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消费者出行特征与商业空间结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空间结构论文,上海市论文,特征论文,消费者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上海市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变及相关研究概述
上海大都市的城市空间结构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长期以来人口分布密度中心地区大于 边 缘地区,边缘地区大于郊区的格局已随着1980年代末开始的大规模城市建设而发生较大变化 ,一方面市中心区人口大量外迁而另一方面八大边缘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城市空间大置 换引发了中心城区过密人口向外围疏解扩散,其数量、规模和速度均为前所未有,以中心城 为单中心的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形态正逐步向多核心集聚的“分散组团式”的大都市形态转 变。
人口在地域呈现出的再分布态势客观上对商业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城市空间结 构大转换背景下,全市商业体系空间分布调整与重组也在加速运行,这一转换阶段的商业布 局形态既反映了历史延续的过程,又有其特殊的时代特征。通过对上海市商业空间的再研究 ,可以明确在新时代的市场下,商业空间布局的新特点与新需求,并通过规划手段,引导土 地高效使用。对市民消费需求的研究,可以预测需求提高趋势,合理满足、引导、挖掘商业 消 费潜力,对现状需求状况提供相应的商业设施配套。对商业空间布局的研究不但直接使商业 购物行为主客体受益,也对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交通系统完善起到参照、依据的作用 ,而且从商业购物行为可推测出城市其它方面的变化趋势,例如:文化需求、就业岗位的提 供、城市化进程等。
1.1 已有研究概述
大城市的商业空间布局研究在198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徐放(1984)对北京主要商业中心研 究中,将北京市商业服务中心划分为五个等级,并分析出历史、人口密度、交通易达性等3 个主要影响因素。杨吾扬(1997)对北京市的商业服务业空间分布的研究中,详细分析了商业 区的形成历史及现有空间分布模式,并运用范力农定理求“铜心”的方式预测西单将成为将 来的中心商务区,又图示出理想的北京商业服务业空间结构。阎小培等(1993)对广州市城区 商业区位布局的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法,把商业中心分为三个级别、五种类型,通过空间分布 发现其与中心地学说并不完全一致的特点,并对此特点作了深入分析。于洪俊(1983)对上海 市商业中心的等级结构研究中,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上海市区商业中心分为三个级别、五 种类 型,并归纳出不同级别的商业中心的职能构成特点,即“高一级商业中心一般总是包括比它 低一级的商业中心所拥有的全部职能,另外再加上一部分同自身级别相称的职能”。此外, 宁越敏(1986)、安成谋(1990)分别对上海和兰州市商业中心区位进行过分析。对商业中心区 位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除历史、人口密度、交通便捷性外,还扩展到地价、消费者行为、城 市规划的作用等因素(乐燕鸣,1999、虞蔚,1986)。
由于研究的角度、方法、时间方面的原因,历次对商业空间分布的研究均存在一定局限性 。第一,角度问题——既往研究均从商业设施的理论布局出发,缺少从消费者使用角度考察 。商业设施的合理运行,一方面靠理论指导的模式布局,另一方面取决于消费者的使用状况 ,两者的共同认同才构成商业设施的实际分布模式。第二,定性定量——既往研究以定性推 论分析为主,定量分析欠缺。随着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以及对大城市社会问题 解决的迫切需求,定量分析研究的指导意义越来越大。第三,时间断面——对于我国商业空 间布局的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1980年代,而1990年代以后,商业空间布局的变化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既现有研究成果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有所减小。
1.2 课题研究背景
本研究运用上海市第二次全市性交通调查的相关数据对上海市消费者购物行为与商业空间 结构进行分析。
上海市第二次全市性交通调查是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组织的,并上报市政府获批准执行 。该项调查内容广泛覆盖交通出行的多方面,诸如:居民出行调查、流动人口出行调查,从 业人员资料、吸引点调查、车辆出行调查、市境出入车辆调查、公交运量调查等12项内容。 其中1995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实施的居民出行调查共动员2374名调查员和统计系统的专职 调查人员,因此,该次调查的 样本数据质量与准确性均较高。本研究主要利用了该调查中以购物和娱乐为目的的居民出行 数据(注:将娱乐出行也包括在内是考虑到娱乐是广义的消费,城市商业区由娱乐设施与商业设施 共同组成。)
运用上海市第二次全市交通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上海市商业空间布局分析具有客观性、准 确性、即时性等优点。首先,“上海市第二次全市交通调查”的相关数据从消费者角度反映 了上海市民如何使用上海已有的商业设施,更真实客观地体现了1990年代中期上海的商业空 间布局状况;其次,“上海市第二次全市交通调查”的相关数据统计可以在数量及空间分布 方面最大程度地描述该时间断面的状态信息,在定性与定量上均能进行深入分析;再次,19 95年的“上海市第二次全市交通调查”的相关数据是可获得的最新、最权威的覆盖上海市区 范围的信息,这使得此次研究在最大程度上努力达到即时性(注:大规模交通调查的周期一般为10年,考虑到从调查到数据录入,从初步分析到正式交通 调查报告发行有几年周期,而利用交通调查数据进行交通以外目的的分析需在政府内部对该 数据分析已基本完成以后才有可能,本研究虽是对1995年所做分析,但已经在最大程度上达 到 及时性。
另外,“上海市第二次全市交通调查”以交通小区为数据采集单元,突破以行政区为数据 采集单元的模式。在上海市第二次全市交通调查中,上海市以交通小区的形式被划分为600 多个调查区,使本研究可在利用其它统计数据所达不到的地域精度上进行,清晰反映出商业 布局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
1.3 数据的基本情况及研究地域设定
居民出行调查于1995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对6岁以上常住人口1%为对象,采用家庭访问调 查方式,详细记录过去24小时的出行状况,有效被调查者人数达115,226人,调查内容包括 :出行时间、交通工具、目的地、出行目的等,其中出行目的分为上班、上学、购物、娱乐 、业务、生活、回家。以购物和娱乐为目的的出行分布是本次研究的对象,调查记录到的购 物、娱乐出行次数共11750人次,占总出行人次的5%(表1)。
表1 分出行目的出行人次及比例
出行目的 购物 娱乐上班上学业务生活回家总计
人次6661 5089
65435
214114400
23905
109586 236487
比例2.8% 2.15%
27.7%
9.05%1.9%
10.1%
46.3%
100%
研究对象地域设定为上海市区及近郊,包括内环线以内各区,及内环线以外浦东、高桥、
金桥、张江、周家渡,五角场、彭浦、真如、虹桥、漕河泾和长桥,基本覆盖上海大都市的 实体范围。
本研究首先将交通小区间的消费出行流按次数分组,分别考察各组的空间特征。其次对各 小区吸引消费出行人次总数、排序、分组、划分主要商业吸引区,并考察各吸引区吸引范围 ,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论构建上海市商业空间结构模式。
2 消费出行交通量起迄分析
2.1 概况
在本次购物消费出行起迄分析中,将各交通小区不同出行量分成10个组别,分别为出行量 3~5、6~8、9~11、12~14、15~17、18~20、21~23、24~26、27~29、30~32。通过 对各组别分类分析与综合交叉分析,笔者得出,上海市居民购物出行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 (1)市中心集聚性;(2)出行与距离反比性;(3)“核心—边缘”分异性;(4)“西区——东区 ”分异性。
2.2 市中心集聚性
上海市居民购物消费出行在出行量与出行方向上均呈现向市核心区集聚现象,从而在 市核心区(指黄浦区及其邻近地区)形成一定数量与规模的商业吸引点。
首先,购物消费出行目标区以黄浦区为最多。位于黄浦区的14个交通小区以吸引354个其他 小区、购物消费吸引(到达)总量683的绝对数值居全市首位。其购物消费吸引总量是真如地 区的6倍,浦东陆家嘴地区的5倍,长宁地区的4倍,南市、静安、卢湾区的2倍,黄浦区的商 业吸引力在绝对数值(尚未考虑其人均与地均水平)上就占有很大首位度,可见该核心对全市 的吸引与集聚作用之大。黄浦区在1995年零售商业网点已达5741个、从业人员67276人,饮 食业网点555个,从业人员165189人,其强集聚力正是由这些商业设施支撑形成的。
其次,购物消费出行量大的交通小区在市核心区出现得较多。在出行量大于15的样本组别 中,其空间主要分布在南市区、卢湾区、黄浦区、静安区、闸北地区与虹口地区靠近黄浦的 地域,这些地域的大出行量小区往往在2个以上,而市区边缘地域虽也有个别大出行量交通 小 区,但明显分散、密度低。
2.3 出行与距离反比性
出行量与出行距离成反比,即居民购物消费出行量大的,其出行距离以邻区间移动为主, 出行量小的,其出行距离最大可纵贯上海市区。
经数据统计表明,购物消费出行量大于12的26个交通小区中,仅有2个样本交通小区有跨区 出行情况,其余24例均为邻区出行,邻区出行率达92.3%。出行量在9~11的样本组别中,16 个样本由4个跨区出行与12个邻区出行组成,邻区出行率为75%;出行量在6~8的52个样本中 ,有17个跨区出行样本与35个邻区出行样本,邻区出行率达67.3%。
一般情况下,大出行量的消费购物行为以日常用品采购为主,而小出行量的购物行为以中 、高档次消费目的为主,前者对商业吸引点离住处距离有很强敏感度,而后者的敏感度呈弱 势。
2.4 “核心——边缘”分异
从购物消费出醒交通量分析,市核心区(指黄浦区及其周边邻区)的购物出行量,无论在大 出行量组别还是小出行量组别中,均远高于市边缘区(浦东新区、长桥、漕洒泾、真如、彭 浦)。一方面,市边缘区由于市政公共设施配套建设不完善、人口密度小导致在客观环境上 压抑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中,中高阶层对市核心区的侵入与接替现 象,使城市核心区的原低下阶层居民被迫越来越多地被排挤到城市边缘区,从而产生不同消 费力在空间上的分异,促成“核心——边缘”特征的OD分布。
2.5 “西区——东区”分异
城市西区以虹桥地区为代表,其虽然在城市空间中处于市边缘区,但该地区呈现的购物消 费出行量却不同于其他市边缘区,虹桥地区购物消费出行总量271,吸引非自身交通小区110 个。“核心——边缘”分异对于虹桥地区而言几乎不存在。其次,该地区有一定数量购物出 行直接指向市级与次市级商业中心,如南京东路、淮海路,构成大距离购物消费出行。这一 现象表明,该地区商业活力强,消费需求大、对消费出行的距离敏感程度弱。
城市东区以南市区老城厢为代表,其处于市核心区偏东南,具有优越的区位与交通便捷度 。同样,其购物消费出行总量大,达318,吸引交通小区186个。南市区购物消费出行流线个 性突出。虽然南市区离南京东路、淮海路距离近、交通便捷,但仅在西北、1/3区域购物消 费出行指向邻近的商业吸引点,而南市临江的东区购物消费出行却舍近求远地指向四川北路 与杨浦地区。这一现象表明,该地区商业活动总量大,对消费出行距离敏感不强。
从表象上看,“西—东”分异不突出,甚至体现出共性,但在实质上却是截然相反。首先 ,西区购物消费出行活动体现在个体性强,即个体的消费能力,消费需求大;东区老城厢群 体购物消费活力大,体现在人口密度高,而实际个体消费能力低。其次,东西区同样出现较 大距离的出行现象,西区指向南京东路、淮海路,更大程度上是消费结构与消费需求提升的 表现;东区指向以“面向工薪、价格低廉”为商业定位的四川北路则较大程度上为消费结构 传统、消费力弱的反映。
同时,通过考察商业吸引点状况,西区的静安寺地区的吸引力度已较大超越东区豫园地区 ,并且豫园商业中心从购物消费吸引量上看已衰退为区级中心,也证实东西区差异。
这些差异本身是“西区居民构成多为中高收入阶层,消费能力强、消费结构国际化、需求 层次高,东区居民构成多为中下收入阶层,消费实力弱,消费结构传统、需求层次低”,这 一社会分化造成的地域空间投影。
3 吸引区空间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3.1 上海市主要商业吸引区空间分布
3.1.1 商业吸引区等级序列分布
通过对购物消费出行量进行分区排序,得出上海市商业吸引区基本呈四个分段等级,现将 前20位小区列表如下,经归类合并,得出上海市14个主要商业吸引区,经再次排序分别按购 物消费出行吸引总量与交通小区吸引数量排序结果见表2。
表2 商业中心区按吸引量排序
商业中心区(交通小区番号) 交通小区吸引数量 消费出行吸引总量
等级划分
南京路102\109 118 260
1
四川北路917\913\902 89 248
2
人民广场103 47 157
3
淮海中路307\308 52 148
3
静安寺602\601
59 130
3
杨浦体育场(公园)1026 21
81
4
虹口体育场(公园)911
14
60
4
五角场1916 19
56
4
豫园210 19
54
4
沪西体育场503
20
48
4
上海电视台617
16
48
4
和平公园908 14
48
4
上海国际展览中心151216
47
4
徐家汇412
32
44
4
现按两项排序结果定义南京东路地区(交通调查小区号:102、109)、四川北路地区(917、9 13、902)定义为市级商业中心区,将人民广场(103)、淮海中路地区(307、308)、静安寺地 区(602、601)定义为次市级商业中心区,将杨浦体育场(1026)、虹口体育场(911)、五角场( 1916)、豫园(210)、沪西体育场(503)、上海电视台(617)、和平公园(908)、上海国际展览 中心(1512)、徐家汇(412)地区定义为区级商业中心区;其余商业吸引区为一般住宅小区级 商业中心。四级吸引区的吸引量与吸引力度基本呈现“高等级、高级差”状况
3.1.2 商业设施在商业中心区分布模式
商业设施在各级商业中心区主要呈“点线结合”分布模式。线状分布的商业设施主要依托 道路,形成繁华的商业街,这种线型商业中心在上海地区主要出现在市级、次市级高等级商 业 中心,例如南京东路、福州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该种商业形态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沉 淀并在市民心中构成一定习惯认同。点状分布的商业设施主要依托人流集散点与交通枢纽点 ,形成聚合性商业空间,这类分布模式主要出现在区级商业中心,例如徐家汇、五角场、上 海国际展览中心,该种商业形态主要是交通便捷度与区域特性在城市空间上的投影。
3.1.3 商业吸引区城市空间分布
上海各等级商业吸引区在城市空间中分布形成独特形态——“异型十字加散点”。
“异型十字”由东西、南北两条商业吸引区聚合带构成。东西向商业吸引区聚合带由外滩 地区(111)、南京东路地区(109、102)、人民广场地区(103)、上海电视台地区(617)、静安 寺地区(601、602)、沪西体育场(503)、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地区(1512)构成主商业区带;自 南向北由豫园地区(210)、淮海中路地区(307、308)、南京东路东段(109)、四川北路(902、 917、913)构成次商业区带。两条商业吸引区带在东向与南向上呈极短形态,主要因1995年 浦东开发启动不久、南市区老城厢改造迟缓等综合因素影响,造成“十字带”的异形。
“散点”分布模式反映另有一些游离于“异型十字”商业吸引区聚集带的吸引区,典型的 如 :五角场商业吸引区(916)、杨浦区体育场商业吸引区(1026)、徐家汇商业吸引区(412)等 ,这些吸引区共同特征是,均具有较强的区域吸引范围,并离市核心区较远,这类商业中心 区补充了受“异型十字”商带辐射力较弱或无法到达的地区,尤其对市边缘区具有较大 意义。
3.2 上海市区各等级商业吸引区
3.2.1 市级商业吸引区
以购物消费出行量吸引总量分析,上海市级商业中心区主要由南京东路地区和四川北路地 区构成。由这两片商业吸引区产生的吸引可达范围几乎完全覆盖上海市区范围,仅在浦东的 腹地、真如与彭浦偏离市核心区吸引薄弱。
3.2.1.1 南京东路商业吸引区
该地区是上海市传统商业集聚区域,以南京路为主,周边还有河南路、西藏中路、福州路 等商业街,共同构成上海的商业强中心。南京东路的商业主导地位在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市 民购物消费心理习惯定势,乃至全国商业地位上均广泛获得确认。
购物消费出行数据表明,南京东路商业吸引区在购物出行吸引量与吸引交通小区数量上均 处 于全市商业等级体系的绝对首位,而且与下一等级商业吸引区级差较大。其购物消费出行吸 引数量是人民广场商业中心区的1.66倍,是淮海中路商业中心区的1.76倍,是豫园商业中心 区的4.81倍,是徐家汇商业中心区的5.91倍,其吸引的交通小区数量分别是上述几个商业中 心区的2.51倍、2.27倍、6.21倍、3.69倍。
南京东路商业中心区的吸引辐射可达区几乎可覆盖除浦东、真如、彭浦外的其他区域。其 主要吸引区(指吸引量大于3的交通小区)为黄浦区与相邻区域、卢湾区南部、长宁地区西部 。由此可知,南京东路商业中心区在承担市级商业中心职能的同时,还兼具市核心区地区级 商业中心的职能。
3.2.1.2 四川北路商业吸引区
该商业吸引区位于虹口地区西南部,主要由四川北路商业街构成,是新兴的市级商业中心 区,其商业以中低档消费品与针对工薪阶层为特色定位。
从严格意义上分析四川北路商业中心区在1995年,尚处于准市级商业中心区地位,而无法 与 南京东路地区并称市级中心商业区。一方面,四川北路商业中心区购物消费出行吸引总量大 ,接近南京东路地区,是其95%,与次市级商业中心区的出行吸引量也形成一定级差,从吸 引总量上,四川北路商业中心区已完全成为市级商业中心区。
另一方面,其吸引交通小区数量与吸引可达区范围表明,四川北路商业中心区仍无法对全 市构成全面影响。首先,其吸引的交通小区数量为89个,是南京东路商业中心区的75%,对 照其吸引量是南京东路的95%,反映出,四川北路商业中心区更多地依靠较少地区的相对较 大吸引量作支撑。其次,吸引可达范围仅局限于市区东北部,主要覆盖地区为五角场地区、 杨浦地区、虹口地区、闸北地区与南市区部分地域,而对市区西南部区域,如静安、长宁、 徐汇、虹桥地区几乎无吸引作用。
四川北路准市级特征的形成是其地理区位与功能特色定位的直接与必然结果。因此其仍无 法动摇南京东路地区的绝对市级首位中心的地位。
3.2.2 次市级商业吸引区
按购物交通吸引量分段,将吸引量在100~200之间的交通小区定义为次市级商业中心区, 共有人民广场商业中心区、淮海中路商业中心区、静安寺商业中心区三处。这一等级的商业 中心区在购物消费吸引量与交通小区吸引数上十分相似:购物消费出行吸引量在130至160间 ,吸引交通小区数量在40至60之间,而且有规模、形象相似的一般吸引区,呈均衡态势。同 时这三个商业中心区在商业功能特色上相异性较大,从而彼此间除同级竞争外,还具有很大 互补性,乃至对市级商业中心区起到补充、丰富的作用。从全市的作用与影响看,这一等级 商业吸引可达范围在总和上可覆盖全市区,但苏州河以南地域覆盖面广。
3.2.2.1 静安寺商业中心区
静安寺商业中心区位于静安区南部,以静安寺、静安公园为商业集聚的依托核心,是一个 旅游、休闲、购物综合功能的商业中心区。
静安寺商业中心区对市区西南部吸引影响比较大,其吸引可达范围主要以静安区、虹桥地 区、长宁地区、徐汇地区为主。其一般吸引区主要由静安区南部与长宁区东北部小片构成, 呈一以静安寺为中心的团状形态。
3.2.2.2 人民广场商业吸引区
人民广场的主要职能是行政、文化中心与交通枢纽,该地区商业购物功能主要是位于从属 地位,起到为主要职能配套服务的作用,但该地区商业活动仍很强,主要得益于人流汇集、 南京东路商业延伸作用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其成为次市级商业中心区,并在购物消费 出 行吸引量上居首位。
人民广场商业吸引力对全市都产生影响。其吸引力可达范围的空间形态近似于南京东路商 业区,几乎覆盖全市,但以静安区、长宁地区、徐江地区、南市区为主;其一般吸引区主要 覆盖黄浦区、闸北地区、静安区的邻近地域。整体而言,人民广场商业中心区由于南受淮海 路 、西受静安寺商业中心区影响而吸引腹地狭小,因此其吸引作用区并不以其为形心,而稍偏 北。
3.2.2.3 淮海中路商业中心区
淮海中路商业中心区地处卢湾区北部,以淮海中路为主,主要以中高档精品销售为主要经 营 特色,在上海市的商业历史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地区的购物消费出行吸引量及吸引交通小区数处于同级中等地位。尽管淮海中路为东西 向商业街,但其吸引力可达范围仍呈现出以淮海中路为中心的团状形态。其一般吸引区在人 民广场与静安寺的影响下,偏南发展,主要覆盖淮海中路南侧的卢湾、南市部分地区。
从一般吸引区范围的角度考察,三个次市级商业中心区均有其独立吸引区域。但由于三中 心相互接近,独立吸引范围狭小。人民广场与淮海中路商业中心的商圈以金陵路为界,并在 八仙桥、宁海西路地区形成商圈重叠区;静安寺与人民广场的商圈交界在石门二路、南京西 路、江宁路、康定路、胶川路,并在石门二路、南京西路、康定路、江宁路围合区域内形成 商圈重叠区;静安寺与淮海中路商业中心的商圈至1995年尚未形成交界与重叠。由于苏州河 以北缺少次市级商业中心区,而四川北路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次市级中心区的特征,这可以从 其商圈局限在市区东北部,与人民广场商圈交界在苏州河东段反映出。由于三大次中心相互 接近,一般吸引区的相互交叉重叠严重,独立吸引范围狭小,商圈争夺竞争十分剧烈。
从商圈形成的现状分析,在不出现新的同级商业中心区的前提下,人民广场、淮海中路、 静安寺商圈将分别向北、东南、西向扩展,四川北路商圈将向东、西向扩展;人民广场与静 安寺商业中心区的商圈在静安区东部、北部将出现激烈争夺,静安寺与淮海路商业中心会在 徐汇地区开展竞争,人民广场与淮海路商业中心区商圈交界部界线较分明,将较少出现争夺 状况,人民广场与四川北路商业中心将可能在闸北地区争夺商圈的扩展腹地。若考虑新兴次 市级商业中心区的出现,仅从空间分布、商圈有效覆盖至市区的角度而言,在闸北地区与彭 浦地区交界处、徐家汇地区、陆家嘴地区、杨浦地区出现新的次市级商业中心的可能性最大 。
3.2.3 区级商业吸引区
本次研究中将购物消费出行吸引量44~100之间定义为区级商业中心区,共有杨浦体育场( 公园)、虹口体育场(公园)、五角场、豫园、沪西体育场、上海电视台、和平公园、上海国 际 展览中心、徐家汇等9个商业中心区。该等级商业中心区在消费出行吸引量上差异不大,但 由交通小区吸引数量与空间分布体现出的吸引力度与吸引区域特性却各有差异。其中一些商 业中心区呈现强区域性,另一些商业中心区呈现弱区域而强市域性,一些商业中心区具有 发展成高等级的商业中心区的潜力而另一些将可能被高等级商业中心区扩展包纳或衰退。
区级商业吸引区可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商业中心区依托文化休闲设施。例如杨浦体育 场、虹口体育场、沪西体育场、和平公园商业中心区,以体育场或公园为依托发展商业,并 使商业从配套功能逐步发展成为综合主导功能之一,从而形成地区级商业中心。第二,商业 中心区依托交通节点。例如五角场、徐家汇、上海电视台商业中心区,均处在城市主干道交 叉或汇聚点,利用人流多、交通便捷的优势形成商业中心。第三,特殊地区。例如豫园与上 海国际展览中心商业中心区,前者主要是历史文化沉淀构成的旧城厢旅游商业区,后者是受 虹桥国际机场、虹桥开发区影响形成的特殊社会空间的商业中心区。
3.2.3.1 五角场商业中心区与杨浦体育场商业中心区
五角场与杨浦体育场是市东北地区仅次于四川北路的两个区级商业中心区,对于缺乏次市 级 商业中心的市北部地区而言,两者均有机会与潜力发展为高一级商业中心区。
两者在购物消费出行吸引量与交通小区吸引数量上相差不大,杨浦体育场商业中心区稍优 于 五角场,前者两项数据均为后者1.1倍;从吸引区可达范围分析,前者亦大于后者;从交 通便捷角度分析,五角场人流汇聚力强于杨浦体育场地区;从区位与吸引腹地角度分析,五 角场位于市区东北端,对宝山区吸引与带动潜力巨大,而杨浦体育场地区受四川北路商业中 心区影响稍大,在东南部受黄浦江阻隔使其吸引腹地扩展较多受阻。
3.2.3.2 徐家汇与五角场商业中心区
徐家汇与五角场商业中心区的构成模式有很大相似性,均为在交通汇聚点形成商业中心区 ,以人流大、交通便捷为最大优势。
这两个区级商业中心区的外在形态相似,但内部吸引模式吸引力范围却呈鲜明反差。在购 物消费出行吸引量上,徐家汇商业中心区位于同级商业中心区之末,仅为五角场商业中心的 79%,但其吸引交通小区数量却是位于同级商业中心区之首,是五角场商业中心区的1.7倍。 从吸引力可达范围上分析,五角场商业中心有极强的地域性,其吸引力范围形态显示高度内 向张力状态,一般吸引区范围小;徐家汇商业中心区呈完全相反状况,其吸引可达范围广, 呈极强的外向张力,吸引的交通小区分散于全市区,而其一般吸引区范围小。
由于两者呈现出的上述差异,徐家汇商业中心区主要以全市作为其支撑而能脱离对周边地 区的依赖,有可能发展成为以休闲、精品特色的全市性商业中心副中心,提供中高层次购物 消费行为场所;而五角场商业中心区主要以周边地区作为其支撑而较少对全市产生影响,适 合于成为日常购物消费行为的区级中心。
3.2.3.3 豫园商业中心区
豫园商业中心区处于上海老城厢内,是紧密结合旅游、文化、休闲的一个综合性商业中心 区,具有良好的交通便利与乡土文化气氛。
豫园商业中心区的购物消费出行吸引量仅与五角场商业中心持平。从南市区1/3地区被四川 北路吸引而非豫园商业区吸引可以看出其区级中心的职能较弱,同时该商业中心区的全市性 吸引作用也不强,即高等级商业中心职能也很弱。由此可见,豫园商业购物出行吸引力处于 “两弱”状态,反映出这一曾经的市级商业中心区衰退程度很大。
该商业中心区吸引力可达范围较大,主要为市区东北部而较少吸引市区西部。一般吸引区 较小,范围仅为南市区约1/5面积。
豫园商业中心具有很大复苏潜力。首先就其本身而言,特色功能定位明确,与南京东路、 淮海路、外滩形成特色互补;其次,作为曾经的市级商业中心,在全市仍有相当影响力与吸 引力;再次,上海开始加大旧城改造力度;第四,上海市民消费结构提升引起的文化、休闲 需 求将大大促进、带动该地区商业繁荣。
3.2.4 商业中心区体系空间等级结构
据上分析,上海市商业中心区等级空间结构已初步形成(图6),并具有等级序列明确、空间 分布不均和强中心线型结构特征。
(1)等级序列明确。一级商业中心(市商业中心)南京东路,二级商业中心(准市级商业中心) 四川北路,三级商业中心(次商业中心)静安寺、人民广场、淮海中路,四级商业中心(区商 业中心)沪西体育场、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上海电视台、豫园、杨浦体育场、虹口体育场、 和平公园、徐家汇、五角场的四级商业等级结构清晰。四个等级的规模及影响力的梯度级差 不同。
(2)空间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不均主要体现在数量及等级配制上。在数量方面,上海市区范 围内,苏州河以南商业中心数量较充足,苏州河以北——尤其闸北和真如地区、浦东地区商 业中心匮乏;在等级配置方面,同样出现苏州河以南地区商业中心配置相对合理,苏州河以 北、浦东地区商业中心配置相对落后(几乎都是低等级商业),虹口、杨浦地区虽然形成一定 的商业中心等级搭配,但较多呈现出发展的过渡状态,尚未成熟。
(3)强中心线型结构。上海市的商业结构体系尚处于单中心模式,而且从发展趋势看,其有 强化的倾向,表现在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蔓延连片发展。例如南京东路、人民广场、淮海中 路、豫园的联合发展,尤其在黄浦区与南市区合并后,这一状况将得到强化。从商业等 级体系的结构形态看,主要呈线型,表现在“异型十字”。
(4)各等级的商业中心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提升”或“衰退”趋势,多中心的雏形有所展 露,例如徐家汇虽然在商业吸引量上较少,但其吸引范围覆盖面广,是成为未来与四川北路 匹敌的准中心的有力候选地。而五角场的商业吸引量虽很大,但吸引范围却较小,只能作为 次市级中心发展。
4 结语
商业购物行为直接受影响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居民行为需求变化等相对可预测因素,以 及商业营销模式创新、经济体制转变等相对非可测因素。这些因素通过商业购物行为的“具 象放大”后在空间上的投影,便是商业空间分布。在“放大”与“投影”的过程中,由于各 项因素的动态特征及外在环境影响而产生扭曲与变形,导致商业空间分布的非合理性与不完 善 性,这需要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
本研究运用上海市第二次交通调查的相关数据从上海市消费者购物出行角度对商业空间结 构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上海商业空间布局至1995年止为单中心极化模式,商业空间结构具有等级序列明确、空 间分布不均和强中心线型结构的特征。并且有多级商业中心区联片发展成十字商业带的趋势 。
(2)一级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南京东路,二级商业中心(准市级商业中心)四川北路,三 级商业中心(次商业中心)静安寺、人民广场、淮海中路,四级商业中心(区商业中心)沪西体 育场、国际展览中心、上海电视台、豫园、杨浦体育场、虹口体育场、和平公园、徐家汇、 五角场构成等级结构清晰的四级商业体系。
(3)静安寺、人民广场、淮海中路三大次中心相互接近,吸引区的相互交叉重叠严重,独立 吸引范围狭小,商圈争夺竞争剧烈。
(4)徐家汇地区有潜力形成准市级商业中心。在浦东、彭浦与闸北地区交界区域、杨浦地区 有潜力形成次市级商业中心。
(5)上海市存在东、西区社会空间分异,导致商业购物行为的空间个性特性,对商业设施规 模、交通设施布局产生影响。而且这一社会空间分异有强化趋势。
居民对商业设施的使用有其特定模式。即往研究以“商店数量、职能种类、职能单位数量 ”作为确立商业中心等级规模的指标,体现了计划经济下的高度统筹模式,随市场经济发展 显现出一定局限性;在充分研究消费行为与心理的前提下,以“使用者的角度”规划布局商 业中心、合理确定及引导等级规模,将产生更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的布局结构体系。
(研究数据由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提供,特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