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翻译家李之藻对科学翻译的贡献研究论文

明末翻译家李之藻对科学翻译的贡献研究论文

明末翻译家李之藻对科学翻译的贡献研究

季艳龙,方 真

(南京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摘 要] 明朝末年,随着欧洲文化的渗入,出现了一批翻译西方科技文化的官僚群体。其中,以徐光启最为有名。实际上,在明末西学东渐中,李之藻对中西方文化与科技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应当可与徐光启相提并论。尤其是其在科技著作的翻译上,他一直积极推动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翻译了大量西方科技著作,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李之藻;科技翻译;中西方文化与科技交流

明朝末年,由于西方科技文化的渗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出现激烈碰撞。由于当时国家处于倭寇势力侵入的社会环境,朝廷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极为迫切,需要大量先进的科学知识技术来增强自己的防御力量,以抵挡外来势力的威胁。当时,朝中出现了一批翻译西方科技文化的官僚群体,李之藻便是当时积极推进西学东渐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与在西学东渐运动中比较活跃的译者徐光启和杨廷筠三人被耶稣教会称为“中国圣教三柱石”。[1]李之藻曾拜读于利玛窦门下,苦心钻研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对几何、天文、算数、地理等无所不精,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技术著作,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在翻译西方科学技术著作的过程中,李之藻还获得了西方传教士的认可,称李之藻“是晚明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背景下出现的优秀科学家”。[2]在李之藻译介的大量西学著作中,产生巨大影响的译著主要包括《浑盖通宪图说》《同文算指》《圜容较义》《乾坤体义》《寰有诠》《名理探》等书,涉及西方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等,“在对西方科学作品翻译时为了能够更加深入,他积极翻译引进西方国家的科学著作,对我国的科学进步有很深的影响”。[3]尤其是在西方天文学和数学方面,其影响可谓是开创性的。

该规程同时规定,外保温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由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共同负责,应分别落实施工防火安全责任制;配备或指定防火工作人员,负责施工期间的日常防火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应在施工现场合理有效地配置灭火器材与设施。外保温分包单位还应根据工程和材料特点编制施工方案,应避免外保温施工与有明火的工序交叉作业。

一、李之藻在西学东渐中的贡献

李之藻,字我存,又字振之,号凉庵;仁和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一直跟随传教士利玛窦潜心学习西方的数学、天文、逻辑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西学东渐科学技术的引进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天文学方面,李之藻与利玛窦在1607年合译了《浑盖通宪图说》,该译著最先向人们介绍了西方的天文学知识,是我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天文仪器和几何知识的著作,对我国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后世研究科学技术的人而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清朝初期的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梅文鼎甚至后来还写了一本修订的书曰《浑盖通宪图说订补》。”[4]由于该书主要介绍星盘,其中还涉及到相关数学知识,主要包含了西方早期点的投影画法以及早期画法几何知识,首次使西方几何知识映入世人的眼帘。

在数学方面,李之藻译介的《同文算指》和《圜容较义》最具影响力。《同文算指》主要介绍了当时西方算数知识,以及一部分几何知识。该译著向国人传播了勾股测望几何知识,并首次向国人介绍了当时西方加、减、乘、除算法,以及开平方的算法。《圜容较义》一书则是由利玛窦口授,李之藻编译的一本译著。是我国最早引进西方算数和几何知识的著作之一。他在书序中说道:“昔从利公研穷天体,因论圜容,拈出一义,次为五界十八题,借平面以推立圜,设角形以征浑体。探原循委,辨解九连之环,举一该三,光映万川之月,测圜者,测此者也,割圜者,割此者也。”[5]后《四库全书》将该书收入子部天文算法类。《同文算指》与《圜容较义》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拓了当时国人对西方数学的认识。

在哲学方面,其最具影响力的译著有《寰有诠》和《名理探》二书。这两本书首次向国人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与逻辑学知识。由李之藻和传教士傅汎际合译而成。书中内容主要论述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宇宙论。当时,《寰有诠》是传入中国的唯一一部系统论述宇宙学的著作。而论及《名理探》一书,此书是我国第一部西方逻辑学译著。由传教士傅汎际口述,李之藻撰写,从汉文的角度,将原本晦涩难懂的西方逻辑学知识,转换成汉文便于理解的表达。此书虽然在当时的社会并没有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作为第一次传播西方逻辑思想的尝试,对于教育、文化和思想交流是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的”。[6]

二、李之藻科学技术译著的影响

(一)拓展了认知疆界

在李之藻翻译《浑盖通宪图说》之前,“天圆地方”是我国一直以来对天文学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以往人们一直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李之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西方先进的天文学知识,大力宣传地圆与地动说,引进了赤道、经度、纬度等现代的地理学知识,促进了人们对“天圆地方”认识的转变。同时,由李之藻和利玛窦二人依据西方地图描摹而成的《山海舆地图》,也彻底纠正了古人对世界地理范围的局限性认识,人们逐渐认识到,世界并不仅局限于原有认识的大小。并且李之藻在《山海舆地图》中的加注,还详细介绍了各国的地方特产以及各地的风俗,拓宽了当时人们的视野。李之藻引进的西方著作使中国传统的重理论轻实用的观念也带来了一定的转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注意到并肯定实用理念的重要性,并且由于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得以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人们对重理论的思想也有所转变,将一部分重心转移到实用层面上去,实用主义思想在世人的观念中逐渐变得重要起来。

(二)转变了思想认识

目前用于水产品保鲜的多种保鲜技术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利用低温控制酶活性和抑制微生物繁殖进行保鲜,会因冻结速度、温度变化和大冰晶的形成对水产品肌肉组织造成破坏;化学防腐剂保鲜可能会因为残留在环境和人体中而带来一定程度的潜在危害;气调贮藏保鲜因操作繁琐、投资大等原因在小型企业使用中受到限制。因此,发展以天然提取物或分泌物为原料的安全无毒的生物保鲜技术,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2~5]。

西学东渐的热潮使得人们逐渐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有了更多的认识,而李之藻作为从事西学东渐科学技术著作译介的主流人物之一,他翻译的诸多著作所涉及的先进科学技术都是史无前例的,是我国最先向人们介绍关于西方天文学、逻辑学等方面知识的第一人。他译介的西方科学技术方面的著作“促进我国思想意识中对科学方法、知识以及思想的产生,这对我国今后的科学发展铺平了道路”,[7]引发了我国对科学技术知识追求的新思潮。同时,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科学性,不再局限于古代传统中国天文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逐渐接纳和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思想,这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注入了新的力量。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引入对于中国古代传统的科学技术知识不仅是一种补充,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知识的修正与拓展,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优越性。此外,李之藻译介的西方著作中对科学技术研究的严谨态度也为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深深根植于科学技术研究者的内心。

(三)树立了榜样

李之藻翻译的大多数西方科学技术著作都是采用合译的方式,他与多位中西方学者进行合作翻译,翻译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文本。遗憾的是,虽然李之藻译著繁多,但是在系统的翻译上的论述却极为稀少。他在崇祯元年写的译序中称:“乃先就有形之类,摘取形天土水气火所名五大有者而创译焉。……然而精义妙道,言下亦自可会。诸皆借我华言,翻出西义而止,不敢妄增闻见,致失本真。”[8]从李之藻自己对翻译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内容上他认为要译出源语的本意,不对源语进行内容的增添,汉语只是充当转介的一个工具而已。在他译介西方著作的过程中,李之藻还创造出了许多本土的科学技术术语译名,有部分科技术语译名一直沿用至今。李之藻的译著语言通畅流利,便于国人阅读,在一定意义上也促进了当时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此外,李之藻对科学技术著作的译介理念也对后世科学技术文本的译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他原创的许多科学技术术语,对后世科学技术文本翻译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李之藻在译介西方著作时,态度十分严肃认真,孜孜不转。对于不了解的西方科学技术,他都会热心钻研,勤奋学习,对西方天文、数学、几何、哲学等几乎无所不精,这也是他的译著为当时所推崇的主要原因。他对翻译的认真态度,对后世译者也产生了一定的榜样作用。

这是一项成本高昂,技术和智力密集型的研究。但是,只有探索深海,我们才能挖掘深藏其中的宝藏,更好地了解大海的美以及它的复杂。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在明末清初时期,西学东渐运动中,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李之藻对西方科学技术著作的译介都是具有开拓意义的,在中国科学技术著作翻译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不仅一心潜入对西方科学技术著作的译介,同时还大力推广西方科学技术在我国的传播,是西学东渐中,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我国的一位关键性人物,对他的贡献我们应当予以正确的评价。

[参 考 文 献]

[1]王丽.李之藻西学历程探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0.

[2]王力军.简述李之藻的治学观及其西学图籍[J].历史与文化,1994,(3).

[3]廉亚健.脚踏东西文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林语堂[J].兰台世界,2012,(12).

[4]杨泽忠.李之藻对于西方几何传入我国的贡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5]李之藻.天学初函·圜容较义序[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5:3433.

[6]周琦.名理探:中国第一次传播西方逻辑思想[J].科技创新导报,2009,(7).

[7]郑莹.明末翻译家李之藻的翻译对科学的影响[J].兰台世界,2014,(5).

[8]陈福康.中国译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47.

[中图分类号] H1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5823( 2019) 10- 0155- 02

[收稿日期] 2019- 06- 10

[作者简介] 季艳龙(1994-),男,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翻译史研究。

[责任编辑:白彩霞]

标签:;  ;  ;  ;  

明末翻译家李之藻对科学翻译的贡献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