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与滋阴补肾方药的调节作用

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与滋阴补肾方药的调节作用

王芳[1]2003年在《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与滋阴补肾方药的调节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的慢性并发症可涉及到心血管、肾脏、神经、视网膜等脏器和组织,特别是并发骨病变,导致骨质疏松。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病率远远高于其它并发症,引起全身性骨痛,易发生骨折,致残致死率高,已引起医学专家和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由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多病因致病,其发病环节复杂,尽管目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临床上尚缺乏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进一步阐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已成为研制开发有效的临床治疗药物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国内外从基础到临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认识逐渐深入,综合其研究结果,发现有一类称为晚期糖化终末产物的物质可能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共同物质。其在糖尿病并发的心血管疾患、肾脏病变中的作用基本得到认同,通过清除体内过多糖化终末产物或抑制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形成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药物在国外有多种正在研究中,有的已进入二期临床,但对于糖尿病并发的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国内外均未发现研究报道。本研究室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首先由孔德娟博士研究发现糖尿病大鼠骨内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含量的高低<WP=5>与大鼠骨密度呈正相关,当应用晚期糖化终末产物特异性抑制剂氨基胍后,骨内晚期糖化终末产物明显减少,骨密度较未用药组明显升高,说明通过抑制晚期糖化终末产物的形成可以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氨基胍虽有很好的作用效果,但据报道,高浓度的氨基胍在试管内可使培养的胰岛组织对高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抑制胰岛素产生,另有报道氨基胍存在潜在的致瘤性,目前未见到其临床应用的报道。鉴于此,针对晚期糖化终末产物这一环节,研制有效方药,将为发挥中医药的优势,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生提供一个新的途径。本研究通过建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制备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多克隆抗体,检测大鼠骨密度、骨组织中I型胶原和晚期糖化终末产物的含量以及骨代谢相关的一些生化指标,对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并以氨基胍为对照观察滋阴补肾方药对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形成的抑制作用以期达到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选用48只6月龄雌性SD大鼠,体重190~220克,随机取出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G组),其余大鼠左下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剂量为40mg/Kg体重),72小时后测血糖,凡血糖≥13.8mmol/L的大鼠选入实验,再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病理模型组(DM组)、氨基胍组(AG组)、中药治疗组(HD组)。以上四组正常饲料喂养,正常对照组和病理组自由饮水。中药治疗组按人和动物间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4], 每只大鼠3ml/天,中药灌胃(含生药1g/ml)。AG治疗组用稀释成3‰的AG溶液灌养。在20~25℃室温下,持续饲养12周,并分别在6周和12周时检测血糖、尿糖、体重一次。12周后禁食24小时收集尿液,股动脉放血处死,分离<WP=6>血清用于检测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等血生化指标,取左侧胫骨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用于骨I型胶原和糖化终末产物的免疫组化,取右侧股骨和胫骨测定骨密度。在建模和用药的同时,选用2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用提前制备和纯化的AGE-BSA配免疫佐剂分次注射,琼脂糖双扩实验检测抗体滴度,免疫6次后抗体滴度达到标准,颈动脉取血,饱和硫酸铵盐沉淀法纯化抗体,用于晚期糖化终末产物的检测结果:1 AGE-BSA的制备和纯化纯化的AGE-BSA经 F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只有360纳米激发峰,发射光谱峰在446纳米。2 AGE-BSA抗体的制备和纯化在免疫双扩实验中,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与纯化抗原形成一条环行、相互融合的免疫沉淀线。3 实验大鼠各项生化指标与病理组比较,正常组血中ALP、 Ca降低(p<0.01, p<0.05),有统计学意义,血P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A G组血Ca降低(p<0.05),血P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血ALP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药组血ALP、Ca降低(p<0.05),血P升高(p<0.05)。4 滋阴补肾方药对大鼠BMD、血糖和体重的影响病理组与正常组比较,股骨BMD、胫骨BMD、血糖及体重变化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模型复制成功。中药组与病理组比较,股骨BMD及胫骨BMD均明显升高(p<0.001),血糖均降低(p<0.01),体重均增加(p<0.05,p<0.001)。 氨基胍组与病理组比较股骨BMD及胫骨BMD均<WP=7>明显升高(p<0.001),血糖均降低(p<0.01),体重均增加(p<0.05,p<0.001),但中药组与氨基胍组各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5 滋阴补肾方药对大鼠骨I型胶原含量、骨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含量及骨密度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理组骨I型胶原含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骨中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病理组股骨BMD、胫骨BMD明显减低,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氨基胍和中药治疗叁个月后?

刘梅洁[2]2009年在《滋补肾阴法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Wnt信号传导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从对成骨细胞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Wnt信号通路传导的角度,揭示滋阴补肾法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并为阐明中医“肾主骨”机理的科学内涵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1体内实验将55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2只、模型组15只、阳性对照组13只、滋补肾阴组15只。模型组大鼠肌注地塞米松0.1ml/100g体重,给药浓度为1mg/ml,给药剂量为1mg/kg体重,每周2次,连续8w;正常对照组则相应肌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及滋补肾阴组除按以上方法肌注地塞米松外,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阿法骨化醇1ml/100g体重,给药浓度为0.005μg/ml,给药剂量为0.05μg/kg体重;滋补肾阴组灌胃给予左归丸水煎剂1ml/100g体重,给药浓度为0.952g生药/ml,给药剂量为9.52g生药/kg体重,以上给药每天1次,每周6天,连续8w。各组大鼠于处死前16天和前3天分别腹腔注射盐酸四环素30mg/kg体重,以对骨进行荧光标记。给药结束后,采用大鼠麻醉后股动脉取血法,所取全血静置1h后,经2000rmp离心10 min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BGP、E_2、PTH、IGF-Ⅰ的水平。取血后将各组大鼠处死,取右侧胫骨近端1/3,制作不脱钙骨切片,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胫骨骨小梁体积百分比(TBV%)、骨小梁吸收表面百分比(TRS%)、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TFS%)、骨小梁矿化率(MAR)、类皮质平均宽度(OSW)、骨皮质矿化率(mAR),以观察各组大鼠骨形成及骨吸收等骨代谢情况。取左侧胫骨近端1/3,制作大鼠胫骨脱钙骨的冰冻切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大鼠胫骨成骨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中Wnt1、LRP-5及β-catenin蛋白及mRNA的表达。2体外实验2.1左归丸含药血清的制备雌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和左归丸治疗组,每组10只。左归丸治疗组大鼠:地塞米松0.1mg/100g肌注,每周2次,连续8w,然后灌服左归丸,一日2次,连续5次,于末次给药1h,乙醚麻醉,无菌条件下,经腹主动脉采血,冷置1h后,离心(2500r/min,25min),分离血清,是为左归丸含药血清,56℃灭活30min,-20℃冰箱保存备用。正常对照组按以上程序,灌服等容积的蒸馏水,所取血清即正常对照组血清。2.2 MTT法测定不同实验条件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本实验分为6组:成骨细胞(OB)+正常血清组,OB+10~(-7) mol/L地塞米松组,OB+10~(-8)mol/L地塞米松组,OB+5%左归丸含药血清组、OB+10%左归丸含药血清组、OB+15%左归丸含药血清组,每组8个样本。将成骨细胞悬液浓度调节至为1×10~4/ml,将其接种至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200μl,培养12h细胞贴壁后,分别用正常对照组血清、10~(-7)mol/L地塞米松、10~(-8)mol/L地塞米松、5%左归丸含药血清、10%左归丸含药血清、15%左归丸含药血清处理各组细胞,5%CO_2,37℃,继续培养96h,然后用MTT法于酶标仪上检测波长为570nm处各种细胞的OD值。2.3左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Wnt3α、LRP-6、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本实验分为3组:正常血清组,地塞米松组,左归丸含药血清组。培养12h后,分别用正常对照组血清、10~(-7)mol/L地塞米松、15%左归丸含药血清处理各组细胞,继续培养96h。随后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及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Wnt3α、LRP-6、β-catenin蛋白及mRNA的表达。3统计学分析以上实验结果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数据处理,组问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1体内实验1.1滋补肾阴法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1.1.1滋补肾阴法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胫骨TBV%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胫骨TBV%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滋补肾阴组的TBV%均显着高于模型组,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显着差异;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滋补肾阴组的TBV%显着降低。见表1。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下同。1.1.2滋补肾阴法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胫骨TRS%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胫骨TRS%显着增高。阳性对照组的TR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显着低于模型组。滋补肾阴组的TRS%与正常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显着增高;与模型组相比,没有差异,但有明显的降低趋势。见表2。1.1.3滋补肾阴法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胫骨TFS%和MAR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胫骨TFS%和MAR较正常对照组皆显着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的TFS%和MAR皆显着增高,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FS%仍显着降低,MAR则无显着差异。滋补肾阴组与模型组相比,TFS%和MAR均显着增高,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明显降低。见表3。1.1.4滋补肾阴法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胫骨mAR和OSW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胫骨mAR和OSW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滋补肾阴组的mAR和OSW与模型组相比皆显着增高,但比正常对照组仍显着降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滋补肾阴组的mAR和OSW无显着性差异。见表4。1.2滋补肾阴法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胫骨OB及MSC Wnt1、LRP-5及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1.2.1滋补肾阴法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胫骨OB及MSC Wnt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胫骨OB及MSC的Wnt1蛋白和mRNA表达阳性密度较正常对照组皆显着降低。阳性对照组及滋补肾阴组OB、MSC的Wnt1蛋白和mRNA表达阳性密度皆显着高于模型组;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显着降低。滋补肾阴组OB及MSC Wnt1蛋白表达的阳性密度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见表5。1.2.2滋补肾阴法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胫骨OB及MSC LRP-5蛋白和LRP 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胫骨OB及MSC的LRP-5蛋白和LRP mRNA表达阳性密度皆显着降低。阳性对照组及滋补肾阴组OB及MSC的LRP-5蛋白和LRP mRNA表达阳性密度皆显着高于模型组;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显着降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滋补肾阴组LRP-5蛋白和LRP mRNA表达的阳性密度显着降低。见表6。1.2.3滋补肾阴法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胫骨OB及MSC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胫骨OB及MSC的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阳性密度皆显着降低。阳性对照组OB及MSC的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阳性密度皆显着高于模型组;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显着降低。滋补肾阴组OB及MSC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的阳性密度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高,但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与阳性对照组相比,β-catenin蛋白表达的阳性密度明显降低。见表7。1.3滋补肾阴法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BGP、E_2、PTH、IGF-Ⅰ含量的影响1.3.1滋补肾阴法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BGP含量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血清中BGP的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显着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BGP的含量显着增高;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滋补肾阴组大鼠血清中BGP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高,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见表8。1.3.2滋补肾阴法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E_2含量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血清中E_2的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显着降低。滋补肾阴组大鼠血清中E_2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着增高;但较之正常对照组仍显着降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滋补肾阴组大鼠血清中E_2的含量显着增高。见表9。1.3.3滋补肾阴法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PTH含量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血清中PTH的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显着增高。阳性对照组及滋补肾阴组大鼠血清中PTH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着降低;但较之正常对照组仍明显增高。滋补肾阴组大鼠血清中PTH的含量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仍明显增高。见表10。1.3.4滋补肾阴法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IGF-Ⅰ含量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GF-Ⅰ的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显着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及滋补肾阴组大鼠血清中IGF-Ⅰ的含量皆显着增高;但较之正常对照组仍明显降低。滋补肾阴组大鼠血清中IGF-Ⅰ的含量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见表11。2体外实验2.1 MTT法测定不同实验条件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OB+10~(-6)mol/L地塞米松组及OB+10~(-7)mol/L地塞米松组的OD值均显着低于OB+正常血清组,但两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OB+5%左归丸含药血清组、OB+10%左归丸含药血清组及OB+15%左归丸含药血清组的OD值均显着高于OB+10~(-6)mol/L地塞米松组及OB+10~(-7)mol/L地塞米松组,其中以OB+15%左归丸含药血清组增高最为明显;但与正常血清组相比,仍明显降低。这一结果说明:10~(-6)mol/L地塞米松及10~(-7)mol/L地塞米松均对成骨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5%、10%及15%的左归丸含药血清均可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其中,15%的左归丸含药血清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最为明显。所以下一步的实验选用10~(-7)mol/L地塞米松以及15%左归丸含药血清作为干预条件。注:与OB+正常血清组比较:*P<0.05,**P<0.01;与OB+10~(-6)mol/L地塞米松组比较:△P<0.05,△△P<0.01;与OB+5%左归丸含药血清组比较:▲P<0.05,▲▲P<0.01。2.2左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Wnt3α、LRP-6、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2.2.1左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Wnt3α蛋白表达的影响较之正常血清组,地塞米松组Wnt3α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左归丸含药血清组Wnt3α蛋白的表达与地塞米松组相比明显上调,但与正常血清组相比,仍明显降低。见图1。2.2.2左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LRP-6蛋白表达的影响与正常血清组相比,地塞米松组LRP-6蛋白的表达显着下调。左归丸含药血清组LRP-6蛋白的表达较之地塞米松组明显上调,但与正常血清组相比,仍明显降低。见图2。2.2.3左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地塞米松组β-catenin蛋白的表达较之正常血清组明显下调。与地塞米松组比,左归丸含药血清组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且与正常血清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见图3。2.3左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Wnt3α、LRP-6、β-catenin mRNA表达的影响2.3.1 RNA提取纯度的检测和质量鉴定使用NanoDrop(?)ND-1000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RNA浓度及纯度,系统自动计算出A_(260/280),定量分析结果,见表13、图4。所有样本总RNA的A_(260/280)均在1.8-2.0之间,说明所提取的RNA纯度高,无蛋白质和DNA的污染。经琼脂糖电泳成像后可看到清楚的两条带(见图4):28S、18S,除此之外无其他杂带,且28S:18S≈2:1,证实所提总RNA完整,无异常断裂和丢失。1、2、3:正常血清组样本;M:marker;4、5、6:地塞米松组样本;7、8、9:左归丸含药血清组样本2.3.2扩增产物的溶解曲线各样品扩增产物的溶解曲线如图5,均为单一吸收峰,说明产物专一,单一片段反应特异性合格,无二聚体等杂带样品,可进行下一步荧光定量PCR反应。(a) Wnt3α(b) LRP-6(c)β-catenin(d)β-actin2.3.3左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Wnt3α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血清组相比,地塞米松组芹归丸含药血清组Wnt3α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调;但左归丸含药血清组Wnt3αmRNA的表达较之地塞米松组显着上调。见图6。1、2、3正常血清组样本;4、5、6地塞米松组样本;7、8、9左归丸含药血清组样本;下同。2.3.4左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LRP-6 mRNA表达的影响地塞米松组LRP-6 mRNA的表达较之正常血清组显着下调。与地塞米松组比,左归丸含药血清组LRP-6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但与正常血清组相比,仍明显下调。见图7。如下:对文献中较多的10个证候,应用方剂树形分析算法进行分析,对获得的计算结果总结如下。基本方

齐锦生[3]2003年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在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发病中的作用及滋阴补肾方药防治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受损而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升高的疾病。其病理变化以单位体积的骨量降低,骨基质的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着减少为特征。流行病学调查表明OP及所引起的骨折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之一,其中髋骨骨折是最严重的一种。美国每年约有1.6×106人口发生髋骨骨折。因此,随着健康保健制度的完善和人口寿命的延长,作为老年性疾病之一的OP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OP可分为叁大类,一类为原发性OP,包括老年性OP和绝经后OP。第二类为继发性OP,它是由其它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OP。包括糖尿病骨质疏松(diabetes osteoporosis, DOP),甲亢性OP,甲旁亢性OP及肾性OP,废用性OP等。第叁类为特发性OP,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本课题是对继发性OP中的DOP进行研究。目前,由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发病率逐年上升,DOP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DOP的发病率文献报道不一。国外报道近半数的DM患者可发生DOP,国内报道有的高达66%。其中尤以女性发病率为高。我们国家DM总病人在1500万以上,按照郭燕等调查的患病率计算,则DOP的患病人数不下700万。对DOP的发病机制的认识主要有:① DM对钙磷代谢的影响。由于渗透性利尿作用将大量钙、磷、镁等离子排出体外,并有肠钙吸收不良,出现负钙平衡,使骨量减少,骨矿化减弱。②DM对骨代谢的影响。DM对骨代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骨吸收增加和骨形成的减少,骨形成-吸收偶联失衡使骨矿物质含量减少而形成OP,其中研究热点之一是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GEs)对骨代谢的影响。③DOP与胰岛素(insulin, INS)缺乏有密切关系,INS对骨组织的代谢有调整骨生长,刺激骨形成的效应。成骨细胞(osteoblast, OB)表面存在有INS受体,INS对OB有<WP=5>直接刺激作用。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s, IGF-1, IGF-2)亦与DOP发病有关,IGF是一类结构与INS相似的多肽,几乎存在于哺乳动物的所有组织中,是人类重要而又作用广泛的内分泌因素之一,它不仅具有促细胞分化、增殖活性及胰岛素样作用,与DM关系密切,而且对OP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作用。OP有两种转换类型,即高转换型和低转换型,其发生过程受OB和破骨细胞(osteoclast,OC)的结构和功能状态直接影响。DOP属低转换型,OB的结构完整、数量多少、功能状态都直接关系到OP的发生程度和进展速度,因此,OB在OP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集中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 anion, ONOO-)对OB凋亡与功能的影响及中药对DOP防治机制的研究。DOP中ONOO-对骨代谢的影响鲜有报道。ONOO-是由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O2。)发生快速反应所生成,NO由NOS(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催化L-精氨酸生成,NOS可分为叁种类型,即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nNOS和eNOS合称cNOS,正常情况下表达,iNOS极少表达。iNOS可被细胞因子、内毒素等许多体液性物质所诱导,且iNOS被诱导后,活性可持续达20h,较cNOS合成的NO浓度约高1000倍,是引起体内NO过量产生的主要基础,同时也能产生O2。。与NO和O2。相比,ONOO-具有更强的氧化性。ONOO-在生理条件下(T 37℃,PH 7.4)快速质子化生成其共轭酸ONOOH,尤其是ONOOH的高能态ONOOH·以及ONOO-的其他中间衍生物,可有效的氧化蛋白质巯基,硝基化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启动脂质过氧化,破坏线粒体结构,使DNA链断裂。因此,ONOO-在体内生成可能构成氧化应激的新机制,是产生细胞病理损伤及死亡的重要发病环节。目前关于ONOO-对肺脏,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的损伤作用已经比较明确。最新研究认为,炎性骨关节病变时释放的细胞因子可诱导人成骨细胞(human osteoblast, hOB)产生ONOO-,而ONOO-与NO导致的OB损伤有关。但ONOO-对骨代谢的影响机制国内外还少有报<WP=6>道,DOP发生时,OB与iNOS、ONOO-之间的关系及中药防治DOP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6月龄Sprague Dawley(SD)雌性大鼠复制DM模型,用双能X线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仪测股骨、胫骨的BMD值,采用组织形态学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观察骨组织形态及骨iNOS 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DOP的发病机制及滋阴补肾方药防治机理与iNOS mRNA表达的内在联系。通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骨中和高糖溶液培养OB中的iNOS、ONOO-的含量变化,探讨iNOS、ONOO-在DO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采用改良的淬灭流动反应方法,体外制备ONOO-,在体外培养的OB中加入不同浓度的ONOO-,用Hoechst33258和TUNEL法观察不同浓度ONOO-作用后,OB的凋亡状况和丹皮酚(paenol,Pae)的拮抗作用;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糖浓度的OB凋亡百分率,及糖浓度与OB内iNOS、ONOO-含量的相关性,探讨高糖引起OB凋亡与OB内iNOS、ONOO-含量的关系。以不同终浓度的ONOO-加入OB培养体系中

齐锦生, 李恩, 薛智权, 凌亦凌[4]2004年在《滋阴补肾方药降低糖尿病大鼠骨中iNOS mRNA表达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文中认为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常见并发症。孔令芳等报道其发病率为62.5%,而女性发病率较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发现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其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在参与和促进OP病理生理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拟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滋阴补肾方药在防治糖尿病OP中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组织形态与骨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mRNA表达的相关性,以期阐明糖尿病OP发生的病理机制及中药防治的机理。

尹英杰[5]2003年在《六味地黄丸(汤)异病同治规律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973”课题)关于“异病同治方剂六味地黄丸的研究”的子课题,分别从文献和临床的角度对六味地黄丸(汤)“异病同治”的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医“异病同治”的代表方剂之一。历代医家对六味地黄丸(汤)的功效主治及所适应的”证”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大体可以归纳为五大类:有主张滋补肾阴者,有主张滋补肝肾者,有主张叁阴并补者,有主张滋阴降火者,有主张统治痰火者,但在其主要用于肾阴不足引起的多种病证这一点上是统一的。可以说明清以降,历代医家正是抓住了这一关键功效才使得六味地黄丸(汤)的适应范围不断扩大,而逐渐成为”异病同治”的代表方剂之一。通过对1949~2002年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各类医学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六味地黄丸(汤)临床应用的3012篇文章的系统研究,发现本方可以治疗内、外、妇、儿、男、五官等20多个科别的435种疾病,而现代医学认为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大多与神经内分泌免疫(NEl)网络调节紊乱有关,从而建立了六味地黄丸(汤)一肾阴虚证一NEI网络之间的联系。通过文献研究,我们认为六味地黄丸(汤)之所以能够“异病同治”,关键在于抓住了肾阴虚这一主要病机。“病异”而能够“同治”的关键正是因为“病”(指中医学的“病”或西医学的“病”)虽然“相异”但中医的“证”却是相同的,“证”不仅有症状学的改变,而且有其改变的生物学基础,而NEI网络系统的调节紊乱可能是其生物学基础之一。现代医学认为NEI网络的调节正常是机体保持内稳态的重要条件,中医认为一但阴阳平衡被破坏(包括脏腑失调、经络失调、气血失调等等)就会表现出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的发生,机体保持阴阳平衡实际上就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保持功能平衡,这时机体就处于健康状态。从中药“散弹理论”的角度来看,中药(复方或单味药)的临床应用,实际上是中药进入体内后多靶点作用于失去平衡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从而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使得已经失平衡的机体重新返回稳态,进而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态,这说明中医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具有良性的调节作用。“异病同治”作为一条基本的治则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程度上曾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中医确定的以“辨证”作为临床施治的基本依据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限于历史的原因,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可以说是比较宏观而粗疏的,今日的中医临床早已普遍引入了西医辨病的诊断方法,形成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疾病诊断模式,这个模式可以说是现阶段中西医结合乃至中医临床的主流。“异病同治”治疗原则的适用条件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病机(“证”)相同是“异病同治”的前提;二是病证结合是“异病同治”的关键。“异病同治”虽然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法则之一,在继承的同时,也应看到现阶段新病种、新矛盾的出现,正确认识和把握其适用范围,辨证地对待这一法则,才能做到继承、发展和创新。 在开展六味地黄汤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临床试验方案,我们选择2型糖尿病和围绝经期综合征两个病种,于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在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中医科和夕刁产科门诊进行了六味地黄汤“异病同治”的临床试验,结果如下: 糖尿病的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综合疗效经单向有序变量的X~2检验,P<0.01,有极显着性差异.单一症状和体征的疗效经单向有序变量的X~2检验,结果-2-六味地黄丸(汤)异病同治规律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六味地黄汤对多食易饥、夜尿频多、。心烦、手足。心热、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日渴喜饮、心悸、失眠、腰膝酸软等具有肾阴虚证特征性症状的疗效上,P均叩.05,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治疗后血糖指标改变值近似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的Wilcoxon检验;P值均P叩.0乙 有极显着性差异。表明六味地黄汤对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组患者的症状综合疗效、单一症状疗效和降低血糖的疗效均优于“非肾阴虚证”患者。两组狐1网络指标疗效比较,经们Icoxon检验,P叩.05,无显着性差异,表明六味地黄汤对肾阴虚证和“非肾阴虚证”的 NE网络调节均具有影响作用。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疗效经单向有序X‘检验,P叩.01,组间有显着性差异。采用“改良的KuPPerPanfi量表”分组计算治疗后单一症状和体征的疗效;结果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眩晕等肾阴虚证相关性症状的疗效经单向有序X‘检验,P<0.05,组问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性激素指标疗效比较;经们Icoxon检验;P叩.05,有显着性意义,说明六味地黄汤在对肾阴虚证性激素指标的疗效优于‘啡肾阴虚证”。从两组 NEI指标疗效来看,经W Icoxon检验,P硼.05,无显着性差异,说明六味地黄汤对肾阴虚证和“非肾阴虚证”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 NE网络调节均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从六味地黄汤对糖尿病和围绝经期综合征两个病种“异病同治”临床试验结果来看,六味地黄汤对这两个病种的肾阴虚证无论是症状学还是特异性指标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

齐锦生, 凌亦凌, 张晓琳, 吴蒙, 薛智权[6]2004年在《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与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关系的免疫组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临床发病率较高(62.5%),且女性多见,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近年来发现DM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synthese,iNOS)表达量增加,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大量产生,而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下降,

魏红[7]2005年在《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肠粘膜CaBP mRNA和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从钙代谢角度出发,研究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肠粘膜中钙结合蛋白CaBP-D_(sk)及CaBP-D_(28k)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的变化,从基因分子水平揭示肾虚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纳米钙补肾中药防治肾虚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实验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同时应用具有益肾填精、补钙壮骨作用的纳米钙补肾中药(低、中、高剂量),对模型大鼠防治12周进行反证,用骨疏康颗粒剂及牡蛎碳酸钙片作为阳性对照组,正常大鼠作为标准对照,模空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离体股骨的骨密度(BMD),用生化方法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RTAP)、碱性磷酸酶(AL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以及动静脉血钙、血磷等指标,用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肠小粘膜中CaBP-D_(9k) mRNA及CaBP-D_(28k)的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 [1]子宫指数比较:模空组大鼠子宫指数明显低于正常组。用药12周后,与模空组比较,纳米钙补肾中药组(低、中剂量)、牡蛎钙及骨疏康对照组大鼠的子宫指数均有所升高,但无显着性差异。 [2]股骨BMD比较:模空组大鼠股骨BMD明显低于正常组。各用药组均能提高模型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值,其中纳米钙补肾中药低、中剂量组效果最优,已接近正常大鼠的骨密度值,其作用优于牡蛎钙及骨疏康对照组,但与骨疏康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纳米钙补肾中药高剂量组虽然能提高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值,但与模空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 [3]骨吸收指标——血清TRAP结果比较:模空组大鼠血清TRA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各用药组均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RAP的含量,但均未达到正常组水平;其中纳米钙补肾中药组(低、中剂量)降低作用最为显着,与牡蛎钙及骨疏康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纳米钙补肾中药高剂量组、骨疏康对照组虽然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RAP的含量,但与模空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 骨形成指标——血清ALP结果比较:模空组大鼠血清AL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各用药组均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P的含量,其中以纳米钙补肾中药组(低、中剂量)降低作用最为显着,与牡蛎钙及骨疏康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纳米钙补肾中药高剂量组、骨疏康组虽然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P的含量,但与模空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 [4]血清TGF—β含量比较:模空组大鼠血清TGF—β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各用药组均能提高模型大鼠血清TGF—β的含量,但都不能恢复到正常组水平,其中以纳米钙补肾中药组(低、中、高剂量组)升高作用明显,与模空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性

孟玥[8]2016年在《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干预去卵巢大鼠肾脏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学“肾主骨”理论,从TGF-β1/Smads信号通路研究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肾脏相关成骨、成脂分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中医学“肾”与“骨”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SPF级2月龄雌性未生育SD大鼠90只,按体重随机分层,分别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去卵巢模型组70只。去卵巢模型组采用双侧背部卵巢切除术制备模型,假手术组则只去除卵巢周围部分脂肪组织,造模7 d后,将术后成活的去卵巢模型组大鼠按体重随机分层为7组,即正常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补佳乐组(BJL),左归丸组(ZGW),右归丸组(YGW),共同药组(GTY),滋阴药组(ZYY),补阳药组(BYY)。各治疗组灌服对应药物,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灌服蒸馏水。经12 w给药治疗后,除因手术灌胃等原因死亡,总共纳入大鼠76只取材进行指标检测。取材前禁食不禁水24 h,末次给药2 h后称重并麻醉,取大鼠股骨用去离子水浸湿的纱布包裹并置于﹣80℃冻存,用于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取大鼠肾脏和股骨近端1/3部分,剥离附着的肌肉筋膜及结缔组织,固定(脱钙)数周后制做石蜡切片,用于形态学HE检测;麻醉前用电子天平测量大鼠体重并记录,取大鼠肾脏,剥除肾脏被膜及周围脂肪组织,用扭力天平测其湿重,以备进行肾脏指数的计算;取大鼠肾脏,剥除肾脏被膜及周围脂肪组织,于﹣80℃冻存,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肾脏Runx2、CollagenⅠ、ALP、BGP、PPARγ、FABP4、TGF-β1、TβRⅠ、TβRⅡ、Smad1、Smad2、Smad4的基因表达情况;用蛋白印记法检测大鼠肾脏Runx2、CollagenⅠ、ALP、BGP、PPARγ、FABP4、TGF-β1、TβRⅠ、TβRⅡ、Smad1、Smad2、Smad4的蛋白表达情况;取大鼠肾脏,固定数周后制成石蜡切片,以备Runx2、CollagenⅠ、ALP、BGP、PPARγ、FABP4指标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1.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影响与正常组相比,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骨密度均有下降,模型组大鼠全股骨骨密度指数降低明显(P﹤0.01);给药12 w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的骨密度指数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补佳乐组、左归丸组效果较好,右归丸组虽亦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其水平较补佳乐组、左归丸组低,其他给药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可见骨小梁排列紧密规则,形态结构完整,骨小梁之间呈网状连接,骨小梁表面可见较多整齐的、呈单行排列的成骨细胞,骨髓腔相对较小;而模型组骨小梁总量明显减少,结构较为稀疏,连接性差,排列不规则,出现大量骨小梁盲端,小梁壁的厚度不一致,骨小梁表面成骨细胞数目也明显较少,见大量体积大、形态不规则、多核的破骨细胞,骨髓腔增大;各给药组经给药12 w后,骨小梁数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骨小梁面积增大、增宽,结构排列形态与空白组较为接近,小梁间连接呈网状,骨髓腔缩小,其中补佳乐组、左归丸组效果明显。3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肾脏指数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左、右及总肾脏指数均有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各用药组较正常组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肾脏指数均有所提高,左肾指数中左归丸组与右归丸组提高较为明显(P﹤0.05),右肾指数和两肾脏指数中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滋阴药组有所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补佳乐组比较,各用药组肾脏指数均低于补佳乐组,共同药组、补阳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归丸组与右归丸组较补佳乐组差异不明显。4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组、假手术组肾小球与肾小囊脏层紧密相连,结构清晰完整,近曲小管结构清晰;模型组可见肾小体结构紊乱,无法区别肾小球与肾小囊,肾小体管状结构被破坏;补佳乐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滋阴药组均可见肾小体结构清晰完整,共同药组、补阳药组肾小体结构比较完整。5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肾脏Runx2、CollagenⅠ、ALP、BGP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表明:正常组、假手术组肾小球与肾小囊脏层紧密相连,结构清晰完整,近曲小管结构清晰,在其管状断面可见ALP、BGP阳性表达,呈深棕黄色,未见核阳性细胞,较远曲小管染色深,ALP、BGP阳性表达明显。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可见Runx2、CollagenⅠ阳性表达;模型组可见肾小体结构紊乱,无法区别肾小球与肾小囊,肾小体管状结构被破坏,其管状断面细胞ALP、BGP染色不明显,远曲小管基本无染色,肾小球、肾小管间质Runx2、CollagenⅠ染色不明显;补佳乐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滋阴药组均可见肾小体结构清晰完整,共同药组、补阳药组肾小体结构比较完整,近曲小管管状断面ALP、BGP阳性染色细胞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肾小球、肾小管间质Runx2、CollagenⅠ阳性染色细胞数量亦有所增加,其中以左归丸组阳性染色增加最为明显。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Runx2、CollagenⅠ、ALP、BGP基因的表达量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佳乐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大鼠肾脏Runx2、CollagenⅠ、ALP、BGP基因表达量有所提高(P﹤0.01);与补佳乐组比较,各给药组的Runx2、CollagenⅠ、ALP、BGP基因的表达量均降低(P﹤0.01),其中左归丸组表达量较其他给药组高。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肾脏Runx2、CollagenⅠ、ALP、BGP的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给药1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的Runx2、CollagenⅠ、ALP、BGP蛋白表达有所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补佳乐组比较,各给药组的Runx2、CollagenⅠ、ALP、BGP蛋白表达均有所降低,其中左归丸组较其他手术组高。6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肾脏PPARγ、FABP4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表明:PPARγ:正常组、假手术组肾小球与肾小囊脏层紧密相连,结构清晰完整,近曲小管结构清晰,内髓集合管未见深棕黄色阳性表达;模型组可见肾小体结构紊乱,无法区别肾小球与肾小囊,肾小体管状结构被破坏,内髓集合管呈高水平表达;补佳乐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滋阴药组均可见肾小体结构清晰完整,共同药组、补阳药组肾小体结构比较完整,内髓集合管中阳性染色细胞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FABP4:观察肾髓质以及近髓皮质部位。正常组、假手术组肾小球与肾小囊脏层紧密相连,结构清晰完整,近曲小管结构清晰,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核未见深棕黄色阳性表达;模型组可见肾小体结构紊乱,无法区别肾小球与肾小囊,肾小体管状结构被破坏,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呈高水平表达;补佳乐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滋阴药组均可见肾小体结构清晰完整,共同药组、补阳药组肾小体结构比较完整,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阳性染色细胞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肾脏PPARγ、FABP4基因的表达量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的PPARγ、FABP4基因的表达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补佳乐组比较,各给药组的PPARγ、FABP4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补佳乐组,左归丸组表达量较其他给药组低。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肾脏PPARγ、FABP4蛋白的表达量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给药1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的PPARγ、FABP4蛋白的表达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补佳乐组比较,各给药组的PPARγ、FABP4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补佳乐组,左归丸组表达量较其他给药组低。7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肾脏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肾脏TGF-β1、TβRⅠ、TβRⅡ、Smad1、Smad2、Smad4基因的表达量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给药1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的TGF-β1、TβRⅠ、TβRⅡ、Smad1、Smad2、Smad4基因的表达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补佳乐组比较,各给药组的TGF-β1、TβRⅠ、TβRⅡ、Smad1、Smad2、Smad4基因的表达量均低于补佳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左归丸组表达量较其他给药组高。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肾脏TGF-β1、TβRⅠ、TβRⅡ、Smad1、Smad2、Smad4蛋白的表达量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给药1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GF-β1、TβRⅠ、TβRⅡ、Smad1、Smad2、Smad4蛋白的表达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补佳乐组比较,各给药组的TGF-β1、TβRⅠ、TβRⅡ、Smad1、Smad2、Smad4蛋白的表达量均低于补佳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左归丸组表达量较其他给药组高。结论:1大鼠去卵巢后,骨密度降低,骨微结构破坏,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复制成功;实验大鼠肾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肾脏形态改变,说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会对肾脏造成一定影响。2大鼠去除双侧卵巢后,肾脏中的Runx2、CollagenⅠ、ALP、BGP基因和蛋白的含量降低,而这些指标与成骨分化相关,提示成骨标志性指标在肾脏中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骨代谢的参考指标。3大鼠去除双侧卵巢后,肾脏中脂代谢相关指标PPARγ、FABP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会对肾脏中脂代谢产生影响。4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均可以调节去卵巢大鼠肾脏中成骨、成脂分化相关指标,共同药组的治疗效果较其他四组最差,滋阴药组、补阳药组的治疗效果其次,左归丸与右归丸干预效果较共同药、单纯滋阴、单纯补阳效果更佳,其中左归丸的疗效最为突出。5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与成骨、成脂平衡失衡有关,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可抑制肾脏中成脂分化指标表达,同时促进成骨相关指标的表达,提示左、右归丸及其拆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机制可能与调控肾脏中成骨分化与成脂分化相关指标的平衡有关,以左归丸组效果更为突出。6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成骨分化、成脂分化均有相关性,左、右归丸及其拆方抑制肾脏中成脂分化、促进成骨相关指标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而实现的,这为基于中医学“肾主骨”理论来探讨“肾”与“骨”相关性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叶慧慈[9]2017年在《基于现代中医文献数据分析的卵巢早衰的方药证治规律研究与临床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了改善对卵巢早衰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研究现代的临床文献,探讨现代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病理,与中医的辩证、治法、用药规律与归经,并对现代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辩证分型、治法、高频使用药物、归经进行整理和分析后,结论出卵巢早衰临床常见证型的治法与基本方药组合,并对其药物的组合的机理与现代的药理研究进行分析与讨论。并结合临床病例的治法、用药的疗效进行比较与讨论,作为提供并改善未来对卵巢早衰治疗的思路与疗效的依据。方法:在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查找2006年1月至2017年1月,关于中医临床研究卵巢早衰的文献。把符合纳入标准的的文献的病例,按研究中的辩证分型、论治方法、和使用的药物与药物归经进行分类,再以EXCEL软件归纳、整理、统计。从统计出来的数据归纳出卵巢早衰临床最常见的5个证型与其治法,并把各证型的治法中的前12味药高频用药组合出基本方,并对其治法、药物组合与治法和药物与高频用药药物归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本临床研究中共统计归纳出17个中医证型,其中所占病例数最高的前5个证型依所占比例排序为:肾虚型、肝肾阴虚型、肾虚肝郁型、肾虚血虚型、肾虚血瘀型,分别占33.92%;20.86%;9.55%;6.44%;6.35%。研究中共统计归纳出32个治法,其中所占病例数最高的前5个常用治法为补肾填精、补肾养血、补肾活血、补肾疏肝、补肾养肝,依所占比例排序分别为16.81%、11.23%、10.01%、9.72%、7.02%、6.58%。而其实验组中使用的的药物,共统计归纳出18类,其使用频次所占比例最高的前5类的排序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收涩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所占的比例先后各别是63.75%、9.68%、7.03%、6.01%、3.55%。其中补益药中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补气药所占比例分别为19.50%、17.67%、14.78%、11.82%。按Excel归纳统计,就5个临床常见的主要证型,药物的使用频率按其前12位的排序是,肾虚型:熟地黄、枸杞子、淫羊藿、山药、山茱萸、女贞子、巴戟天;肝肾阴虚证:菟丝子、紫河车、山药、淫羊藿丹参、白芍、龟板。肾虚肝郁型:当归、菟丝子、柴胡、牡丹皮、茯苓、淫羊藿、栀子。肾虚血虚型:当归、熟地黄、枸杞子、白芍、党参、黄芪、菟丝子、川芎、车前子、五味子;肾虚血瘀型:枸杞子、龟板、丹参、女贞子、川牛膝、党参、炙甘草、山药。5个常见证型的高频药物主要归经排序为,肝经、肾经、脾经。肾虚证、肝肾阴虚证、肾虚肝郁证、肾虚血虚证、肾虚血瘀证,其高频药物归肝经各自比例为 42.32%、42.85%、32.26%、26.68&、34.48%;归肾经的各自比例为 30.77%、32.14%、22.58%、20.00%、31.04%;归脾经的各自比例为:15.39%、14.29%、19.35%、16.67%、13.78%。结论:1、卵巢早衰的临床中医主要辩证证型为:①肾虚型.②肝肾阴虚型.③肾虚肝郁型.④肾虚血虚证.⑤肾虚血瘀证。2、卵巢早衰的中医主要治法为:①补肾填精法.②补肾养血法.③补肾活血法.④补肾疏肝法.⑤补肾养肝法.3、治疗卵巢早衰5个主要临床证型的前12味高频使用药物排序为:①肾虚证:熟地黄、当归、枸杞子、淫羊藿、山药、山茱萸、女贞子、川芎、黄芪、白芍、杜仲、巴戟天。②肝肾阴虚证:菟丝子、枸杞子、山茱萸、熟地黄、当归、女贞子、紫河车、山药、淫羊藿、丹参、白芍、龟板。③肾虚肝郁证:当归、菟丝子、柴胡、熟地黄、白芍、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牡丹皮、茯苓、淫羊藿、栀子。④肾虚血虚证:当归、熟地黄、枸杞子、白芍、党参、黄芪、菟丝子、川芎、何首乌、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⑤肾虚血瘀证:枸杞子、熟地黄、菟丝子、山茱萸、鹿角胶、龟板、丹参、女贞子、川牛膝、党参、炙甘草、山药。4、卵巢早衰高频药物的主要归经为肝经、肾经、脾经。5、卵巢早衰文献研究的总结各证型后前12味药物组方为:熟地黄、当归、枸杞子、菟丝子、山茱萸、白芍、山药、淫羊藿、紫河车、女贞子、丹参、茯苓。6、临床实践,基本高频用药物组成为白术、茯苓、党参、白芍、黄精、女贞子、覆盆子、巴戟天、淫羊藿、川芎、丹参、鸡血藤。7、总结纳入132篇文献的分类统计后,卵巢早衰的基本证型为肾虚证,治法以补肾佐以健脾、疏肝、活血。

李瑞[10]2003年在《六味地黄丸拆方研究与命水理论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命门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命水”理论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探讨命水及肾阴虚的关系,同时通过六味地黄及其拆方(“叁补方”)的临床试验,探讨了命水的治疗方法,以期完善命门学说。命门学说肇始于秦汉,发展于金元,成熟于明清,宋明理学的一些哲学思想以及道家内功修炼、内丹术对命门学说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命门的位置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心神目命门说、肾命门说、脐下丹田命门说等,还有将命门做为胞宫、产门、下窍等,命门实则是医家将内功修炼的体验与医学理论联系而推衍的学说,命门乃先天之太极,无形可见,故亦无位置而言,命门位置之争是由于历代医家对命门功能的不同认识,而赋与其不同的位置。它是历代医家对生命起源不断深入探讨的结果。肾的生理功能特性决定了命门与肾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命门不等同于肾,两者是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解释的生命现象,命门与肾之间是先天与后天、无形与有形、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命门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命门的探讨体现了对生命本源的认知,对生命现象的本质揭示。“命水”是与命火并存而居于命门的真阴。“命水”是生命起源的基本物质,在生命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先秦诸子哲学思想中皆有尚水之论,郭店楚墓竹简中的“太一生水”论述了水在宇宙化生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管子·水地篇》明确提出水为“万物之本原”的命题。认为世间万物皆是以水为本原,万物莫不以生。太极乃造化之初始,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化生阴阳、五行,五行之中又以水火为先,水火之中又以水为根本,故水为“万物之先”。命门为先天之太极,水火之府,阴阳之宅,真阴之腑,肾之精室。命门水火即太极所化生的先天无形之阴阳,为混沌未分之水火,继而再化生后天有形之阴阳。命门之中水是根本,是生命之源。命门真水之阴者即为精,命门真水之阳者即为气。命门内寓无形之真水,命水上行夹脊入脑充为髓海,泌津液于脉中,外则荣养四肢,内则注于五脏六腑,与无形之命火相配,日夜潜行不息。命门水火相依而不相离,“命水”为火中之水,不为火灼,得火愈盛。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命门水火只患其不足,而无有余,故命门之证皆为虚证,即“命门无实证”。“命水”不足易致虚火内生,故“虚火因其无水,只当补水以配火,则阴阳得平而病自可愈”,采用导龙入海之法,壮水之主,以镇阳光。同时,“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绝”,故以六味地黄丸滋补命门之水或用左归丸(饮)于纯补峻补之中阴阳互生,以达到阳中求阴之效。通过对六味地黄及左归等方药的分析,两者皆以“叁补”为主药,用于命水不足。六味地黄为滋补肾阴之名方,但补肾方中并非皆可用于命水,通过对补肾诸方,如大补阴丸等的分析,六味地黄之所以可用于命水,是因其药性温和可温阳化气生精、阳中求阴而大补真阴,然而,现代中医理论认为,命门之水相当于肾阴,命门无非是强调肾中阴阳的重要性而已。因此,对于命水不足证往往与肾阴虚证等同看待,不再另列命水不足证。<WP=5>从现代对左归丸(饮)证与肾阴虚证相比较而言,两者之间极为相似。六味地黄丸自宋·钱乙创立以来,被历代医家推崇为补阴之基本方。本文从各家角度出发,以文献为依据,深入研究了六味地黄丸的药物作用、方义方解、配伍原则、治疗作用及临床应用。通过古代55部医家论述的统计分析,发热、盗汗自汗、诸血、痰气上壅、头晕目眩、腰膝痿软、瘦弱、耳聋耳鸣、小便淋秘、口渴失音等六味地黄丸方证为历代医家所共识。可用于真水亏损、肾阴不足,以及水亏火旺、虚火上炎等证。此外,还可用于肝肾阴虚及肾虚肺伤,水泛为痰之证。其主治功效有并补叁阴、并补六经、脏腑并治、脾肾并治等;药物配伍方法有六经备治、脏腑并治、叁补叁泻、清金敦土,益水平火、滋肾利水,清火润燥、降火升水,以降为升等各种论述。现代治疗病种(证)达435个之多,涉及到临床20余个科别,以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应用频率最高,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免疫、心血管、肿瘤、泌尿生殖、抗衰老、保护肝脏、血糖等各方面。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内分泌紊乱所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围绝经期正当“七七”之数,中医认为以肾虚为主,有肾阴虚、肾阳虚、阴阳俱虚之不同,对于属于肾阴虚(命水不足)者,六味地黄丸为其主方。本课题以更年期综合征作为试验对象,将试验分为肾阴虚与非肾阴虚两组,分别予以六味地黄及“叁补方”(取左归之主药,纯补无泻之方义)进行干预治疗,并设西药为阳性对照。观察叁者对肾阴虚(命水不足)的治疗效果。分别采用改良的Kuppermann评分表、性激素指标LH、FSH、E2、HCG等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肾阴虚组六味地黄与西药、叁补方与西药以及六味地黄与叁补方的比较观察,六味地黄和叁补方对于更年期综合征的肾阴虚证候、更年期综合征综合疗效以及kuppermann量表中的肾阴虚症状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与西药相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六味地黄与叁补方的疗效均优于西药。特别?

参考文献:

[1]. 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与滋阴补肾方药的调节作用[D]. 王芳. 河北医科大学. 2003

[2]. 滋补肾阴法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Wnt信号传导的影响[D]. 刘梅洁.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

[3].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在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发病中的作用及滋阴补肾方药防治机制[D]. 齐锦生. 河北医科大学. 2003

[4]. 滋阴补肾方药降低糖尿病大鼠骨中iNOS mRNA表达与骨质疏松的关系[C]. 齐锦生, 李恩, 薛智权, 凌亦凌. 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4

[5]. 六味地黄丸(汤)异病同治规律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 尹英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6]. 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与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关系的免疫组化研究[C]. 齐锦生, 凌亦凌, 张晓琳, 吴蒙, 薛智权. 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4

[7]. 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肠粘膜CaBP mRNA和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D]. 魏红. 辽宁中医学院. 2005

[8]. 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干预去卵巢大鼠肾脏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研究[D]. 孟玥.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

[9]. 基于现代中医文献数据分析的卵巢早衰的方药证治规律研究与临床实践[D]. 叶慧慈.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

[10]. 六味地黄丸拆方研究与命水理论探讨[D]. 李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  

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与滋阴补肾方药的调节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