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资本主义的二元发展趋势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论当代资本主义的二元发展趋势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论当代资本主义的双重发展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主义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2)02-0077-06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财产私人占有关系继续发展的趋向与资本占有形式社会化的 趋向并存。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是资本主义最本质的规定。战后几十年来,资本主义这一最本质 的东西始终没有改变。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财产还在继续向私人手中集中,生产资料 私人占有制的绝对优势地位也在继续巩固,不论是趋于“保守”的美国模式,还是看似 “激进”的西欧、北欧模式,在坚持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基础地位方面,都没有过任 何动摇。有学者指出:“一个生活在美国的人,无时无地不感到所有权无孔不入的影响 ,当你坐车穿过富饶的田野、茂密的森林时,不时会见到一块醒目的牌子:此系某氏之 财产。当你行走在城市或郊区,打算穿过一块空地时,此系私产不得穿行的标志赫然出 现在你面前。”“美国全国的土地中有59%为私人所有;39%为公有,……另有2%的印第 安人保留地。”根据1990年的统计,全美国除土地和自然资源之外的固定资产总额净值 为14.90万亿美元,其中68%为私营企业所有。私有企业居绝对优势地位。在“民主社会 主义”的瑞典,其全国生产资料的90%也都归私人占有。

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正视,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合作经济、职工股份所 有制经济、利害攸关者经济等资本占有社会化的经济形式也纷纷出现。20世纪50—70年 代,国有经济在英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纷纷出现,形成浪潮,至今在这些国 家仍占较大比重;战后50多年来,合作经济发展更快,目前已占据了西方发达国家农业 生产的半壁江山。合作社已不再是劳动者勉强维持生计的松散组织,它已经成了劳动者 共同经营的集体组织;80年代以来,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在美、英等国广泛兴起,目前 美国约有15%的职工工作在职工股份所有制企业中,也有一些企业已由职工集体经营; 在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兴起的同时,美英两国又出现了利害攸关者经济。美国有30个州 修改公司法,规定企业处置资产不得损害雇员、客户等利害攸关者的利益。上述经济形 式的出现虽然没有动摇私人占有制的基础地位,但它们却明白无误地说明:资本占有社 会化形式的出现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发展趋向。

(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经济矛盾和危机继续加深的趋向与经济运行有计划、 可调控的趋向并存。

由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因此,资本主义 的经济矛盾还在不断加深。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高失业率等社会紊乱的问题不断出现 ,战后50多年来,经济危机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准时”地“光顾”、“折磨”当 代资本主义社会。有人统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生了6次。在1982年的 经济危机中,美国失业人数突破1200万大关;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的经济矛 盾更多的是表现为经济衰退而非经济危机,但衰退带来的经济困难依然不小。近些年来 ,西欧各国因衰退引发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失业人口已经超过劳动人口的10%,经济矛 盾的存在不言而喻。

实际资料显示,当代资本主义呈现出自相矛盾的发展态势。在经济危机等社会紊乱问 题不断出现的同时,国民经济的计划调节和宏观调控也在推行,社会的无政府状态被有 政府状态所取代。经济运行有序化、可调控的趋向已经出现。战后法国已推出11个五年 计划,其国家专门设立的计划总署常年保持70多个编制,进而较好地防止了经济发展中 的大起大落;美、英、德等国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虽不搞计划调节,但国家的宏观调 控则是强有力和卓有成效的。美国在克林顿执政期间的国家宏观调控集中体现了当代资 本主义经济的有序化。克氏执政以来,努力减少财政赤字,使美国财政赤字连续5年下 降,推动了投资市场的繁荣;他通过中性货币政策,及时、小幅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使美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进一步拓展了美国的海外市场,为美国创造了1150万个新 的就业机会,加强了科学、技术,生产和政府五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科技革命 ,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含量;增强了政府对经济趋势和市场前景分析、预测的及时性和准 确性。从中可见,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国家从 货币政策、财政税收、产业政策、市场预测、计划指导等多方面入手,有效地调控着国 民经济,使经济活动具有了有序性,从而使经济波动减小,经济周期延长。美国从1982 年发生经济危机以来,直到1991年才发生经济衰退,从1991年至今连续9年经济增长。 经济运行有序化的趋向是很明显的。

(三)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剥削和压迫继续加深的趋向与工人阶级的地位不断提 高的趋向并存。

战后几十年来,资本主义各国的剩余价值率不断提高。据统计,美国制造业1950年的 剩余价值率是111%,而1989年则增加到209%,剩余价值总额也从264亿美元剧增到8254 亿美元。不仅如此,大资本家、大富豪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也更加强化。恰如一位美国 学者所描绘的那样:大资本家、大富豪“掌握着一家或一家以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银行, 以此为活动的核心。由它完全控制或拥有控股权的,有1个到3个或更多的规模极大的工 业公司。借助于家族的力量,它建立并掌握1个到4个或更多的超级基金会,用以实现它 一系列公开、堂皇的目标,并通过股权的控制,进行广泛的企业管理。”“它在国外拥 有数量极大的财产,因此,对民族、外交和军事方面的政策,有深切的利害关系。”[2 ]

在资产阶级继续统治社会的同时,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有明 显提高。工人开始成为资本家必须认真对待的谈判对手、合作伙伴和压力集团。他们享 有与资本家就工资标准、劳动条件进行谈判、讨价还价、平等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权 利,同时还拥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力。德国的《参与决定法》规定,凡职工超过2000人 的大公司,必须设立监事会(德国没有董事会,监事会掌实权),由对等数量的职工代表 与股东代表组成,其中职工代表一方均由企业全体职工选举产生。瑞典的董事会代表法 规定,雇员在25人以上的公司,雇员有权从雇员中选举两名代表进入董事会。同时,它 的《共同决定法》还规定,在涉及劳资关系方面的问题,工会有权代表工人参与决定。 实际资料表明,目前西方各国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正在日益双重化:一方面是受剥削的 雇佣劳动者,另一方面则是有权参与企业管理,有权维护自身利益的资本家的压力集团 。

(四)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继续加深的趋向与收入分配均等化的趋向并 存。

需要指出的是,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各国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在研究当代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时候,应充分考虑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

战后美国的贫富两极分化日益加剧。据美国人口普查局调查,1988年美国最底层20%的 家庭在美国纳税前总收入中只占4.6%。而收入最高的20%家庭在税前总收入中所占份额 竟然达到了44%。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在拉大。最近美国《商业周 刊》披露,到1998年,大企业总裁的平均年收入是1060万美元,是蓝领工人年均收入的 419倍。差距之大令人震惊![3]据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调查,1994年美国家庭中最富有的1 0%家庭所拥有的财富占全国财富的比重,为66.8%;而美国人口最穷的10%家庭的平均负 债已超出财产7075美元[4],“有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两极分化是十分明显的。 目前美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421,属贫富差距悬殊的范围。

与美国明显不同的是,以瑞典、德国为典型代表的西欧北欧一些国家,战后重视收入 分配兼顾公平,重视调节贫富差距。这些国家通过高额累进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和覆盖全 民的福利制度,促进了贫富差距的缩小,实现了收入均等化。

如果按照比较规范的统计方法来测算,瑞典的贫富差距目前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 。(1)按最富10%人口收入对比最穷10%人口收入的方式测算,1997年,瑞典全国收入最 高的10%人口与收入最低的10%人口的收入差距,纳税前为10:1,纳税后为4:1。(2)按 照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层系数测长,该国基尼系数最高没有超过0.28。根据世界银行《19 98-1999世界发展报告》统计,目前瑞典的基尼系数是0.25,明显属于收入平均范围。[ 5]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统计,德国纳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毛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7,税 后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2。[6]从反映贫富不均程度的基尼系数上看,德国经政策调节 ,基尼系数基本上控制在0.30上下,属于合理范围。

战后50多年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际上受到两种力量的作用,资本主义旧的生 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强大力量推动着资本主义旧制度继续发展,而生产力的日益社会化 、工人阶级卓有成效的斗争以及社会主义的外部压力则使新社会的因素在逐步产生。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有三个因素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发展构成了重要影响。

其一,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绝对优势地位决定了资本主义在战后的一切变化都不可 能从根本上改变其阶级剥削的性质。私人占有制的绝对优势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 、政治、法律、文化及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发展变化都将带有维护和服务于私人财 产制度的浓厚色彩,都将使私人财产制度更加具有普遍性和不可侵犯性。私人占有制的 绝对优势地位,对战后资本主义产生了三个方面的影响。(1)它使财产私有权不仅成为 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制度安排,同时也成了一种人们相互恪守的社会契约。这样的制度 安排和社会契约为人们的财产占有和积累提供了安全保障,使得社会财产越来越向私人 手中集中。(2)它决定了人们在价值观上将对财产私有的制度安排习以为常、认同感增 加。当代资本主义的主流社会必然去极力巩固、营造更“科学”、更“完美”的财产私 有制。(3)它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继续加深,使资本主义“坏的方面”继续发展,使 合乎资本主义“本性”的东西继续扩张。私人占有制度激起了人们对财富占有的贪欲。 这种贪欲肯定要以一种等级制作为财富积累的平台,肯定要营造富有的“上等人”顺畅 地盘剥贫穷的“下等人”的条件,进而带来贫富两极分化和穷国与富国分化的恶果。由 此看来,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不论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都将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 系同生产力社会化的性质进一步严重背离,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南辕北辙的矛盾将继 续加深。

其二,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了赚钱发财是资本主义社会贯彻始终的价值准则。正 如法国总理利昂尔·若斯潘在1998年9月《新观察家》周刊上撰文指出:“资本主义从1 4世纪开始产生以来,尽管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现在正向全球化演变,但它始终保留 了自己的致命弱点:一种为赚钱而赚钱的本性。”这种惟利是图、赚钱至上的阶级本性 ,决定了统治阶级必然要利用手中握有的资源,大肆掠夺和聚敛财富,进一步强化财产 的私有化;必然要继续着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的迷信和崇拜;必然要“利用了贪婪 的无情竞争力量和致富的欲望竭力实现利润的最大化”[7-1]。由此必然导致社会财富 分配的失衡,使更多的劳动者在贫困的泥沼中越陷越深,使社会分裂为贫富两极的历史 鸿沟非但不能弥合,反而继续加深。这种阶级本性也决定了资产阶级必然要将这个社会 “建设”得更加便于自身赚钱发财,众多的劳动者更加便于摆布,资本主义有利于阶级 剥削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更富有“效率”。

其三,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权有效地维护了资本主义旧制度并推动其继续发展。当代资 本主义各国的国家政权依然是少数富人和资产者的政权。据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的统 计,美国20世纪70年代执掌政权的要员约有3000多人,其中,普通工人、农民没有一人 ,全部是大资本家、大财主、大律师、名记者等。由这些人控制的政府、警察、军队, 必然要竭力维护资本家阶级的利益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游戏规则;由这些人确立的法律 体系自然要将资本主义现存制度法律化、神圣化,使之不断巩固;由这些人掌管的国家 机器自然要将资产者奴役无产者的剥削制度和贫富两极分化的现实“加工”成天然合理 的经济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资本主义旧制度在这样的加工雕琢过程中继续发展。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还有另外三个因素制约着社会的发展。

其一,生产力的日益社会化以其不可抗拒的强制力量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生产 资料社会占有的经济形式和社会生产的计划化与可调控。正如马克思所言:“随着一旦 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8]战后半 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力向着大型化、智 能化、社会化方向的变革日新月异。在生产力日益社会化的强大压力之下,资本主义为 了避免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灭顶之灾,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本性。于 是,国有经济、合作经济、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等资本占有社会化的经济形式应运而生 ;国民经济计划调节也开始推行。生产力社会化的革命作用,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出 现一些适合于社会化生产力性质的新社会的因素。

其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强迫资本主义的统治者向着有利于工人阶级解放的方式进 行改良。上百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为了谋求自身的解放,进行了顽强不屈的 斗争。这种斗争虽然未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却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深刻变 化。在工人阶级“积小胜为大胜”的不懈斗争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某种微妙的 变化,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乃至社会地位均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新社 会的因素在这种不懈斗争中不断生长。对此,卢森堡总工会主席约翰·加斯特涅罗在20 世纪90年代初讲的一段话可谓入木三分,一语中的。他指出“卢森堡工人的“工资水准 和劳动条件相当良好,这一切是工会多年来斗争的结果,并不是政府和资本家让给我们 的。我们面对的资本主义不是好对付的,他们不会给我们送礼,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取 得进步。”[9]

其三,社会主义的外部压力迫使资本主义开始借鉴社会主义的成就,使资本主义社会 中产生社会主义因素。在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平行发展的几十年中,社会主义制度所取 得的成就对资本主义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这迫使资本主义开始研究社会主义,进 而借鉴社会主义。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的有识之士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逐步形成 了比较客观的认识。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劳克思和胡特。他们在《比较经济制 度》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三个命题:(1)社会主义制度有其一些独特的优越性;(2)资本主 义制度有其难以避免的一些弱点和劣势;(3)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有所优,各有所劣 ,最好各取所优。[10]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和认识,资本主义在战后开始多方面地借鉴 社会主义的成就,使社会主义因素不断产生。美国学者莱斯特·瑟罗有力地证明了这一 点。他指出:“过去的150年间,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国家制度提供了这种新思想的 来源。来自这两种制度的某些因素渗入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结构”[6-2]。

当代资本主义具有双重发展趋向的事实深刻揭示了两个基本规律:

(一)社会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清楚地显露出 来,当代资本主义具有了明显的历史过渡性质。

第一,目前资本主义外观上的繁荣发展,不是资本主义合理性和恒久性的证明,而是 当代资本主义具有了向更高级的新社会转变的历史过渡性质的印证。事实上,资本主义 目前的繁荣发展之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出现新社会因素的结果,是诸多新社会因素否定 了资本主义某些坏的方面的结果。其中,资本占有社会化经济形式的出现,缓解了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进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计划调节的出现, 减少了经济活动的盲目性,降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工人参与管理的出现, 缓和了劳资矛盾,从而才有当代资本主义的稳定局面,收入均等化的出现,大幅度提高 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当代资本主义没再出现20世纪30年代的危机。当代资 本主义的上述变化,毋宁说是新社会因素显示了未来新社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显示了 “前者变为后者”时期的特殊性和变异性。

第二,目前资本主义正处在新社会因素产生、旧社会母体被打开缺口的过渡期,这说 明当代资本主义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有学者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阶 段,即社会主义因素在生长的资本主义阶段[11]。就目前的北欧诸国而言,从摇篮到坟 墓的社会福利制度得到广泛推行,基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贫富两极分化的弊端,贫富差 距已经小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劳资共同决定制度在这些国家不仅 是制度安排,同时也是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工人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民主制度不仅 形式上切实可行,而且有真实内容,人民的民主有了制度的保证:工农差别、城乡差别 正趋于消失。社会主义的目标、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程度不同、形 式各异地正在北欧各国实践着、实现着。社会资本主义的特征和历史过渡性质是十分明 显的。这正如列宁所说:“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使人类异常 迅速地接近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在已经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窗口中出现,在 这个最新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前进一步的每项重大措施中,社会主义都直接地实际地显现 出来了。”[12]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双重发展趋向预示着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新社会因素的生长, 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再稳固,资本主义的固有模式在某些方面已被突破。当代资 本主义在根本性质没变的同时,出现了部分质变。部分质变的逐步增多,意味着社会主 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正在推动着资本主义的变化。其 中,合作经济、国有经济、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的出现,说明社会化生产力以其不可抗 拒的力量已迫使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承认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社会本性,突破了生 产资料单一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固有模式;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有计划、可调控,说明“ 资本主义社会的无计划向行将到来的社会主义的计划生产的投降。”[13]资本主义最终 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历史趋势在上述变化中得以预示。

(二)资本主义必然要灭亡,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还不会灭亡: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具有 历史过渡性质,但这种历史过渡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大量资料表明,当代资本主义还具有容纳生产力继续发展的能力和自我调节生产关系 以适应生产力性质的空间,在此种情况下,资本主义旧制度还有继续发展的必然性。对 此,马克思曾做过精辟论述:“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 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 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4]从目前的情况看,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 本主义社会虽然造成了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严重矛盾,带来了严重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 危机和严重破坏生产力的经济危机,但这个社会尚能调节这些矛盾,尚能继续提供生产 力发展的空间,资本主义社会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未全部发挥出来;在当代资本主义社 会中,新社会的因素虽然在生长,但在资本主义旧制度的压制下,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存在的物质基础尚未成熟。

首先,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同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市场经济体制的整合功能使这 种私人占有制具有了不断整合的可能性。它从单个资本家占有到资本家集团占有,再到 资本主义国家占有,又演化出资本家和雇员股份占有。这一整合过程客观上缓解了资本 主义社会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社会在一定程度内具有了对社会化生产力的适应性,并且 至今还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连续9年保持了经济的高增长。 低通胀和低失业率,并率先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其宇航技术、微电子 技术、网络技术、光纤通讯技术、转基因技术等还在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看不出科学 技术停滞受阻、生产力停滞不前的迹象。当代资本主义依然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潜力 ,故而,资本主义旧制度还会继续发展,尚不具备灭亡的全部条件。

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因而,它存在着改善 劳动者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的物质基础和空间,一定时期内不至于使劳资矛盾尖锐到无 法收拾的地步,甚至还会缓解这一矛盾,进而“延长寿命”。

再次,资本主义以发达的商品经济为载体,以雇佣劳动为主要形式,政治上存在民主 形式。这种民主形式使资本主义能够在有限的范围内调整劳资关系,提升劳动者在企业 管理中的参与程度,以适应社会化生产力的要求,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具有较大的适 应性。

历史规律证明,当旧的社会制度全面压制新社会因素产生,社会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的 情况下,社会极有可能通过剧烈革命或变革的形式实现新旧社会的更替,这种社会更替 将可能在较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而当新社会因素在旧社会母体中大量生长,社会呈现出 新社会因素和旧制度相互贯通、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过渡性特点时, 新旧社会的更替便采取了相互整合的渐变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新制度将会在旧制度的 母体中长期孕育、缓慢脱胎,旧制度将会逐步衰退,双方将在首尾衔接之中完成新旧社 会交替,在这种情况下新旧社会的更替将是一个极为漫长的历史过程。

收稿日期:2002-01-25

标签:;  ;  ;  ;  ;  ;  ;  ;  ;  ;  ;  ;  ;  ;  

论当代资本主义的二元发展趋势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