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井下作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论文_杜永峰

石油井下作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论文_杜永峰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作业五大队 河南省 457001

摘要:石油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能源,石油是黑色的金子,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主要能源,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对于我国战略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石油井下作业是事故高发的行业,井下作业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石油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逐渐成为制约石油行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本文通过石油井下作业安全管理存在的弊端入手,重点探讨了石油井下作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路径,旨在保障石油井下作业安全顺利开展。

关键词:石油;井下作业;安全标准化建设

引言:井下作业大多在野外进行,环境十分艰苦,条件恶劣,在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导致了石油井下作业管理难度大,风险高,极易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等事故。所以,石油井下作业安全管理对于石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从根本上消除和降低井下作业的安全隐患,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提高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性,是现阶段石油单位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石油井下作业安全管理存在的弊端

1、安全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存在一定缺陷

石油企业在开采作业过程中涉及较多环节,并且专业性较强,一些管理人员缺乏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在管理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管理,而是凭借管理经验实施管理活动,这就导致了管理活动与井下作业活动不符,很难发挥切实的管理效果。在新时期,很多新设备、新工艺层出不穷,使得井下作业更加现代化和智能化。但一些管理人员对新知识和新方法的学习不到位,专业素质有所欠缺,对石油井下开采作业环境和相关流程认识不足,从而大大降低了现场管理水平。

2、安全管理工作未能实现标准化

井下作业安全管理必须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依据和保障,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发挥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安全管理活动具有较强的随意性,管理人员凭借主观意识实施管理,与安全管理规范不符,一些违规操作和不文明行为未能得到及时遏制,导致开采作业中存有安全隐患。

二、石油井下作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路径

1、作业人员素质标准化建设

(1)实行班组安全责任制

石油井下作业必须建立安全保障机制,不仅是对作业人员人身安全负责,也是安全生产作业的关键。实行班组安全责任制,以班组为单位,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保障作业人员在井下的生命安全。班组管理人员要提高组员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自觉履各项行管理规章制度,变他律为自律,将生命安全和工程质量摆在首位。

(2)实行班组培训制度

定期组织班组成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结合井下石油开采作业特点,培训内容包括生产流程、井下风险防控、安全自救等。同时,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要及时做好培训教育工作,确保作业人员能够深入掌握操作方法,保障施工作业规范化操作。另外,还可以通过有经验的老员工分享作业和安全管理经验,有目标、有层次、分步骤的进行长期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并强化大家的安全意识。

(3)构建安全评估体系

对井下作业人员每周安全生产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打分,由管理部门人员对作业人员的具体评估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按照安全生产条例与作业流程进行操作,如有问题,要扣分并给予处罚,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要予以加分奖励。通过科学、公开的评估机制,能够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并主动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2、作业条件标准化建设

井下作业条件是影响井下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井下作业处于地下,地下空间密闭,给人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了不适,为了最大限度的改善作业条件,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降低职业病的发生,必须加强作业条件标准化建设。

(1)生产自然条件标准化建设

根据井下作业地点的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就季节特征等因素,制定作业现场自然条件要求表,要仔细标注哪种情况下会出现作业危险,何种情况下不适宜进行那些生产作业,降低各类自然环境因素对生产作业的影响。

(2)作业现场人工环境标准化建设

井下作业环境差,伴随粉尘、潮湿、有害气体等,如不做好防范,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为作业人员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通风,采用先进的防尘技术和排水技术,做好有毒有害气体的实时监测,保证井下作业环境安全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严格执行作业现场安全条件标准

提高作业现场安全条件标准的执行力度,方法是提高认识、保障投入、加强监管,提高标准执行力。

(4)作业现场健康条件标准化

避免因环境污染或不良导致的各种疾病,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对于某些突发疾病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现场救助,保证员工身体及心理的健康。

3、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

引入现代安全管理理念,从传统的经验管理方式发展为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超前、预防型管理模式,变 " 事后型" 为 " 预防型 " 管理模式;采用动态、实时风险预防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实施分级、分类的科学管理方法,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优化安全管理机制

完善石油企业安全管理机制,采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井下作业安全管理机制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2)优化安全监察机制

加大HSE监察力度,优化HSE管理体系,并逐步推进该体系的推广应用,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察管理,发挥HSE体系的优势作用。

(3)实施安全目标管理

根据井下作业管理目标和具体情况,实施安全目标管理,充分发挥井下作业人员的自主性,强化作业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责任,引导大家能够自觉遵守和履行安全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目标。

(4)建设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实时地掌握各个生产环节中能量状态信息及流动情况,利用信息对能量进行管理,使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5)事故管理规范化

根据事故的调查报告、统计报告和数据分析等材料,分析和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具体规律,对井下生产作业的薄弱环节加大治理,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6)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通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能够尽量降低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避免事故扩大化,在发生事故时能够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工作。

(7)制定科学的作业基准

在客观因素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制定允许进行生产和作业的 " 红色警戒线 ",为生产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8)合理相关方的协调机制

目的是强化现场交叉作业管理,明确各方责任,加强现场作业协作。

(9)推进体系整合(QHSE)

随着企业质量意识、环境意识和职业安全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立和推行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 HSE 管理体系,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发挥很好的作用。

(10)完善 HSE 业绩考评体系

目的是全面提升企业的HSE绩效科学管理水平。

结语:井下作业关系着石油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加强井下作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是石油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现代化石油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管理人员应不断完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服务水平,利用新技术和新理念,融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从多方面入手,保障石油井下作业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洪波.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分析与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8,0(10):85-86.

[2]周小舟.石油井下作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探讨[J].科技信息,2013(8):398-398.

[3]朱慧,林鑫,王晓燕.采油队现场作业标准化管理创新探索[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6,32(8):34-37.

[4]李建国.石油作业企业标准化管理方法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15):250-250.

论文作者:杜永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9

标签:;  ;  ;  ;  ;  ;  ;  ;  

石油井下作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论文_杜永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