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南城规划管理所 5230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是现代化工程建设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投资建设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现代化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该充分的以其动态管理作为管理的理论指导,只有这样才将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最终目的。文章通过对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现状以及实施意义进行有效论述,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控制措施,以便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措施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完善,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如此有利的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能够更好的推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各建筑施工企业所关心并思考的问题。随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不断应用发展,动态管理现代化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能够充分的根据实际的工程进程对具体的操作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实现更为科学、 准确且合理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1 工程造价的概念及特点
1.1 工程造价的概念
工程造价指的是建筑工程产品的建筑成本。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中对于工程造价的概念可分作两种,第一种是从建设单位或业主的角度来定义的建设工程造价,它指的是建设某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费用。第二种概念即许多工程中口头所提到的,从承包商、 供应商、 规划、 设计市场供给主体来定义的工程造价,即为建设某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 设备市场、 技术劳务市场等一系列交易活动中形成的工程承包合同价和建设工程总价格。
1.2 工程造价及造价管理的特点
(1)独特、 不可模拟。 每项工程都有独立的项目地点,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保持固定不变。而且,项目的建设特点通常和所在位置的土质地貌、 水文、 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地质土层因素,对于建筑的结构设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另外,每个项目因其使用性能的不同,在施工工艺、 材料设备及施工周期等方面也是不尽相同的,这些内容都和造价是紧密相连的。
(2)可分解性。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都是由多个分项工程组合而成的。以高速公路工程为例,整体上可分为管道工程、 路基工程、 路面工程、 桥涵工程等。其中,路面工程又可分解为底基层、 垫层、 基层和面层等。而相应的工程造价预算和管理工作,也都是需要先做好各分项工程的造价的预算或管理,然后再组合到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项目工程造价。
(3)动态性。 任何形式的建筑工程都需要经历项目决策、 设计、 施工、 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其过程少则数月,多达数年,这中间必然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造价,如设计变更,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工资标准以及费率、 利率、 汇率等的变化。
2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是投资商控制总成本的重要管理手段。在现代的建筑工程招标中,工程造价已经成为投标企业进行竞标的重要竞争手段,同时工程造价也在对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评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工程市场的不断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成为影响施工企业综合竞争力及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处理建筑中施工工期、 施工质量以及施工造价的关系,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应运而生。但是由于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理念不尽成熟,在具体的实施工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充分结合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研究与实施进展来对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及控制进行充分的分析。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中的不足
3.1 企业管理机制的不同
不同建筑施工企业的产生背景不同,行业中的竞争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的竞争从另一方面上来说也影响了一些企业的成本管控能力。很多大型企业由于自身管理机制较为复杂,并且管理机制不够灵活,造成了企业内部造价管理控制创新步伐放慢,难以更好的适应现阶段的市场发展需求。相反,很多小型企业由于自身的机制变化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处理较快,就可以较好的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3.2 审批控制存在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项目,整个工程中涉及的专业内容、施工环节与操作较多。针对不同施工环节都有具体的管理审批流程来进行应对,但是管理过程中却缺乏有效的协调,影响了造价管理能力。由于审批不够严谨,很多项目初期设计与定位就会产生偏差,进而造成了资金预算的计算失误,产生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另外,部分工程单位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管理过于随意,施工进度不足,浪费大量的资源。
4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存在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且在每一个阶段进行造价动态管控可以制工程造价,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实施。
4.1在决策与设计阶段的造价动态管控
4.1.1在决策阶段进行造价动态管控
建设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只有经过管理层的决策才能执行。所以首要在决策阶段就对工程造价要加强管理与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决策阶段,建设施工企业从多角度全面的论证项目的可实施性和必要性,注意提高项目决策的准确性,并进行有效的投资和效益估算,以保障对施工方案进行预算评估的有效性,从而选择最优的投资方案,为设计和施工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提供依据,帮助企业运用最佳的施工方案展开施工工作。
4.1.2在设计阶段进行造价动态管控
工程设计阶段决定了一半以上的建筑工程造价,所以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工作尤其重要。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的加强需要设计人员谨慎、 全面地考虑整个项目。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限额设计和价值工程的作用来控制工程造价,在保质保量完成施工的情况下,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造价。筛选和控制备选方案可以按照投资限额进行,这样就能够保证实际的造价超不出总投资限额的允许范围。
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在考虑经济、 美观及适用原则的同时,也要考虑设计方案结构的合理性、 施工技术的可操作性、 建筑功能及环保节能要求,确保选择出安全准确和先进的设计方案。设计人员以限定额度为依据,通过对对建筑的各项系数的具体测量和对建筑工程的具体分析,制定优的设计方案,并尽可能地保持设计方案不动。设计方案一经采用,在执行过程就要严格谨慎,避免随意更改。为了尽可能避免变更设计,则应全程跟踪方案的实施,针对设计方案中的缺陷及时优化原方案。同时,注意将成本的浪费降到最低程度。造价工程师在设计出完整方案的同时,分配好规划工作和资金,保证资金在运转过程中不会出现困难。
由此可见,十分必要对施工之前的工程项目做好包括投资在内所需的各项准备。造价工程师承担着严格审核把关工程项目的职责,整理分析所收集到的材料,对获得信息的真实性、 准确性、 有效性进行考察,仔细的对比建筑施工时要用到的材料,从中选择出最符合工程实际标准的材料。此外,施工企业应对项目的投资做好预算,要在考虑技术支持的同时,还要考虑经济上的可行性,控制好工程造价。
4.2施工与竣工阶段的造价动态管控
由于施工阶段的造价是整个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最主要环节,竣工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造价进行结算时影响工程建设成本,所以,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重点就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竣工阶段进行。
4.2.1在施工阶段进行造价动态管控
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应在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控制工程的成本。还要注意合同管理的强化,选择具有过硬的技术、 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信誉的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这样方便优化施工的管理过程,并且减少在施工工程中出现的成本浪费问题。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的价格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各种产品品牌的出现使得建筑材料市场为施工企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产品品种,并使建筑材料的价格更为合理。同样地,对材料进场工作和施工现场材料的强化管理业必不可少,以避免出现不安全施工和怠工问题。在进行材料采购时,掌握材料市场的行情,把握第一手的价格资料,依据施工设计、 市场价格等制定建筑工程材料的采购计划,避免像材料大量积压及供应不足等现象的产生,选择国家政策倡导且符合工程标准的材料,从而降低施工成本,进而使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更为有效。此外,由于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施工中会出现的像国家政策和业主的改变这样的不可控的因素,对施工产生影响,使得一些情况下的变更变无法避免。施工人员要明确变更协议,标注变更原因,只有在获得签字许可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实施。此外,还应注意强化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与工程设计代表的造价控制与经济观念,确保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能够积极配合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与监理工作,保证企业的利益和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
4.2.2 竣工阶段造价的动态管理。
竣工阶段在整个工程管理系统中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当对工程造价进行结算时,竣工阶段会对工程建设的成本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说,竣工过程的结算是造价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必须进行仔细审核。建筑过程进行到竣工阶段时,要选择那些信誉度良好、 责任心强的审计机构审计各种税费、 工程量和单价等的结算款项。在工程完成后,认真检查、 核对工程项目,确认其实际建设情况与合同签订时的要求否相符合,对这些资料数据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审核,确保结算过程的真实性、 可靠性。更要注意详细核对那些未完工的或者发生变更的项目,以便核减结算款项,避免资金的浪费。
4.3 材料差额处理的动态管理。
由于材料费用占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百分之七十及以上,所以材料差额的处理工作是实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的必要和至关重要的工作。要实现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工作,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4.3.1考虑工程材料的价差
建筑工程所采用的材料种类多且价格参差不齐,所以有别于主体建筑工程的材料。在市场经济下,工程材料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价差,采用的相关主管部门公布的合理价格,可以促进建筑工程的动态管理和控制,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根据确实的根据对工程材料的价格进行采集和测定,在对材料的价差进行调整与管理时,要充分考虑各项价差系数、 市场供应、 生产和市场价格的相互作用,通过将单项材料和费用控制系数的结合,进行材料成本的管理与差价的调整,从而有效地控制不同分项工程的材料费用。对那些有差异较大价格的材料及设备,建设单位尽可能地描述其特征,并在施工前确定好合格的实物样品,避免承包方用较差的材料替换要求材料,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3.2避免工程材料的采购价过高
当进行建设周期较短的建筑工程时,在施工单位和业主进行协商后,对材料差额进行处理,制定材料价格的控制标准,从而避免采购价过高。此外,材料差额的处理条款应在建筑工程的合同中予以规定,避免出现经济纠纷。
5 总结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建设发展,以及改革制度不断地深化,中国特色经济体系正在确立,这对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也引导着建筑工程行业向着新的高度进发。不但形成了建筑和施工这两个相对的利益主体,还在建筑工程造价科学性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基本确定了建筑工程造价的管控制度,并且将其落实到了实际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赵宁.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析[J].江西建材,2015(08):242.
[2]魏峰.建筑工程中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论述与分析[J].门窗,2015(04):82,87.
[3]缪丽琴.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江西建材,2015(16):267-268.
[4]王月明,林群仙,吴芳.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方法—赢得值原理和MATLAB软件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05):180-183.
[5]胡玫.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昆明:云南大学,2013.
论文作者:钟惠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动态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