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人民医院 江西 兴国 342400
【摘要】目的:主要观察分析有效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进行相关研究。方法:将我院符合病例要求的80例小儿哮喘患者任意分为两组,即护理组与对比组,每组病患均为40例。在给予两组不同治疗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影响。结果:治疗后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护理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均优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明显纳入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2)。结论: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护理干预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得以使日后的临床治疗取得更好效果。
【关键词】护理干预;小儿哮喘;雾化吸入;依从性
小儿哮喘属于临床中治疗中小儿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临床反应多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等。相关医学研究表示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约为1%至2%,并且伴有逐渐增高的趋势[1]。其中例如感染、气候变化及刺激物和药物等都是极其容易引发小儿哮喘的众多因素。针对小儿哮喘的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为“雾化吸入”,而治疗面对患者的患者皆是小龄儿童,其自行服药依从性普遍较差,以至于临床疗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鉴于此,笔者所在医院对所收治的80例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进行实施护理干预,主要观察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的效果进行研究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通过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哮喘,合计80例,含有男患儿有43例,女患儿37例,年龄分布在3-12岁之间,平均年龄(4.3±1.2)岁,病程为3个月-7年,平均为(4.2±2.3),研究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开展,并与院方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将其申报医院伦理结构批准后将80例哮喘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为护理组(n=40)和对比组(n=40)。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特征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可比性确切。
1.2方法
均根据患儿病情程度给予其常规抗感染和平喘等相对应治疗,并根据患儿病情常选用沙丁胺醇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异丙托溴铵作为雾化吸入药物,4到6天为一疗程(2次/d)。其中给予对比组患儿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实施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一)心理护理,医护人员需将哮喘的病诱因及治疗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向家属做详细解释,对患儿采取鼓励表扬方式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此消除患儿对治疗的恐惧心理;(二)雾化前护理,年龄小于4岁的患儿采用面罩,大于4岁者应用喷嘴。与患儿家属配合调整患儿的治疗位置;(三)雾化时护理,引导患儿掌握正确的吸入方式,吸入过程中密切注意患儿的呼吸和心跳等,以免发生不适应状况。(四)雾化后护理,将正确的用药方式及注意事项教于患儿家属,并叮嘱其随时注意患儿的病情变化及定期做复查。
1.3评定指标
(1)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比较
(2)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为一年以上病情未复发,病症全部消失;显效为病情减轻且发作次数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得到降低;有效为病症及发作次数相对减少;无效为病情减轻程度稍小,同时无加重及变化现象。
1.4统计学分析[2]
研究所得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予以t检验,采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以P<0.05提示差异在统计学范畴内。
2.结果
2.1疗效比较
组间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护理组明显高于对比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3.讨论
小儿哮喘在临床中属于变态性反应性疾病,病情发作时务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将威胁到患儿的生命。综以上述,此次研究发现护理干预对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有着相对较高的增加,同时这也有效提高了其临床治疗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了哮喘的复发率[3]。因此在日后的小儿哮喘临床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进行相关治疗值得关注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樊国华,杨丽琼.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现代护理《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94-95.
[2]邹带娣.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的疗效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8(36):2777-2779.
[3]张鲜花,欧阳利芬.积极护理干预对于小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护理《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98-100.
论文作者:杨婷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患儿论文; 哮喘论文; 小儿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病情论文; 两组论文; 《名医》(学术版)2016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