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分析论文_王静,秦小玉通讯作者

医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分析论文_王静,秦小玉通讯作者

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 225400

【摘 要】目的 了解并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以减少医院退药现象,从而保证药品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门诊药房自2018年1月至6月的退药情况进行统计,然后分析退药原因,探讨相应对策。结果 我院门诊药房自2018 年1月至6月期间共调配处方 573329 张,其中退药处方 2870 张,占 0.5﹪。常见的退药原因主要包括药物原因、患者原因、医生原因及药房原因等几个方面。结论 我院应建立严格的退药制度,规范退药程序,加强药师、医生和患者的沟通与协调,从而减少退药的发生以达到合理及安全用药。

【关键词】退药;门诊药房;合理用药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安全有效直接关系到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门诊药房又是为患者直接提供药品的重要窗口,这就更得为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国家卫计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1]第六章第二十七条中明确指出:“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在我院实际工作中,退药现象仍然相当频繁,这不仅影响了我院的正常医疗工作,更严重的是如果有人利用退药掉包换药,而我们又难以鉴定,这势必会侵害其他患者的利益,也给医院带来了风险。因此退药的安全隐患显而易见。为此,本文对我院自2018年1月至6月期间的退药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退药原因,以期能减少退药现象,保证合理用药及用药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药房自2018年1月至6月期间共调配处方573329张,其中退药处方2870张,占0.5﹪。

1.2统计方法 根据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

对退药原因分类统计,具体统计结果:药物原因1070例,占37.28%;患者原因989例,占34.46%;医师原因687例,占23.94%;药房原因96例,占3.34%;其他28例,0.98%。

3 讨论

3.1退药原因分析

3.1.1药物原因 因药物不良反应而退药的比率最高,占退药总数的37.28%,最常见的是抗生素药物过敏反应。

3.1.2患者原因 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患者原因导致的退药位于第二,为 34.46%。具体原因有:①患者看过说明书后,觉得不良反应多,副作用大而不敢使用或觉得此药不符合自己病症;②家里有此类药品,而医生又开了此类药品;③觉得此类药品价钱太贵,不能接受,④觉得医生开药数量太多或是疗程过长导致退药;⑤拒绝做某项检查所以退相关检查用药;⑥不具备药品的储存条件而要求退药。

3.1.3医师方面 医师在开具处方时的错误造成门诊退药占23.94%,具体表现为:①医生处方错误:输入药品名称、数量错误。②医生盲目开药:如患者腹部肝区疼痛,医生在病人未做任何检查的情况下开具助消化类药物。③医生未掌握药品适应证、禁忌证造成病人退药:患者有该药物慎用的禁忌症或过敏史,但医生在开药时未询问病史,病人取药后查看说明发现有该药的禁忌症,要求退药。如“茴三硫片”为甲亢病人慎用,而医生在开药时未询问病人是否有该病史;如误给糖尿病患者开含糖量高的制剂;给有过敏史的患者开具同类药物;给孕期、哺乳期妇女开具禁用药物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4药房原因 药房部分药品暂时缺货而未能及时补充并通知相关科室导致退药。

3.1.5其他 患者病情改变需住院治疗而退药;检查取消所致用药取消(患者放弃检查或是上级医师认为不需做该项检查);或是划价错误导致退药。

3.2减少门诊退药的措施

3.2.1建立退药制度,规范退药流程

3.2.1.1退药制度[2]:①所退药品必须为本院所配出药品;②患者要有原处方医生的签字,并注明要求退药的原因和数量;③药师要全面仔细检查药品的各层包装,已拆封开启的或密封标签脱落的,有污点、破损、变形或字迹不清等现象的药品一律不得退回;④拆零药品一律不退;⑤需特殊保存的药品一律不退,如需冷藏保存的药品等;⑥退回的药品批号要与电脑数据库中药品批号一致。另外,在拒绝退药的情况下一定要记得给患者做好解释以免发生纠纷。

3.2.1.2办理退药时,应规范退药手续,保障药品的质量。退药流程:先要征得医生同意,医生写退药申请单,注明退药原因和数量及价格→持退药申请单和药品以及挂号单到药房→工作人员检查药品(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核对无误后,开具退药发票并在电脑上操作退药→到门诊收费室,收费员核查是否符合退药范围后,为患者办理退费手续。而回收的药品,药师会将退药信息登记在《患者退药记录本》上,包装无损,批号、效期符合要求的,重新上架。对于不能再次发放的药品将退回药库处理。

3.2.2加强退药管理,医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诊断时需仔细询问病史、用药史、药物不良反应史、既往病史,同时注意药品的禁忌。加强医患沟通,对处方中药品的用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甚至费用等作必要的说明,提高患者依从性。开药过多和重复用药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带来药品不良反应,导致耐药性增加。为此,在诊断时要求医生最好能询问患者是否已购买某些非处方药。对相应的检查更需要与患者沟通,严格把握用药指征。

3.2.3加强药师培训,促进安全合理用药:①加强药师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责任心教育,发药时主动向患者交代药品的服用方法、特殊保存条件及其它注意事项,并说明药品可能会引起的不适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于医生处方开具的数量比较多的药品,主动询问患者是否需要这么多或是否服用过该药以及有无该药的禁忌证等;②药师发药时要严格按规定审核处方,做到“四查十对”,发现处方中药品数量、规格、剂量等有疑问时要主动询问患者并与医生沟通,确认无误后再发药;③加强管理,做到账物相符,药房要及时维护补充暂缺药品,同时通知相关科室与医生,以免因缺货而退药。

3.2.4药学部门应定期为医生提供相关的药学情报,定期编写药讯,向医生介绍一些新的适应证、不良反应等,供医生参考。

3.2.5医院应定期开展处方的调查分析,对退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公布退药信息,将药品的合理使用及管理列入考核机制,督促医生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维护患者利益。通过对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的统计分析可知,退药情况的发生与处方用药过程中的所有环节息息相关,每个环节的差错都有可能导致退药的产生。提示应从药师、医生和患者三个主要方面着手,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三者的沟通与协调,有效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提高医院的诊疗服务和药学服务水平[3]。

参考文献:

[1]郭文渊.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198,200.

[2]罗蔚聪,李玲,周学琴.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门急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6):428-429.

[3]贾增永.对我市门诊药房退药原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42):132-136.

论文作者:王静,秦小玉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医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分析论文_王静,秦小玉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