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合同精益管理论文_高燕龙

实施合同精益管理论文_高燕龙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加强合同管理是企业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是“诚信为本,用户至上”的合同法规行为,合同精益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能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优化和规范管理流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升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益,对企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分析了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企业合同精益化管理,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合同管理;精益化;措施

一、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问题点

1、合同签订时期,企业法制缺乏法律观念。企业双方进行合同的签订阶段,易出现的问题有:合同的文字表达不清晰;合同文本中的具体条款过于粗糙,内容残缺不全;签订的合同没有以法律知识为依据,不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属于无效合同等。同时还有些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法制观念淡薄,或是不熟悉合同法的一般规定,没完全意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导致签订的合同缺乏全面性和规范性,容易引发合同风险。

2、合同的文本不够规范。有些企业在经济合作过程中,忽略了对对方单位当事人的审查,而又轻信一些老客户、老熟人的口头承诺,有时仅凭借着对方的一通电话、一个发货通知单就开始进行交易,这样一旦合作方失信的话,就会纠缠不清,影响企业的既得利益,又引发合同纠纷。另外有的企业虽说签订了书面式的合同,但却不是很规范化,使用一些不标准的文本格式,模糊合同的真实内容,极易陷入欺诈圈套,损害企业的利益。

3、合同履行阶段监控不到位。企业在合同签订过后,没有正确采取合同在履行期间的监控措施,致使合同的履行率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没有对需要变更的合同条款进行及时变更;与合同相关的一些书函或传真等没有传送;合同内容应鉴证确认的没有办理;在处理合同纠纷问题时,未及时在法律诉讼期内处理;没有行使合同当事人的正常权利等。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匮乏。企业内部从事合同管理的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真正有能力的专职人员并不是很多,并且一般企业对合同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工作起来混乱且效率低下,合同的保存归档方面也经常出现问题,有的合同甚至破损、丢失,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4、合同应用性不强。合同除了在合同有效期内对企业和其他各方产生制约效力之外,还能够为企业梳理经营过程、解决经营问题提供帮助;企业与员工之间签订的雇佣合同还能够帮助企业规避员工流失危机,同时起到维护员工劳动价值的作用。但实际上,企业合同并没有起到这些作用,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员工,对合同的应用价值重视度都不够,使合同在成为“历史记录”之后再少有人问津。

二、企业合同精益化管理的措施

1、增强合同管理精益化的意识。合同管理意识是实现企业精益化管理的基础。企业要实施精益化管理,更应增强合同管理精益化的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精益化管理理念,以强化成本意识为主(包括生产成本、经营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安全成本),认真搞好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结算、清理、计划、决策、组织、实施、监督、控制等一系列的环节控制,积极主动的将精益化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并充分灌输于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以此作为员工努力的方向,和评估员工工作的标准之一,使员工感受到降低成本的实际效果,进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合同精益化的管理意识包括管理层和执行层两方面:管理层方面表现在研究、规划和部署管理工作中,要确立精益求精的思想,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执行层的能力,真正把上级要求和自身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形成本单位具体而不复杂的贯彻落实措施;执行层方面表现在能不能准确地领会、精确地贯彻落实上级的要求,能不能在工作中不打折扣,能不能真正负起责任,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都是对其意识和态度的极大挑战。

2、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体系。合同管理不但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而且与企业生产计划的安排和产品的规格、数量、质量、技术等方面紧紧联系在一起。合同管理要想实现精益化,必须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体系,做好企业项目的预算、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工作。首先合同签订前,需做好市场调查,分析市场的消费情况,计算出此项目的工程量,并制定相应的投资成本、目标利润、劳动力资源成本、目标收入等全面的预算计划后,再作出订立合同的决策,确保签约的可靠性。其次合同履行管理时,各生产企业要根据企业规模和实际生产情况,以产品的成本控制为重点,对人工费、机械损耗费、材料费、结算收入等进行预算安排,合理布置工作量的大小,努力达到合同中产品的标准,做好对施工进度和产品存货的控制,形成项目上全面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体系,达到精益化管理的需要。

3、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监督。在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由于合同履行监督不足导致的合同效力难以发挥的问题,必须通过合同的跟踪式管理来解决。精益化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在管理资源消耗最小的情况下,使管理效果大幅度提升,而对合同进行跟踪监督管理,并不需要企业消耗管理资源,只需要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加入合同履行程序核对的步骤,就可以使合同管理效力大幅度提高。首先,档案管理部门应对档案合同管理设立专门的跟踪式管理模式,即确定合同收集、合同细节分析、合同履行状况反馈三者连续的反馈机制,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除了负责日常档案管理之外,对提交合同的各部门进行定期的询问和反馈;其次,档案管理部门应该针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设计特殊的档案结构,即在企业各部门提交合同之后,在每一份合同下设附录,写明合同开始日期、关键事件结点上的合同履行情况、合同结束日期及结果”等几项内容,根据合同反馈机制的运行,充实合同附录,收集与合同履行期间关键事件相关的资料,充实档案内容,为档案的后续应用打下基础。

4、充分发挥合同的实用作用。企业合同的实际应用性不强,是因为企业对合同的作用认识度不够造成的,这其中主要的责任在于相应部门并没有主动对合同进行进一步的整理,致使这部分管理工作仅维持在收集、保存档案方面,也就是说,档案资料分析能力弱,使得合同的实际作用难以展现出来。精益化管理要求管理活动能够有效拓展管理效果,使管理行为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因此,在精益化管理模式下,开发合同的实际作用也是十分必要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对自身的管理责任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即通过以往合同的利用率和应用过程,寻找合同应用的主要范围,主动整理与此相关的资料,例如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雇佣合同经常应用于员工离职期间,涉及到的档案应用问题多在于员工的岗位职责履行情管理工作做到相辅相成。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精益管理的的推进与深入,对合同实施精益化管理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实现了企业的高效增值,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能够为社会、为客户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服务,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需求的同时,实现了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继军.理顺体制完善体系规范招投标工作促进精益化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6(S2).

[2]王磊.浅谈如何做好企业合同管理.天津市政工程,2017(05).

[3]唐永科,李春花.制造企业实施精益管理模式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05).

论文作者:高燕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实施合同精益管理论文_高燕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