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联网技术可以在多种场合满足智能化电网发电、变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等方面获取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以及实时性需求。在物联网技术的指导下,电网能够实现有效的态势感知,有利于规范电网管理能力。对于电力物联网技术构建,可以从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入手。
关键词:电力物联网;建设;关键技术
一、电力物联网建设关键技术应用原则
1.1先进性原则
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先进性原则,需要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先进性。根据电力物联网建设的要求以及项目建设所应用的材料、技术和有关设备使用要求,建立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管理标准。通过此种方式,确保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能够满足我国电力系统整体的发展方向,进而促进物联网和智能化电网的相互融合,实现全面发展。
1.2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主要包括了“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标准”和“统一建设”等四项基本原则。所以,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电力公司的管理规范、制度、标准、设计与进度。在公司统一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好物联网应用的示范带头工作,为其他领域的发展以及物联网的建设和应用,提供积极有益的参考。
1.3实用性原则
物联网的发展与实际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各项产品、设备与技术,都需要坚持实用性原则。电力物联网建设过程中的实用性原则,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保电力系统生产和管理工作,都能够得到更为积极有效的发展。在此环节中,从事电力系统规划和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地认识到,要避免为了示范而进行示范的操作行为。避免对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和应用等方面,都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电力物联网建设关键技术
2.1通信技术
电力物联网是综合各种电力设备、用户的物联网,因此,在电力物联网的运营工程中,需要实时、双向、集成、高速的通信系统来保障电力物联网的良好运转。只有健全、稳定、高效的通信系统,才能保证电力物联网的各部分工作有规律、有联系的高效运营下去。没有一个健全稳定的通信系统就无法将电力物联网不同于普通电网的优点表现出来。像电网一样,将来该通信系统也将深入到千家万户中,电网与通信网必将结合形成一个整体,这样的通信系统,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的可靠性和资产利用率,同时抵御电网受到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各种因素的攻击,提高电网稳定性。而通信技术的实施方面,需要依赖于两项核心,即开放式通信框架、技术的标准。开放式通信框架,是通信技术实现的基础,框架能够确保通信的畅通无阻,同时含有规律、可操作性等,使得通信当中的元件之间信息交流质量提高,而技术的标准方面,主要是实现系统与应用之间的连接,此处要注意,连接的程度与技术标准的高度有关,因此,要实现高度的连接,就需要对技术标准进行研发使其提升。
2.2测量技术
电力物联网的运行,需要以电力设备的参数为基础,因此参数的测量技术即此系统核心。参数测量技术的原理在于,通过参数检测技术,对电力系统当中设备的数据进行监测、分析、转换等工作,通过最终转换出来的数据,能够有效的得知当前电力设备的状况是否良好,例如设备本身的健康状态、设备在线状态等,参数测量为系统评估电网设备的健康状况和电网的完整性做了不可替代的基础工作,为系统对各个部件的工作管理、智能配电、智能补偿以及防止窃电等工作起到了保障作用。
2.3设备技术
电力物联网系统,同样是需要设备作为运作的基础,而基于此,该系统的运作质量,就与设备的先进程度挂钩,因此对于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应当采取先进的相关设备进行建设,以此实现高质量的电力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研究的基础上,目前电力物联网技术设备的研发,可以朝向微电子、超导等方向进行,通过此方向的研究,有助于电力物联网系统的容量、通信等方面的提高,最终使得该系统的稳定洗加强。
2.4智能转换技术的应用
电力网络所得出的数据,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人工无法读取的代码,因此需要读取此代码就必须应用智能转换技术。在面对复杂的数据代码时,智能转化技术能够智能对其进行识别,进而在进行转换的工作,使得数据代码变为人工科读取信息,以此使得人工对于电力网络的掌控力度更高,并且大幅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在未来电力物联网中,大容量存储技术、超导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是主要需推广应用的技术。例如,在配电系统中通过引进智能电源和储能设备,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推广分布式发电;通过引进和改造设备,来提高电网的输送可靠性和容量等。
三、电力物联网建设中的实际应用策略
3.1远程抄表
如果能够将电力物联网技术有效地运用于远程抄表的过程中,那么就能够实现对电表数据的有效统计。到需要调查有关数据时,只要通过使用调控系统,就能够将详细的数据调入系统中,并完成整个远程抄表的工作。另外,通过将物联网技术和远程抄表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降低远程抄表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另外一方面也能够提高系统的精确性。在工作中也能够通过降低工作的失误来提高抄表的准确性。
3.2电力塔杆定位
传统的电力塔杆由于一直都暴露在野外,所以很容易因为标志性的参照物过于模糊而出现丢失的现象。很多人也难以区分传统的电力塔杆。但是,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物联网技术来对电力塔杆进行定位和统计,那么也就能够在第一时间有效地进行定位。在之后也就能够在区分电线塔杆的基础上进行巡检工作,最终也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3.3实现电力信息共享
电力物联网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实现电力信息的共享,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更加便捷的服务。从实际操作的过程来看,只有有效地运用电力物联网才能够更好地对所有用电用户进行统一管理。电力物联网本身也是一项用户和平台双向互动的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并让电力行业更好地得以发展。
3.4监测电力运行的状态
在电力物联网的背景下,电力设备中的各种数据都可以被集中在一起,并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工作流程。这样,电力物联网技术能够通过分析信息技术来发现信息中存在的异常现象吗,并有效地进行监视。如果一旦内部出现任何异常的现象,电力物联网又会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并有效地提高电力运行的质量。
3.5智能转换技术
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多设备都是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读取代码的。在很多时候,需要运用智能转换技术来读取数据。智能转换技术尤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取数据代码。在转换之后,数据代码就可以转变为人工信息,从而使得人工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电力网络进行控制,并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物联网建设工作的开展,符合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能够促使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目标得到更快的实现。而电力物联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由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因此,相关人员就需要深化电力物联网建设中关键技术的研究,从技术角度推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进程,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静.电力物联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通讯世界,2017,4(10):123-125.
[2]谢美豪.基于EPON技术的电力物联网建设路径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8,4(11):55-56.
[3]汪兴.面向智能电网建设的电力物联网架构研究[J].电力大数据,2018,5(12):99-101.
论文作者:黄晓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2
标签: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电网论文; 有效地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