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_刘志填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_刘志填

摘要:通过城市园林绿化,可大幅改善城市自然环境,如美化市容市貌、净化空气、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等。由此可见,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园林绿化还能极大地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园林绿化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生态平衡

目前,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现代城市居民也越来越关心城市园林绿化,就此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除了净化城市空气外,又要能美化城市环境。所以,城市园林绿化要想谋取可持续发展,便需要规划好城市系统,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手段,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群,并建立提高绿地环保效益,从而大力支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园林绿化跟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1、以园林绿化推动城市物质生态文明

做好园林绿化,有益于和谐人与自然,以满足城市化的发展所需,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城市园林绿化以其游憩、生态、景观等效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身体健康、内心感受等。人和环境均拥有自然及社会属性,通过园林绿化可推动城市物质与精神的协同发展。作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途径,园林绿化往往具有一定的生态性、艺术性、文化性、科学性等,能很好地满足人类对环境的各种需求。所以,通过园林绿化,除了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外,更加能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于人们提升修养、陶冶情操意义非凡。

2、控制生物多样性

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以生物的多样性为前提及基础,它也密切联系着市民的生活状态。在传统城市化建设中,鉴于薄弱的环保意识,致使生物多样性一度遭遇破坏,最终动植物品种单一,自然生态系统也日益脆弱。通过生态绿化,刚好能人工打造园林绿地,并提供给动植物一个舒适的栖息地,以维持生态稳定,以防应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费而影响城市发展。通过园林绿化,不仅能丰富物种,提升生态循环的稳定性,降低经济快速发展对环保的影响。

3、城市园林绿化具有多样化的功能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各种绿色植物,可以令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与流动加快,以提升城市自我调节功能,降低人类活动带给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园林绿化除了具有生态效益外,还能美化人居环境,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除此以外,在面临重大火灾或地震时,城市园林还能提供给人类一个逃生的途径,以彰显其公益性。同时城市投资条件的优化与旅游业也离不开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存在于园林绿化中的问题

1、管理无序化

鉴于城市园林绿化缺失必要的管理制度,而频发景观破坏、绿化用地被占用、草坪灯被踩压等问题,既严重损害了城市设施,浪费了宝贵的公共资源,且令生态环境更为脆弱。同时园林绿化责任也尚未明确,也欠缺责任与奖惩机制,造成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较差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此外,政府部门也尚未颁布与本地经济发展相符的政策或制度,致使不法行为没有约束、园林绿化领域一度混乱。

2、工人素质不高

中国较晚才起步园林绿化,除了匮乏有关政策、制度外,该行业的整体专业水平也较不高。许多设计及施工人员专业资格不够,进而限制了园林绿化的正常开展。许多开发商仅关注眼前利益,却忽略了城市园林绿化跟城市可持续发展二者间的关系,随意的盲目设计与施工,在浪费资源的同时,还影响了园林绿化的生态及经济功能的正常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植被过于单一

通常在园林绿化中,为增强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需要适当提升植被的多样性。但许多城市在园林绿化中,为投入更少的资金,一般会选择相对单一的植物种类。此外,在搭配植物种类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致使绿化植物出现共存问题。目前,许多城市中的绿化面积远小于城建要求,这也导致城市为了发展经济只好破坏生态环境,于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很不利。

三、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全面提升市民的绿化意识,促使民众积极参与绿化保护

市民缺乏保护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识,大多是因为他们对园林绿化工作的巨大意义认识尚浅,就此有关政府部门宜加大宣传绿化工作的力度,并积极组织“打造园林城市”、“都市绿化年”等活动,通过这种实践活动,令市民深入了解园林绿化与绿色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媒体等部门也应大力宣传园林保护法律法规,举办植树等生态保护活动,调动市民一起努力保护好城市环境。

2、遵守生态发展的基本原则

城市及其园林绿化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本着基本的生态发展原则,以发挥绿色植物应有的生态功能,大幅改善城市环境。要想控制园林公共性,则城市应完整保持公共生态系统,以满足市民的绿化需求。号召远近郊区、城区一起组建一个城市综合生态系统,以充分发挥绿色植物本来的光合作用来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在传统园林绿化中,生态建设相对孤立,造成生态效益备受限制。所以,在园林绿化中,应组建一个网状结构,营造一个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系统,在提升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最大化城市生态效益。基于城市本地自然气候环境,合理选择和搭配各种植物,基于物种多样性保障的前提下,设计科学的绿色植物结构,令园林绿化充分发挥净化空气、防尘、防风、防噪等功用。除此以外,在合理搭配绿色植物时,还应充分考虑它们的美观性,令其和四周建筑、生态等景观保持协调,以打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3、督促工人提升专业素养

园林绿化工作人员的整体实力密切联系着园林绿化乃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做好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环节内容、管理工作等,才能逐渐将城市绿化水平加以提升。特别是在新时期的环境下,在建设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引入大量的高新技术与工艺,只有园艺工人不断地丰富、扩充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方才能确保这些新技术得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建设单位也应积极组织他们展开专业培训教育,基于绿化理念的转变,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并贯彻落实岗位责任,积极调动他们的主动性。

4、加强执法工作

在建设完城市园林景观后,势必要重视园林景观保护工作,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只有养护好方才能长时间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而首当其冲地是城管人员应针对园林绿化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加大园林宣传力度;再经由执法人员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增大执法力度,全面实施保护园林绿化的工作。

四、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质量却急剧恶化。这大多是因为人们忽视了环保而致使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而造成的。城市为了谋求可持续发展势必需要园林绿化。因此,在建设城市生态系统时,先应建设好园林绿化,并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规划好绿地,大力推行绿地法制,促使全体市民共同增强绿地意识,只有这样方才能令城市园林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此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芸.持续发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

[2]卢圣.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3]林琳.论园林法规的发展历程与社会作用[D].浙江大学,2014.

[4]杨青娟.基于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城市建成区绿地系统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5]张蓝.南宁市创建生态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对策[D].广西大学,2008.

论文作者:刘志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9

标签:;  ;  ;  ;  ;  ;  ;  ;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_刘志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