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目的:对儿童腺病毒肺炎患儿的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探究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腺病毒肺炎患儿,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在给予患儿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儿护理前护理后的家长情绪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后患儿家属焦虑评分(43.21±2.63)分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患儿家属抑郁评分(41.25±2.32)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针对儿童腺病毒肺炎患儿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其可以改善患者家属的情绪状态,同时促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采用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腺病毒肺炎;临床护理;干预
在小儿肺炎中,腺病毒肺炎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其对患儿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该种疾病的发病群体多为3岁以下的婴幼儿群体,属于常见的一种肺炎类型,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其还具有发病快、病情危重的特点,无论是对患儿还是患儿家属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不利影响[1]。临床上,患有腺病毒肺炎的患儿极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即肺炎、脑炎、肠炎等并发症。且患儿的并发症还有咽结合膜热以及膀胱炎等。因此在治疗腺病毒肺炎的同时要加强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临床上,针对腺病毒肺炎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随后要注重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2]。因此,本文探究对儿童腺病毒肺炎患儿的采用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详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腺病毒肺炎患儿,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在给予患儿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男性患儿为36例,女性患儿为24例,最小年龄为0.5岁,最大年龄为3岁,平均年龄为(2.68±0.21)岁,病程为1-7d,平均病程为(5.42±1.21)d。将患儿的基线资料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无意义。
1.2研究方法
1.2.1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患儿入院后,与患儿及患儿家属沟通了解。了解患儿的病情,且根据患儿的病情程度将患儿分开。由于患儿家属及患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高,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要宣传疾病相应的知识点,提升患儿家属对于该种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认知程度。护理人员也要为患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每日两次对病房进行消毒,保持病房温湿度。另外还要为患儿家属明确探视时间和次数,强调限制时间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儿的临床特征,针对患儿表现出的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1.2.2体位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人员叮嘱患儿取半卧位,保证患儿卧床休息质量。为了减轻患儿的心肺负担,需要将患儿的头部抬高30°-45°,同时患儿头部抬高对于患儿的胃肠道反流现象和误吸现象有减轻趋势。当患儿出现剧烈咳嗽状态时,护理人员指导家属调整体位,患儿换成侧卧位,保持患儿呼吸道顺畅,防止患儿痰液堵塞呼吸道。护理人员指导患儿正确咳嗽,用力咳嗽出患儿呼吸道存在地痰液。
1.2.3吸入氧气护理干预
患儿经常表现出喘憋症状,护理人员应采取雾化吸入措施进行治疗。针对配合度较差的患儿,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兴趣爱好提高患儿的治疗配合度,进而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在患儿采取雾化治疗后,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家属进行背部和胸部的叩击,力度适中,按照顺序进行叩击,促进患儿将痰液咳出呼吸道,保证患儿呼吸道通畅。
1.2.4不良事件护理
护理人员应了解患儿以及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时缓解患儿及患儿家属心理不良情绪,展开心理疏导护理干预,降低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有效预防护患发生冲突。护理人员为患儿家属普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降低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儿护理前护理后的家长情绪变化情况进行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将两种自评量表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评分越低,患儿家属的情绪状态良好,焦虑感和抑郁情绪有所降低。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比较
护理后患儿家属焦虑评分(43.21±2.63)分低于护理前(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比较
3讨论
婴幼儿的上呼吸道的生理结构发育并不完善,因为婴幼儿身体发育情况,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婴幼儿极易发生感染,尤其是小儿肺炎疾病。在小儿肺炎疾病中,腺病毒肺炎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腺病毒肺炎疾病发病率最高的患儿群体为营养不良患儿、贫血患儿,同时还有合并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极易发生腺病毒肺炎疾病[3]。临床上,腺病毒主要由47个免疫的血清型组成,其繁殖场所为患儿体内的细胞核内,可以说腺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具有较高的耐酸与耐脂性。由于患儿的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患儿腺病毒肺炎的发病率较高。患儿患有腺病毒肺炎疾病时,极易发生呼吸困难、喘憋等并发症,甚至是死亡并发症,这无疑不是增加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恐惧情绪,在治疗中给予护理干预是重要的措施[4]。
患儿的病情变化较大,且气管黏膜消除能力差,对于患儿有着严重的生命威胁。由此导致患儿家属的情绪较为焦虑,极易发生不良事件。即使患儿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仍然不能忽视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护理工作。采取临床护理工作可为患儿家属普及疾病相关知识,提升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程度,消除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5]。通过体位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儿治疗效果,促使患儿的呼吸道保持通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吸入氧气护理干预措施,为患儿提供吸氧治疗,提高患儿的血氧饱和度,促进患儿的恢复。在患儿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促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的实验数据显示:护理后患儿家属焦虑评分(43.21±2.63)分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患儿家属抑郁评分(41.25±2.32)低于护理前(P<0.05)。
综上所述,针对儿童腺病毒肺炎患儿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其可以改善患者家属的情绪状态,同时促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采用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史婧奕,王斐,徐婷婷.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腺病毒肺炎特点和救治方法探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9,26(3):190-194.
[2]方鹏,杨金艳.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预后不良的临床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8,25(1):24-26.
[3]黄淼,罗蓉,符州.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7,19(2):159-162.
[4]张俊涛,姚彩霞,赵维,等.1例重症成人腺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1):134-136.
[5]文力.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3):145-146.
论文作者:唐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患儿论文; 肺炎论文; 家属论文; 腺病毒论文; 措施论文; 焦虑论文; 疾病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