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提纲”前三篇关于马克思核心哲学及其方法论价值的再解读_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

“费尔巴哈提纲”前三篇关于马克思核心哲学及其方法论价值的再解读_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

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前三条——论马克思的核心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费尔巴哈论文,方法论论文,马克思论文,哲学思想论文,提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每个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人都十分熟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然而马克思写作《提纲》仅供自己使用,十分简略,他人掌握其思想颇为不易。此外这类学术经典往往需要一读再读,随着对马克思整体思想理解的深入与相关知识的增加,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就我个人而言,今天认识到它的前三条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构成了马克思的核心哲学思想,而且这一思想具有以往我们未曾认识的重要意义。本文试对以上观点做一简要阐述,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关于《提纲》第一条,人们普遍认为是在批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从而不懂得要从主观方面出发看待物质世界。主要依据是第一句话:“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①这一理解是有道理的,但不全面。这句话还有两个重要思想。

       其一,紧接上面那一句话,马克思说:“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②这是在说,“能动的方面”是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唯心主义发扬了人的能动方面,值得肯定;但是它对人的能动方面的发扬是抽象的——不知道实践活动是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即物质活动。③

       其二,再往后,马克思责备费尔巴哈只知用物质自然与黑格尔和基督教的客观唯心主义对立,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物质活动,从而把它排除在自己的视野之外。作为总结,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缺点归结为: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结合《提纲》的标题和内容看得很清楚,这一总结十分重要。不懂实践活动的意义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批判的“总纲”,事实上下面十条都是在阐述实践活动的意义。

       第二条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④大家普遍认为这一条是在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即判别认识是否与客观存在相一致。其实不然。第一,提纲写于1845年春天,马克思的主要任务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黑格尔哲学是当时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本理论背景。然而在黑格尔哲学中,真理有本体论意义。真理性的思维可以对象化为现实存在,表现出此岸性,具有改变现实的力量。所谓“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第二,由于以上原因,马克思说真理性即“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以及此岸性,完全没有涉及它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第三,从上下文看,《提纲》整个是在讲实践是对现实存在的改造,认为第二条讲认识论问题不合逻辑。

       结合以上理由再读《提纲》第二条可以看出,从逻辑上看,第一条批评了旧唯物主义,积极评价唯心主义并肯定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能动性,把实践理解为人在思维的支配和主导下对物质存在的改造。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肯定唯心主义和思维的能动性之后,接下来必须在唯物主义框架中对这种能动性做出解释。第二条就是这种说明:思维有能动性,在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只有在实践中取得成功能使自己对象化的思维才是真理,否则就是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不具备现实性、此岸性,无力改造现实。第一条强调改造现实的实践活动既有唯物主义因素,即实践主体、客体、活动本身是物质存在和物质过程,也有唯心主义因素,即它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第二条是在说,实践活动可以判别作为实践要素之一的思维是否能够在实践中使自己对象化为现实,即获得现实性,有没有改变现实的力量。思维是自由的,可以随意创造并致力于改变现实,但是只有与客观存在及其规律一致的思维才能成功地使自己对象化。第一、二两条密切相关,展示了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深刻内涵。概言之,实践中既有唯物主义因素,又有唯心主义因素;归根到底它属于唯物主义范畴,因为其中的唯心主义因素究竟是能够改变物质存在的现实力量,还是胡思乱想,要靠实践结果来检验。

       第三条中的“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指第一条批评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它强调环境和教育决定人,人的变化是环境和教育变化的结果。⑤马克思显然对此持分析与批评的态度:人是环境的产物,这当然是唯物主义观点,是正确的,但是环境又是由什么决定的?不能忘记“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这里的逻辑结论只能是,人之所以能够变化发展,是因为少数天才人物可以突破环境的制约,创造新的思想,用它们改造环境,教育他人,他们自己则是一些“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人。这样一来,归根结底环境和人都是由天才人物的智慧和思想决定的。这正是马克思所反对的唯心史观。

       马克思自己对问题的回答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⑥“革命的实践”以改变环境为重要内容,显然主要指人的劳动实践活动。由劳动实践改变的环境既包括社会环境⑦,也包括自然环境。⑧马克思用人的劳动实践活动解释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改变,而人是环境的产物,因此人的改变是“自我改变”,动力在其自身。只看到环境决定人,片面突出人的受动性,属于旧唯物主义;只看到环境是人创造和改变的,片面突出人的能动性,属于唯心主义。马克思则在实践的基础上把人改变环境与环境改变人统一了起来,指出人和环境在劳动实践活动基础上相互作用协同发展。这里充分体现出了第一条的思想。

       第三条是前两条所说实践思想的运用,是费尔巴哈所不了解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之所在。它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人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改变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被改变了的环境又反过来改变人;被改变的人再次改变环境,被再次改变的环境又一次改变人,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现实世界可以分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三个部分,它们的变化就是历史。显而易见,马克思在第三条提出了一种完整的历史观。

       第三条的表述极为简略,仔细辨析可以发现,这种历史观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它的范围极为广泛。它涵盖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是劳动实践活动的要素,任何一个要素离开对其他要素的考察都无法正确理解。它们相互作用协同进化,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不同侧面。

       第二,它以劳动实践为基础。有变化发展才有历史,有劳动实践才有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变化发展。是劳动实践活动使它们运动起来。劳动实践是人对自然界的改造,被改造的自然界展现出新的内容,人获得关于自然界的新信息、新知识,进而制造出新的劳动工具并建立起使用新工具所必需的新分工,即新的社会关系,同时劳动实践活动本身也有了新的性质。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的变化决定人的变化。马克思把上述思想概括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⑨现实世界因劳动实践而有了历史性。这种历史观体现了一种活生生的辩证法,基于劳动实践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劳动实践辩证法的具体展现。

       第三,它是真正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人们说,唯物史观的“唯物性”在于它用物质生产力解释全部社会生活,因为生产力是客观存在,人不能自由选择。然而只要再问一个问题:“生产力是由什么决定的?”,便可发现:生产力的标志是工具,工具是人在思想支配下制造的,于是人对工具的设计、人的科学技术知识成了历史的决定因素。这不是唯物主义。马克思所说的历史观,其唯物主义性质在《提纲》第二条。人可以随意设计生产工具,但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思维、设计才有此岸性、现实性和力量,才能在制造工具的实践中变为现实的有实际效用的工具。这是唯物史观“唯物性”之真正所在,因为它在更深的层次上对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它内在地包含着唯心主义因素,又对这些因素做了唯物主义解读。

       第四,它不仅仅是科学,而且包含价值目标,认为历史发展将合规律地走向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解放。它是科学理性与人道主义的结合。《提纲》第四条说,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世俗基础是人的本质的丧失,只要人意识到自己的本质丧失了,就可以重新占有它,从而消灭宗教。马克思批判他不懂得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变世俗基础,但从行文看,他对费尔巴哈所说人重新占有自己的本质获得解放这一价值目标是肯定的。劳动实践只是人重新占有自己的本质走向解放的现实途径。第十条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⑩人类社会就是人获得解放之后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之前是人的史前阶段。马克思还说过,“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1)。马克思的历史观不是对历史发展机制的简单描述,而是包含有他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目标。

       第五,《提纲》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2),表明马克思本人对第三条所说的历史观极为重视,认为它是自己的哲学思想区别于一切其他哲学家的根本特点所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第三条提出的历史观概括如下:这是一种大唯物史观(涵盖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它以劳动实践为理论基础,价值指向或者价值目标,是人类解放。

       第三条在《提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前两条讲实践问题,说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只是片面地反映了它的一个方面。从逻辑上看,这是在为第三条的大唯物史观奠定理论基础。从第四条开始直到最后一条,则是运用大唯物史观批判费尔巴哈以及除马克思恩格斯以外的一切哲学家。可见,第三条是《提纲》的中心、枢纽。

       同样的逻辑结构在此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可以见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即费尔巴哈章,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写作过程中后加的。这样做的原因,很明显是因为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尤其是施蒂纳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感到在此之前有必要先提出自己的观点作为批判的依据。

       不仅如此,《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一开始便反复强调劳动实践是人须臾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动,是一切历史理论的出发点;然后指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是劳动实践的产物,因而“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对于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3);劳动实践活动何以如此重要?马克思说: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人都遇到前一代留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环境,这是他们无法选择的客观存在,但是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又被他们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改变,并作为下一代无法选择的客观存在留给他们,“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4)。这里的思想与《提纲》第三条完全一致,足以佐证大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基本思想。

       大唯物史观不仅是《提纲》的基本思想,而且是马克思全部哲学思想的核心。

       首先,从理论研究的宗旨看,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奋斗目标,大唯物史观是他找到的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道路。实现人的解放是当时欧洲思想界的普遍追求。黑格尔描绘了意识通过对象化和非对象化不断发展直至成为绝对观念获得自由的历程,实际上是在阐述人类解放之路。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立场驳斥黑格尔,以为人只要意识到宗教和黑格尔哲学都是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便可消除异化重新占有自己的本质。青年黑格尔派把希望寄托在对现实生活的哲学批判上,赋予哲学批判以改变世界的魔力。广泛流行的空想社会主义寄希望于道德说教和实际示范。马克思自己在1844年以前基本上持青年黑格尔派观点,1844年初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把人类解放诉诸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到此为止马克思也没有找到现实的人类解放之路,即使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也不能随意改变社会。只是在大唯物史观建立后,应有与现有的对立才获得科学解决。大唯物史观指出的人与环境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作用协同发展,是历史的秘密所在。人本身也只有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才能发展,这是人类解放的科学之路。大唯物史观的建立使马克思实现了无数先贤的夙愿,是他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也是他自己哲学思想完全成熟的标志。恩格斯称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两大关键之一,足见大唯物史观对马克思有多么重要。

       其次,从马克思的哲学研究历程看,大唯物史观的创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发展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转折点。1843年3月马克思退出《莱茵报》,很快转向黑格尔批判,并与青年黑格尔派发生根本分歧。哲学探索紧张进行,哲学思想迅速改变。在1844年春天《德法年鉴》的文章中,他抛弃青年黑格尔派热衷的哲学批判,主张用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的武器,目光转向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但他认为借助这种阶级斗争就可以“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表明他还没有超出人的意识、意志决定历史的唯心史观,说明他的哲学思想转变还“在路上”。在几个月后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阅读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入手,提出异化劳动问题,进而寻找消灭异化劳动的途径,建构自己的共产主义理论。在关于共产主义的第五点思考中,提出一种完整的历史观:“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15)略加比较便可看出,这一论述与《提纲》第三条的思想完全一致,所说的正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是大唯物史观。马克思很快中断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写作,集中力量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与恩格斯合写了《神圣家族》。然后便是1845年春天的《提纲》,用大唯物史观批判费尔巴哈;紧接着是同样用大唯物史观进行的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彻底清算——《德意志意识形态》。

       没有人会否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成熟著作。书中有这样的表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6)非常明显,这是对大唯物史观更为具体、成熟的阐述。从全书的结构看,这一表述之前是在为它的出场铺垫,之后则是以它为依据对德国意识形态家的批判,它是全书的核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马克思集中力量研究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问题,终其一生再也没有就历史观及其他哲学问题做过专门的研究与写作。为什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13年之后,马克思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目的是要阐明他和恩格斯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大唯物史观显然被马克思视为自己哲学思想成熟的标志。他接着说,书稿送到出版所后被告知不能付印,“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17)。这表明,马克思长期研究哲学,目的不在哲学本身,而在于通过哲学研究自己弄清问题。弄清什么问题?马克思1844年到1846年5月(《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结束)间所写的全部哲学著述告诉我们,他要弄清的就是人如何才能获得解放,换句话说就是历史是如何发展的这一作为当时德国理论斗争焦点的历史观问题。大唯物史观便是他找到的答案。马克思的志向不在理论研究,而在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实际斗争,哲学研究只是为了打造斗争所需的理论工具。既然工具已经到手,历史发展规律已经了然于胸,实际斗争的动力、途径、阶段、机制等问题已经有可能得到科学说明,《德意志意识形态》书稿是否出版自然便不重要了,哲学探索也可以就此基本结束。事实上此后马克思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上。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最后成果。

       再次,我们还可以通过恩格斯的论述说明大唯物史观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大唯物史观是用劳动实践活动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关键之处在实践。由于引入实践概念,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才成为有机整体并显示出历史性,历史观才有了唯物主义性质。恩格斯一再强调这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下面试举几例:

       第一,他在晚年的一封信中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在我看来,您在我的《费尔巴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就可以找到足够的东西——马克思的附录其实就是它的起源!”(18)所谓附录,即马克思的《提纲》。

       第二,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结束部分,恩格斯把他和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称作“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锁钥的新派别”(19)。该书第三章末还说:“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20)

       第三,恩格斯晚年又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21)

       谈到大唯物史观,必然涉及它与教科书所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教科书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用物质生产力解释生产关系进而解释上层建筑,认为是生产力的客观性赋予上述解释唯物主义性质。前面提到,生产力的标志是劳动工具,工具是人运用科学技术在头脑里设计好之后制造的,如果不能说明科学技术以及人在头脑里的设计何以是唯物主义的,生产力从而全部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性质便值得怀疑。我们知道,这个问题是在《提纲》第二条得到解决的。大唯物史观是真正的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

       此外,此前曾引用过马克思对其大唯物史观的如下表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明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22)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虽然用语不够成熟,但是其中包含了教科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全部基本思想,而且由于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比历史唯物主义更严谨,更完整,也更科学。至于矛盾则看不到。历史唯物主义是大唯物史观的组成部分。

       人所共知,关于历史观马克思还有著名的“三形态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23)这表明,关注人的发展与解放是马克思全部历史观的特点与核心,这一特点只有在大唯物史观中才能见到。

       “三形态说”还告诉我们,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人的解放史:首先摆脱人对人的依赖,然后从人对物的依赖中解放出来,最后实现人的自由。对物的依赖是人不自由的表现,只是社会历史一个阶段上的现象,不是也不应该是永恒的。教科书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生产关系在全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恰恰是人对物的依赖也即他的不自由的表现。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已经得到迄今为止人类历史的证明,但显然不适用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24)大唯物史观完全不同。只要人类存在,他就必须劳动;只要有劳动实践,人就必定会改变环境;只要环境改变,人本身就一定受环境的影响发生改变。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大唯物史观的内容与全部人类历史相伴随,它才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物质生产支配人只是人类还没有彻底与动物告别的史前阶段的现象。

       综上所述,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大唯物史观都在马克思全部哲学思想中占据特别重要的位置。它是对马克思苦苦探索的人类解放之路的科学回答,是他与其他哲学家的主要区别所在,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界对实践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深刻认识,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不少人把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归结为实践唯物主义,应该说是有道理的,因为大唯物史观就建立在劳动实践活动引发的人与环境的辩证运动之上,或者说它的秘密就是用劳动实践解释世界。然而遗憾的是,一些人强调自然界是人化自然,提出实践本体论,试图否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另一些人认为马克思的主要贡献是用实践活动解释了人的生存状态,把他的哲学归结为实践生存论。重视实践是正确的,但这两种认识都有片面性。前者看到了《提纲》第一条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没有看到唯心主义也在马克思批判之列,更没有理解《提纲》第二条的意义,把马克思解读得有些像唯心主义者。后者看到了马克思对人的存在状况的深刻关切,看到了这种状况与实践活动有着深层联系,但是没有看到劳动实践会使自然界、社会和人运动起来具有了历史性,而人的生存状况只有在大唯物史观中才能得到合理解释。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有些相似了。这两种认识都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中的有益探索,然而都没有认识到“人改变环境,被改变的环境改变人”这种由劳动实践活动引发的辩证运动,距离把握大唯物史观还差了一步。

       马克思的大唯物史观用劳动实践活动科学地解释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存在状况与历史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角度、新方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下面从大唯物史观和它的理论基础劳动实践活动两个方面就此略加考察,期间不可避免地要和教科书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相比较。

       首先大唯物史观极大地突出了人的地位。以往我们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突出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把它作为解释社会历史的逻辑起点,着重强调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与自然界一样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以至于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运用。大唯物史观不否认迄今为止的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但是用劳动实践解释环境,包括生产力以及人的发展,它突出的是人在历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例如人们强调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超越一切旧哲学的标志。实际上,既然社会关系取决于物质生产力,生产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是强调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事实上是在用一种外在于人却又支配人的客观存在解释人,这里体现的正是《提纲》第一条批评的旧唯物主义。大唯物史观用劳动实践活动解释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成为历史的主体,历史则成为“人的自我改变”,历史规律是人在自己的劳动实践活动推动下自我改变过程中的规律。没有人和人的实践活动便没有这样的规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是人自我发展辩证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以往我们从“物”的角度看人,人是被决定的;现在从人的角度看物,人是历史(包括自己的历史)的主人。

       大唯物史观不仅仅是对历史规律的描述,《提纲》第四条和第十条表明,它把使人获得解放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历史发展可以预见的目标。价值追求与历史规律相统一是大唯物史观的重要特点,是它突出人的地位的主要体现,在今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如果只讲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与标志,人们就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生产力发展上,GDP增长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历史唯物主义事实上成了唯生产力论。这样的理论,老实说,正是资产阶级所需要的。资产阶级把物质生产和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而为此发展生产力又是唯一途径。马克思则不同,他倾毕生之力研究的不是经济学,而是政治经济学。他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是因为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为人的解放创造现实条件。马克思生活在工业革命时期,他称赞“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5),同时对由此造成的无产阶级的苦难予以强烈谴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消灭资本主义,解放全人类。追求人的解放这种人道主义理想和承认物质生产力对人的行为与思想的制约,在马克思思想中同时存在。这是马克思历史观点的根本特点。没有前者马克思就成为一味追求物质利益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没有后者马克思就成为主张唯心史观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上述思想在今天格外宝贵。从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一直把自觉追求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唯一目标,20世纪涌现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以发展生产力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为宗旨。这种强大动力借助科学技术进步使得物质生产力得到革命性发展,然而地球不堪重负,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生态、资源、环境等危机,整个人类的生存遇到威胁。究其根源,是因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缺少了人道主义目标的制约,物质生产具有了主体性,人则成为为之服务的工具,马克思早已批判过的异化劳动被放大到了极致。人类文明遇到的危机告诉我们,马克思的大唯物史观思想在今天须臾不可或缺。

       对于中国,情况尤其如此。30多年的高速发展给中国带来经济奇迹,然而随之而来的既有马克思时代也即市场经济早期阶段十分突出的社会分裂,也有20世纪凸显的生态、环境等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还有个人主义唯利是图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造成的理想失落、精神矮化。这种情况凸显了大唯物史观的价值。大唯物史观实质上是人道主义理想与科学理性的结合。不同的人往往在物质生产和价值理想之间各执一端,相互对立,大唯物史观的建立第一次把二者结合起来。它指出,历史的奥秘是必须在二者之间保持动态的张力。劳动实践和生产力发展提供动力,人类解放提供价值标准,指引方向。它们缺一不可,相互制约,又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基本原因是二者失去平衡,在全力发展经济的30多年中,价值目标淡化了。

       其次,除突出人的地位外,大唯物史观的价值还在于,在它的视阈中人、社会、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给予我们的不是简单化的僵死公式,而是活生生的历史辩证法。社会生活无限复杂,只有大唯物史观能为我们提供把握其历史的方法论指导。

       我们仅以社会民主为例来看。马克思高度肯定社会民主的价值,认为它是摆脱人对人的依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走向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的必经环节,是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确立人的独立性)的重要成就。事实告诉我们,把社会历史的一切都归结于生产力的观点,过于简单,不足以解释历史。1986年戈尔巴乔夫发动改革时提出民主是改革的实质,多一份民主多一份社会主义,把建设民主人道的社会主义作为目标。表面看来,这些想法是现实可行的。然而其结果不但没有建成设想中的民主人道的社会主义,反而导致国家解体。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把美国式的民主强加在俄罗斯身上,政党林立,社会分裂,国家陷入内战,经济走向崩溃。教训在于戈尔巴乔夫等人不懂得社会民主既不取决于人的意志,也不直接取决于物质生产力,而是由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历史是基于劳动实践活动的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协同发展。所谓环境主要是体现为种种制度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环境决定人,人决定制度(环境)。只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才能改变人,进而改变制度。

       中国改革从另一个角度为大唯物史观提供了佐证。30多年来我们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基本确立,契约精神、主体意识得到培育,法治建设逐步加快。由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如此变化,民主建设水到渠成,不可阻挡,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之后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建设道路日渐清晰。中国人的改革改变了环境,改变了的环境改变了中国人,改变了的中国人正在进一步改变自己的环境,包括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作为方法论,大唯物史观使我们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具体化了。

       实践思想是马克思大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同样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马克思。

       在《提纲》中,马克思的实践思想主要在第一条和第二条。第一条既批评旧唯物主义,也批评唯心主义。前者强调世界的物质性,人的受动性,即人是被物质决定的;后者强调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否认世界的物质性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的受动性。马克思认为,它们都不懂实践,都是片面的。受动性和能动性都是人固有的特性:“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26)在马克思看来,能动性和受动性是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们的割裂与对立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7)因此他说,他的思想“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真理”(28)。可以说《提纲》第一条所说的实践,是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对立的超越。(29)

       对于实践概念,如本文指出的:以往的哲学教科书主要作为认识论概念解读;实践唯物主义思潮强调其本体论意义,尝试用它取代辩证唯物主义;也有人从生存论的角度理解它。这些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有片面性,同时都没有理解马克思实践思想的主要价值。在马克思那里,实践的意义主要有两点,其一是通过人与环境在实践基础上的相互作用、协同发展建立了一种崭新的历史观;其二是通过超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对立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前一点本文已有说明,后一点在下面略加论述。篇幅所限,有关思想只能点到为止。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都是物质的,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体现了唯物主义,这一点以往备受关注。实践主体的能动性,过去虽然未被否认,但一来没有把它看作唯心主义因素的体现,二来过于强调物质存在及其规律对它的制约,其积极意义没有得到重视。这种积极意义有很多方面,本文只讨论其中之一,即思维的创造性。

       先从认识论上看。以往我们强调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对的,但对于如何反映,几乎没有涉及。事实上它是认识论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人所共知,唯物主义强调感觉是认识的来源,这自然有道理,但是感性认识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因为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是任何感觉器官都无法感知的。为了获得这样的认识,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而怎样上升,问题十分棘手。哲学史上休谟最早研究了这个问题。康德称休谟使他从独断论中惊醒,但他自己也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途径,陷入二元论。哲学家们普遍认可的结论是,从现象到本质只有借助猜测、想象、顿悟、幻想,也就是借助思维创造才能完成。归纳逻辑可以使人从现象深入本质,然而它是从有限的经验事实中得出具有无限普适性的结论,并不可靠。20世纪的伟大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说:“物理学构成一种处在不断进化过程中的思想的逻辑体系。它的基础可以说是不能用归纳法从经验中提取出来的,而只能靠自由发明来得到。”(30)随着科学的发展,理论距离经验事实越来越远,思维的创造发明作用越来越重要。

       关于这种思维创造,爱因斯坦说: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即公理,是可以由科学家自由选定的,“可是这种选择的自由是一种特殊的自由;它完全不同于作家写小说的自由。它倒多少有点像一个人在猜测一个设计得很巧妙的字谜时的自由”(31)。这一比喻既巧妙又准确。科学家可以获得感性认识,就像人们可以看到谜面一样,但是他所需要的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即理性认识,有如谜底,是任何人都不可能直接看到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有限的感性认识去“猜测”。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首先需要的就是思维创造。但这不是爱因斯坦思想的全部。所谓“他固然可以猜想以无论什么字作为谜底;但是只有一个字才真正完全解决了这个字谜”,是在说,人们可以提出无数种猜测,哪一个正确,要由客观存在于猜谜者之外的谜底决定,看是否与它一致。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谜底。这里体现的又是不折不扣的唯物主义,是《提纲》第二条的思想,是在强调科学认识中虽然不能没有唯心主义因素,但它归根结底是一个唯物主义过程。

       爱因斯坦的结论性意见是:“观念世界是不能用逻辑的工具从经验推导出来的,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人类头脑的创造,要是没有这种头脑的创造,就不可能有科学;但尽管如此,这个观念世界还是一点也离不开我们的经验本性而独立,正像衣服之不能离开人体的形状而独立一样。”(32)再清楚不过了,这实际上是爱因斯坦用自然科学研究经验对马克思实践思想重大方法论意义的佐证与说明。科学研究首先需要研究者大胆猜测、大胆创造,然后把自己猜测、创造的结果放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两个环节缺一不可。没有前者不能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没有后者思维创造就变成毫无价值的胡思乱想。以往我们强调反映论并没有错,不足之处是只讲认识的唯物主义本质,讲它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没有讲认识的具体方法,即如何反映。这样的认识理论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是苍白无力的。

       马克思充分肯定唯心主义的积极作用,对实践活动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践活动中,思维创造的作用比在认识中更加重要。实践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这里所说的主观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在头脑中对客观存在应有状态的设计,实践活动旨在把这种主观设计变为现实,在物质世界中创造出原本没有的存在。唯心主义因素在实践中的意义比在认识活动中更突出、更重要:第一,作为实践目的的那种应有的物质存在形态,完全是思维创造的产物;第二,实践活动是对物质存在的改造,必然遇到重重阻力,主观意志的作用至关重要。有人会说,世界是有规律的,一旦掌握客观规律,便可运用它们取得实践的成功,可见思维创造并不重要。实际上,没有思维创造不可能掌握规律。此外,简单运用客观规律的实践只是重复性实践,只有在自然科学和物质生产中才有可能。然而重复性实践不能为我们提供新知识、新产品。科学发展是向未知世界的开拓,完全依赖于创造性实践,社会生活中则几乎不可能有重复性实践。世界上有无数相同的原子、分子,但没有一个与他人相同的人。不同的时代,同一个时代的不同国家,同一个国家的不同个人,甚至同一个个人在不同的时空情境,都有不同,原则上讲社会实践不可重复。这决定了一切社会实践都是新的,都包含新的探索与创造,也决定了思维的创造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或者说唯心主义因素,对一切社会实践须臾不可或缺。在社会实践中,规律只有指导或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唯心主义因素都极为重要。如果看不到唯心主义因素的价值,我们就会集中力量“反映”客观规律,以图掌握规律严格按规律办事。在这个过程中人是被动的存在,在认识和实践中都缺少探索精神、创造精神,而我们知道,离开思维创造与实践检验是不会掌握规律的。这里体现的是唯物主义,不过是马克思所批评的旧唯物主义。如果重视唯心主义的价值,必然重视人的能动性,首先想到的是大胆地猜、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然后认真倾听实践的呼声。猜测不一定正确,试验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去猜永远不会有正确认识,不去试永远不会有成功。首先思维创造,然后实践检验,把唯心主义因素与唯物主义因素结合起来,是马克思实践思想最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对这一点的最好证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在任何本本上都找不到,是毛泽东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大胆闯、大胆试获得的,得益于他这位唯物主义者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唯心主义因素。相反,一味强调按规律办事的人照搬十月革命经验,沦为教条主义者。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功,强调解放思想大胆闯、大胆试、在实践中摸索,是根本经验之一。

       马克思的实践思想真正解决了困扰人类几千年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对立。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马克思。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5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54页。

       ③马克思这一思想来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参见[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10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55页。

       ⑤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卷第166、169-170、16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55页。

       ⑦在《提纲》之前写作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60-61页。

       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称: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⑨[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第37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57页。

       (1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92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57页。

       (13)[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第19页。

       (14)参见同上书,第32、36-37页。

       (15)[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16)[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第36-37页。

       (17)同上书,第36-37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721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258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241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95-696页。

       (22)[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第36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6卷(上)第104页。

       (24)马克思称共产主义社会里人处于物质生产的彼岸,这是人的自由王国。见[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027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77页。

       (26)[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05页。

       (27)[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8页。

       (28)这是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参见[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05页。

       (29)在世界观上马克思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参见安启念:《马克思与辩证唯物主义》,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这里所说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是片面强调人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两种理论。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如此理解在当时德国比较普遍,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527-528、443页,以及[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李金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11、91-93、212页。

       (30)[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72页。

       (31)同上书,第346页。

       (32)[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157页。

标签:;  ;  ;  ;  ;  ;  ;  ;  ;  ;  

“费尔巴哈提纲”前三篇关于马克思核心哲学及其方法论价值的再解读_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