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背带式缝合应用于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孙东怡

子宫背带式缝合应用于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孙东怡

孙东怡

呼兰区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

【摘 要】目的: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处理剖宫产患者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接诊的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71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31 例采取传统疗法处理,研究组40 例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与术后指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切除子宫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对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临床孕产妇,剖宫产术中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能有效减少产时及产后出血,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子宫背带式缝合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082-01

前言:近几年,国内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使得产后出血发生率也逐年上升。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常见术后并发症是剖宫产术中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孕产妇死亡,必须加强重视,应用相应的方式及时对出血状况进行有效处理是降低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对4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入选对象 71 例,均为我院 2012 年 5 月-2014 年 5 月

接诊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全部确诊为子宫收缩乏力性所致。随机将71 例患者分为 2 组,对照组:31 例,年龄 21 - 38 岁,均值 26. 7±2. 2 岁;孕周35 -41 周,均值 37.9 ±1. 5 周。研究组:40 例,年龄 21 -37 岁,均值26. 5±2. 3 岁;孕周 35 - 41 周,均值 37. 7±1. 6 周。两组患者在前述资料上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可比。排除:术前检查提示有凝血功能异常者,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剖宫产术后若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则尽快给予子宫按摩、子宫肌注及静脉输注缩宫素与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并配合使用止血药物处理,观察5~10min。若止血效果不佳,对照组则行常规宫腔填纱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研究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法,首先将子宫托出腹腔并按压宫体,彻底清除宫腔内积血,应用带圆针的 1 号可吸收线从子宫切口右侧 3 cm 的下缘 2~3 cm 处进针,经宫腔自切口上缘 2~3 cm 处出针,在子宫体表面拉紧肠线自宫底绕到子宫后壁与前壁出针处相当部位进针到宫腔内出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自右侧与左侧同水平相应部位向子宫后壁穿出,肠线紧贴子宫体表面绕过宫底到子宫前壁下段子宫切口上 2~3 cm 处进针,通过宫腔在切口的下段与右侧的进针处同一水平出针,拉紧肠线见子宫体表面两侧有一段纵行肠线、子宫腔内后壁下段有一段横行肠线,在其表面有一段横行的两线端打结线。术毕按压宫体察看有无出血情况,最后关闭腹腔。两组术中视失血情况予以输血,若出现失血性休克或DIC时应果断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给予静滴抗生素与缩宫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止血有效率、子宫切除率,预后指标记录患者子宫切除例数、产褥病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及月经复潮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月经恢复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研究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依次为 55.25±9. 78min、602. 14 ±182. 05ml,对照组则分别为 78. 02±12. 09min、900. 47±350. 14ml,研究组手术时间与产后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

2.2 临床预后

两组患者临床预后情况见表2。观察组术后止血效果明显,无子宫切除病例,对照组有1例(2.6%)病例经动脉血管结扎后,出现DIC症状,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达到甲级愈合水平,观察组其余指标,如产褥病率、住院天数及子宫复旧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而且是产科患者死亡最为主要的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研究显示产后出血发生原因较多,比如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手术操作、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属于最为常见的病因,占了70 -80%。对剖宫产术后出血常规治疗方法是在止血、抗休克、抗感染的基础上予以按摩子宫、宫腔填塞纱条方法及行子宫动脉结扎术止血,必要时给予子宫切除以保全患者生命。本研究通过对 40例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背带式缝合,并与同期 31 例常规处置的产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明显少于常规处置产妇,有效降低了产妇围术期输血率,减少了输血量及术后产褥感染、子宫轻度缺血性坏死、继发性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实践证实:在子宫切口右下侧进针时位置不应太低,否则易伤及膀胱;缝合时要认真仔细,切实拉紧缝线,力度控制适中,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过紧影响子宫供血;术毕应严密观察产妇子宫色泽、宫体软硬度、阴道流血、尿量、尿液颜色等指标>10 min,待确认止血彻底且无其他并发症后方可关闭腹腔。子宫背带式缝合止血的原理是通过缝合线的纵向机械性外力加压迫使宫体收缩,关闭螺旋动脉,减少血流灌注;同时子宫肌层因缺血刺激宫体收缩进一步压迫止血,与缩宫素协同发挥止血功效。该术式对前置胎盘和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产后出血也有显著效果,有可能避免子宫切除。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手术不能完全替代缩宫素的应用,术中联合应用缩宫素止血效果更为确切可见,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比较常见,采取子宫背带式缝合可取得不错的效果,止血率高,可改善手术指标。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背带式缝合能有效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艳,刘海燕.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2):230,233.

[2] 李秀英. 子宫全层缝扎背带式缝扎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29 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 2009 年15 期

[3] 陈丽莹.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10):794-795.

论文作者:孙东怡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子宫背带式缝合应用于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孙东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