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论文_刘宁

刘宁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东手术室 湖南 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研究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 挑选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86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3年1月~2015年4月期间,将86例急诊手术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其中一组患者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称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接受手术室优质护理,称为优质组,在手术前,测定常规组患者及优质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在麻醉前对常规组患者及优质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 优质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趋于平稳,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优质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对急诊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优质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急诊手术;生理;焦虑自评量表

对于急诊手术患者而言,由于突发疾病,或者突然遭受意外,心理本来就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加上对手术室的不熟悉,对手术不了解,更会加重心理的压力,进而产生更激烈的应激反应,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1】,对手术有不利的影响。有资料显示,对急诊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优质护理,能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产生一定的平复作用。笔者就对本院收治的部分急诊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优质护理,探究其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86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3年1月~2015年4月期间,将86例急诊手术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称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称为优质组。

常规组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42.31±1.38)岁;优质组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42.56±1.30)岁。常规组患者与优质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分布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存在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术中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术后将患者转移至病房,并进行必要的抗感染治疗。

优质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优质护理的主要内容也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术前护理是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缓解患者的不良治疗心理;术中护理是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保持安静;术后护理是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并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1.3评价指标

在手术前,测定常规组患者及优质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在麻醉前对常规组患者及优质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患者平均年龄、心率、血压、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组间比较,患者临床性别分布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当P<0.05时,说明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优质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趋于平稳,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优质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详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医学护理模式有了很大的转变,护理的核心为“以人为本”,并提出优质护理,在强化基础护理,提升专业护理的基础上,还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人文关怀理念,也广受患者的欢迎。对于急诊手术患者而言,其发病突然,且疾病一般发生在家中、工作场所或者路上,其病情比较危重,变化极快,一般需要立即接受手术治疗【2】。同时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陌生的环境及面孔,未知的手术及治疗方法,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这些不良心理均会导致患者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进而影响到麻醉及手术。

手术室常规护理只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关注,并没有在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会导致麻醉效果不良,进而加大手术的风险【3】。而优质护理是通过术前与患者交流,术中对患者进行密切的关注,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减轻患者的生理反应,优质护理的主要内容如下:

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在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后,应立即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然后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安抚患者,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大致过程,告知患者手术很安全,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安心接受手术【4】。

2)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在满足麻醉和手术的情况下,为患者选择最舒适的体位,在患者受压处放置垫子,防止患者出现压疮的情况;同时尽量保护患者,注意患者的隐私【5】;在手术过程中,要保持安静,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及面部表情变化,以免患者发生意外。

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加强对患者的巡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患者的疼痛,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进行减轻,同时对患者的饮食、卫生等做出指导,告知患者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优质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说明对急诊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优质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娜,徐长妍.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7(z1):106-107.

[2]孙潇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28(20):87-87.

[3]原高燕,马骞.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2(10):355-356.

[4]周春梅.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15,04(10):296-296.

[5]程雯婕,常小瑞,牛丽娜等.优质护理对手术室急诊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5,30(3):225-227.

论文作者:刘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  ;  ;  ;  ;  ;  ;  ;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论文_刘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