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教育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实践创新
一、高校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随着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1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相继发布,高校对如何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如何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实现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其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方式也大有不同。例如对于理科学生,实践创新的重点在于理论创新,而对于工科学生,学以致用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建设新模式研究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难点,也是研究的热点。
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践创新建设新模式分析
(一)专业基础课与专业综合实验相结合
材料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除了包括材料所呈现出来的形貌、光泽、质感等表面特征外,还包括组织结构、原子排列等微纳米甚至是原子尺度的一些知识。为了提高学生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质量,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一些材料专业综合实验的相关图片,如X射线衍射所表征的材料组成相、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选取衍射所表征的晶格类型、扫描电镜所拍摄的材料微观形貌等,来加深材料专业的学生对于材料一些基本知识的理解。
(二)专业综合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在课外实践方面,对材料专业学生实施导师负责制,为学生配备科研导师,提前让学生进入专业实验室,熟悉相关专业综合实验的实验方法和表征手段。让学生参加全国科技竞赛、申请大学生创新计划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
(三)课外实践与专业基础课相结合
对于材料专业本科生而言,课外实践创新课题往往采用的是导师制定选取、学生负责的方式来开展。通过这种科研创新课题学生负责制,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并能培养学生对于课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能力。再加上导师为本科生制定的课题,往往侧重于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运用,便能够促使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回到书本上去寻求解决方法,从而加深了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
(四)专业主干课与生产实习贯通
除了专业基础课,每个专业学校都会安排一些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来说,专业基础课着重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学习,而专业主干课则倾向于材料加工的工艺学习和了解,对于一些成熟和经典的工艺技术和方法,学生以熟悉各个环节作为考核标准,而对于一些先进的加工工艺,则以了解为主。在经过上述专业主干课的学习后,学生往往会对实际生产中的工艺流程产生好奇,这便为接下来的生产实习打好了基础。在完成对材料成型专业学生的结构主干课程的课堂培养后,随之而来的生产实习能够对学生的专业认知产生顺利的过渡,借助生产现场的工艺设备和流程的参观、讲解和学习,对课堂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反复印证和巩固,有助于专业基本素养的形成,并为以后的择业和就业奠定基础。
(五)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贯通
通过一段时间的生产实习,学生对各种工艺流程有了感官上的认知。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所谓的认知多集中于流程的认知,而非工艺的认知。生产工艺中的流程,是因为它已经经过长时间的生产检验,是一套成熟的生产标准,工艺中的每个参数都有确定的值与之对应,生产管理者在生产时只需对应标准输入相应的参数即可完成生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经过专业教育培养的大学生,其目光不应当只局限于当下流程化的生产之中,而应将目光转向各种工艺参数,深入思考背后所蕴含的各种原理和依据。
(六)毕业设计与专业主干课贯通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他们首次独立开展和负责的课题。毕业设计不仅会考查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同时也会涉及到交叉学科的一些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学会主动拓宽知识面,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解决问题。此外,对于人为设置的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三者之间的界限,存在着一定的模糊作用,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知识不分贵贱,只要对自身有益,就应当主动学习。
三、全方位个性化创新实践教育体系
(一)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这一目标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模块中的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以及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课外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等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达成。为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必须制定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以及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课外创新实践教学等环节的独立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所有实践教学环节目标,共同达成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二)实践教学内容
1、灵活性实践教学环节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设课程设计与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包括绘图综合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以及创新设计等,综合实验是结合不同研究方向(铸造、焊接、锻压、材料科学)系列课程学习后,选择具有实际工程背景的课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工艺设计知识、实验设计以及测试技能等解决某些本专业领域内的具体技术问题。
2、自主创新性实践教学环节
自主创新实践教学包括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学科竞赛、介入科研课题研究以及参加科技前沿专题讨论等,是实践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部于2007年设立开展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学科竞赛是提升与检验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重要途径,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介入科研课题研究,即介入教师的科研课题,参与真实科研课题的实验、设计、分析与总结等。
(三)拓展实践创新空间,创造实践教学条件
高等学校要不断拓展创新实践教育空间,营造创新实践教育条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实践教学要求较高的学科,要努力开拓实践教学空间,建立稳定、系统、全面的实习教学基地。
(四)实践教学管理
高等学校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实践教学实施的保障。提升实践创新教育管理,包括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及实验平台建设等,必须依据实验项目及实践教学内容要求而进行,建立严格的实习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教学管理,开展质量监控工作,实践教学实行独立操作,现场检查,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联合进行,对选题、设计、评阅及答辩等环节,进行全方位教学检查。
结语
总的来说,为了满足专业认证、学校综合改革和社会发展“三面向”大环境的要求,高等学校需要对教育和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沈承金,隋艳伟,王延庆,戚继球,委福祥,崔永莉,孙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践创新建设新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06).
[2]付坤,王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4).
[3]王文革,索忠源,姜峰,王鑫,张志浩.基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J].中国冶金教育,2015(04).
论文作者:周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专业论文; 学生论文; 材料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基础课论文; 课外论文; 大学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