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网河南杞县供电公司 河南开封 475200)
摘要:现代电力企业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供电服务需求,不但需要提高生产水平,还需要相应的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而线损管理是衡量电力企业供电能力的综合指标。电力企业如何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线损,是当前供电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农村电网建设、改造中,有效控制线损就是直接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城乡建设进程的推进,农村电网逐步得到完善,城乡电价逐步统一,农村用电量日益增长,农村电力营销成为了电力企业开拓市场的又一领域。但受到传统电力营销管理模式映象,农村电网在线损管理及相关控制技术方面相对落后,因而线损居高不下。基于这一问题,农网改造中,加强线损管理,提高农村供电所线损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供电所;线损;方法
1农网线损管理现状
1.1管理问题
缺乏线损管理机制。目前农村供电所并没有完善的线损管理指标,缺乏相应的标准体系。由于供电所工作人员并没有树立标准化经营理念,线损指标不明确,且没有将线损控制任务进行细分。由于没有完善的分析制度,部分区域线路存在交叉,配变电所属不明,部分乡镇线路档案同现场存在出入,最终导致线损计算误差,不利于降损。职责划分不明。由于条件限制,目前农村供电所并没有明确营销管理、技术管理以及线损管理工作内容。受到历史因素影响,农村供电所生产、营销以及配电等工作联系并不紧密,这种相互脱离的工作模式增加了线损管理难度,容易在电量计量、统计、检查等环节出现电损。抄表管理不足。在农村实行抄表轮换及定期抽查制度,但是由于部分农电所抄表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差,因而工作中容易出现少抄、漏抄、错抄等问题,甚至有些地区并没有按照规定施行抄表轮换制度。由于农村农电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相对偏低,在窃电检查工作中存在漏洞,加之无法及时发现电路故障,这些都会增加线路电损。
1.2技术问题
目前农村电网改造任务是进行低压配网自动化改造,但是由于技术管理不足,导致部分线损增加。此外农村用电量增长速度快,建设电网时预测不足,致使后期用电负荷增长过快的区域电网供电能力无法适应区域供电需求,负荷中心同配变位置过远,不但线损增加,电压损耗也相对较高。由于农村供电所人员配置上的不足,无法引入完善的自动化技术,因而电网数据主要依靠人工采集,因此数据存在滞后性、片面性,这种存在误差和滞后性的数据不利于电网的标准化管理。另外,一些设立在农村的小工厂,由于农村配变功率低,而无功补偿只设置在变电站,因而面对大量的低压无功负荷用户,线损必然会增加。除此之外,电网建设施工技术选择不当、单相表电源接入方式不当等都是引发线损增加的重要因素。
2农电所线损管理优化措施
2.1强化核算管理制度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供电所的运行系统中自然也应当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核算环节运用到信息化,能够有效的将核算的误差减小,保证电费、电量和电价的计算结果准确无误。为了杜绝徇私舞弊的情况出现在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当中,供电所应当实行管抄分离的措施,只有将管理和抄表的工作分开进行,才能够形成相互约束和相互独立的收、抄、核环节,并免除核算和抄表收费的措施。
2.2加强计量管理工作
专门的计量管理员应当在供电所中配置,其主要是对日常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负责。在供电所中应当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台账建立起来,以便能够统一的管理用户的电能表,并规定统一的周期对电能表进行检修、校准、更新等工作,尽可能的将表计计量自身的准确性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电力行业中不断出现了长寿命和新型的电能表,供电所应当积极的引进和推广,将老化的或过时的电能表淘汰,统一使用集中的抄表系统。加强管理工作,尤其是配置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根据不同容量设备和符合性质的电能表,在对计量装置进行配置时必须科学合理,将其维持在高速负载率的运行状态,以便保证其的准确性。对于本地农村的用电量计量情况,建议使用集中户外的计量办法,即在一个计量箱中集中若干户电能表的管理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杜绝窃电现象的发生。在线损管理工作中电力计量是最为核心的部分,为了保证计量表的公平性,需要定期对计量表进行检查,保证其计量的准确性。于供电所而言,计量表无论是发生窃电还是自身漏电等情况,都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自然会升高线损。因此,对计量的管理方式应当是集权统一。首先需要做的是认真严肃的检查和校正计量表,检验计量表的人必须具备专业的检验技能;随后需要有专人负责对每一个配电台区中的计量箱钥匙进行保管,管理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坚决避免徇私舞弊的事情发生。只有加强计量部分的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的减少窃电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2.3合理的无功补偿
由于目前很多小工厂开始将发展目光集中在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农村地区,因而农村电网中低压无功负荷用户数量逐年增长。由于供电半径过大,很多配电位置同符合中心距离相对较远,因而导致线损过大。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对功率因数进行实时调整以及合理无功补偿等方式解决。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补偿方式,目前常用的补偿方式有电容自动补偿、分散就地补偿以及随机随器补偿,从而改变电压质量,提高功率因数,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高供电能力,以减少电损。对于武功补偿,还要选择合理的位置,实现预期补偿效果;同时在对于无功补偿装置选择上,要尽量使用科技含量高、自动投切及时以及反应灵敏的产品。
2.4三相就地平衡
调整配变三相负荷,从而令其达到平衡,能够有效减少电网线损,提高配电变压器的效率。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中性线中就会产生电流,电流通过中性线必然会产生电能损耗。因此要调整三相负荷,令配变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度小于规定范围10%,避免某相负荷过重和某相负荷轻载等现象,且低压干线及主要直线始端的三相电流不平衡率应当小于20%。
2.5加强管理
定期抄表。供电所应当规范抄表工作,实行定期超标,杜绝超期抄表或提前抄表,从而避免由于抄表时间不准确而造成的线损波动。另外需要对抄表工作进行分类,依照行业的不同分为非工业、工业、商业、服务业,不同行业类别应当依照固定日期进行抄表。而针对大客户,则需要单独确定抄表日期。抄表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从而消除时间差、数据误差等带来的线损误差。加强抄表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规范抄表人员的工作,有效避免估抄、错抄、漏抄等违法违规问题。农电所在抄表前应当对电力用户的近期生产情况、经营状态以及产品销售量等进行了解,依照其发展状况对客户用电情况进行预估,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防治窃电问题。另外,应当加快新技术的引进,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远程智能化的集中抄表,不但能够提高抄表工作效率,实现了同步自动化抄表,还能够有效降低由于时间差、数据误差等带来的线损波动。提高电价、电量核算管理水平。供电所应当将抄表、核算、收费环节分离开来,在保证独立的同时各个环节还能够彼此约束,从而杜绝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此外先进核算管理技术的使用,也能够有效提高电价核算管理、点亮核算管理以及电费核算管理工作的准确性。
3结论
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仍旧存在诸多漏洞,但是作为一线管理单位,农村供电所必须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降损方式,降低线损,这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基础要求。
参考文献:
[1]江伟,郑锐,万丽丽.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5,15:177-178.
[2]郭志.农村供电所管理中如何有效降低线损[J].低碳世界,2015,35:61-62.
[3]马立军.浅析供电所的线损管理工作要点[J].通讯世界,2015,01:173-174.
[4]姚春艳,姚伟敏,于炎伟.供电所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J].电子测试,2015,16:43-44.
论文作者:翟雨妍1,江曼1,秦彩云1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供电所论文; 线损论文; 抄表论文; 农村论文; 电网论文; 负荷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