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检测领域的样品管理分析论文_王笑

建筑工程检测领域的样品管理分析论文_王笑

天津建科建筑节能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天津 300161

摘要:建筑工程检测领域的样品管理是建筑工程检测机构的重要日常工作之一,也是贯穿于整个检测工作始终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工作。其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检测机构的日常运行,更重要的是会对当地建筑工程质量造成直最接的负面影响。要做好样品管理关键是处理好制度和人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指定适合自身的样品管理的各项制度,培养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采取合理有效的监督制度,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才能搞好质量、服务大众,为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保驾护航。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验样品;管理

引言

建筑检测样品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建筑检测样品管理工作是整个样品检验工作的核心,建筑检测样品管理工作完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样品的质量和客户的实际利益。因此参与建筑检测样品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对其负责的工作保持清楚的认识,明确自己所负责的相关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工作时的注意事项,通过确定建筑检测样品管理工作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从而充分保证建筑检测样品管理工作的高效高质的完成以及样品的实际质量。

1样品管理目的

样品管理的目的是对样品的采集、接收、流转、储存、处置以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并规范管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真实性和完好性,保证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的科学、准确、公正。样品管理是否有成效,直接关系到检测工作能否清晰顺畅的运行、检测工作效率能否有效提高。样品管理也是《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一个重要元素,它对检测机构是否建立健全样品的抽取和处置管理程序、是否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实施样品的抽取和处置、是否保存抽样记录、是否详细记录接受样品记录的状态、是否建立样品的标识系统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要求。样品管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如何在样品管理中保证样品不丢失、不损伤、毁坏或变质等可能影响到检测结果的情况,样品管理的规范化极为重要。依据准则要求检测机构在制定质量体系文件时,一是要明确和体现样品接受、保管和处理程序、样品流转程序、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检验室环境条件管理程序等内容,以起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作用;二是在《质量手册》中用“人员”一章明确样品管理中接样管理员、检测员人等人员权责,实行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谁负责的责任制,增强了人员的责任心;三是对样品接受、验收、标识、贮存、处理及入出库等环节有相应的《质量记录》,达到了溯源的目的。

2加强建筑检测样品的管理工作的措施

2.1做好样品的接受和标识的记录工作

建筑检测样品管理工作的实际质量与样品检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关,所以为了充分保证建筑检测样品管理工作的完成质量,我们要清楚和明却样品检验工作每一环节的相关注意事项。样品的接受和标记是样品检验的早期工作,这部分的工作相对比较简单,对后期样品的质量检验结果的影响也比较小,但在实际样品检验工作中,样品早期接受时相关数据却是整个检验工作如何进行的理论基础,所以这个环节的记录工作必须要严格保证,对于样品的任何一个数据都要准确和详细地记录,从而为以后的检验工作顺利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样品在接受时要准确记录样品的大小、质量等各种规格数据,并详细检查样品在传递过程中是否受损,尤其是外包装被破坏的样品要及时向委托人说明,在记录完样品接受时的相关数据后请委托方核查并签字,这一方面降低了检验错样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为样品的质量检验结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由于不同的样品检验实验室的规格和技术也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在记录样品的接受数据之后要对样品进行简单的筛查,检测该样品是否满足实验室的检测标准,此次筛查的数据也要进行全面的记录,一旦发现相关样品不满足实验室的检测标准,要及时联系委托方将样品返回并将相关数据明确告知。而对于满足实验室检测标准的样品,相关工作人员要按照要求将样品编码并将早期相关数据留底备份,为下一步工作的展开做好充分的准备。

2.2充分保证样品储存的环境

由于样品检验工作历时较长且样品种类的不同,样品检验工作的展开过程也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样品常常要在实验室储存较长的时间,这对实验室的储存环境和样品储存的管理工作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实验室的样品储存环境,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洁干燥、通风良好且无腐蚀,除此以外根据储存样品的不同,实验室的储存环境条件也应该有一定的不同,将分好类的样品根据本身理化性质的不同放于不同的储存环境中,如对于水泥等胶浆样品要分作两份,一份用于检测,另一份用于复检,对于两份样品都要详细做好样品储存记录报告,尤其是对于水泥一类易潮解的样品要置于通风良好且干燥的环境中以防样品潮解结块变性,而对于混凝土一类的样品,要放入专门的混凝土养护室,并详细做好混凝土储存记录报告。同时样品储存期间要严格管理出入人员并及时登记,一方面保证了样品的安全。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样品储存过程中变性、损坏的可能性。

2.3样品留存和处置

样品检测完毕,样品应根据不同品种依据相应的规范/规程或作业指导书进行处理。如以下常规的建筑材料,混凝土试压块、砂浆试压块、钢筋原材、防水卷材等材料建议按以下方法处置:a.规范和标准明确要求需留置的试样,应按规范和标准规定的程序、环境、数量和要求留置。b.非破坏性检测,且可重复检验的试样,应在样品检测后留置3天。c.破坏性试样,应在样品检测后留置2天。对于建筑节能材料还应实施留样制度,送检的样品1份用于现场材料的抽检复验,另1份由检测机构封存,存放时间不少于2个月。客户要求领回样品的,在留置期满后客户通过申请领回样品的程序,将样品取回。现状及注意事项:1)检测人员再次将样品交返给样品管理员时,应认真填写返还日期、样品标识情况,然后入库。2)对于水泥、节能材料等有可能会留样再测的样品,一定要注意样品的储存方式和方法以确保样品再次检测时,结果的重复性。并且在内部发样的同时做好留样封存工作,待留置期满后根据程序文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填写样品处置表。3)由于建筑工程检测项目的类别较多,建议:对于留置2天或3天的检测样品,应由相关检测人员标识清楚、有序的留置,待留置期满后根据程序文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填写样品处置表。4)客户自行领回样品,需严格按照样品处置程序中的样品领回条款进行,在申请、审核和批准后方可取走样品。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的提升,我国各大小城市的建设工作也拉开了帷幕,而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工作的增加也逐渐让我国意识到了这些工程建设的原材料自给自足的重要性,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建筑制备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逐渐成熟。但是由于对建筑检测样品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我国的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的原材料的质量良莠不齐。因此本文结合我国建材市场和检验样品的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地分析,总结加强建筑检测样品的管理工作的措施,为我国建筑检测样品的管理工作现状取得一定的改善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范惠忠.关于建筑材料检测相关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5):259.

[2]顾丽韵.建筑室内污染源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绿色建筑,2010,2(06):28-32.

[3]王瑞海.建筑材料标准样品的发展和质量控制[J].中国建材科技,2010,(S2):30-34.

[4]贾文学.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工程质量,2005,(11):16-18.

论文作者:王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检测领域的样品管理分析论文_王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