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是理论家的光荣职责“光明日报”十六大精神专家学者座谈会讲话纪要_十六大报告论文

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是理论家的光荣职责“光明日报”十六大精神专家学者座谈会讲话纪要_十六大报告论文

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理论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在《光明日报》举行的专家学者学习十六大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光明日报论文,十六大精神论文,理论工作者论文,专家学者论文,座谈会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贯彻十六大精神致力理论创新

李慎明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会。江泽民同志所作的十六大报告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愈加感觉到十六大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认为,既不存在一成不变的自然界和社会,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终极理论”体系。复杂多变的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波澜壮阔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理论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新形势、新发展和新实践呼唤并催生着新的理论,生机勃勃的新的理论诞生必将反过来有力地推动着新的实践的前进。今人突破前人和后人突破今人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加强对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十六大报告本身就是理论创新的新成果,同时也提出了许多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贯彻十六大精神,很重要一点,就是认真研究报告中重大的理论创新,同时深入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重要的理论创新和理论突破,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二是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创新。三是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创新。四是关于经济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创新。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阶级阶层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创新。七是关于制度问题研究的理论创新。八是关于时代问题的理论创新。九是关于党的建设问题的理论创新。

十六大报告对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战略部署,十六大所做的未来规划既是全面的、纲领性的,又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报告在上述九个方面所做的理论创新必将对未来中国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联系我们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在十六大规划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下,在理论创新的旗帜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担负的“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将更加艰巨和光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必将更加充满希望。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王伟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十分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科学论断坚持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又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坚持丰富了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任何一个执政党忽视了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会遭受挫折,甚至要丧失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忽视这个道理,就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马克思主义的道理一千条、一万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第一条,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第一观点。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核心是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忽视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曾走过的弯路,也是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也正是因为我们重视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然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果敢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始终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

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要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定要做到“三个坚决”:“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就没有综合国力的提高,也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离开发展生产力,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我们党先进性的最充分体现就是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才能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最充分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党的先进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党才能永葆先进性。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

石仲泉

党的十六大的报告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这个统一最突出的表现有以下三点:

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从理论创新来讲,十六大报告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十六大报告的重点放在“全面贯彻”上,强调要坚持“四个必须”:第一个“必须”讲的思想路线,这是统领后面的“三个必须”的。第二个“必须”讲的是对作为硬道理的“发展”。第三个“必须”讲的是作为发展的主体的要求。最后一个“必须”讲的是作为发展的保证力量的党的建设。这“四个必须”都是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的过程,就是实践创新的过程。

二是治党治国基本经验的理论创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要求的实践创新的统一。十六大报告总结的十条基本经验,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思想路线,即第一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二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第二、三、四条的内容。13年来,既一以贯之的坚持,又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三是坚持作为党的基本路线多方面展开的重大国策。这第五、六、七、八、九条,是对党的内外基本方针政策的总结。四是第十条,这是对坚持以上各条的根本保证方面经验的总结。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条经验,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多方面展开,也丰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创新和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创新的统一。报告对政治文明作了明确阐发,明确了它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要求,强调“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界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

贯彻“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杨胜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又是一个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目标。怎样去实现这个目标呢?最重要的是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上的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内,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推动信息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不是一个一般地发展生产力的目标,而是一个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目标,一个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为前提的目标。不发展先进的生产力,这个目标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已经不能是一般地遵循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而是要真正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里,关键是“先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一方面是生产力自动的要求,比如,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生产力自我累积和滚动发展。另一个方面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对进一步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要求。

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全面进步的社会,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的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谁能占据先进文化的高地,谁就具有建设世界强国的优势。我们国家的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一方面先进的文化、新兴的文化产业在兴起。另一方面,落后的、不健康的文化还在滋生,可以说是先进文化、中间状态的文化和落后的文化同时并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上的目标,不仅盲目地发展文化不行,而且发展一般的文化也不行,而是要发展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的党能够真正把握和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领导人民进行文化创新,建设先进文化,摒弃落后文化,反对腐朽文化。

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比较富裕的社会,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由于社会经济生活诸多的多样性,由于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条件和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不同,由于产业效益和差别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形成了各种利益关系和一些内部矛盾。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就一定要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方针、政策,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样,也才能最广泛地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力量。

培育民族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罗国杰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正在进行前无古人、壮丽伟大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正如中外历史所一再证实的,伟大的事业的成功,需要伟大精神的支撑;同时,一种伟大精神的培育、形成和发展,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当前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已成为一个民族能否兴旺发达的关键。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于中国现实,大力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必然成为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和突出的要求。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在当前,培育民族精神,首先就是要培育团结统一的精神,培育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培育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要使56个民族亲密无间、各阶层群众同心协力,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努力。这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根本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精髓。

同时,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培育和发扬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与时偕行”、“日新又新”、“革故鼎新”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只有“与时俱进”,我们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才能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才能不自满自足而谦虚谨慎。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培育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知难而进、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这些精神,是我们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中国自古就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德操”,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我们应当结合时代的要求,赋予其新的意义。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好和平”、“以和为贵”、“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的精神,培育和弘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爱护”的革命传统,形成彼此关怀的新的社会秩序、道德风貌和社会风气,促进“在全社会形成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

黄楠森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十六大报告的核心。报告第一部分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第三部分至第十部分分别论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第二部分专门论述了如何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方面是过去全面经验的结晶,另一方面是今后各项工作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报告把过去经验总结为十条,并指出:“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全面彻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把它“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学习十六大报告我们首先必须紧紧掌握的精神就是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承前启后的意义。

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首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作为理论工作者,这些论述使我深受鼓舞。共产党同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它不但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理论,而且不断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与革命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并创新理论,用以指导实践,使自己的实践成为自觉的成功的实践。在中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成不断创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创新要力求全面性,避免片面性。报告关于理论创新的论述提供了全面性的典范,避免了片面性。报告讲的理论创新不是无条件的、无根据的创新,而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报告说:“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的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也就是说“创造性”是以时代性和规律性为前提的,不是随意的臆想的“创造”。报告总是把科学性与创造性结合在一起,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报告说:“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把创造放在劳动、知识的后面,这是很有深意的。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搞好社科规划

董京泉

我们党具有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程中,我们党不仅卓有成效地探索出了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而且成功地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上作出的最重大的贡献。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深入人心,已经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写进党章。近年来,江泽民同志一再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是理论创新的典范,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研究、阐释和宣传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我们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光荣的历史使命。我们的社科研究规划正在拟定一批重点科研选题,紧紧围绕十六大的主题,围绕十三年的基本经验,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阶段和途径,围绕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大理论观点,引导社科界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研究,努力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创建的优秀成果和精品力作。

十六大的主题鲜明地宣示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这是关系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因此,关于十六大主题的研究,是当前社科研究的重点选题之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报告的灵魂和主线,深入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社科研究的重中之重。此外,我们还应密切关注干部群众在学习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回答,使我们的社科研究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王东京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其内涵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是从社会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提出来的。所谓信息化,就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加快信息高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以此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个世纪后40年,发达国家纷纷确立了以推进信息化为特征的发展战略。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美国1993年推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该计划出台后几年里,美国信息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从业人数近2000万,全球软件市场75%以上是美国货,世界信息技术公司100强中,美国独占70多席。信息革命推动了产业升级,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比欧、日高出20%,服务业高出近50%。当然,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的,在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后起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也不容许我们再走常规发展道路。为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做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根据“后发优势”理论,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形成“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模式。应当注意的是,中国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在工业化进程中,我们要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刘方棫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在本世纪前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第三步战略目标蕴含的新意,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全面小康是高水平的。前两步目标从人均GDP250美元到1000美元,只达到世界现代化的“入围”的水平,距国际现代化人均3000美元水平还有两倍的距离,因此本世纪前20年,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实现GDP在9万亿的基础上再翻两番,达到人均3000美元,使GDP总量达到36万亿元(即4万多亿美元)。第二,小康社会的要求是全面的。一是已达到的小康,只达到了社会人们对衣食的满足,即温饱水平,还远远谈不上对整个消费资料的需要的充分满足,特别是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这意味着我国居民在新世纪的新阶段,将有更多的购买力指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或者成为可变现的金融储蓄资产和知识型资产。二是已经实现的总体上的小康,只偏重于物质上的消费,我们要实现的小康,除了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外,还关注人们精神生活的满足,将更加注重社会的公正、和谐和进步,以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第三,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将更加注重共同富裕,正确处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关系,合理调节地区、城乡、阶层之间的不平衡和过大收入差距。中央提出,在社会进步和和谐发展上,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过份悬殊,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初次分配注重效率,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强化政府调控规范分配秩序,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些举措为发展和谐的社会,为“小康”的高水平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

标签:;  ;  ;  ;  ;  ;  ;  ;  

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是理论家的光荣职责“光明日报”十六大精神专家学者座谈会讲话纪要_十六大报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