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自主时空,适应新课程改革论文_甘立贵

还学生自主时空,适应新课程改革论文_甘立贵

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 甘立贵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要求:“数学的学习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数学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索活动……”。过去我们对教与学关系的认识,主要还是从传统经验和感性上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即学生是知识的承载者,被动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居课堂的权威,学生少有发言权。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明确:“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要首先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已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则缺乏现存的模式,在具体操作实践中很难实施。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常采取简单灌输的办法,“一言堂”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学生还处于被动的、次要的地位,仍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多听、多记、多练,这样不仅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教学效率低,数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能力也得不到充分培养,也不能体现数学学科功能,因而无法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和高考命题侧重考查学科能力的要求。这要求教学实施要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以适应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数学有较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的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实施真正素质教育。按现行的考试要求,素质教育上不去,课堂教学质量上也不佳。要形成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则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遵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学生主体地位的涵义

什么学生主体地位?简单地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应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决定学生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是学生对知识的加工水平。同样的教学环境,却会出现不同的学习结果。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不同的学生对知识采取了不同的加工方法,因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水平。教师的一切努力是引导学生自主去消化所学知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内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条件,内因是变化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矛盾性协调统一。教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高效利用教学辅助设备等对学生来说是相当的重要。反过来,外因在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所以教师的积极肯定学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是何等重要。

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外在讲,指学生处于教学活动中心,从内在讲,指学生处于主动的心理状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决定学习的结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直接影响“学”的质量。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认识过程就是一种最令人惊讶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事物的本质,种种关系和运动、变化,…….都含有无尽的兴趣。”在他看来,对抽象问题的解决,包含着巨大的智力乐趣,是从问题的解决中获得的,不仅包含学习兴趣,也包含思维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觉性,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学习主动性的内容。当然,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也是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在此不探讨。

二、教师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教师是全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主外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1、教师要时刻不忘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心,因此:(1)备课既要全面把握教材,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精心设计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2)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3)课后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发掘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数学知识结构,使知识的加工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延伸。

2、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保障自己的主体地位。由于多数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迷信教材,因此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主体地位,善于引导学生自我激发学习动机,主动学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科学知识不是传授给学生,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去掌握它们,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实现的,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必然是主动发展的过程。

3、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保障学生的学习中主体地位。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1)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其实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真正要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改变这种结构。(2)课堂时间应为学生主要使用,学生只有拥有充分的时间,才可能充分阅读教材,思考、解决问题。(3)改变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讨论问题、回答问题的机会。

4、善作人梯,让每位学生都品尝成功,帮助它们树立信心,教师要积极、有效地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说“自信是导向成功的第一要诀”,唯有自信才能自生,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积极思想,勇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坚定者。

5、培养质疑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课堂教学中提高素质是以学生为核心对象的,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的矛盾应由学生自己提出“我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多思、善思、深思,使其“于无疑出生疑”,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培养质疑能力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无论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否适当,都要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教师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题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

三、指导学法,培养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乐学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因而要把教学重心从“教”转到“学”上来。重视学法指导,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是否具有这种能力,是衡量他们主体作用能否发挥的又一重要体现。在这方面,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增强学法指导的意识。进行学法指导大致有如下几条途径:学法的直接介绍,教法的渗透转化,解题过程中的及时点拨和引导。教师重视教方法、教规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逐渐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的规律。

总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教师主导作用为条件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学生主体为归宿的主导作用。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科的特点,创造出符合数学学科内在规律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回归主体,才能使学生的素质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堂教学质量。实践证明:教师能真正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能够培养好学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

论文作者:甘立贵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还学生自主时空,适应新课程改革论文_甘立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