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PICU 患儿呼吸机撤机后至拔管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 年9 月至2015 年5 月在我科医治的200 例PICU 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对照组患儿在呼吸机撤机后至拔管前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呼吸机撤机后至拔管前期间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在呼吸机撤机后至拔管前护理期间投诉率、患儿的满意程度、感染率以及再插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以及再插管率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满意程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程度为86%(P<0.05);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也明显低于对照组4.0%(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PICU 患儿呼吸机撤机后至拔管前护理中具有显著疗效,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干预;PICU;撤机;拔管【中图分类号】[Q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123-02
PICU 患儿由于肺功能不成熟或者疾病等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很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1]。应用呼吸机帮助患儿加强呼吸支持是治疗各种呼吸衰竭病情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而通过合理有效地治疗之后,病情好转,自主功能一旦建立就可以根据患儿自身情况确定拔管时机、拔管方式以及必要的辅助治疗和护理[2]。本研究以我科收治的200 例PICU患儿为研究对象,以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PICU 患儿呼吸机撤机后至拔管前的护理效果。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9 月至2015 年5 月在我科治疗的200 例PICU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其中对照组62 例男性,48 例女性,年龄7 个月~12 岁,平均(5.2±1.2)岁;观察组58 例男性,52 例女性,年龄8 个月~13 岁,平均年龄(4.9±1.5)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临床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年龄均在7 个月~13 岁内;②均无精神问题类疾病;③所有患者家属对此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相应协议。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患儿家属不同意者;③经过检查不符合病情规定者。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全程给予常规护理,其中包括对症护理、遵守医嘱用药护理以及时刻观察患儿病情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PICU 患儿呼吸机撤机后至拔管前给予集束化护理。①保持气道畅通,减少人流量从而控制患儿口腔感染。插管以及其它药剂的使用会对患儿造成很大的刺激,容易造成痰液粘稠,增加呼吸道的阻力,从而导致呼吸困难。护理人员应该经常对患儿进行检查和了解,以防止呼吸困难等情况的出现。②将相应规格的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在气管内交替滴药,每0.5h 一次,来保持患儿气道的湿润;③把床头抬高,可以使患儿的肺部残余容量增大,有利于患儿自主呼吸;④每天早晚对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用纱布或者棉球等方式给患儿进行口腔护理;⑤患儿因为年龄较小,对插管的忍耐性差,所以就需要医护人员根据医生的嘱咐合理地使用镇静剂。在此过程中,采用间歇镇静法,但在间隔时间内要时刻注意患儿的躁动以及焦虑等情况,避免意外的发生。而在拔管前,应该根据患儿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全方面的分析评估,严格掌握拔管的时机;⑥根据患儿的年龄和平时饮食爱好,采用肠内和肠外营养相结合的标准,做到更加个性化的营养分配,让患儿拥有足够的营养支持其治疗需要。在营养液输入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输入的量和速度,能够让患儿充分吸收;⑦在拔管前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对于患儿来说,拔出呼吸管到用鼻腔自主呼吸是一个很难跨域的过程,所以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要根据患儿不同情况不同过程中的情况,来选择最具有合理性的护理方式。在拔出插管之前,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安抚患儿和家属的紧张情绪,回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给他们仔细讲解相关知识,让患儿及其家属能够放松心情,更好地去接受治疗。
2 疗效评估指标及观察指标2.1 疗效评估指标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疗效,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
2.2 观察指标在两组患儿接受护理期间,对患儿家属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将满意程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3 种情况。其中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同时,了解两组患儿在护理期间的感染率、再插管率,进行比较。
3 统计学方法对所有研究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用卡方值χ 2来检验,计量资料均用(x ± s)__________表示,以t 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感染率、再插管率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发现,观察组患儿感染率和再插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1。
4.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有1 例口腔感染,1 例喉头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有2 例感染,2 例喉头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5 讨论呼吸机作为一种能够代替自主呼吸功能的有效手段,在现代的临床医学中已经普遍应用于治疗呼吸衰竭、急救复苏等过程中。而对于患儿来说,从依靠呼吸机正常呼吸到呼吸机撤除进行自主呼吸的过程,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采取合理具有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在患儿的恢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集束化护理是指当患儿在风险很大的情况进行治疗时,由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的一系列安全有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的集合。它与常规的护理不同,集束化护理方法与医学的研究结果相结合,拥有更详细具体的护理措施和执行时间,能够很方便地对患儿进行观察和了解[4-5]。据本研究结果显示,集束化护理相比其它常规护理方式,不仅具有更好的效果,而且得到患儿的满意度也很高,进一步表明通过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服务于患儿身上,不仅能够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患儿病情的恢复,而且也使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极大的提高,从而能够让患儿更好地进行治疗。虽然集束化护理具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因为它的有效措施体现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各方面的护理措施中,需要医生护士的合作,在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执行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医生和护士之间多交流沟通,在执行的每一步都要解释清楚,把措施以及应该注意的事情标记清楚,培养医生和护士的团队意识,让每一位医护工作者都能够严格执行治疗和护理措施,从而在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之上,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带给患儿更好更专业性的护理服务。而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应该有人时时检查和监督,来确定集束化护理的每一步措施都很好地在患儿身上实施,更好地为患儿服务[6]。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干预作为一种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PICU 患儿呼吸机撤机后至拔管前护理中应用,不仅能够让护理工作由被动变成主动,提高患儿的满意程度,从而达到帮助患儿康复的目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陈秀霞.ICU 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03):118-120[2]田春梅,李德保,孟明哲,等.3 种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01):43-46[3]屈莉,古长维,周小荣.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22):2020-2022[4]袁秋影,黄松彬,刘美玲.采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J].中国当代医药,2011,(23):112-113[5]邹毓媚,吴益芬,李俊儿.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07):665-667[6]满萌,潘爱红,李业桂,等.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02):133-135
论文作者:叶春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患儿论文; 呼吸机论文; 呼吸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措施论文; 感染率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