进而能够保证电力输出的成功率。通常在高功率、大容器电子器件的电力体系中运用交流柔性输电技术。

4.3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

在智能电网中,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是利用率最高的,这种输电技术能缩小输电线路的问距。我国智能电网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就是天津,天津智能电网中就广泛利用了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此种输电技术不但能够将线路的占用面积有效减小,还可以使线路间距逐渐缩小,促使线路更加稠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务必要保障线路的紧凑性,选择导线时,可以利用多量分裂型导线,并将每一根导线的具体位置进一步完善,还要对杆塔的构造不断改良,继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4.4智能变电技术

智能变电站及其相应的技术统称为智能变电技术。在运用智能变电技术时,要以信息自动化技术为基础,在信息自动化技术的指引下,运用智能安置、智能仪器等技术。智能变电技术不但能够对输电网的运行转台进行监管,还能使智能电网具有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特点,一旦出现故障,则可以及时保障输电网的安全性,进而使智能电网的运行更加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网管理智能化水准不断提升,智能技术中的信息体系如今已经成为了电力企业非常关注的焦点,因此,务必要对电网输变电的状况检修引起高度重视。电力领域应将电网输变电检修技术应用到电网管理过程中,加强对电网状态的检测以及对故障的诊断,使故障发生时,能够被及时感知,提高故障的解决效率,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孙晋,陈鹏,彭文彬.输变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6:42-43.

[2]程晖,林伟.输变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7,05:116.

[3]冯景良.在线监测技术在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

论文作者:杨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  ;  ;  ;  ;  ;  ;  ;  

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杨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