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乡情村史陈列室,让人们记住乡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村史论文,陈列室论文,乡情论文,乡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3年起,首都文明办在农村地区组织开展了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工作,为京郊农村留下历史、留下文化、留下浓浓的乡韵。 一、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进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 将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摆上重要工作日程。首都文明办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现场观摩会和工作推进会,编写了《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指导手册》,出版了宣传画册,制作了专题片,加强对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为确保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顺利进行,首都文明办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先后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发放奖励补贴3300万元。朝阳区重视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质量,不仅从区财政为每个乡情村史陈列室申请40万元配套经费,还协调区农委列出专项资金进行统筹使用。目前,全市已建成乡情村史陈列室166个,建设总面积73466平方米,投入资金总计28898多万元。 二、搞好统筹规划,努力提高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标准 首都文明办制定了《关于建设乡情村史陈列室的实施方案》,从建设范围、标准要求、推进步骤、资金补贴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和规范。在建设步骤上,坚持试点先行、分期分批、逐步推进的原则,不搞摊派,不搞一刀切。各区采取村镇申报、区级审查、先建后补的方法严格把关,不经审查不能建设,验收不合格不给予资金补贴。门头沟区制定了“有场地、有历史、有特色、有规划”的申报标准。平谷区明确了“六有”原则,即村镇有基础、资料有整理、实物有收集、资金有保障,建成有管理、村镇有积极性。着力突出地域特色,根据内容主题的不同,把乡情村史陈列室按照发展规划、民俗体验、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4种类型进行分类指导。特色产业类的海淀区李家坟村曹雪芹风筝艺术陈列室、密云区东葫芦峪村的“葫芦文化”陈列室,既展示优势特色产业,又向人们宣传和普及了人文与自然知识。顺义区规划出了民俗风情、孝悌伦理、古镇风貌、祠堂庙宇、民居艺术、乡村文化等不同建设主题,避免了形式上的雷同,提高了整体建设标准。 三、发动群众参与,积极为乡情村史陈列室献计出力 在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中,镇村组织进村入户、走访村民、拜会长者,发动群众回忆历史、捐赠实物、建言献策,得到了群众的热烈响应。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发挥各自的特长,编写村志、续写族谱、翻拍照片、绘制旧时的村容村貌图,为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贡献力量。村民们有的把祖传老物件拿了出来,有的把曾几代人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品捐献出来。延庆区新宝庄村84岁的老会计刘桂林,推着小车把自己留存了30多年的物品送到村委会,分田账、记工账、交粮账、宅基地登记簿、包产到户登记本等应有尽有。经鉴定,这是延庆区第一份保存最完整的村级财务档案。大兴区前安定村村民马国利主动把自己闲置的祖宅让出来建乡情村史陈列室,按照北方农村传统民居的格局进行布置,再现了解放初期农民日常生活起居的生活场景。怀柔区喇叭沟门乡满族民俗博物馆收藏了自汉代以来具有满族风情的各种珍贵展品900多件,大多都从民间征集而来。 乡情村史陈列室创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载体和平台,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一是传承了乡村历史文化。乡情村史陈列室通过将乡村的历史文化挖掘出来,弥补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的缺失或短板。二是培育了文明乡风民风。乡情村史陈列室蕴藏了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倡导了优良朴素的乡风和民风。三是弘扬了优秀革命传统。延庆区沙塘沟村是平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的地方,被誉为“平北红色第一村”。该村的乡情村史陈列室向人们展示了当年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击日寇的壮丽画面,为农民群众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阵地。四是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把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为市民休闲旅游增添了新的看点,赋予了文化内涵。昌平区洼里博物馆地处集休闲、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游乐园内,是园区内的热门景点,从开馆至今接待游人10余万人次。建一个乡村历史展览室让人们想起乡愁_乡愁论文
建一个乡村历史展览室让人们想起乡愁_乡愁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