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字知识信息服务模式_科学论文

构建数字化知识化的信息服务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服务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753(2003)06-0013-05

1 变化分析

对于科技信息机构来说,科学研究环境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信息交流和知识创造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环节和基本形态,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并开始深刻影响科学研究本身的形式和过程,重新塑造科技信息服务所赖以生存的科学研究环境。

我们可用图1简单地描述现代科学研究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信息服务的要求。

图1 现代科学研究环境的变化

现代科学研究环境变化的基础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首先是信息资源空间的数字化,即期刊论文、技术报告、学位和会议论文、文摘检索工具等主流科技信息资源逐步数字化,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空间,科研人员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跨时空地获取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科技交流空间也数字化,科研人员的“非正式交流”也日益依赖电子邮件、邮件组、网站等数字化工具,而且通过这些工具全面组织相关信息以及各种交流,使其成为科研项目、学术会议、研究机构与团体、甚至科学家个人的基础交流与协作环境。

这些发展促使信息市场、用户行为和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发生巨大变化。

在信息市场方面,传统的由图书情报机构充当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本地化”信息服务机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科研人员通过个人网页、项目网站、学科门户、数字文献系统等成为信息资源组织者和提供者,出版商、数据库商、检索服务商、网络ISP/ICP、学术团体等全方位进入信息服务市场,提供包括参考咨询、文献传递和定题选报等在内的各种服务。数字化基础上的分布式信息服务模式已经成为信息市场的主流模式,而且各种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开始成为新的基础服务模式(不仅仅是额外或附加的模式)。

在用户行为方面,数字化网络化地获取科技信息已经逐步成为前沿科研人员的一种基本要求和行为习惯,用户已经要求这种获取及其相关服务直接“到桌面、进现场”,有机融入科研过程,随时随地可被利用。而且,用户强烈地要求这种获取和利用不再是针对众多复杂的数据库或系统,而是形成逻辑整体的集成检索与利用。此外用户信息活动的重点和瓶颈正从文献获取转变为知识发现,对知识内容进行挖掘,根据其内在特征和价值进行鉴别、关联、重组,识别和创造新的知识。所有这些,将是基于用户信息平台、按照个性化方式、集成整合多种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来进行,不再是仅仅基于某个图书情报机构及其系统。

更为根本性的变化是科学研究活动(过程)的数字化。以E-Science为代表,科学研究本身的组织和运作机制正逐步被网络化数字化。通过虚拟实验、网络协作、网格系统等技术,科研人员共享观测仪器、计算能力和数据资源,组织网络化协同科研,进一步地构建虚拟、动态的科研组织,科学研究本身正走向数字化生存。这种数字化生存状态还带来科学研究模式的深刻变化,促使科研人员创造知识的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例如,计算机仿真和模拟分析已经成为诸如大气与环境科学、物理与天文科学、医学与生物、材料与工程、甚至社会行为等领域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信息作为知识创造的工具,直接支持科研人员的挖掘与分析,从而发现知识、发掘趋势、揭示未知、引导研究;基于网络的协作、跨时空多系统的协同和基于虚拟组织的过程管理日益成为重大科研活动的基本支撑形态。

2 挑战分析

上述变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信息需求的简单增加,更重要的是与传统科研环境下不同的信息需求,要求我们具备新的服务模式和新的核心能力,构造与新型科研环境相适应的集成信息服务和协同知识管理。

挑战的第一个方面(也许是相对简单的方面)是服务形式的变化。当用户习惯于网络化数字化获取文献时,当用户要求“我在哪你在哪”时,传统图书情报机构那种将其资源、功能、服务、能力等局限在一个物理机构内,要求用户必须“到我的地方、用我的资源和我的方法”来获取信息的服务形式肯定会被用户所唾弃。因此,将资源和服务推送到用户科学研究活动的第一线、直接融合进用户科学研究过程之中,已经成为科技信息服务的基本、主流形态,我们必须在资源组织、技术支持、服务组织、人员条件等方面提供保障。为此,我们明确提出“资源到所、服务到人”,让中国科学院所有的科研人员和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实验室、办公室并逐步地在家里和野外现场都能方便使用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我们通过集团采购,将核心领域的网络期刊开通到所;通过多系统协同馆际互借与全文传递服务,保证绝大多数期刊文献能在两个工作日内传送到人;通过联合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和广泛的到所培训与网络培训,使用户足不出所就能解决使用信息资源或服务中的各种问题。我们还提出“全球获取、集成服务”,将用户需要的所有资源组织起来形成一个逻辑整体,使用户能通过一个集成服务机制“一站式”地获取信息及相关服务。为此,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通过中心门户开放地整合所建立的各类资源和服务,通过系列的学科信息门户整合相关学科领域的网络资源,通过联合运作多个馆际互借系统形成全文传递的协同服务,并正在推进开放链接机制建设来整合分布式资源,推进分布移动身份认证机制建设来整合多类应用环境。

挑战的第二个方面是是服务内容的变化。在用户信息需求的难点、重点逐步从简单文献获取转移到知识发现时,当科学研究本身将知识发现作为主要研究手段时,当虚拟协同科研需要语义和知识层面的有机的信息支持时,单纯的(可能是非常有效的)文献检索与传递已经难以保持对用户核心需求的作用力和贡献力度。长期以来,我们倾向于将图书情报机构的工作局限于文献的收集、加工、检索和传递,而且把文献加工简单地局限于描述与组织,容易使其成为一个被动的、僵化的和肤浅的数据库。但用户的需要不仅是支持简单的和已知状态的文献获取,而且是支持在未知状态下的探索,支持对“不知道的东西”的探索与发现,支持知识创造。资源建设和文献提供是支持知识创造的基础形式之一,但在现代信息环境中,它可能不是最主要最关键、最贴近知识创造者和创造过程的形式,我们需要寻求更有效的方式来支持更核心的和用户更难解决的需求。因此,我们正在积极推进数据库的深度加工和知识化加工,充分挖掘和揭示知识内容,将文献数据库从检索工具转化为知识发现工具;我们也在探索基于网络和数字化的知识组织方法,将文献、数据库和资源集合有机地组织到可动态操作和交互处理的知识组织体系中,支持跨文献跨数据库的知识关联和知识发现;我们还在大力推进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技术体系的建设,逐步建设情报分析技术体系和技术平台,可靠支持科学展望、技术预见、学科分析、发展预警和战略规划。

挑战的第三个方面是服务运行机制的变化。图书情报机构常常处于“第三方化”的状态,没有被认为是科学研究核心过程的一部分,难以成为科研人员的密切合作伙伴,很多时候落入“召之才来、挥之就去”的状况。这种“第三方化”使得图书情报机构不能及时跟踪和充分了解科研信息需求,缺乏与科研活动和科研人员有机互动的机制,难以动态和个性化地提供信息服务。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从图书情报机构角度来考虑,而应该从构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信息服务机制的角度来考虑。用户是数字化科研环境的中心,图书情报系统只有融入用户的虚拟实验室、科研工作流管理系统、数字教学系统、项目网站、数字社区等,才能有效地融入科研环境和科研过程。这方面,远不仅仅是技术机制的问题,必须在人员组织、服务组织、管理机制等方面重新认识和调整我们的业务流程,把图书情报机构看成是具体科研过程和科研活动的一部分来统筹考虑,把图书情报机构办到用户过程之中。因此,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以学科馆员为基础的服务模式改革,探索院所结合的学科信息服务模式,探索以用户个人信息平台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机制,探索融入E-Science中的数字信息服务,从而逐步像智能仪器和网络在E-Science环境中那样成为科学研究核心机制的一部分。

3 模式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初步设想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可能采取的服务模式。图2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正在考虑的信息服务模式框架,虽然由于它本身仍将不断修改完善、而且由于单位特殊性,使得这个框架对更普遍的情况只具有参考意义,笔者仍然愿意利用这个框架来说明我们的一些发展思路。

图2 现代科技信息服务框架

这个框架的思考基点是,我们不能满足于文献信息资源和文献服务的“到所到人”,不能满足于数字化资源和网络化服务给我们赢得的短暂生存空间,必须从现在起寻求科技信息服务的新的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真正为科研人员的知识创造活动提供可靠和有效的支持。

第一个发展主线是学科化知识化服务。这要求我们按照科学研究(例如学科、专业、进而项目)而不再是按照文献工作流程来组织科技信息工作,使信息服务“学科化”(而不是阵地化),使服务内容知识化(而不是简单的文献检索与传递)。具体的实现形式将是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通过学科馆员密切和深入地联系用户,及时和充分地跟踪需求,有机地结合用户科研活动及其动态变化来了解、分析、评价、选择和组织信息资源,分析、组织、集成、定制各类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深入用户科研活动过程来灵活地提供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并从用户角度全面支持用户的知识创造,包括培养用户的综合信息素养,协助用户组织和管理信息交流,帮助用户构造自己的信息系统和链接其他信息系统,支持用户基于信息的知识分析和知识创造,协助用户进行知识管理,并保障用户信息环境和信息过程得到科技信息系统的有机支持。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院所两级学科服务机制,真正使信息服务从基于图书馆端的系统建设和服务组织过渡到基于用户端的系统建设和服务组织,从作为第三方系统过渡到成为具体科研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科技信息人员和组织成为科研群体的知识创造伙伴,逐步地将科技信息工作转移到基于需求、基于用户、基于科研过程、基于知识发现与集成的形态上,塑造一个开放整合、动态定制、协同交互、有机融合各种服务和手段、有机嵌入科学研究环境中的知识服务和知识管理机制。

第二个发展主线是情报分析研究服务。作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长期业务工作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我们在情报分析研究上已经积聚了一定的力量和能力。但是面对新的用户需求,我们将积极推进情报分析研究方法、技术、工具体系的建设,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情报分析研究技术平台,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过滤、内容解析、数据挖掘、文献计量,知识发现的技术与方法,支持在不同尺度上的客观、准确、快速和精细的情报分析研究。这时的情报分析研究,主要不是二次文献编撰和一般性文献综述,而是针对问题、面向解决方案、基于分析、调动多种方法和工具的内容挖掘、知识发现和知识组织,更多地涉及学科展望、技术预见、异常预警、规划分析、可行性研究、竞争力分析、成果与效益评价等,可能更多涉及对潜在未知的问题、内容和关系的挖掘分析,利用信息资源进行知识预测和知识创造,不仅支持已经提出的研究,而且引导或激励新的研究。这里的挑战不仅在于要开发出可靠、准确和高效的工具和方法,而且首要的是理解科学知识创造过程、理解隐藏在文献和数据中的特征和规律。

第三个发展主线是资源整合建设。一方面要将现在的印本资源、电子出版物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第三方服务资源、咨询资源等的建设有机结合,形成统筹规划、相互协调、协同利用的资源体系,并形成有效支持学科服务和情报分析研究服务的机制;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对信息资源的知识化组织,将文献工作的重点从采集和描述组织文献转移到对文献内容和文献关联进行知识化分析、组织上来,将数据库改造成知识库和知识发现机制;进一步地,要积极探索对信息资源的个性化组织,将文献资源建设的着眼点从数据转移到具体用户的应用上来,按照具体领域或项目的个性化需要,基于个性化的知识组织体系,链接和整合各类分布的多样化的信息资源,构造知识化的用户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用户的E-Science环境,结合网络化数字化开放学术交流机制建设,构建基于用户的知识管理平台,促进和帮助用户对信息内容和知识生产利用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

第四个发展主线是系统建设。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由院文献情报中心、四个地区文献情报中心和近90个研究与教育单位的图书情报室组成,共同对科研人员提供服务。同时,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又是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的核心成员,履行国家科学图书馆的职责。在分布式和协同化信息环境中,馆际合作、联合服务、协同建设,已经成为任何一个图书情报机构本身能力和服务的组成部分。因此,协调组织整个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的资源与服务,参与并推动国家科技文献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工作的有机内容。我们将一方面积极推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服务的统筹规划、协同建设、联合服务,逐步建立可靠的服务模式、管理机制和技术平台;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和推动全国科技文献资源与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观念、服务模式、技术与系统等方面的领先发展和开放建设,促进一个联合、开放、可扩展、可持续的数字化网络化科技文献与服务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标签:;  ;  ;  ;  ;  

构建数字知识信息服务模式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