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影像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螺旋CT(CT机器是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肠梗阻中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从2015年4月到2016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肠梗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X线腹部平片诊断的对照组(60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的螺旋CT诊断的观察组(60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诊断指标符合率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在肠梗阻诊断中,可以对肠梗阻的确诊(100%)、部位(95%)和原因(90%)等的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的诊断(75%)、部位(72%)和原因(62%)(P<0.05)。观察组影像清晰度(93%)和患者满意度(98%)均高于对照组的影像清晰度(70%)和患者满意度(70%)(P<0.05)。结论:采用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肠梗阻中的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影像的清晰度,诊断的准确性与诊断的符合率,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优化医患关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螺旋CT;X线腹部平片;肠梗阻;联合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187-02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症状,肠梗阻是由于患者肠道内容物在肠道中受到的阻碍,影响患者的正常的排泄功能,发生肠梗阻后,患者会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和排泄不畅的现象,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的毒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危及的患者的生活与生命安全,为此,肠梗阻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并明确都肠梗阻的部位和原因等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措施。本次研究从2015年4月到2016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肠梗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X线腹部平片诊断的对照组(60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的螺旋CT诊断的观察组(60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诊断指标符合率与临床效果,评价联合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到2016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肠梗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均符合肠梗阻的临床症状,并得到确诊。随机分成采用X线腹部平片诊断的对照组(60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的螺旋CT诊断的观察组(6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的28例,平均年龄(42.2±2.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0例,平均年龄为(43.2±1.8)岁,患者的均出现的腹胀、腹痛、呕吐等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在临床表现、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的实施X线腹部平片检查,进行站立、平卧位置的对部分患者的X线腹部平片进行获取,并由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医生对的影响进行分析,完成对肠梗阻的诊断、部位确定和原因分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的螺旋CT的扫描,实现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联合诊断的方式,完成对患者的肠梗阻的诊断、原因分析和部位确定等内容。其中主要采用东芝 Ac-quion 4排螺旋CT,对X线区域进行重。设置层厚5mm,层间距5mm,并在梗阻区展开局部扫描,设置层厚3.0mm薄层,并控制间距为2.5mm。如果部分患者需要的进行平扫后的增强扫描,需要对患者的进行计量90ml的碘海醇,并且分多次进行注射。扫描完成后,对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的处理分析,从而对肠梗阻的原因和位部位进行诊断。
1.3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采用两组诊断方式,将肠梗阻诊断结果、部位和原因等的符合率作为诊断指标,并对患者的满意度和图像清晰度进行诊断效果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在肠梗阻诊断中,可以对肠梗阻的确诊(100%)、部位(95%)和原因(90%)等的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的诊断(75%)、部位(72%)和原因(62%)(P<0.05),详见表1。观察组影像清晰度(93%)和患者满意度(98%)均高于对照组的影像清晰度(70%)和患者满意度(70%)(P<0.05),详见表2。
3.结论
肠梗阻是林场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肠道内的物质在消化过程中,出现障碍,并不能顺利排出体外,患者会出现腹痛和排便不畅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据不完全统计,外科临床中的急腹症中约有20%的患者为肠梗阻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为了实现肠梗阻的治疗,需要结合相关检测设备,对患者的肠梗阻位置和原因等的进行分析。本次研究采用螺旋CT和X线腹部平片联合诊断的方式,得到观察组的在肠梗阻诊断中,可以对肠梗阻的确诊(100%)、部位(95%)和原因(90%)等的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的诊断(75%)、部位(72%)和原因(62%)(P<0.05)。观察组影像清晰度(93%)和患者满意度(98%)均高于对照组的影像清晰度(70%)和患者满意度(70%)(P<0.05),由此可见,采用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联合诊断的方式,对肠梗阻进行诊断,进而使得的肠梗阻的具体部位、原因等,进而为肠梗阻的确诊和治疗提供基础,保障肠梗阻的治疗水平,效果良好,可以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连华,夏平.探讨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肠梗阻中的联合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4:3472-3473.
[2]郑欣.探讨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肠梗阻中的联合诊断价值[J].影像技术,2015,05:21-23.
[3]汤林峰,顾春花.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联合诊断肠梗阻的价值评估[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03:307-308.
[4]苏顺英.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联合诊断肠梗阻的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14,30:90-91.
论文作者:张翔 张戈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肠梗阻论文; 患者论文; 螺旋论文; 腹部论文; 对照组论文; 部位论文; 原因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