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抑郁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及穴位疗法的效果观察论文_王丹丹

王丹丹

(开封市中医院 河南省 475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脑卒中抑郁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和穴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脑卒中住院患者中选择146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并辅助穴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结果和生活能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抑郁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基本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辅助穴位治疗可发挥很好的行气解郁效果,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情志护理;穴位疗法;脑卒中;抑郁;效果

抑郁症是伴随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国脑卒中患者群体中,该症的发生率已超过了25%[1]。本文以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4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了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和穴位疗法,以期研究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及价值,现将研究经过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14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均符合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经脑颅CT、MRI检查及临床治疗确诊。经统一测评,全部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轻度62例,中度54例,重度3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为(71.52±3.47)岁;对照组年龄63~80岁,平均年龄为(73.45±2.54)岁。将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年龄等资料做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抗抑郁药物治疗,辅助以降颅内压及血压调控措施;给予基本的心理护理,提供健康饮食建议,调节患者情绪。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情志护理,并辅助穴位治疗。具体实施措施如下:(1)胜情疗法:胜情治疗主要是依照五行相克原理建立的一种情志纠正疗法,以喜胜忧,重在以“喜”来解除患者的忧郁。医护人员应努力建立起舒适宜人的病房环境;主动倾听患者的倾诉,并观察其心理活动变化,帮助患者释放心理压力。(2)疏导、释疑疗法:耐心向患者讲授日常生活健康常识和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抑郁症的危害,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解决其面临的困惑,并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患者排解心中郁情,鼓励其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3)移情疗法:结合患者身份和兴趣,采用恰当的方式,转移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抑制病情发展,改善其预后。(4)穴位治疗:以疏肝解郁、调解情志为法,取患者的肝俞、太冲、百会、胆俞、内关、合谷等穴位顺时针环形按摩5~10min,早晚一次,力道轻缓适中;引导患者取正确卧位,辅助呼吸训练。

1.3 临床效果判断标准

①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依照两组患者在抑郁自评量表中的评分判断患者的抑郁程度。判断标准为,无抑郁:抑郁指数<0.5;轻度抑郁:0.5<抑郁指数<0.59;中度抑郁:0.6<抑郁指数<0.69;重度抑郁:抑郁指数≥0.7。②基本生活能力评分:使用美国标准生活能力量表对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进行评测。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上述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来表示计量资料,统计方法以 t 检验,对比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和基本生活能力情况,结果见下表1。观察组治疗后的平均抑郁指数为(0.51±0.03),明显低于对照组(0.62±

0.09),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基本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表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程度、基本生活能力测评结果对比,P、t值为其统计学检测结果。

3 讨论

抑郁症发生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及情感障碍等,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多数患者中风后,身体机能严重失调,面临着气血瘀滞、气行不畅、神明失展等症状,患者容易出现情绪失落,负面情绪并发。情志护理方法是在脑卒中患者抑郁病理基础上实施的一种中医调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疏解郁结、移情养性,促进患者气血和畅,情志安顺,进而消解抑郁情绪[2]。本文中,观察组治疗后的平均抑郁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基本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表明中医情志护理结合穴位治疗能够发挥调畅情志、缓解抑郁症状的作用。情志护理的重点是要,以全部的真诚和热情去服务患者,使患者感受到被关爱,主动敞开心扉交流;保证患者拥有安静、整洁的休息环境和舒适、健康、温馨的生活环境,适当安排一些舒缓类、怡情类的活动,多引导患者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保持身心放松;对于心情郁结、不愿交谈的患者要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多给予照料,使患者放下戒备,积极配合日常护理[3]。日常护理过程中可多与患者谈论其感兴趣的事物,安排收看一些有益患者身心健康的文娱电视节目,尽可能使患者转移对自身疾病的关注,从而达到移情养性、安神静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辛兵.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14): 2786+2788.

[2]董颖洁.中医心理护理对促进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2(07): 1302-1303.

[3]宋媛媛,袁云峰.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05(03): 595-597.

论文作者:王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  ;  ;  ;  ;  ;  ;  ;  

脑卒中抑郁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及穴位疗法的效果观察论文_王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