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跨世纪军队建设人才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跨世纪军队建设人才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塑造跨世纪建军人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跨世纪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南京政治学院长期以来重视在青年学员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们的主要经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学员特点,确立爱国主义教育的立足点;发挥政治院校教学优势,把学员朴素的爱国情感升华为科学的理性认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日常生活中陶冶学员的爱国主义情操;采取多种形式,把爱国主义教育搞得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我院是直属总政治部的军队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全军培养宣传理论干部、新闻干部和院校政治理论师资的任务,学员是通过高考入学的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部队青年官兵。长期以来,学院很重视在青年学员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我院又紧密结合学员的特点,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建军人才的基础工程,加大教育力度,使学员朴素的爱国情感上升为科学的理性认识,增强了热爱祖国、热爱军队、热爱专业、献身国防的意识,提高了整体素质。

一、根据时代要求和学员特点,确立爱国主义教育的立足点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印发后,院党委结合军委江主席提出的在全军开展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艰苦奋斗教育的重要指示,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大家认识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也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世纪之交,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激烈,中华民族未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思潮对青年人生价值观形成强烈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关系着我们的民族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意志的贯彻者和国家利益的直接维护者,军事职业的艰苦性、紧张性和危险性,决定了军人要为国家利益牺牲更多的个人利益,军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比其他社会成员更高的要求。军校是军队建设骨干的培养基地,能否帮助学员确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直接关系到我军建设的前途和在未来军事斗争中的命运。因此,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是院校育人的重要工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院先后召开了教育训练工作会议、政治工作会议、党委(支部)书记座谈会和专家教授座谈会,进行专题研究。大家认为,我院为全军培养政治军官和政治理论教员,学员毕业后要从事军队的意识形态工作,学院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更重的责任,更高的要求。学员选择参军入伍之路,报考军校,说明他们具备了爱国、报国的基本思想基础。但由于他们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时期,思想不够成熟,情绪性和矛盾性的特点比较突出:他们有朴素的爱国热情,但缺乏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识;有崇军尚武的豪迈气概,但又缺乏在军队平凡岗位上长期艰苦工作的思想准备;有为国家和军队建设干一番事业的决心,但又缺乏一切服从军队建设需要,牺牲个人利益,乐于奉献的精神境界;有对无私奉献英雄的崇敬之情,但又缺乏身体力行,点滴做起的扎实行动。这表明许多学员爱国主义思想根基不够牢固,献身国防的思想还没有真正确立。为此,院党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德育工作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我院爱国主义教育的立足点是:通过全面系统、扎实有效的教育,使学员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军队、热爱专业、献身国防的思想,成为全面合格的跨世纪建军人才。热爱祖国,就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关心和支持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热爱军队,就是牢记我军宗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恪尽职守。热爱专业,就是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掌握胜任第一任职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献身国防,就是无条件地服从祖国和军队建设的需要,不怕艰苦、乐于奉献,为国防建设贡献青春甚至生命。这样,把“三热爱一献身”作为我院爱国主义教育的立足点,目标明确,内容具体,便于实施,便于坚持。

帮助学员确立“三热爱一献身”思想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对全院爱国主义教育作了总体筹划,把教育贯穿于学员在校学习的始终,渗透到课程教学、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制定了定期举行时事政策报告会、召开学员思想分析会、坚持假期社会调查活动等经常性爱国主义教育的七项制度,从而使我院的爱国主义教育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

二、发挥政治院校教学优势,把学员朴素的爱国情感升华为科学的理性认识

我们认为,热爱祖国是所有华夏儿女都应具备的品格。军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军人才,应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和把握爱国主义。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形象直观的情感体验,满足于具有朴素的爱国热情,应当充分运用院校在教学和理论研究上的优势和成果,对学员进行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激发爱国情感的基础上,促使他们在深刻的理性思考中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我院开设的大多是政治理论课程和文史类课程,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我们就是要发挥这种优势,强化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实践中,着重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根据学科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各门课程教学之中,形成教育的总体效应。为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并形成合力,我们根据总体要求、课程特点和学员实际搞好教学设计,即按照教育内容和专业学科特点相统一的原则,制定总体计划,明确各门课程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任务、目标和具体要求,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之中。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内在统一的。现阶段献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主题,使学员在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学院构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体系”的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邓小平同志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中国国情概论》等十余门课程中,通过系统阐述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资源的历史与现状、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国两制”等基本问题,引导学员明确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国家强盛,人民富裕,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些理论课的教育,有力地促使学员热爱祖国的情感深深地植根于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认识之中。

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历史课程教学之中。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直接最具体最丰富的教材。对祖国知之愈深,才能爱之愈切。在《中国古代史》、《世界通史》等课程教学中,充分阐述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使学员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等近现代历史课程教学中,运用近现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反对腐朽统治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引导学员对一百多年来中国遭受外国侵略的屈辱史、中国人民面对强权的抗争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奋斗史进行深刻的思考。懂得落后就要挨打,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的道理;领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中国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等课程中,讲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难历程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祖国的光明前途和美好未来,使学员懂得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增强学员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国防教育和国家利益教育之中。献身国防,为维护国家领土、领空和海洋权益,为维护国家安全,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是军人爱国主义精神的直接体现,也是军校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所在。我们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国防建设概论》、《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学习与研究》等课程中,根据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讲清我国在世界多极化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的国家利益,增强忧患意识;讲清人民军队的职能、我军在未来军事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国防观念;讲清军事职业特点和军人在国防建设中的神圣使命,明确军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利益需要,强化爱国奉献精神。

我们不仅在政治理论课程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在科学文化知识课程和讲座中,结合教学内容自然贴切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发挥“文以载道”的功能,讲解“军旅文学”、“边塞诗”时,不仅讲作品的精妙,更重视以作品中体现的历代爱国将领忧国忧民和“精忠报国”、舍身取义的情操、气节,启发和感染学员。在《高雅艺术欣赏》等讲座中,通过对优秀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的介绍、评析,使学员正确认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科学价值,克服妄自菲薄的思想,树立自尊、自强的信心。学院还举办包括“知耻而后勇”,“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中国和联合国”、“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等内容的爱国主义系列讲座,历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屈辱,回顾全民族英勇抗战的艰苦历程,探讨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作用,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历史功绩,深入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学员反映,这些讲座集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不仅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第二,运用教学科研成果,解开学员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思想“扣子”。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紧紧抓住学员思想上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科学理论解开思想“扣子”。几年来,我们一直针对学员在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奉献精神,爱国主义与艰苦奋斗,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等方面存在的各种深层次的认识问题,组织教员进行专题研究,并及时将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增强针对性和说服力。去年,仅《军人伦理学》课程教学中就先后回答了学员在爱国奉献方面存在的30余个思想问题。比如,我们针对“报国未必到军校当教员,在其他岗位同样也报国”的观点,讲清是否爱国的确不是以职业来划分的,但作为军人应该自觉地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当祖国和军队建设需要我们从事国防教育事业时,就应义无反顾地把献身国防教育事业作为理想的职业去追求。针对“爱国何须艰苦奋斗,追求舒适生活未必不爱国”的观点,讲清我国的基本国情,使大家认识到我们的国家还比较落后,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创业精神。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必将一事无成,更谈不上爱国奉献。针对“祖国贫穷叫人怎么爱,祖国富了自然有人爱”的观点,讲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能以国家的贫富论爱憎,而应当把爱国作为一种责任,发奋图强,这样才能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繁荣昌盛。

学院坚持将爱国主义理论问题作为科研工作的重点,把“总结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教育经验”、“人生哲学系列研究”、“军校大学生成才规律探索”、“军人功名意识”等课题以及编撰“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丛书”列为学院教学科研的主要内容。去年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广大教员、研究生积极响应党委的号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围绕“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中华民族的振兴”这一主题,广泛开展科研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果。有两篇论文入选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历史系教员和研究生分别撰写的《中国人民赢得抗战胜利的动力源泉》和《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转折》两篇论文被《解放军报》以整版篇幅刊登。全院还有40余篇专题论文在全国各类报刊公开发表。这些科研活动及成果有效地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化。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日常生活中陶冶学员的爱国主义情操

爱国奉献精神不仅体现在祖国危难和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刻,大量地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注重实践养成,引导学员从点滴做起,将理性、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落实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

第一,教育学员热爱专业,勤奋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和本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爱国主义思想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几年来,我们一直把教育学员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通过确立专业思想,表彰“学习优胜学员”,评选学员优秀科研成果,以及开展以“四个一”(即每学期引导学员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追踪一个学术热点问题,写一篇学术论文)为龙头的科研能力培养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员为献身国防、报效祖国而勤奋学习的热情。政工系学员黎人亮有装璜技术特长,他面对地方十几家公司的高薪聘请不动心,志在军营,在专业学习上获得优异成绩,荣立三等功。哲经系学员邓凌莉,1993年在湖南省文科高考中名列榜首,她把报国之志倾注到专业学习中,入校两年多,门门课程优秀,1995年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取得98分的好成绩,连续两年荣获学院学习优胜一等奖,荣立三等功。1992年以来我院本科学员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稳定在90%左右,高于全国重点高校平均通过率。去年我院91级本科学员参加江苏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通过率比全省文科同级考试平均通过率高出46.7个百分点,名列第一。近年我院80%的学员发表专业论文、作品,其中哲经系92级学员人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第二,组织和引导学员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是增强学员爱国责任感的有效途径。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全期教学计划,经常组织学员深入社会,开展社会调查,让学员在深入社会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国情,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亲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人民群众在建设祖国中的伟大创造精神,并用所学知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学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近几年,我们每年都组织青年学员到山东临沂某师当兵锻炼,让学员亲身感受基层官兵在艰苦环境中报效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先后组织39批学员赴苏南、浦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和井岗山革命老区进行社会调查,使学员既看到了开放地区的经济繁荣,人民富裕,增强了对祖国未来的信心,又看到了革命老区的艰苦、贫穷,强化了建设祖国的责任感;连续五年组织学员参加以“大学生看中国”、“中国潮”、“改革开放在家乡”为主题的寒暑假社会调查和征文活动。使学员从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看到了祖国建设的飞速发展,唤起学员极大的爱国热情。学员杜勇、魏国在社会调查中了解到一位普通女工患肾功能衰竭症面临困境后,及时进行报道,引起强烈反响,南京市150多位画家为病人举行义卖活动,筹款8万余元,使这位女工及时得到救治。1993年以来,我院在《人民日报》组织的大学生假期征文活动中共获2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并连续两年获得组织奖,成绩在军队院校中名列前茅。

为了使学员的社会实践坚持下去,形成制度,学院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在上海浦东、张家港市、井岗山和山东临沂某师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教学和教育实习基地。

第三,鼓励学员身体力行,为人民做好事送温暖,培养奉献精神。一个具有爱国奉献精神的人,必然热爱集体,关心别人。学员爱国奉献精神的培养就是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关心他人做起。我们长期坚持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献爱心活动。如定期组织学员走向街头,进行便民服务;号召学员为“希望工程”捐款。许多学员每月从仅有的20多元津贴费中挤出钱来资助失学少年,并在同学中大力倡导团结互助精神。1994年哲经系四队一名学员父亲触电身亡,家庭生活困难,全队学员捐款2000余元,中秋节前夕专门派人带上捐款到这位学员家中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我院居住着200多户离退休干部,他们在战争年代为国家、为民族出生入死,英勇奋斗,和平时期又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他们是国家和军队的有功之臣,又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一代传人。我们组织全院学员与离退休老干部结对挂钩,既让学员为老干部热心服务,排忧解难,把爱国之情倾注到对革命前辈的敬重与关心上,又为老干部对青年学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我们还通过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组织学员到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宣传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在宣传、教育他人的过程中受教育。

四、采取多种形式,把爱国主义教育搞得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育形式需要多样性。我们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同时,注重多渠道多侧面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创造浓郁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使学员在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中健康成长。教育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进行专题教育,有针对性地解决学员的现实思想问题。新学员一跨进校门,就对他们进行以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献身国防建设事业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引导学员正确认识人生价值观、个人志向与军队建设需要的关系,端正入学、入伍动机,强化奉献意识。在专业学习阶段,根据形势的要求、学员在人生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一个时期反映出的突出倾向性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教育。近年来,我们先后对学员进行了爱国奉献、热爱专业、艰苦奋斗、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等十个专题的教育,较好地解决了学员在理想信念、专业思想、立身做人等方面的问题。在学员临近毕业阶段,围绕毕业分配进一步突出献身国防教育,要求学员以军队建设为重,服从组织分配,到祖国和军队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每年毕业前夕,学员纷纷向党组织提交服从组织分配,到边疆艰苦地区工作的决心书,表现出很高的思想觉悟。政工系学员许学军家在江苏,入学前又在驻城市部队机关工作,按规定毕业后可回原单位,但是他考虑到边远艰苦地区的部队更需要人、更锻炼人,坚决要求到边疆基层工作。他被批准到新疆边防连队后,表现很好。哲经系学员詹润涛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先后8次向党组织递交去边疆工作的申请,后被批准,荣立三等功。针对国际国内形势中的“热点”问题,我们还定期组织时事政策报告会,引导学员关心国家大事,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曾先后就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和我国“复关”问题,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李登辉访美与两岸关系走向,回归前的香港与中英关系等“热点”问题,组织了多场形势报告会。

第二,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让爱国奉献的先进人物讲爱国主义最有说服力。我们在大力开展学雷锋、学苏宁、学徐洪刚和学习孔繁森活动的同时,今年又先后邀请了不少英模来院作报告。他们中,有在战争年代五次负伤,荣立特等功、荣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和平时期扎根农村、默默奉献的老共产党员标兵孙明芝;有不恋城市恋山沟,舍小家为大家的优秀女军医汪金陵;有十四大代表、总参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军优秀教员”刘怡昕教授;有第六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的南京军区“优秀士兵标兵”,舍己救人的许永楠等。他们的事迹报告,反响十分强烈。我们还注意利用入校学习的英模人物,如“全军学雷锋标兵”丁红军,“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获得者丁晓兵,二级战斗英雄周京牧,“全国三八红旗手”涂剑等同志的先进事迹,对学员进行爱国奉献教育。每年我们结合纪念“五·四”、“七·一”、教师节以及学年总结工作等,大力宣传和表彰学院教、管、学等方面有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先进典型。哲经系教授苟家喜身患绝症,病危之际仍在病榻上指导审阅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坐着轮椅参加论文答鼻。学院大力宣传他的事迹,组织学员排演了以《红烛颂》为主题的百人大型演唱节目,南京电视台做了实况转播,引起强烈反响。历史系学员崔涛,入学前曾两次从冰窟中救出落水儿童,被团中央和全国妇联授予“中国小英雄”称号。入学后他勤奋学习,乐于助人。1993年暑期在黄山,他又与同学一起抢救浙江大学一名滑落山崖、身受重伤的学生,使其转危为安,被评为“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毕业分配时,他主动要求到青藏高原工作。学院及时宣传他的事迹,收到很好效果。通过对爱国奉献先进人物的宣传,使学员置身于英模崇高思想的熏陶之中。

第三,组织实地参观,对学员进行具体形象的情景教育。我们学院驻地南京是中国近现代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又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地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城市,这些都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组织学员到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署地下关静海寺遗址和江东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让学员了解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屠杀同胞的滔天罪行,教育学员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坚定保卫祖国、献身国防的决心。组织学员到雨花台烈士陵园和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旧址参观,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革命志士为国为民,无私无畏,英勇斗争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组织学员到仪征化纤、扬子石化、熊猫集团等国家大型企业参观,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体验广大职工建设祖国的伟大创造精神,激发学员为振兴中华,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使命感。

第四,运用文化艺术形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运用文化艺术形式可以使学员在娱乐和欣赏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几年来投入大量经费,组织拍摄反映爱国主义和军人奉献精神的电视片,对学员进行形象直观的教育。如新闻系学员苗俊明,入学前连续失去四位亲人,入学后妻子又不幸病逝,他母亲王美芹为了使儿子安心部队,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苗俊明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母亲的期望,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学习,成为优秀学员,荣立三等功。我们根据苗俊明的事迹拍摄成电视片《一个军人与他的母亲》;根据崔涛的事迹,拍摄了电视片《一个小英雄的足迹》;根据张家港改革开放的先进经验和成就,拍摄了电视片《潮歌》。这些电视片播放后,使学员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鼓舞。1995年“五·四”和“七·一”,我们又先后组织了《热血青春与人生追求》和《我为国防献青春》演讲比赛。演讲者话青春、讲奉献、谈追求,从亲身感受中引出人生道理,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感染教育了广大学员。我们还举办了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中心内容的电影周,组织了“神州风采”摄影展和“祖国在我心中”、“热血筑长城”黑板报展评等活动,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形式的特有功能,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坚定了学员的爱国主义信念。

标签:;  ;  ;  ;  ;  

论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跨世纪军队建设人才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