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胜前小学 515100
摘 要:文章讲究落笔艺术,新课导入也应如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选择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导入新课:巧设悬念;以图激趣;解题明意;温故知新;赏乐激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汲取知识的琼浆。
关键词:导入新课 技巧 情感激发
一出好戏应有一个好的开场,一个优秀的武师一出手就能赢得观众的喝彩。清代文人李渔曾言:“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文章讲究落笔艺术,新课导入也应如此。一堂课的“导入新课”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新知识的教学。一段精心设计、独巨匠心的导入,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好“导入新课”,优化其课堂结构呢?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巧设悬念
语文课的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教学时老师如果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悬念无疑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正如夸美纽斯认为的那样,教学应当“燃起学生的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和研究。要想在教学中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沉寂在积极思考的探索中,教学中必须精心设疑、激疑、质疑,使每一位学生达到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求知欲高涨。
二、以图激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对所学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探索动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好奇心强、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占优势的阶段,在授课时将一幅与课文有关的图画展示出来,或在上课时根据授课内容边讲边画一些简笔画,能巧妙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解题明意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它常常透露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章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许多课文抓住了它的题眼,就抓住了课文的中心。因此,指导学生抓住题眼,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如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时,我让学生齐读课文后启发学生思考:课题是什么意思?重点应放在哪个词上?当学生抓住题眼“伟大”,明白“伟大的友谊”时,也抓住了课文的中心。这时,我随即根据题眼引导学生理清了文章脉络。
四、温故知新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上课后,抓住与新课相关的已学知识所蕴涵的兴趣因素,用三、五分钟简明扼要地复习一遍,能起到温故知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我先让学生回忆《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当学生们敬爱周总理的情感被激发起来后,我顺势引入:是啊!周总理就是一位深受全国人民崇敬爱戴的好总理,周总理为什么能得到全国人民的崇敬爱戴呢?我国著名诗人、文学家何其芳同志亲眼看到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深受感动,把它写了下来。那么,周总理是怎样工作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何其芳同志写的《一夜的工作》。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转入新课积蓄了感情。
五、赏乐激情
歌曲是最富感染力的一种艺术手段,用歌曲实现课堂导入,往往能使课堂营造很好的氛围,实现情境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教学时注重以情感为手段,创设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教学《月光曲》一课,一开始我便用录音机播放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我抓住时机,饱含激情地告诉学生: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板书“月光曲”)。
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后受到教育、获得知识。音乐停止了,学生还沉浸于优美的旋律中。我趁热打铁,引入课文:《月光曲》是怎样谱写而成的呢?这,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读过之后,看谁能把这个传说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在音乐、语言营造的特定教学氛围中学习课文的兴趣十分浓厚,学起来入情入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不同,教学重点、难点不一样,所以新课导入没有一定的模式,当然不能千篇一律。但无论那种方式导入新课都应做到适宜(有利于完成新授课)、适度(一般不超于5分钟)。在不断探索、试验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汲取知识的琼浆。
论文作者:蔡鉴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4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学生论文; 新课论文; 课文论文; 兴趣论文; 周总理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温故知新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4月总第2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