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不良情绪的心理干预论文_陈颖

郑州人民医院中心手术部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6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措施。采用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总体满意度。结果 与护理前比较,研究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降低(P<0.05),而患者总体满意度均升高(P<0.05)。结论 心理干预护理措施有助于消除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自信心和依从性,并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干预;护理;髋关节置换术

目前,由于患者自身心理素质及该类手术的特殊性等因素,髋关节置换术给患者施加了极大的心理负担[1]。而患者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手术的疗效及患者预后[2]。如何更好地使患者于手术前能摆脱负性情绪、调整好心态并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是临床医务人员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择期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130例,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模式,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择期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130例。患者无严重的心、肺等脏器功能障碍,即往无精神病史,且均有一定的文化程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n=65):对照组,男33例,女32例,平均年龄(53.8±6.7)岁,体重指数(22.5±3.1)kg/m2,小学及以下17例,初中18例,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18例;研究组患者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龄(55.2±7.7)岁,体重指数(21.9±3.3)kg/m2,小学及以下20例,初中15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构成比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服务,即给予吸氧,卧床休息,常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导患者遵照医嘱服药并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稳定患者情绪等。

1.2.2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2.1建立良好的关系。护士和病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是有效沟通的基础。患者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主动自我介绍,协助病人到病床上,帮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关心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耐心仔细回答病人的询问,使病人消除紧张感和陌生感,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2.2公知干预。术前1d护士和麻醉师做术前访视,详细询问其病情变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和仔细解释手术方案。给予有效心理安慰,向其介绍麻醉医生、主刀医师。告知患者手术的一般过程,麻醉方法,注意事项,术前和术后健康教育知识以及人工关节假体的性能,技术先进,可靠性和手术成功的病例,消除孤独,无助而造成的心理焦虑,恐惧。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正确对待专科诊疗,安心进入角色,以最佳心态接受诊疗。

1.2.2.3行为干预。手术前锻炼患者床上进食、排泄、翻身,翻身时指导肢体保持外展中立位,枕头放在两腿之间,两条腿不交叉,消除其术后心理压力导致的特殊的卧位。此外,可同时为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和音乐疗法。指导病人舒适的坐或躺在床上,听音乐,指导病人的家庭握手,抚摸患者额头等方法使病人达到身体和精神放松的作用。播放清新、安静的音乐,使病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消除紧张。

1.2.2.4家庭和社会干预。家庭是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病人家属有效沟通和了解他们的家庭关系,经济情况,尽可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的病人。组织手术患者术后交流的积极性,提高病人信心和安全感。鼓励家庭成员,亲戚和朋友去拜访病人,共同参与在心理干预。依据不同患者的自身综合情况来制定心理干预计划。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术前及术后的环境设施,详细介绍术前准备和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慌心理。

1.2.2.5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不随意议论患者的病情及病史,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与患者进行沟通,减轻其紧张心理。促使患者建立积极接受治疗的坚定信心,消除焦虑情绪,取得患者在护理上的积极配合。

1.2.2.6加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教育,鼓励其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新的人生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来接受现实。经常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量表(SAS)[3]和抑郁量表(SDS)[4]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总体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与护理前比较,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降低(P<0.05)。见表1。

2.2研究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0.0%(55/65),对照组为58.0%(34/6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心理及生理上均造成巨大的创伤,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现实,而由此产生的情绪变化,则对患者疗效及预后发生极大影响。因此,掌握罹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变化的规律,探讨对其可产生有效性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术前的临床护理可影响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变化。不同时期患者可因其自身状况及环境变化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心理负担。本研究着重评价心理干预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术前心理干预护理主要贯穿于患者术前一天的护理访视过程中。术前积极接触患者,对其心理状态做出整体上的评价,并据此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疏导,从而消除不利因素。专科医护人员术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与髋关节置换术有关的知识,并展示手术成功的病例。通过这些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念,消除心理顾虑,促使患者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

研究证实,良好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保证患者心理状态处于较佳水平,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患者依从性有重要作用[5]。本研究结果显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SAS和SDS得分均明显偏高,其原因考虑可能为,患者易对治疗措施产生不信任,并随之伴有恐惧、抑郁、焦虑、自卑、失望甚至绝望等多种负性情绪[6]。这提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护理显得尤为必要。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这提示,研究患者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总体满意度明显升高。总之,心理干预护理有助于消除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及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手术室护士应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心理护理,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手术操作,尽量减少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参考文献:

[1]马淙,徐晨.心理状态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4):2071.

[2]邱秋平,周颖,李龙英,等.心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3):103-105.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473-474.

[4]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5]田喜英.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3):1550-1551.

[6]雷婷婷,王丽,年夫春,等.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8):737-739.

论文作者:陈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  ;  ;  ;  ;  ;  ;  ;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不良情绪的心理干预论文_陈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