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探析论文_刘存鸣

刘存鸣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六里坪中心卫生院 湖北 丹江口 442716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的效果作用。方法 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占25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治疗组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且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冠心病;负面情绪;影响

[中图分类号] R749.0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197-01

前言

冠心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心脏疾病,主要由于心肌缺血或坏死等症状而引起,极不利于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严重情况下甚至还会威胁生命安全[1]。同时,加上该病治疗周期较长,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各种负面情绪,一定程度下会促使患者萌生自杀倾向,进而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为此,我院采取了及时、有效、正确的护理方式,如心理护理干预,并取得了满意成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同时排除严重心、肝、肾等系统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的患者,随后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15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55.416.30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621.20年。观察组25例,14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55.456.37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521.10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记录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检查、环境护理等方面,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⑴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第一,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基本情况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做出针对性地心理辅导。第二,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采取一些通俗易懂的话语增强患者的配合力度。同时,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诉求,鼓励患者学会主动诉说内心的焦躁与不安,以此缓解其负性情绪,降低不良情绪成分。第三,对于处于严重心理状态的患者,可采取听音乐、看电视等措施帮助患者有效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第四,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让家属了解患者此时的心理状态,继而增近家属与患者的沟通,并陪在患者身边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有效降低患者的消极情绪。

⑵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包括发病机制、药物疗效等各项内容。另外,利用一些成功的临床案例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促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从而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使得患者更加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

⑶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有效呼吸,即以均匀、节律等方式帮助患者进行呼吸运动,且每日坚持10分钟的训练。由此提升患者的血氧含量,舒展其身心,继而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效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1.3评价标准

①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定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②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了解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共分为3个等级,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S15.0软件,用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分)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20例非常满意、4例满意、1例不满意,分别占80.00%、16.00%、4.00%,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12例非常满意、7例满意、6例不满意,分别占48.00%、28.00%、24.00%,护理满意度为76.00%。由此可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χ2=4.1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对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产生严重影响[3]。另一方面,由于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造成心理状态极为不健康,进而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较多的不利影响,阻碍患者的恢复进度。因此,给予该类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心理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的,是一项针对性强、目的性高的干预措施,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还能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同时,通过加强患者家属的心理沟通,能够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从而不断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有效保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行心理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获得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国内一些研究结果形成一致[4-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效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丁一.心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06):238-239.

[2]黄秀霞.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对策[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06):550-551.

[3]张慧萍,何晓艳,须琼英.药物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08):1171-1172.

[4]韩红霞,施小琴,马君.冠心病PCI术后伴焦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15):145-147.

[5]邱光丽.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消除其负性情绪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9):118-119.

论文作者:刘存鸣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探析论文_刘存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