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兴建筑工程总公司 北京 100079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在建筑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就需要做好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而想要做好质量和安全的管控,就需要拥有较好的建筑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积极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的改造,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企业获得良好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方面,有一些常见问题是值得注意。首先,在土石方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土方的开挖量和基坑的支护排水等问题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处理好,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其次,在梁板柱施工方面,模板的加工质量关系着施工技术的好坏。但是就目前而言,为了节省成本,很多企业使用的都是木质模板。然而在多次周转使用的情况下,这些模板都会产生一定的形变,从而对混凝土构件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再者,在钢筋施工方面,钢筋选材、加工和作业,都是容易出现问题的技术环节。一方面,钢筋的选材需要满足一定的设计需求,而市场上有许多再生钢材都是无法满足这一需要的。另一方面,钢筋加工过程较为复杂,一旦加工失败,就会产生材料的浪费,并延误工程的进度。而钢筋施工技术问题主要存在于混凝土构件的搭接布设上,错位现象是这一环节常常出现的问题。
1.2建筑上部框架的梁、板、柱施工常见技术问题
主要在于其模板加工的质量。对于模板工程,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普遍使用的是木模板,由于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在材料用具上节省资金、扩大利润,往往都会对所使用木模板进行多次周转使用,导致模板受损变形严重,拼装的梁、板、柱混凝土构件模板往往都会存在封闭不严实和大幅度变形等状况。这样的情况发生都有可能会对混凝土成型构件的质量造成很大的损伤。具体针对以上梁、板、柱施工技术问题的管理应对措施可以概括为:拼装现浇混凝土构件的模板需在之前对模板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变形和受损严重的材料禁止使用;检查已拼装好的混凝土构件模板是否存在封闭不严实,模板支架搭设不牢固的问题,有则需改;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彻底清理拼装模板内部,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混凝土构件浇筑完成后对建筑结构的梁、板、柱定位轴线及标高进行复查;构件混凝土达到成型强度和规定的拆模时间后才能进行拆模,一般拆模工作要按照“先侧模,后底模”的原则,拆模过程要注意不得损伤混凝土成型构件的棱角,保证完整度。
1.3管理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存在于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也有很多,如很多施工管理者或人员不服从企业管理,经常擅作主张开展一些违规活动,由此可见他们缺乏团队意识,个人因素较多,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还大大降低了施工质量。部分工作人员也缺少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即便佩戴安全帽等也会发生损伤等,同时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机制,导致安全隐患屡见不鲜,在工程竣工以后也没有认真检查,总是在以“差不多”等类似词语应对了事,这样的工程最后很容易发生事故。
2.建筑工程相关施工技术研究
2.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气候、环境差别很大,加之地质条件差异显著,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面临的软土地基不同,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联系实际做好软土地基处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讲,软土地基承载能力较差、稳定性也不强,为防止在施工中出现沉降不均匀的情况,一定要重视软土地基处理工作。首先,应了解当地土壤条件与环境条件,这是软土地基处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其次,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可以被应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化学加固等;最后,结合施工现场软土基类型,分析与确定适用于该工程的处理方法,以便减少软土地基变形,强化建筑工程稳定性。
2.2电气接地的技术
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发展十分迅猛,各地的建筑工程施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的建筑物使用需求,给人们提供生产与生活的基本场所。在施工中,必然要考虑的内容就是建筑物的实用民生与安全性。建筑物内部电气通路的设计与施工,特别是接地施工,对于建筑物来讲十分重要。建筑物大多为钢筋与混凝土结构。每一个细节结构的有效连接是保障电气暖通设备电路得以施工的基础。电气的接地施工是为了让建筑物具有避雷功能,在雷电天气,可以避免建筑物被雷电击中。只有做好电气接地工作,讲究技术,会让建筑物的安全性得以快速提高。
2.3 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建筑结构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防水和施工设计。水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密不可分。因此对建筑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是建筑的基础要求。尤其是洗手间、厨房等用水集中区域,必须做好防水措施。根据建筑施工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应该采用合格的防水卷材,提高防水施工技术,来防止墙面渗水。面对像墙根脚、屋面拐角,窗户上沿等施工薄弱易渗漏部位,要进行严格的施工质量的控制。
3.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应对措施
3.1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因为施工地点的平凡变动,施工人员的大量流动,往往施工企业刚刚培养出一名优秀的施工人员,并且他刚刚熟悉工作地点,就又有工作地及人员的变更了。 所以施工企业在选择施工人员的时候,需要慎重考虑。 总所周知,施工人员的素质是施工品质的保障。 那么施工企业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这一点不可忽略。 以下正是我要分享的办法:保证施工管理安全,施工企业需要不断的宣传灌输给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使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得到提高。 工程的安全,就是生命的安全,就是施工企业长期生存的资本。 没有“安全第一”,就不必探讨该如何提高建筑水平。 在建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自己的行为严格规范。 施工企业可以成立一个安全保障小组。 在施工现场检查施工安全,对发现的隐患做到及时处理。 在此基础上,企业还需对员工进行监督管理。 不仅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还有重视他们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
3.2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监督制度的建立
建筑施工工作的投资较大,施工条件复杂且难度较大,施工工期也很长。要使每一个施工环节达到质量标准,现场施工管理的监督力度应当明显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中监督工作的不到位,让许多不必要出现的意外发生在现实中。要让现场施工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减少,就要建立一个完善且规模的施工企业工程监督与管理机制。将监督工作与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促进施工管理工作的严谨化,才能让现场施工中的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施工企业要针对施工实际,从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域、生活区域与办公区域等角度进行现场管理监督制度的建立。从施工的技术要求入手管理施工区域,从民工的不良生活习惯,像裸露用电等入手,从办公性质与需求入手,明确每一个区域的用电、用水规范,减少安全事故产生,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4.结束语
当前,建筑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者压力与日俱增。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现场施工则是重中之重的环节,它的每一个步骤都关系着建筑质量安全。 因此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汤亦.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 城市建筑,2014,02:50.
[2]潘俊. 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4.
[3]王硕.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4.
[4]吴静,张森. 浅谈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技术管理[A].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3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3:2.
论文作者:王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建筑论文; 模板论文; 混凝土论文; 现场论文; 构件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