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21
摘要:中小城市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角色日趋重要,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发展对于中小城市城乡空间提出了重新整合的要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再组织对于中小城市发展空间支撑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人以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为例,在对略阳县现状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三生空间”融合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保护重要自然生态资源、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等原则,对县域“三生空间”格局进行重构,并提出差异性发展策略。
关键词:三生空间;中小城市;略阳
1、“三生空间”概念
1.1“三生空间”提出的背景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发展意义。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以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土开发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议提出的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中,再一次提出“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提出城市发展要依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统筹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均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大功能空间科学布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类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上述系列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标志着城市开发方式将从以生产空间为主导转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下简称“三生空间”)相协调,在此背景下如何识别和定量刻画“三生”功能空间结构及其组成要素是进行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调整和城市长远发展的基础。
1.2“三生空间”概念界定
目前,学界对“三生空间”尚无明确定义。实际上,“三生空间”即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简称,是城乡环境中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类功能要素在空间上的投影。其中,生产空间具有专门化特征,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定的功能区;生活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活动所使用的空间,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必要的空间条件;生态空间是具有生态防护功能,对于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地域空间。
2、中小城市“三生空间”发展研判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小城市作为连接乡村和城市的纽带,其发展速度和规模也是空前的。《2016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绿皮书》发布:截止2016年年底,中小城市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面积达93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97.3%;中小城市人口达11.7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5.41%;中小城市及其辐射的区域经济总量达57.45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84.9。由上可知,中小城市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坚实基础,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尤其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隐患日益显现,由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效益等状况引发的各类矛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城镇化建设、产业特色化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诉求对中小城市的城乡空间也提出了重新整合的要求。因此,基于“三生空间”理念,研究中小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划定与管理,对于中小城市空间支撑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为例,从略阳县县域层面和中心城区层面两个层级入手,探讨如何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空间,以有效协调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推动“三生空间”融合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三生空间”理念下一步向中小城市推广提供借鉴参考。
图1 略阳县区位图
3、基于“三生空间”理念下的略阳县城市发展探索
3.1略阳县概况
略阳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市西缘,处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县城距离汉中市区111公里。全县域内有宝成铁路纵贯南北,309省道略康段、略勉段横穿东西,十(堰)天(水)高速陕西段纵贯全境并已通车,嘉陵江可通船只,水、路交通形成互补格局,区域交通较为便捷。
略阳县土地总面积2831平方公里,共辖2个街道办事处,15个镇, 183个村民委员会,21个社区居委会,787个村民小组。2015年末,县域户籍总人口186517人。
图2 略阳县域产业布局规划图
3.2略阳县发展综合条件分析
3.2.1区位交通良好,但经济外向度较低
略阳县位于陕甘川交界地带,十天高速、宝成铁路为略阳发挥区位优势提供了有利条件。十天高速设五郎坪、吴家营、白水江3个互通立交出入口,大黄院、马蹄湾2个停车区,略阳服务区1处,宝成铁路设略阳站等多处站点。此外,略阳通过十天高速、宝成铁路可与汉中城固机场、广元盘龙机场、天水机场便捷联系。
尽管外交通条件的改善为略阳县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略阳现状经济仍以出售矿产资源,即“资源初级出口”为主导,经济发展的资源依赖性强,附加值低,同时内部消费和外来消费都比较乏力,对外交通和区位优势的发挥缺乏相关产业的支撑。因此,略阳县区位交通优势要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必须培育和壮大现代物流业、现代旅游业等外向度较高的产业。
图3 略阳县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图
3.2.2作为生态功能区和限制开发区域,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
根据《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陕政发〔2013〕15号),略阳县属于限制开发区域,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价值是略阳的主导功能。
然而,略阳现状产业仍以矿产开发为主导,其特征是“三高一低”,与主体功能相矛盾。同时,矿产开发仍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县财政、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在没有形成新的支柱产业之前,财政收入、就业等对矿业的路径依赖使得地方政府短期内仍可能将矿业视为支柱产业,继续予以支持。
因此,发展循环矿产产业仍是重点任务之一,而发展循环矿业的基础和前提是发展矿业,现阶段矿产开发要同时保持经济性和生态性,技术和制度难度很大,矿业转型升级面临困难。与此同时,现状特色农业、旅游业等绿色产业尚不足以支撑县域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更难以支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必须进行产业升级。
3.2.3城市自然生态基底良好,但空间布局散乱,城市特色彰显不足
略阳县整体自然生态本底良好,县域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及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中心城区内有“五山三水”相依。然而近年来,迫于城镇发展、用地扩张的需要,区域土地、资源空间结构不合理、利用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给略阳县生态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同时,目前这些珍贵的山水资源并没有良好的融入到城镇建设当中,发挥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
3.3构建基于“三生空间”理念下的略阳县城市发展策略
对略阳县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现状用地类型、生态斑块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和空间增长边界,并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城市发展定位,合理确定产业方展方向和产业发展体系,进而架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序融合的城镇空间格局。
图4
图5
3.3.1生产空间
(1)合理分区——打造差异化农业发展片区
结合资源条件,将县域农业发展分为三个区域,即东北部水源涵养区、南部林业保护区、西北部特色农业种植区。
东北部水源涵养区以水源涵养为主要功能,重点发展乌鸡、大鲵、食用菌、茶叶等产业;南部林业保护区以林业保护为主要功能,重点发展中药材、核桃、乌鸡、经济林果等产业;西北部特色农业种植区以特色农业为核心,重点发展食用菌、烤烟、蔬菜等产业。
(2)集聚高效——培育聚集效益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园区
农业发面,主要通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重点推进略阳县横现河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以及黑河乌鸡现代农业园区、略阳县瑞龙现代农业园区、略阳县东林现代农业园区、略阳县多成现代农业园区、略阳县中川坝现代农业园区、略阳县邵家营现代农业园区、略阳县毛坝现代农业园区等7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
工业方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工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一批配套能力强、聚集效益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工业园区,将略阳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产业基地。重点推进毛坝食品医药工业园区、化工建材工业园区、冶金矿产工业园区、黑河坝新材料产业园等4个工业园区发展。
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北引线片区物流园区、白水江现代物流园区、郭镇中药材贸易园区、黑河现代物流园区等4个现代物流园区。
(3)轴带串联——构建产业、旅游、生态等多维度发展脉络
循环经济产业走廊:主要依托国道345(原省道309)线,推动4个工业园区以及黑河镇、郭镇等矿区联动发展,实现产业共生发展,不断提升沿线工业循环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乡村自驾旅游发展轴:整合国道345(原省道309)周边生态及文化资源,打造一条串联硖口驿镇、接官亭镇、横现河镇、金家河镇、郭镇的美丽乡村公路,营造“畅、安、美、独”的乡村自驾旅游环境。其中,郭镇依托核桃园为主的农业休闲自驾游资源,金家河镇依托香猪、绿色农产品打造特色农家乐,接官亭镇打造以大樱桃示范基地、草莓园、茶园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塔坡寺林场休闲、响水沟景区结合,横现河镇依托桑蚕和杜仲生产基地开发休闲农业体验游,硖口镇作为自驾游线路东入口,设立旅游咨询服务点。
八渡河氐羌民俗生态旅游带:南起中心城区北部,北至五龙洞镇,长28公里,是连接高速与五龙洞森林公园的唯一景观通道。以氐羌文化为主题,重点建设28公里氐羌民俗风情观光带,着力提升景观风貌和丰富观光休闲旅游产品,南与中心城区休闲养生旅游相衔接,北与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相呼应,把八渡河氐羌民俗生态旅游带打造成县域精品旅游带。
“嘉陵江-蜀道”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带:南起白雀寺古镇,途径城市休闲养生景区、古栈道遗址,北至白水江镇仙人关景区。以嘉陵江蜀道文化为主题,重点发展白雀寺古镇、灵岩寺宗教文化园、嘉陵江古栈道、峡谷漂流、仙人关景区等景区景点。
图6
图7
3.3.2生活空间
(1)山环水抱、绿脉通江——修复自然山水本底、构建生态景观格局
充分利用主城区“凤栖五山麓,俯饮三江水”这种山水城相依的生态本底,以外围山体绿化为依托,以八渡河、玉带河、嘉陵江河流生态廊道为轴带有机连接主城区内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并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带布置构建景观通廊,强化外围山体绿化向城区的景观渗透。最终形成“廊、带、轴、点”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碧带穿城、绿屏环绕、山水相依、绿块点缀”的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体系,重塑山水格局。
(2)双星伴月、续谱华章——疏解老城功能业态、深挖城区用地潜力
将部分工业、教育产业、养老产业等功能业态由主城区疏解至横现河片区和接管亭片区,并相应配套完善两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两片区的吸引力,带动片区发展,构建城区除老城之外的两大新增长极核,有效缓解城区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
基于城区用地条件紧张的现状,城区建设应加快进行旧城更新改造,合理腾挪置换用地,增强土地开发强度,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随着主城区北端与十天高速下线口相连的北引线道路的建设,主城区可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借势向北拓展用地,发展北引线组团和菜籽坝组团,增大城区可建设用地面积,缩小城区人地矛盾,加大城区承载力。
(3)珠串锦绣、多境洞天——强调公交导向开发、发展组团生长模式
以公交站点为中枢,以1000米(约步行十分钟路程)为辐射半径建立集商业、文化、居住等于一体的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并与城市道路、滨水步道等相衔接,以实现带状城市的紧凑开发,缩短居民出行距离,缓解带状城市交通压力,打造步行城市。
顺应地形地貌,依托中心城区主要交通廊道,围绕各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构建功能组团,整体形成多核式组团生长结构,增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率,组团之间以城市绿带相隔,以保持各组团相对的独立性,方便居民就近生产生活。
(4)盈彩水岸、阆滨闲径——塑造多样水岸风貌,创造生动滨水场所
根据城市触媒理论,将沿江水岸划分为四种类别:工业岸线、生活休闲岸线、活力商业岸线和生态景观岸线,分别以工业公园、文化娱乐、餐饮休闲、商业购物、生态观赏、康体健身等为主题,设置相应的大型综合类、中型、小型项目,通过公共设施的触媒作用带动城市开发,打造盈彩水岸。
优化区域路网结构,科学引导和分流交通流量,将滨水路从交通职能中解放出来,主要承担休闲景观职能。滨水路及岸线剖面设计应尊重江水岸线天然河道线型,结合周边地块功能合理选择道路断面形式,根据季节性水位布置各类滨水活动设施和亲水空间,打造滨水生活休闲景观道。
3.3.3生态空间
图8 略阳县域生态体系规划图
(1)构建县域生态空间格局
基于县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重要生态斑块及区域基础设施走廊等生态影响因子的分析,构建“两脉、三轴、四核、多极”的县域生态空间格局,打造生态安全、风光秀美的绿色略阳。
“两脉”:指沿东部的汉江水系和西部的嘉陵江水系形成的叶脉状生态廊道,是连通山林、水系、城镇间的重要生态通道,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洪涝调蓄等生态功能,构成县域生态体系的骨架。
“三轴”:指沿十天高速、国道345(原省道309)及宝成铁路这三条县域内主要基础设施线路建设的生态绿轴。生态绿轴的建设不仅应满足区域基础设施防护林带的规划要求,而且应尽可能的联系各级镇村绿地,构建县域生态网络,保证生态廊道的畅通,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预。
“四核”:指依托县域内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风景名胜区等形成的生态斑块,承担着区域内生态保护、旅游休闲等功能。具体包括略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五龙洞国家级森林公园及灵岩寺—江神庙共四处生态绿核。
“多极”:结合各自生态环境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对中心镇、重点镇、一般镇及行政村提出生态环境建设要求,形成镶嵌于绿色山水之中的多极绿核。
(2)划定生态功能分区
依据略阳县各类地域生态环境特点、社会经济及产业发展现状等,将全县划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分区,分别为东北部自然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西北部景观旅游与特色农业生态功能区、南部城镇协调及林业保育生态功能区。
①东北部自然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生态环境:位于略阳县东北部,该区域以高、中山为主,山高坡陡、土薄石多,小于25°的缓坡地仅占10%左右,森林蓄积量大。本区地处秦岭南坡,汉江、嘉陵江源头,是两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功能定位:自然森林保护与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育
发展方向:加强略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五龙洞国家级森林公园区以及八渡河水源保护区的全方位环境保护工作,规划严格禁止开发建设,其用地边界不得调整,除非在法律法规另外有所规定的非正常情况外。
②西北部景观旅游与特色农业生态功能区
生态环境:位于略阳县西北部,该区有铁佛寺、西淮仙湖、仙人关遗址等多个旅游景点。
功能定位:风景旅游开发、特色生态农业
发展方向:借助该区良好的自然环境及人文景观资源,发展集生态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特色餐饮于一体的特色生态园区,打造出独具地方经济特色的农业生态功能区,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重发展。
③南部城镇协调与林业保育生态功能区
生态环境:该区是城镇建设与生活生产最为集中的区域,人口密度最高,土地利用程度最高、交通相对发达。
功能定位:生态园林城镇、森林资源保育
发展方向:一方面,加快城镇生态绿化建设,以绿化、美化为目标,改善城镇环境面貌,提高城镇绿化水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镇复合生态环境系统的调控能力,建设好具有略阳特色的绿色生态小城镇。另一方面,加大森林保护力度,加强后备资源培育,扩大森林植被面积,搞好森林抚育,提高森林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构建区域的重要生态屏障,促进林区生态、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4、结语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案例的特殊性在于其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三生空间”在融合发展时各种常见的限制因素及情况,代表了许多中小城市发展
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选择。略阳县现状以资源依赖为主的发展引擎, 以及在城市建设空间拓展时对生态空间的吞噬等等,又代表了现有许多中小城市在中国经济腾飞中的发展现状。
本次基于“三生空间”理念下略阳发展策略的探索,为同类型中小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未来城乡空间的构建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三生空间”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结构,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从而实现城乡空间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扈万泰,力国,沐晖.2016. 城乡规划编制中的“三生空间”划定思考[J].城市规划,40(5):21-26.
[2]李广东,方创琳.2016.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功能定量识别与分析[J]. 地理学报,71(1):49-65.
[3]黄金川,林浩曦,漆潇潇.2017.面向国土空间优化的三生空间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36(3):378-391.
作者简介
肖宁(1989-),男,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人居环境所规划师。
论文作者:肖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生态论文; 略阳县论文; 空间论文; 略阳论文; 中小城市论文; 功能论文; 县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