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67团中学 袁月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可见,语文课程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还应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将书本知识掌握的更牢固。那么如何更好地将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相融合,是我们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加强学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的很多思想观念需要不断更新,要多读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兴趣方面的书籍,多上网学习,看一看好的文章和学习别人的优秀经验。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听、评课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多听专家的讲座,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总之,教师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教学,要从课本、课堂延伸到课外,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激发学生实践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
上创设一些有趣的实践情境,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我们的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回顾一下去过哪些地方,了解北京和新疆有哪些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土特产品。如果有照片的也可以带到学校来,没有照片的也可以搜集一些新疆和北京的图片,带到学校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第二天上课带了很多的照片和资料,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设备,把学生搜集到的图片资料放大给全班同学欣赏,接着再学习《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对课文就更容易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对自己的家乡新疆的热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利用书本,课内外结合。
现在的语文学科已经融入了一些实践活动的课题,语文教材在课后练习中都设计了实践活动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完成课外课题。例如,在学到可以联系实际的相关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主题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在学到《找春天》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找春天的实践活动。在学到《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可以联系到人们一直关注的环保问题,围绕环保这一主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开展一次“家乡环境污染的调查与保护”活动,学生在调查走访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把调查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总结、汇报,教师搜集有关环境污染的视频给学生观看,从而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老师都会强调的问题,但是,无论教师在课堂上强调多少次,学生往往不会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经过这次实践活动,通过调查汇报、观看视频,学生看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自然就提高了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活动结束后,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受到了环保教育。
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与综合实践融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如果只是局限于课堂,而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语文课堂将会成为一潭死水。将语文课程延伸到生活之中,将会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语文课程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就是把课内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从而巩固、丰富课内学到的知识。比如《胖乎乎的小手》一课学完后,可以让学生回家以后用自己的小手为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再比如学完一篇课文以后让孩子们回家把课文美美地读给家长听,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亦或者可以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运用到课堂的学习当中,从而丰富课堂知识的学习。比如,假期跟着爸爸妈妈去旅游,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新鲜好玩的事物带到学校和老师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分享,为我们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打好基础,这些实践活动能让孩子们的学习充满快乐。
总之综合实践课程与语文课程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不断探索,积极努力,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论文作者:袁月霞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教师论文; 实践活动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论文; 语文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