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建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21006
摘要:从施工角度分析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管道渗漏、管道穿越楼(地)板处的渗漏、管道沟槽开挖后槽底泡水、施工过程中管道堵塞、管道支架不牢固、给水立管安装、给水系统消毒、卫生洁具安装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办法。
关键词:建筑 给排水质量通病防治
一、建筑给排水常见质量通病
1.管道堵塞与水压问题
管道堵塞问题主要是由于建筑施工过程当中,没有对建筑给排水管道中的垃圾进行及时地清理,导致许多建筑垃圾、水泥和砂浆等杂物堆积在管道中,这些杂物如果长时间堆积在管道当中就会引起管道堵塞问题,特别是在一些管道的弯头和三通位置,垃圾的堆积会将通过管道的水流拦截下来,使得水流量变小,进而影响水压。水压偏低导致供水不足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建筑工程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没有合理地计算施工过程,使得建筑给排水管道设计不科学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施工前对管道材料的选取不恰当,比如说在购买材料的时候,没有按照已经计算好的实际数据来进行管道材料的采购,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不合适的管道直径或水泵扬程。这两个方面的原因都会造成管道水压偏低。
2.管道渗漏问题
建筑给排水中管道漏水是常见的质量通病。原因众多:一是所用材料不合格,如所选用的PPR 及PVC-U 管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管材阀门本体与阀芯、阀盖之间密封性差等造成内漏和外漏,或以次充好。这样就要求把好材料选用关,要审查确定合格供应商,按质量标准对进场材料严格进行复验,对管材、阀门应逐一进行试压;二是管道连接操作不当,如用螺纹连接时,加工的螺纹与配件不配套或螺纹密封材料失效,或是连接不严密使用时容易发生渗漏;三是把好连接的操作关,无论是螺纹、焊接还是法兰承插式、热熔等连接,都应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严格规范施工,达到质量标准。
3.管道支架不牢固问题
目前工程中给水系统大多采用PPR管,由于其刚性差,加之施工时不注意支架的安装,会造成管道弯曲、变形,甚至出现渗漏现象。支架间距严格按照规范规定设置;支架安装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而目前工程中排水管大多采用PVC—U管,与钢管相比其刚性差,因此要求支架间距较小。系统安装时及系统安装完要按规范规定认真检查。
4.给水立管安装问题
给水立管安装距墙太近,会造成水表无法安装或水表安装后用户无法进行二次装饰。目前竣工的工程,由于建设单位的要求,一般为粗装修,卫生间墙面为毛墙,给水管安装后距墙很近,影响用户的装修,在安装时,要保证水表安装后水表外壳距饰面层净距为10~30 mm。
5.卫生洁具安装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卫生洁具固定不牢固:卫生洁具的支、托架必须防腐良好。安装平整牢固,与器具接触紧密、平稳。卫生洁具管道接口有漏水情况。卫生洁具交工前应做满水和通水试验,满水后各连接件不渗不漏。有渗漏时,如洗脸盆水封存水弯上承口要加好油灰,下插口加好油灰石棉绳(或麻)填实堵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给水排水安装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管道安装材料的质量和尺寸标准要统一
第一,安装要符合给水、排水过程施工的标准,用材质量标准要统一,实施要到位,如在排污、雨水管道立管上应设置排水检查,其中心距楼地面为1米;第二,管道试验压力及介质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不要在施工过程中妄加改动;第三,排水管、雨水管应作灌水试验,确保实施顺畅;第四,管道支吊架安装要根据《管道支吊架安装标准图册》和设计要求及施工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施工。此外,管道附件安装要注重质量选材,自动喷洒和水幕消防装置的喷头位置、间距和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自动喷洒和水幕消防装置头安装应在管道系统完成试压和冲洗后进行,以防止堵塞和不能正常投入使用,同时应注意与土建吊顶和装饰施工的配合。
2.隐蔽工程质量控制重点
管理人员对隐蔽工程要旁站检查监理,建筑给水排水设施的主要隐蔽工程有:给排水管材、管件的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要求,施工前需检查原有的管道是否畅通,然后再进行施工,施工后再检查管道是否畅通;隐蔽的给水管道应经通水检查,新装的给水管道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加压试验,应无渗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排水管道应在施工前对原有管道临时封口,避免杂物进入管道;管外径在25mm 以下给水管的安装,管道在转角、水表、水龙头或角阀及管道终端的100mm 处应设管卡,管卡安装必须牢固。管道采用螺纹连接在其连接处应有外露螺纹,安装完毕应及时用管卡固定,管材与管件或阀门之间不得有松动;安装的各种阀门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便于使用及维修;所有接头、阀门与管道连接处应严密,不得有渗漏现象,管道坡度应符合要求;各种管道不得改变管道的原有性质,未经管理方签字,不得进行隐蔽。
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基本结束后,还应做好后期质量控制。第一,工程竣工前,应对所有相关设施做全面清理,保证“内无污物,表面清洁”;第二,严格按各种验收规范、标准来验收工程,特别是控制好隐蔽工程、检验批的质量检查、验收。尽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按程序进行处理,或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处理、整改,将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减少以后返工、返修、加固的几率,减少隐患。整改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或分项的施工;第三,进行通水试验,检查、测试整个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第四,根据试验状况,搞好工程资料信息管理工作,要及时地收集、整理、完善好工程资料,编制相关测试报告,并整理汇总所有隐蔽工程检查的隐蔽单以及各种给排水技术资料等装订成册,以方便工程验收投入使用后的运行管理,这样完成整个给排水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
结束语
由此看来,只有对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将其应用到各项实际工程中,加以检验与改善,才能保证我国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不断地坚实发展,为房屋建筑工程增加一重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大栋.浅谈建筑给排水环保设计.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
[2]陈思伟.对如何做好建筑给排水施工监理进行探讨.中国科技纵横.2011.4.
[3]黄玉萍.建筑给排水质量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处理.给水排水 2015.8.
论文作者:张焜,段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5
标签:管道论文; 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卫生洁具论文; 螺纹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