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墩施工外观质量控制措施研究论文_张军军

公路桥墩施工外观质量控制措施研究论文_张军军

甘肃省公路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30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桥墩外观质量的高标准要求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桥墩施工外观质量的一些控制措施,可以为今后同类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桥墩;蜂窝;砂线;裂纹;气孔;外观质量

1.概述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桥梁工程越来越多,对桥梁外观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已经成为施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以高速公路桥墩为例,对加强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谈几点体会

2.墩柱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外观质量问题

(1)模板底部空隙较大,浇筑混凝土时漏浆,造成墩身根部烂脚。影响墩身外观和结构质量。

(2)模板锈蚀未除尽、使用脱模剂不合格等因素极易造成墩身表面泛黄或泛黑。

(3)模板变形严重、接缝处刚度较差,造成结构物表面不平整,错台超出规范值2mm。

(4)结构物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砂线、裂纹。

3.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3.1“烂脚”原因及防治

承台顶面平整度较差,造成立模时空隙较大。如若填塞砂浆强度不够或不实,浇筑混凝土时,浆体将冲破填塞砂浆流出模板外。拆模后墩身根部形成烂脚。严重影响墩身质量及外观。一般在墩身立模前根据测量放样,用高标号砂浆调整承台顶面模板底法兰处,并用水平尺检验,高差控制在2mm内。但调平砂浆不能侵占结构物体积,且待砂浆强度达到5MPa以上方可立模。最后在模板法兰与调平砂浆的缝隙间再抹一层砂浆。这样浇筑混凝土将不会出现模板根部漏浆,而且在结构强度满足要求拆模后,再人工凿除调平砂浆,桥墩的根部就不会再出现烂脚现象。

3.2颜色不当原因及防治

(1)模板表面锈蚀打磨不净,或采用废机油作脱模剂将使墩身脱模后表面泛黄、泛黑。通常先用打磨机将模板锈蚀打磨干净,再用洗衣粉水清洗。当模板表面晒干后会有一层黄锈,特别是第一次使用的模板。遇此情况,可在模板上涂刷一层水泥浆,再用打磨机打磨。最后用干净的土工布清理,并均匀的涂上油性或水性脱模剂(也可采用色拉油、模板漆等作脱模剂)。

(2)在实际施工中,由于现场生产组织关系,各工序可能衔接不上,模板安装后与混凝土浇筑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有时施工便道通行的车辆较多,造成尘土飞扬,使大量的灰尘粘连在模板脱模剂上,引起拆模后墩身表面泛黄、泛黑。通常在浇筑混凝土前用塑料薄膜等把模板上口封盖,待浇筑混凝土时再撤开。

3.3错台原因及防治

(1)模板设计的刚度较差,特别是圆弧角与直线段模板接口处,混凝土浇筑时受力不一,极易造成模板错台,甚至出现崩模危险。所以在模板设计时,除考虑模板受力计算,还要考虑模板的变形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是在模板的变弧线接口设置加强拉杆,使其受力一致,避免出现错台。

(2)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也会造成错台,因此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

3.4蜂窝麻面原因及防治

(1)混凝土搅拌不均也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原材料中含泥量偏大材料结块、冬季施工砂石料冻结成块、以及搅拌时间不够或搅拌机损坏都容易造成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在搅拌楼上料斗上加设一层过滤网,滤除结块原材料。同时经常清洗和检查搅拌机,搅拌时间控制在90~120s。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搅拌不均现象。

(2)坍落度过小,振捣混凝土时不易提浆,通常会造成蜂窝麻面现象,因此需要调整混凝土坍落度。通常根据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泵送、非泵送)和现场的实际振捣效果调整。

(3)下料不均、布料点过少、混凝土自由落点高于2m将引起混凝土离析,最后形成蜂窝。在浇筑混凝土时,按此桥的墩身截面,用长1m的串筒布置两个下料点均匀布料。串筒的最低端离新浇混凝土面不能大于2m。禁止用振动棒牵引混凝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混凝土漏振、振捣不实是出现蜂窝麻面的常见原因之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最好分人、分片振捣,混凝土摊铺厚度一般控制在30~40cm,振捣时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振捣间距根据棒的型号大小控制。

(5)在安装模板时,调整模板拼缝。一般用双面胶填塞模板阴阳接口处缝隙,减少漏浆,避免因漏浆而产生的蜂窝。

(6)模板表面不干净、用废机油涂刷造成混凝土污染、混凝土残浆不清除即刷脱模剂,也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等缺陷。在模板安装前必须将其打磨干净,然后涂刷脱模剂,严禁使用废机油作为脱模剂,一般刷两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脱模剂涂刷后,应在短期内及时浇筑混凝土,以防隔离层遭受破坏。

3.5减少砂线的主要方法:

(1)加强原材料及混凝土配比控制。原材料中胶凝材料特别是水泥细度模数偏小容易造成混凝土泌水;胶凝材料和外加剂不能有效结合或配比不合适也是造成混凝土泌水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原材料控制和配合比试验是杜绝混凝土泌水的前提条件,从而减少泌水造成的结构物外观出现砂线。

(2)加强混凝土振捣时间的控制。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同时注意振动时振动棒要快插慢拔。

(3)及时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混凝土泌水主要是由胶凝材料的细度、胶凝材料与外加剂之间不能有效结合以及坍落度过大引起。所以加强原材料控制和做好配比试验能有效减少泌水。当混凝土中泌水严重时,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将水引向浇筑面中间,人工清理出模板。同时在布料和振捣可由边向中进行。

3.6减少墩身裂纹的主要方法

(1)加强墩身养护。墩身拆模后,表面温度与芯部温度会突然加大,极易造成裂纹。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昼夜温差达十多度。在拆模同时用土工布将墩身包裹严实,并在墩顶设置2个自动滴水箱加强养护。

(2)混凝土的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过程叫收缩。混凝土在不受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由变形,在外部或内部(钢筋)约束时,将使混凝土产生拉应力,甚至使混凝土开裂。混凝土的组成和配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在做配比试验时,尽量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和降低水灰比。同时加强养护,使混凝土不至因干燥失水引起收缩,进而导致墩身裂纹。

(3)减少结构物的外载作用。特别是混凝土龄期较短时有长期荷载作用易造成混凝土徐变,从而使混凝土开裂。

(4)加强保护层厚度控制。保护层过厚,钢筋对混凝土表面的约束力较小容易造成混凝土在收缩徐变过程中开裂。所以严格按照规范设置保护层厚度和减少表层粗钢筋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墩身裂纹。

(5)减少墩身芯部温度。墩身芯部温度过高,与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差,通常在大体积墩身施工时内部设置循环冷却水管,通水养护,降低混凝土芯部温度。

(6)桩基施工时做好地质确认,严格按设计、规范施工。减小桩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墩身开裂。

4.混凝土表面修饰

4.1大面积修饰

干修法:拆模后,立即采用一定比例的半干硬性水泥砂浆,把混凝土表面散布的较大气泡眼填实、刮平后1~3h内,采用一定比例的黑、白水泥调制成中稠灰浆,进行展延性补浆,范围是细小的气泡带、气泡群。两道工序后,间隔一定时间(一般为2~4h),将补浆面打磨平整。最后采用一定比例的黑、白水泥混拌干灰,并用棉纱头将混凝土面全面抹擦一遍,待自然静置过夜(不少于6h)再进行覆盖洒水保养。该法适用于混凝土面较大的蜂窝麻面等外观缺陷。

湿修法:先用水冲洗混凝土表面,接着用一定比例水泥稠浆,将混凝土面全面披刮一遍,待面干发白时,用棉纱头擦除全部浮浆,再遵循干修法中的前两道工序方法进行两遍补浆,待达到干凝状态后,再对补浆面作第一次打磨并洒水养生。之后的二、三天,重复以上工序。该法适用于修饰混凝土面残留气泡眼较大较多或明显的混凝土离析砂斑线、泌水迹、浅层蜂麻、色差。

4.2局部修饰

将蜂麻面周边外延2~3cm范围内的表皮混凝土剔掉,剔深2~3cm(至少削掉水泥皮),并挖除蜂麻部分的表面浮浆,浇水湿润后,采用湿修法补浆、打磨,最后对局部或连同大面范围,采用适当比例的黑、白水泥干灰干擦一遍。结构混凝土表面经过局部修饰和大面积修饰后,仍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可采用喷涂修饰法清除色差。

5.结语

本文是通过对高速公路桥梁的施工经验积累,严格把关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是今后工程建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只有在施工中严把质量关,注重每道工序的细部环节,把施工经验从点滴积累,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

论文作者:张军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公路桥墩施工外观质量控制措施研究论文_张军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