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论文_陈茜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论文_陈茜

摘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在我国进入新时期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该问题已引起政府各级的高度重视。本 文正是立足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层面,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重点调查和研究了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 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政府优化职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问题

一、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 1992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浙南闽北首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在产城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同城待遇”政策和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公立学校就学的办法,吸引着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蜂拥而至。自 2012 年,委托管理沙城、天河、海城三个街道以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城务工人员、经商人员急剧膨胀,随 迁子女中学龄儿童人数大量增加。据统计,2017 年流动人口达 20万人,占到总人口数的 60% 以上。其中,该区常住人口 10 万人,流动人口 20 万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流动儿童 12032 人,占全区 适龄儿童的 63.79%。为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受教育 的具体情况,笔者在 2017 年 9 月至 12 月进行专题调查。专题调 查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通过走访民卫计局,统计区内进城务 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结构。第二层面通过走访文教体局和抽样调 查学校,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情况。第三层通过问 卷调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掌握家长对教育的关心程度。 本次抽样调查,共调查了 7 所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立中小学,随机抽取了 500 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其家长,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问卷分为家长篇和孩子篇,发放问 卷 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362 份,有效回收率为 73%。

二 .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特点分析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大幅增加,比例大幅提高。通过 统计调查,截止 2016 年底 ,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义务教育段共 有随迁子女 12032 名 , 其中小学生 10369 名、初中生 1663 名; 总数比 2015 年分别增长 93%。随迁子女从多到少排名,分别是 海城街道、沙城街道、天河街道。从分析发现,温州经济技术开 发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占全市义务教育段学生的比例大幅提高。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以外省儿童为主。统计显示 , 进城务工随迁 子女中外省籍的共有 11037 名 , 占全部随迁子女的 91.7%。公办 学校接纳了绝大部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 9378 名 , 比例为 84.96 %。社会力量办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 在局部 更为突出。

三 .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面 临问题

由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流动人口数量庞大,而且持续快 速增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带来很大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属于典型的准公共物品,即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不完全非竞争性和 非排他性的产品。因此,政府不必为教育产品全部买单,教育投 资主体可以多元化,而且应该多元。在确保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 前提下,可以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 的教育投资方式,以促进教育均等化。目前,在解决进城务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上,温州 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政府统一买单的措施进城务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虽然财政给予资金支持,但对满足不断流入的进 城务工子女义务教育来说,仍是不够的。还需要多元化资金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外,根据国家政策,对于流入地政府的投入与管理责任是 十分明确的,而流出地政府究竟应负何种具体责任,至今尚未有 明确和具体的规定。流入地政府在教育投入和管理上,既没有相应的财税权限,也没有得到经费投入上的支持。对流入地政府而言, 产生了明显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现象。显然,这一教育投入的责 任划分存在着不够合理之处成为了制约流入地政府执行义务教育政策的体制障碍。

(二)教育资源供求矛盾突出 根据产业集聚特点,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城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的区域,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造成入学门槛高,就读公 办学校困难。出于生活成本及就业的考虑,进城务工人员往往集 中居住在城郊接合部,郊区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比较有限,这使 得义务教育资源区域性供给短缺现象十分突出。以海城街道为例, 海城一小、海城二小的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已经超过户籍人口数, 教育资源的压力很大,而该辖区又面临本地区居民向中心城区流 动,人口因经济发展变迁产生的冲击。这就造成进城务工务工人 员子女义务教育压力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而学生入学就读往 往根据户籍,分批报名,对名额已满的学校,不再招收其他学生。 这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三)家庭教育严重乏力 进城务工人员忙于生计,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他们的孩子,从而导致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一方面,进城务工人 员通常具有流动性大、家庭负担重、劳作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等 特点,由于整日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子女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 进城务工人员的学历一般不高,大部分都是初中及以下的文化水 平,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进城务工人员大多数文化素质不高, 他们很少参加学习、接受家教培训在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上存在 误区。在管教孩子方面显得束手无策。有的家长把教育看成一种“跳 农门”的功利行为认为只要学习好不管怎样都行,事事顺从孩子。 从而忽视了教育本身价值取向,导致学生的理想非常盲目、不切 实际、甚至出现很多不良习惯却麻木不仁。有的家长对孩子精神 生活不够关心、认为孩子只要能吃好喝好就行物质上满足孩子“不 能让孩子受半点委屈”。在精神上关爱却不足很少注意培养孩子 的学习、生活、劳动等方面的能力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很理想表现为对孩子很不满经常非难、 责骂甚至对孩子进行侮辱、体罚。这类型的家长往往认为自己这 样做是严格要求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家庭虐待。

四 . 政府职能优化建议

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温州经济技 术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积极作为,取得了成效,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需不断优化政府职能。政府在履行进程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中的职能时,要随着 形势的变化而调整,随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发展规模 和不同发展阶段而变化。针对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域特征,政府可以采取从单一的政府治理模式向多中心治理模式转变,发挥社会民间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管理和建设中来。同时,整合多方资源,政府要齐抓共管,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资源统一管理,实行资源共享、优 势互补,做大做强社区教育。通过“教育委员会”、“联席会议”、“理 事会”等形式将各单位资源整合起来,纳入到本地区的教育工作 中来,为教育提供人才、场地、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资源。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发展中应然角色的科 学定位,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有效 发挥。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10.

[2] 王小丁 , 邓芷苡 . 近年来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 务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J]. 文史博览 : 理论 2013(9):63-65

[3] 王涤 .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 [M]. 北京 : 经 济科学出版社 ,2005.

[4] 罗云 . 城市公立学校中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 : 区别还是 融合 .[M] 教育发展研究 ,2011.8:11-18.

论文作者:陈茜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科学》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  ;  ;  ;  ;  ;  ;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论文_陈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