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摘要:前言:探讨循证护理在减轻小儿静脉输液疼痛中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的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可以降低患儿的疼痛感觉,提高一次穿刺成功几率。
关键词:循证护理;静脉输液;影响分析;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infantile transfusion
Abstract: prefac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alleviating the pain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children.Methods: 5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25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5 cases).Results: the Va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first venipunct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us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infantile intravenous infusion can reduce the pain sensation of infantile 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nursing;Intravenous fluids;Impact analysis;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日常护理工作中非常常见的一项。因为患儿年龄较小,敏感度很高且耐受性不佳,认知能力也比较有限,再加上静脉输液本身就属于致痛的一种操作,所以大多数患儿输液时都会表现出哭闹不止、恐慌等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非常强烈的敌对情绪,不仅对护理操作顺利进行十分不利,还会影响静脉穿刺效果,延误治疗时间,导致其他不良事件出现[1]。基于此,临床方面对如何减轻静脉输液疼痛,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一直在探索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近一年我院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 4个月至10岁,平均(5.1±0.4)岁;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5个月至11岁,平均(5.7±0.8)岁,对比两组患儿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方法为: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选取本院临床护理经验丰富和耐心以及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成立专业的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人员需要查询相关资料和根据临床详细请制定科学、合理性的护理策略,并将制定好的护理策略用于静脉输液的流程中,而组长需要定期对小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水平;②提高穿刺技巧:在选择穿刺针和穿刺部位的时候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幼儿的情况合理的选择,要明确幼儿的血管情况和药液的基本性质,尽可能的使用小型的穿刺针,以降低血管收到的刺激。在穿刺前一定要等到血管充分暴露之后在进行静脉穿刺,穿刺角度一定要准确,以降低血管壁受到的刺激;③心理护理:在穿刺的全过程对患儿实施心理安抚,利用讲故事或者幽默的语言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降低患儿的疼痛感觉,并为患儿家属讲解输液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提高家属的信任感和配合度,保证治疗可以有效的进行;④环境护理:在对患儿实施输液治疗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患儿休息环境的安静,并且适当的时候可以在室内准备一些玩具,便于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提高穿刺的成功几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幼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观察记录两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几率。所得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论
观察组VAS评分平均为(1.32±0.27)分;对照组VAS评分平均为(4.25±0.53)分,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24.630,P=0.000)(P<0.05)。两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对比。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23例,成功率为92.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19例, 成功率为76.00%;观察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9.524,P=0.002)(P<0.05)。
3.结论
疼痛属于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持续性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静脉输液作为临床常见的致痛性操作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的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2]。药物性疼痛、操作性疼痛以及精神紧张性疼痛是小儿静脉输液疼痛的主要机制。如何缓解静脉输液穿刺疼痛,使患儿顺利完成输液是临床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循证护理主要是指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结合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循科学严谨、切实实际的要求,实施的具有科学理论依据的针对性护理对策。与常规护理相比,循证护理更好的融合了临床经验,在理论依据的支持下,使护理措施更加有效。在静脉输液疼痛患儿中实施循证护理,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体现了这种新型护理模式的实用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组研究中,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实验组患儿的疼痛评分降低,且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这充分肯定了循证护理模式在减轻静脉输液疼痛患儿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更好的增进了医患之间的和谐友好关系。由于患儿年龄过小,身体的耐受能力较差,自身的敏感度很高再加上心智未成熟,认知能力缺乏,导致患儿在输液的时候,对疼痛的感觉非常的敏感,很容易出现哭闹和恐惧的情绪,降低了患儿治疗的依从性,阻碍了患儿的身体恢复。循证护理是根据患儿的身体情况,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制定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本次研究发现,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降低幼儿的疼痛程度,提高护理人员一次穿刺的成功几率。其中,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由小组人员根据患儿的情况并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的效率,由组长定期对小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此增加小组人员的专业水平,可以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在选择穿刺针和穿刺部位的时候根据患儿的情况酌情的考虑,可以减少穿刺产生的刺激,减轻疼痛的感觉;在穿刺全程对患儿和患儿家属实施对应的心理护理,利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可以缓解疼痛的程度,告知家属输液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可以获得家属的信任,取得配合度,保证后续治疗的开展;在患儿输液的过程中,保证室内的安静和整洁,可以减少外界刺激对患儿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减少幼儿出现不良情绪的几率[3]。
参考文献:
[1]邹卫红,曾淑萍,钟春兰,等.循证护理在减轻小儿静脉输液疼痛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2):113-115.
[2]敖春敏.循证护理在缓解小儿静脉输液疼痛中的效果观察[J].现 代诊断与治疗,2014,25(9):2144-2145.
[3]陈川丽, 郑文娟.循证护理在减轻小儿静脉输液疼痛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1):5039-5040.
论文作者:杨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患儿论文; 静脉论文; 疼痛论文; 对照组论文; 小儿论文; 小组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