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县人民医院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4442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循证护理干预用于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66例患者均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入院,进行单双号分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 结论:于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房颤;脑栓塞;循证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085-01
在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即为房颤并发脑栓塞,若患者患病以后未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出现休克及抽搐等后果,有较高的死亡风险存在[1]。本文主要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房颤并发脑栓塞中的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其详细内容阐述于正文中。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中选取66例(2016.4-2017.4)进行研究,经过单双号分组被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例数各占33例。
对照组:根据患者性别,男、女性例数各占19、14例;年龄平均值为(62.28±3.14)岁。
观察组:依据性别,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1例和12例;年龄平均值为(62.31±3.09)岁。
比对上述两组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距均较小,P>0.05。
1.2 方法
为所有对照组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为患者开展日常监护,针对药物及活动等开展常规指导,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管理。
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其详细内容见下:
(1)根据已有文献和护理人员以往的工作经验开展循证分析,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将全面性及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制定好;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以对护理干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2)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应当对其体征和血压进行密切监测,针对房颤并发脑栓塞的相关知识向患者介绍,使得患者可以对疾病的特征有一定认识,针对患者的用药开展积极指导,帮助患者对药物的使用时间和方法进行详细了解,将其遵医行为提升,避免擅自停药或不规范用药。
(3)由于疾病通常在患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力度,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当给予其热情的接待,将舒适、温馨的病房提供给患者,对医院的环境向患者详细介绍,同时对患者的疑问耐心给予解答等,将疾病和陌生环境对患者心理所产生的压力减轻,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当通过娴熟的护理技巧提升患者的信任度,帮助患者将疾病治疗的信心提升,进而改善其依从性。
(4)帮助患者将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养成,对充足的睡眠给予保持,饮食应当以高维生素、高热量及高蛋白食物为主,对机体充足的能量给予保证;在患者机体状态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引导其开展适量锻炼,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
(5)由于疾病本身具有一定危险性,为此护理人员应当针对相关并发症将预防护理干预工作完善,若患者有肢体功能障碍存在,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患者按摩及翻身干预,以此对压疮进行预防。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过程中若存在护理不当的情况,应当对其原因进行积极的分析,并且不断改进和创新护理工作,以此对临床护理质量给予保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上述两组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运动功能越佳。
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生活能力评估量表进行评定,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即表示患者的依赖性越小,独立性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0.0版对本文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两组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数据均以()表示,组间比对采用t检验。用P<0.05代表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比对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表1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同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距明显,P<0.05。
表1:对比两组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各项剂量资料数据(n,,分)
3 讨论
在临床中,房颤属于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该疾病发生以后,患者可有心房颤动出现心房收缩性减弱情况,且可将血液流速减缓,长期可导致患者的血管发生阻塞,使得血栓形成,提升脑栓塞的发生率[2]。该类疾病具有较快的发病过程,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存在严重威胁的疾病[3]。为此,为了将疾病的预后改善,降低死亡概率,临床不仅需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且需要结合其具体情况开展积极的护理干预[4]。
循证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具体情况,对现有的文献及相关研究展开综合性的分析,进而将可行性较高的护理干预方案制定出,并且根据护理干预方案为患者开展有序的护理服务,其可以将更为全面且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工作实施于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中[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中,可以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对其生活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文静. 循证护理干预用于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4):210-211.
[2]牛芳荣, 李丽, 唐丹,等. 循证护理应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J]. 河北中医, 2016, 38(3):464-467.
[3]徐威, 郭子静, 刘荣新,等. 连续护理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 8(7):884-886.
[4]李俊芳, 曹连云. 探讨循证护理在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中的护理[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32):146-147.
论文作者:雷张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患者论文; 房颤论文; 脑栓塞论文; 疾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两组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