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地震灾害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灾害论文,新课改论文,中学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两大地震带的交界处,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地震灾害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指导意义。从《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考证,我国中学地震灾害教育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故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地理的地震灾害教育展开研究,分析当前高中地震灾害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尝试提出建议及一些教育策略。
一、中学地震灾害教育的发展
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对地震灾害教育有所关注。一直作为知识点进行讲解,且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以来,地震灾害教育的比重不断加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科书编写也都不断完善。因此可以将中学地震灾害教育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建国以来的地震灾害教育
基础教育的地震灾害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地理教育中对“地震”的介绍始于1963年颁布的《教学大纲(草案)》,其中提到“地震的分布”;1986年的《教学大纲》扩展为“地震的发生,震级和烈度,地震的分布规律和预测”;1990年颁布的《教学大纲(修订本)》中,有关地震的内容没有变化;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高中教学大纲》)提到了“地质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重要性”,首次在教学大纲中提及了地震的危害性问题。2000年的《高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在监测防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防灾减灾的措施”,2002年的《高中教学大纲》此部分没有增加新的内容。2003年颁布的《课程标准》中的“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有关地震灾害教育的内容进一步增加,受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
2.新课改以来的地震灾害教育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仅关注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在双基的基础上,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必修+选修”的方式,增设了《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有关地震灾害教育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增加,受重视程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学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地理教科书,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鲁教版”和“湘教版”的《自然灾害与防治》中,均以“活动”的方式展开学习,“人教版”更多的关注救援与救助方面,“鲁教版”还对“GPS与地震预警”进行了介绍。新课程改革中地震灾害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教学方法强调“活动”,二是教学内容引入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防治地震灾害;三是地震知识具有明显的实用性、明确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这些都是以往中学地震灾害教育无法企及的。
二、地震灾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中学地震灾害。教育经历近五十年的发展,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教学方式趋于多样,教学理念逐渐完善,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中学地震灾害教育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抗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不足
新课程改革为中学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开展地震灾害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但现阶段《课程标准》的编制、教科书的编写、教学设计和教育理念等更加注重三维教育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方面比重相对较小。国人在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这场特殊的战斗时,表现出的全局观念、大公无私、众志成城等宝贵品质,但中学相关教育中此方面的重视相对薄弱。教育具有引导功能,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课程标准》的编制与教科书的编写在这一方面关注的程度相对较小,而是更偏重于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重言理、轻人文关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可能也会在这一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疏漏。
因此在教育目标的落实上,应注意以上提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当前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这样的课程资源。“生命价值教育”也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在地震灾害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其次,“感恩与爱心教育”也应成为地震灾害教育中的一部分。“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对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医护人员及其他及时伸出援手的国人怀着感恩的心,全国人民也在时刻关注着灾区的情况,积极踊跃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这一点,也应该在地震灾害教育加以关注。
2.防震自救知识与技能的不足
地震救生知识与技能,是地震发生后自救(这里指广义上的自救,包括自救与互救)不可或缺的。现行中学地理教育中,对地震自救知识与技能的强调不足。在《课程标准》中,更多地侧重于宏观层面的防灾与减灾,而没有重视微观层面上的人如何应对地震灾害。在教科书中,更多地介绍防灾减灾的内涵与意义,以及如何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防灾减灾。而对于地震灾害的自救知识与技能的介绍相对较少,部分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相对详细地梳理,但其中一小部分的救生知识与技能缺少具体适用环境的分析,如某教材中“在教室里,可以躲在书桌下”的配图中介绍的自救方式,在地震灾害的救生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环境与条件进行区别。
在中学地震灾害的教育中,应对自救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相对详细的解说,纠正学生头脑中地震救生的错误观点和做法。在救生技能的培养方面,还应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地震发生后,一旦不幸被困,要利用身边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进行积极的自救与互救,充分利用对身边的物品资源,最大程度发挥其功用。
3.地震次生灾害教育的不足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科书的编写,尤其是《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部分,更倾向于地震灾害本身的介绍,而没有与次生灾害进行必要的联系。地震发生后,一般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次生灾害,如此次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害的危害还没有完全解除。次生灾害,如泥石流、滑坡、飞石等,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地理学科的教学历来注重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地震灾害的教育中,事物相互联系的思维训练相对薄弱。“鲁教版”的《自然灾害与防治》中的“水体污染灾害链”中体现出了地理学科强调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特点。但对于地震引发的连锁反应以及造成的影响,教科书中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讨论。
在中学地震灾害教育中,注重地震次生灾害的同时,也需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推理思维能力。这样不仅促使学生对地震灾害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还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防震意识与防震准备方面的不足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但大部分国民的防震意识不强,能够在平时做防震准备的人更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中国地处两大地震带,向学生强调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注意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如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应当首先明确这个地方应急通道的确切位置与路线等。在家中配备必要的应急物品,以防患于未然。除了必要的物质准备之外,心理准备也是应对地震灾害所必需的。这些也是地震灾害教育中被忽视的方面之一。
三、地震灾害教育的实施策略
中学地震灾害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灾害观,通过增强学生的防灾、救灾意识,掌握必要的求生自救方法,对于学生与社会的发展具有双重意义。针对上面提出的地理灾害教育存在的不足以及结合目前地震教育的情况,笔者试提出以下几种地震灾害教育的实施策略。
1.运用叙事教学法进行地震灾害教育
叙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借助叙述地震中发生的相关事件、当事人在地震发生过程的经历,穿插教育内容,开展地震灾害教育。其中利用人物叙事方法是地震灾害教育的一个重要策略。具体可以通过叙述某位当事人经历一次地震各个时段的见闻感受,也可以是几个当事人在地震的不同时段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实现灾害教育目标。人物叙事的手法,可以是顺叙、倒叙或插叙;人物叙事的人称是第一人称,也可以是第三人称;叙事的线索可以是记叙线索也可以是抒情线索。在以往的地震灾害教育采用的案例教学方法,一般忽略了人的存在,而人物叙事则是以人为中心,更能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
例,人物叙事:获救后男孩讲述废墟下的80小时
5月12日
14时08分,明明在4楼教室里上化学课。张老师刚刚布置了几道习题,教室里很安静,快下课了,明明只想着要赶紧把习题做完。
14时28分,突然教室剧烈地晃动起来,张老师最先反应过来,“地震了,大家不要慌。”大家都很慌,明明和几个同学赶紧往桌子下钻,几秒钟的时间,整个教室垮塌了,四周突然变得异常安静。
黑夜来临。为了保持头脑清醒,埋在废墟里的同学们开始唱歌,轮到明明时,他忘记了歌词,接不上去,乱哼了几声,黑暗的废墟里竟然响起断断续续的轻笑声。
5月13日
以上只是人物叙事的一小部分,没有完全展开。运用这样一段人物叙事进行地震灾害教育,教师不仅可以根据人物叙事的情节与线索,穿插地震灾害教育的相关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了解当事人的内心活动,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这也正是教育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2.遵循地震的过程来进行地震灾害教育
遵循地震的过程来进行地震灾害教育,就是将教学内容的划分按照“预防地震”、“应对地震”与“抗震救灾”这三个阶段进行。这种教育策略有助于学生沿着“过程”这样一条主线,对地震的预防、应对以及抗震救灾进行学习。具有脉络清晰、泾渭分明的特点。
①预防地震教育
预防地震教育是指在没有发生地震的一般状态下应该为可能发生的地震所做出的积极准备,主要包括物质准备、心理准备以及知识准备三个方面。
②应对地震教育
应对地震教育主要介绍当地震发生时,自救与互救、逃生的技能,这部分注重方法与过程的教育。
③抗震救灾教育
在抗震救灾教育中应适当增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一部分也是现阶段地震灾害教育中被忽略的一个方面,如增加“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在灾难中学会感恩和承担”、“务实、理性的方式参与灾后救援”。对于由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也应该在抗震救灾教育中有所体现。
3.通过对不同地震的比较进行地震灾害教育
通过对不同地震的比较进行地震灾害教育,是利用案例教学的一种常规方法。按比较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同一地区,两次不同年代发生的地震的比较”和“两个不同地区,等级相近的地震比较”。学生在对两次地震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也可以对地震灾害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
例如,对四川汶川地震与河北唐山地震进行比较。可以从地震等级、破坏程度、波及面积、受灾面积、次生灾害、死亡人数等方面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既可以学习地震知识,也可以看到目前地震技术、国家援助、社会关怀等的状况,清楚哪些需要完善的方面。
4.按地震灾害的危害程度进行地震灾害教育
震源深度、震级等决定地震的强度,而震中距、烈度及地质构造等决定了地震对受震地区的破坏程度。可以根据地震的破坏程度,将地震灾害教育划分为小地震、有感地震与破坏性地震灾害教育。
单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制定来说,小地震的灾害教育相对来说最为简单,因为它几乎不会造成损失,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小。有感地震与破坏性地震是中学地震灾害教育的关注点。有感地震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但极易造成学生的心理恐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方面应关注正确面对地震的心态,避免因恐慌发生人为伤害,如学生的踩踏伤害。而破坏性地震灾害教育应增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如防震心理准备、正确的灾害观、震后的心理调适等。三者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方面呈现出逐级增多及复杂的趋势。
四、结语
地震灾害教育是灾害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救护学、地理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对地震灾害教育可以从不同角度给予分析与论述,本文主要从地理教育角度提出地震灾害教育中的问题与建议。希望能为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地震灾害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对地理教育工作者在地震灾害教育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所帮助,达到提高地震灾害教育质量的目的。
标签:地震论文; 教育论文; 地震次生灾害论文; 地震的形成论文; 次生灾害论文; 地震预测论文; 地震自救论文; 灾害救援论文; 新课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