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理科(自然)课程教学的几点方法_科学论文

改进理科(自然)课程教学的几点方法_科学论文

关于改进科学(自然)课教学的几点做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课教学论文,做法论文,自然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自然)课要在一节课40分时间内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并有利于向课外延伸继续探究,应该如何设计、把握、操作,这是本学科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与同行们交流。

一、全面落实科学课程目标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并指出要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而且非常明确强调“在一节具体的课中,要最大限度地把知识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这些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教学时,一定要抓住各课教材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力求达到科学课多方面的教学目标。例如《怎样测定力的大小》一课,若按教材的安排先让学生了解关于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后再实验,虽然可以教会学生使用测力计测定力的大小,培养学生定量观察的能力和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但缺少探究性。如果把这课教学设计成以探究的方式进行,即先不给学生讲测力计的使用要点,只为学生准备测力计、重物等器材,让他们自行动手测量,相互比较测量结果,发现差异,分析原因,再设法调整测量方法,从而自己总结出使用测力计的要点:1.使用前指针调“0”;2.沿着力的方向拉;3.读数时视线要平;4.不超过测力计的极限等。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原定的教学目标达到更高的层次,在学习使用测力计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主动探究、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等科学态度,从而全面落实科学课的教学目标。

二、根据深入探究的需要选取和处理教学内容

正确地选取、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这是一节课成功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说,选取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实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的结构应该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这条主线要符合科学探究的规律;各项内容要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安排,不要过于分散,同时考虑内容的总量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从教学目标、教学主线、教学时间综合考虑,把握教学内容重点,不必面面俱到,更不要平均分配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深入探究,充分表达、交流、研讨,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我们的饮料》这一课,教学内容是通过让学生制橙汁饮料、果茶饮料、汽水,指导学生学习“混合”的概念及实际应用。这三种饮料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在教材中的作用是相同的、并列的。如果三种饮料全让学生做,先后进行,平均使用时间,势必时间较紧,而且内容缺少梯度,不利于学生深入探究。通过了解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对制汽水更感兴趣,而且汽水的制作方法相对来说更复杂一些,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混合”的概念,所以我们就可以采用以制汽水作为主线的方法:先让学生探究怎样用柠檬酸和小苏打制作一杯汽水(为使学生集中探究混合的方法,暂不提其他要求),然后再探究怎样使瓶内的汽水在打开盖子时产生较多的气泡,最后再让学生试制一瓶含糖和某种果汁的汽水。这样把握教材,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混合”的意义,而且可以使探究活动主线更清晰,由简单到复杂地发展,有一定梯度,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当然,如果教学内容本身比较复杂,又都很重要,不宜合并删减时,则可以采用比较开放的方法:让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自行选择其中一部分内容探究,然后再将各自探究的情况相互交流,以使全体学生对探究的问题获得完整的认识。

三、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学生对所探究问题的已有经验和认识是搞好教学的重要前提,这关系到教学的切入点在哪里,教师该给学生哪些帮助,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学过程环节要怎样安排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就能使探究活动成功,学生学得顺利、开心。为此,教师在设计一节课时,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已有经验、能力与知识基础等。只有这样,才不会在课堂上因这些因素而卡壳甚至乱了阵脚。这里应该指出,把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实际水平估计过低,的确会使学生学得不起劲,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丧失学习积极性,但如果过高估计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则常常会使学生面临探究的问题茫然不知所措,失去学习的信心,有时甚至还会出现课堂事故,导致预定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例如:要在一节课中让学生探究利用水果、蔬菜等自制电池的问题,就必须了解学生是否懂得利用耳机(或电流表等)检验微弱电流的方法。如果学生还不懂,教学切入点就应从这里开始;如果学生已经知道了,就可以直奔主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验、深入探究。又如:若学生不能正确判断指南针的南北极,要求他们探究电磁铁是否也有南北极是不可能正确做到的;学生首次利用盐酸做实验,如果不帮助学生了解使用盐酸的注意事项,则可能出现不安全的问题;在做沸腾实验前,如果不强调用试管加热水时管口不能对着人,也有可能发生事故。以上这些都是教师在放手让学生探究前必须注意到的细节。再如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写什么、怎么写,学生才会完成,也应从学生的实际能力考虑,切忌设计成或盲目借用他人设计的连大人都感到难于正确填写的报告单,这样就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去指导学生填写,使填写实验报告单成为一项为填写而填写的活动,这对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深入的探究活动是非常不利的。

四、注意周边环境条件对教学的影响

学生所处的周边环境条件,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如果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能预先考虑到这个问题,常常会化解因当地环境条件限制带来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当地环境的有利因素,使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好。例如,探究水的三态变化时,其中有一点是“冰升华为水蒸气”,这是南方学生很难理解的,他们总认为现实环境中的冰都是先熔化成水再蒸发变成水蒸气,起码也是冰的表面先熔化成水后再蒸发。若教师预先考虑到这一点,教学时就不会让学生直接思考“冰吸收周围的热除了能熔化成水,还会发生什么变化?”而是先向学生介绍一种现象:北方,在寒冷的冬季,洗过的湿衣服晾在院子里会慢慢“冻干”?然后让学生讨论这是怎么回事。通过分析学生会逐步想到:在冰天雪地的北方冬季,室外气温始终低于零摄氏度,冰不会熔化成水,可能是直接变成水蒸气散发掉了,衣服才会慢慢变干。在以上分析、推理的基础上,再联系一下放在冰箱冷冻室里未密封的鱼肉会风干的现象,学生就会更好地理解“冻干”这种升华现象。有利的周边环境条件应该作为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如学习《我国的珍稀动植物》一课,除引导学生了解教材中提出的动植物品种外,还应注重讨论本地所拥有的其他品种,如我们闽西山区濒临绝迹的华南虎等越来越少的野生动物就是非常好的例子;本地拥有的水杉、银杏,被称为活化石的刺桫椤、竹柏以及红豆杉、三尖杉等珍稀植物,也是非常好的例子。通过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保护当地珍稀动植物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当地的条件进行教学,一定要从教学需要出发,而不能盲目利用。如做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按教材所述用食碱加醋制取,所得的二氧化碳量有限;将醋改为稀盐酸,反应过猛不好控制。我曾试用本地盛产的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产生的二氧化碳很多,反应也不太猛烈,而且可以体现联系当地实际,但所得的二氧化碳却含有一股与烧石灰时产生的相同怪味,这在学生进一步研究二氧化碳性质时会发生误解。因此这种方法也不可取。经过研究,仍然用食碱和稀盐酸,但设计一种能控制稀盐酸滴入量的装置,结果实验现象既明显又便于操作,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以儿童的生活经验发展为线索”,“按照他们生活圈的不断扩大逐步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时,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就是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使学生课后理解身边的事物、解决身边的问题有科学依据,这样会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为此,教师要了解当地哪些资源和环境条件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以便将它们融进课堂;要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玩耍中哪些事情与教学内容有关,以便把它们结合起来;同时还要了解其他学科与科学(自然)课的内容有哪些横向联系,以便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空气的污染和保护》一课,就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到高处观察本地上空是否有烟雾;在晴天五月的晚上是否能看到很多星星;室内多长时间不清扫就会蒙上明显的灰尘等,从而让学生感受本地空气是否遭到污染。通过调查学生发现:本地空气已经遭到污染,污染源除机动车、工厂、厨房外,还有臭水沟、垃圾、拆除旧屋时的扬尘、拜佛烧的香、人吸烟吐的烟气、燃放烟花鞭炮、新家具放出的难闻气体等。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使学生更全面、更具体地认识了关于空气污染的问题。在讨论怎样保护当地空气时,有的学生也能联系自己的行为说自己燃放过烟花鞭炮、烧过香、甚至抽过烟等,表示今后一定改正。再如,指导学生学习《测量物体的温度》一课,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了一项活动:让学生用冷水和热水调出一杯37℃的温水,并用手感受这杯水的温度,然后再让学生测量人体的温度。这样,就很自然地把水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联系起来,并培养了在生活中用手估测水的温度(高于或低于37℃)的技能。

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指尊重和鼓励学生应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例如,在研究茎的输水作用时,通常的做法是:把一棵带根的植物插入有颜色的水中吸水,过一段时间后将植物的茎横切,观察横断面是否有带颜色的水,但效果往往不明显(特别是含水量多的草质茎)。教学时,有的学生却应用了一种好方法——将吸过水的茎的横断面在白纸上印,效果非常明显,很具有创造性。这种方法就是学生从平时玩“盖印章”时所获得的经验中迁移过来的。

六、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研讨

学生将各自探究的情况相互交流、研讨,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不但能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的深入,还能收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教育的效果,并能使课堂教学显得活跃。当前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集中交流的方式,即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探究情况作答,表述各自的意见,然后再进一步分析、讨论,使意见集中。采用这样的方法,如果时间充裕,教师引导得好,学生大胆发言,会取得满意的效果。但从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教学内容总量的限制,很多课没有充分交流、研讨的时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和很现实的问题。因此,集中交流研讨不应是惟一的形式,有时采用分散交流研讨的形式也是可以的。例如在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学生总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做法、想法、发现向身边的同学说出;当对某些事物有疑问时,会自然而然地与周围的同学进行讨论;当自己不知如何动手而其他同学已经顺利进行时,一定会自觉地参照其他同学的做法;当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时,特别是当发现某个组或学生有了非常好的做法或特别重要的发现时,往往也会情不自禁地随时向全班同学通报,让大家知道。这样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分散交流形式是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随时进行的,它可以使探究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得到帮助,也可以使学生的一些好的方法及时得到推广,既自然又节省时间。在一节课里究竟采用怎样的交流方法比较好,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各探究阶段的一些重点的关键性的问题应该采用集中交流的形式;探究过程中一些比较小的问题可以采用生生、师生之间分散交流的形式。

组织学生交流时,要妥善处理好一些“节外生枝”的问题,这是在科学(自然)课教学中经常发生的。例如在《空气的成分》一课,用玻璃杯扣住立在水中燃烧的蜡烛,做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在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时,教师希望学生讲出:“蜡烛的火焰逐渐变小直至熄灭,之后水升入杯中,占据一定的空间。”而学生却讲:“火焰熄灭后产生了烟雾,杯壁上还出现了一些小水珠。”并且得到很多学生同意,这时教师不能回避,而应尊重学生的发现,因为这是事实。这时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交流:除发现“杯内有烟雾和小水珠外,还有什么现象?例如火焰有什么变化?水面有什么变化?”这样,学生就会讲出蜡烛熄灭过程和水上升的现象了,从而转入进一步的研讨。待弄清空气的成分之后,再引导学生讨论或由教师向学生解释关于烟雾和水珠的问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学生提出的“节外生枝”问题,是原定的教学方案没有的而又具有十分重要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应果断地调整原来的教学方案,顺应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例如在《杠杆》一课的创设教学情景阶段,当组织学生交流“平时人们是怎样移动一块大石头”时,有的学生很快说出“找一根铁棍,将铁棍一端插在大石头下面,在棍下垫一块小石头,握住铁棍另一端用力往下压”的方法。这时,本来可以顺利地转入下一个教学阶段——探究杠杆的作用了。可是,却有一个学生说:“不对,不是在铁棍下垫石头,而是将铁棍一端插在大石头下,握住铁棍一端往上撬。”对于后一种说法同样不能回避,虽然它不是教材要求研究的问题,但它是与杠杆作用有密切关系的而且是很有实用价值的问题。为此,教师一定要适时调整教学方案,在研究了典型的支点在中间的杠杆作用之后,再补充研究撬棍的另一种用法——它是否属于杠杆,是否有支点、力点、重点,是否省力等。这样,机动灵活地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深入、更广泛地开展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标签:;  ;  

改进理科(自然)课程教学的几点方法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