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论文_安海慧

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论文_安海慧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安全性高,创伤性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胃癌

胃癌是消化道系统常见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病发生率逐渐上升,针对该疾病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开腹术患者术后恢复较慢,尤其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及老年患者[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中,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疗效的对比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该病的诊断标准,排除腹部手术史、大面积浆膜受累、严重器官功能障碍、重度肥胖、心肺功能不良等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42例。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52.12±4.25)岁,肿瘤直径为1.3-4.2cm,平均肿瘤直径为(2.86±1.15)cm,按TNM分期,Ⅰ期21例、Ⅱ期16例、Ⅲ期5例;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0.12±3.05)岁,肿瘤直径为1.2-4.1cm,平均肿瘤直径为(2.42±1.09)cm,按TNM分期,Ⅰ期20例、Ⅱ期15例、Ⅲ期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分期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平卧位,在患者的上腹部正中线位置做开腹手术的切口,可酌情适当延长切口,按照一定的顺序探查腹膜腔,确定手术切除的范围。分离大网膜,阻断血液循环,清扫淋巴结,切除肿瘤,行远端胃肠吻合术及消化道重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给予患者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取平卧位,手术者站于患者两腿之间,在肚脐下缘约1cm的部位进行切口,通过切口位置置入10mm的Trocar帮助患者建立人工气膜,设置腹腔的压力为15mmHg,并置入腹腔镜,探查患者腹部与麦氏点和反麦氏点以及患者的左右侧的上腹进行接口,选择合适的套管针置入,选择超声刀探查腹腔,以确定患者的手术方法,如有必要可适当的调整戳孔部位,患者肿瘤位于胃底部需选择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肿瘤位于胃窦部位或胃体部位的患者选择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手术中选择吻合器进行残胃和食管以及空肠的吻合,术后对患者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同时常规放置引流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排气时间、胃肠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肺感染、粘连性肠梗阻、吻合口瘘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显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对照组手术时间(168.58±28.58)min,术中出血量(385.56±40.58)ml,切口长度(15.58±2.87)cm,排气时间(3.42±1.25)d,下床时间(5.48±2.12)d,住院时间(17.49±2.34)d;观察组手术时间(224.47±30.58)min,术中出血量(175.56±39.58)ml,切口长度(5.89±1.58)cm,排气时间(2.12±0.45)d,下床时间(3.58±1.12)d,住院时间(12.84±2.14)d,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42例,切口感染3例(7.14%),肺感染3例(7.14%),,粘连性肠梗阻2例(4.77%),吻合口瘘1例(2.3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观察组42例,切口感染1例(2.38%),肺感染1例(2.38%),粘连性肠梗阻1例(2.3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癌是临川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少数患者会有恶心、呕吐症状,进展期会有明显疼痛感,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其发病多与饮食习惯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如患者有吸烟、饮酒的习惯也会导致该病的发生[2],针对该病的治疗,临床多以手术为主,以往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但该手术切口较长、创伤性大,效果多不明显。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应用在临床中,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为探讨其治疗效果,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虽手术时间长,但效果明显,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红岩,赵晓丹,李国胜,等.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Meta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3):252-258.

[2]乔正博,洪书剑,彭 辉,庞姗姗,黄埔,李强,黄鹤.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Meta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6,(07):1090-1094+1162.

论文作者:安海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论文_安海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