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思想方法病情解析(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病情论文,思想论文,方法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课标的表述总共有10条,其中第4条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里,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提到了“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与思维方法很容易被混淆,其实,它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是:都是一种思考方法;不同点是:思想方法是用什么思想来思考,思维方法则是用什么方式来思考。换句话说,思想方法侧重于内容,是观念、意识、倾向、价值观等的一种展现过程,而思维方法则侧重于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演绎、归纳等的一种展现过程。什么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就是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方法。阅读教学不只是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个目标的确立无疑是正确的。
那么,当前阅读教学中思想方法培养的状况如何呢?笔者以为,不能令人乐观。主要问题有二:一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教师以为语文教学与思想方法无关;二是教学者本身的思想方法也有问题。自己没有科学的思想方法,怎么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呢?在此,笔者以自己在听课过程中捕捉到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筛选出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着的若干思想方法上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作警示。
标准错位论
出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态度和感情,应该作出明确的判断。决定态度和感情的依据是什么?不应该是哪里人、哪国人、哪个民族,而应该是哪个对、哪个错、哪个符合常理和普遍真理。用一类、一族或者一国人的利益作为判断标准显然是狭隘的。如果以这样的方法为基点,必然导致类与类、族与族、国与国之间更大的矛盾和冲突,必然会丧失公正的是非标准。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以上是人教版第七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一段。有教师在导读时问:“读了这段文字,你最愤恨的是哪一个人?”
生:我最愤恨的是那个中国巡警。
师:为什么?
生:我们都是中国人,是骨肉同胞,他却为洋人说话。
师:对!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却为外国人说话,真是吃里爬外。同学们,假如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样?
一问激起众人怒。同学们立即举手,有的说会当面指责那个中国巡警,有的说会冲上去揍那个巡警……气氛一时活跃异常。
最可恨的是那个中国巡警,这是确实无疑的。那么,可恨之处在哪里呢?正是这一点上,教师的引导出现了错位,它很容易地使学生“顺理成章”地滑入误区——用简单的族类划分来代替客观的是非标准。这个中国巡警的可恨之处,不在于他是中国人不帮中国人,而在于他在明显的是非面前颠倒黑白——开车轧死人,不管是谁,都要受到惩处,可他却反而训斥受害者。中国人一定要帮中国人,这不是公理,而惩处肇事者却是人人都认可的公理!十一二岁的小学生,限于认识水平和感情因素,从同类或同族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立场、更理性的角度来审视和判断,给学生一把衡量是非曲直的公正的尺子。
世界越来越小,地球已经成为“村”。在这个地球村里,我们该怎么生活,怎么和睦相处,关系到价值判断与是非标准。如果没有一个公正而公平的是非标准,如果都以类划分,本位主义,那么这个“村子”就永远不可能安宁。本地、本国、本民族的利益当然应该考虑,但这都必须建立在“是与非”的原则上。简单的族类划分易于丧失是非标准。老是站在本类和本族的角度看问题,只会使我们的心胸越来越狭小,我们的观念越来越封闭,我们的脾气越来越固执。
绝对二元论
如何看待各种各样的事物,用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去衡量事物,关系到思想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关系到自身未来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环境。绝对二元论就是把事物绝对化、简单化,要么是绝对的好,要么是绝对的坏,没有中间状态和不同维度。二元论的思想方法排斥了事物的多样性与答案的多元化,用对立的眼光,把许多本来应该肯定或可以利用的事物统统都否定了,它严重阻碍人们思想的宽广度。请看一位教师在执教《蒲公英》(苏教版第五册)时与学生的对话。
“同学们,那两颗不听太阳公公话的蒲公英种子,一颗飞到沙漠,一颗飞到了湖泊。这沙漠和湖泊是怎么样的呢?”
“沙漠表面上金光闪闪……”一学生只说了半句,老师马上启发说:“可是……”经这么一提示,学生找到了话语:“可是里面却阴险恶毒得很,是个狡猾的两面派。”
老师立即鼓励道:“对。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那么,湖泊呢?谁来说?”
另一个学生说:“湖泊表面上银花朵朵,可实际也是一个害人的地方。”
“对,沙漠和湖泊都不是好地方,那两颗蒲公英种子却被表面迷惑住了,结果怎么样呢?”
“一个渴死,一个淹死。”
《蒲公英》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写了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所持的不同态度和不同选择,结果命运也截然不同的故事,从而告诫人们做任何事都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该听从前辈的正确教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课文本没有指责和贬低沙漠和湖泊之意,只是说明了选择的重要性。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这段话中,尽管有“迷惑”一词,但它不含贬义,没有否定沙漠和湖泊的意思,从下面“只有……才……”一句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强调的是选择的重要性。但是,有些教师在理解时,用非对即错、不好便坏的绝对二元论思想来贬斥和抨击沙漠和湖泊,把它们说成是罪恶之地。蒲公英的种子只有在黑黝黝的泥土里,才是生根长叶的地方,那么,其他任何地方都是坏的,如果美丽,那也是为了用来欺骗和引诱他人。有位教师在拓展时,竟用兔妈妈告诫小白兔不要采美丽好看的毒蘑菇的故事进行类比,这是极大的偏见。
对于许多事物来说,只有合适不合适,没有是非对错。金光闪闪的沙漠对蒲公英种子来说,是不适合生长的。可是,对于仙人掌和骆驼草来说,不就是茁壮成长的好地方吗?银花朵朵的湖泊,对于蒲公英种子是会带来灭顶之灾,可是,对于莲藕、菱角、芦苇等水生植物,不就是茁壮成长的乐园吗?以自己为标准,符合我习性的,就是好的,不符合的就是坏的,这是一种多么狭隘和自私的价值判断啊!
道德至上论
道德是重要的,它在社会的进程中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的推动力量,特别是对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在构成社会的诸因素中,道德并不是至高无上的。一边是道德砝码,一边是生命砝码,一同放在天平上,孰重孰轻呢?毫无疑问,是生命,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以人为本,最基本的就是以人的生命为根本,如果人的生命都可以不顾,道德还有何用?
“同学们,小珊迪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弟弟小利比去还那4个便士的?请你从课文中找一找。”
一个学生找到后说:“一辆马车把他撞倒了,从他身上轧了过去,两条腿断了,马上就可能死去。”
“是的,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小珊迪还念念不忘没有找给别人的那几个便士,这说明了什么?再想一想。”老师又问。
另一学生回答道:“说明在他的心目中,诚实比生命更重要,更有价值。”
“说得非常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珊迪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一个诚实、守信和善良的人。”
“是的,我们应该像小珊迪那样,把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看得比生命更可贵。”随即,老师鼠标一点,屏幕上立即弹出“生命诚可贵,诚实价更高”,并要学生齐读。随后老师又补充道:“多一分诚实,多一分守信,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和谐,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更美好。”
这是一位教师在教学《小珊迪》(人教版第八册)时的问答。《小珊迪》讲的是在小珊迪再三乞求下“我”终于买了他的火柴,为了找还零钱,他跑去换零时不幸被马车撞倒,轧断双腿,生命垂危时,要弟弟利比去还4个便士,不久,小珊迪死去。仔细推敲情节的来龙去脉,可以发现,教师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引入了“道德至上论”的歧途。
诚实守信是道德范畴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重要内涵,倡导诚实守信是人类共同的道德规范,但这绝不是说为了诚实守信,可以放弃生命。在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生命的存在,违背或触犯道德,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符合普遍的价值观的。因而,“生命诚可贵,诚实价更高”这样的观念是过于激进的,是不应倡导的。当道德与生命发生冲突时,首先维护的应是生命的尊严,而绝对不应该是道德。是不是《小珊迪》本身就在宣扬“道德至上论”呢?不!《小珊迪》赞扬主人公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这是事实,但它没有超越价值的标准,没有贬低生命的意义。表面上看,小珊迪的死与道德相关,其实两者之间没有必然关联。小珊迪之死的直接原因是车祸,不管他诚实与否,这场车祸都会要了小珊迪的命,他没有选择的余地,绝不是说只要他不诚实就可以免于死亡。小珊迪的可贵在于:遭到如此重大的厄运,面临死亡时,仍然要弟弟去还那4个便士,但这并不是说在诚实守信与放弃生命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推导极端论
真理过头了就是谬误。对一个人、一件事、一种行为、一种精神也同样如此,掌握分寸,恰到好处才是最佳的。然而,有些教师引导学生无限度地深挖文本,竭力把事件往极端方向猛推,试图让其达到顶峰。殊不知,这样做,其效果也许适得其反,令人不可信服。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人教版第七册)讲的是:1999年9月,杭州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白血病,急需合适的骨髓。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有这种骨髓的人。那几天,台湾刚刚经历过里氏7.3级的地震。课文写道——
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有教师这样启发说:“同学们,这位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没有受伤,可他的亲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他们可能会怎么样呢?”
一学生说:“也许他的母亲正在废墟下呻吟。”
另一学生说:“也许他的父亲已经被倒塌的房屋压死。”
另一学生补充说:“也许他的妹妹被压断了双腿。”
另一学生则说得更可怕:“也许他们一家人都遭遇了不幸,死的死,伤的伤。”
“是的,同学们说的都有可能。地震无情。”教师小结说,“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位台湾青年还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余震不断的地方,在有可能倒塌的病房内,等待捐献骨髓。你们说,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感情?”
台湾青年为杭州青年捐献骨髓,这无疑是值得赞扬的,但是,他处在什么样情景下,却是需要理性分析的。有必要在以下情况下——母亲正在废墟下呻吟、父亲被倒塌的房屋压死、妹妹被压断了双腿——捐献骨髓吗?绝对没有必要!救白血病患者是救,救母亲、救父亲、救妹妹同样是救,而且救白血病患者之急,与救地震中受伤者之急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白血病患者需要骨髓之急,一般是可以用日、周甚至月来计算的;而救地震中受害者之急,只能用时、分、秒来计算。如果对只能用时、分、秒来计算的自己亲人的生命都不急,反而急着拯救可以用日、周、月来计算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这既是违反常情,也是违背科学的,更是违背客观事实的。
在阅读教学中,把事件或人物竭力推向顶峰的现象并不少见。有些教师总这样认为:这是一个好人,就应该让他完美无瑕,金光灿灿,就应该想尽办法挖掘闪光点;这是一件好事,就应该有百利而无一害,就应该非常人可为。反之,如果说这是一个坏人,就得把他说得一无是处,还浑身是毒。在一些人看来,唯顶峰才有说服力,才可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如果不把它推向顶峰,就好像底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