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岚[1]2004年在《中医舌诊的历史文化探源》文中研究指明舌诊是中医学颇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舌作为人体结构的一部分,有可供观察的客观内容,但中国的历史文化对舌诊的发展方向起了重要的预设作用,而舌诊的诊断内容则是由中医理论所决定的。从甲骨文中对舌的最早记载,到秦汉时期舌诊的萌芽,从元代第一部舌诊专着的诞生,到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对舌诊的极大发挥,舌诊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浅到精细的发展过程。中医学赋予舌独特而丰富的诊断意义,而舌诊对西医学的意义却是有限的。面对同一客观对象“舌”,中医学产生了与西方医学不同的认识。元气本体论、天人合一论的自然哲学思想,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等等,都是在特殊的自然历史环境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独特的知识结构,正是由于知识结构的差异,中西方不同的认识主体对所获信息的选择和加工处理的过程也有所不同。它成为影响中医舌诊起源、发展直至成熟全过程的决定因素。
孟宪友[2]2016年在《中医舌诊术语翻译的标准化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中医舌诊内容的研究以及德国翻译家费米尔的翻译目的论,美国翻译家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英国翻译家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的挖掘,探讨中医舌诊术语翻译的特点,原则和方法,探求舌诊术语翻译的标准化,国际化。为教学,科研,和临床应用提供良好的素材,为中医走向世界架起一座桥梁。方法:一、文献检索文献研究主要是通过利用大学图书馆,网络数据库及各种图书资料,收集中医舌诊的有关知识及翻译理论,对当前的中医舌诊英译本进行分析,比较,分成几条思维脉络:1.舌诊的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于《中医诊断学》。2.对翻译理论的挖掘,找出适合中医术语翻译的理论。3.对当前舌诊英译本的分析,比较,探求正确的舌诊术语翻译方法。二、研究内容分析研究内容分析包括当前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第二版),朱文峰主编和《中医诊断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邓铁涛主编为蓝本,把舌诊分为舌质和舌苔两大方面。舌质分为舌色和舌态,舌苔分为苔质和苔色,对每一个类别进行整理,各主何病,舌象特征,机理分析等进行论述。叁、对翻译理论进行梳理,主要包括菲米尔的翻译目的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找出他们各自的适用范围,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为翻译比较,实践提供依据。四、对目前我国中医翻译现状,翻译师资队伍,翻译面临的任务等进行分析,提出从事中医翻译所具有的条件和不足。五、对目前的舌诊英译本进行分析比较,找出正确的翻译标准,供教学,临床,科研参考和应用。六、理论探讨通过对翻译目的论,功能对等理论,语义和交际翻译论的挖掘和分析,以及中医术语的特点,采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目前的舌诊英译本进行梳理,探求标准化,国际化的舌诊术语翻译原则。结果:一、中医翻译研究现状中医翻译人员现在处于紧缺状态,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医院,以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为主体,他们既懂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又懂英语,是高等院校的精英,但他们临床业务繁忙,时间有限。很多医学院校的外语教师也正在进行医学专业的进修,本身具有良好的外语基础再加上中医理论的学习,就成为专业加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医翻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和补充的作用。如:上海师范大学的李照国教授,攻读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兰凤利副教授攻读了从医学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医学体系。这为广大外语教师从事中医学翻译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知名的中医前辈又懂英语的专家有: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欧明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谢竹藩教授等。随着中医翻译事业的发展,中医院校非医学专业和普通高等院校外国语学院已开设中医类课程,很多医学院校增补了新的专业,开设了英语专业医药方向,如北中医,广中医,南京中医等,在翻译专业硕士点中增加了中医翻译方向,如上海中医大,西安交大等,中医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翻译的成果:中医翻译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词典和教材的编写方面,教材有:《汉英常用中医药词汇》谢竹藩等主编;《汉英双解常用中医名词术语》帅学忠主编;《中医英语教程》李照国主编;《中医英语》黄家陵主编;《新世纪中医英语教程》李磊主编。词典有:《汉英中医辞典》刘必先主编;《汉英中医辞典》欧明主编;《英汉实用中医文库》张恩勤主编;《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徐象才主编;《实用汉英中医词典》张奇文主编;《简明汉英中医词典》李照国主编等。目前,很多中医药词典,书籍被译成外语。如:《黄帝内经》、《针灸》、《方剂》、《素问》、《伤寒论》、《中医理论基础》等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中医药翻译工作。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学者到中国来学习中医。学术期刊的创立也为中医翻译提供了平台,有中医类期刊和外语类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刊登了大量的中医英译论文,为中医翻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传播作用。中医翻译研究的不足:中医翻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很多学者历经艰辛,不辞辛苦为中医翻译研究做了大量的努力,但缺乏理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翻译,加之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功底不够扎实,死译,乱译的现象层出不穷,而且翻译工作者大都集中在医学院校和中医研究机构,推广力度有限,对未来的学生而言,中医专业的学生是主体,但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外语类学生没有开设中医课程,接触不到这个领域,严重地影响了中医翻译的发展。中医翻译面临的任务: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的推广,来华留学生与日俱增,中医翻译的任务迫在眉睫,首先是要有一部工具书供学生查阅。其次是中医术语翻译要规范化,有统一的标准,最后要形成完整的中医英译教材。二、中医舌诊术语翻译的内容叁、中医舌诊术语翻译的理论探讨。1.翻译的目的论在中医术语翻译中的应用探讨。翻译的目的论是德国学者费米尔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其核心意义是:翻译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认为翻译必须遵循目的性原则,为达到交际目的而被读者所接受的一种翻译方法。根据目的论,一切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nord,2001)目的论在中医术语结构翻译中的探讨:目的论认为译文的预期目的和功能决定翻译的方法,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对翻译策略和要求也各不相同。由于中医术语具有古代哲学的意味,加之深奥难懂,长期以来一直是译者所关注的问题,能否在翻译中准确地表达中医的原文信息,在语言风格上符合文言文的特点,能否被外国人所理解接受,专业术语翻译的目的性解决了此问题2.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医术语翻译中的应用探讨。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源语信息尽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的活动。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是功能上的对等。其核心是即要求翻译的形式对等又注重动态功能对等。二者的不同是形式对等与功能对等在翻译接受语中所要达到的目的不一致。形式对等指对象语中的信息应与源语中的信息尽可能地保持一致,即对象语与源语应在语法,词汇,句法结构,风格等方面要一致。这就要求译者必须有良好的本族语言的文化功底,又要通晓目的语文化,把二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准确地翻译。动态的对等强调的是语义到语体之间自然对等再现源语内容,着眼于源语的意义,不局限于源语的形式对等,注重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效应对等,充分体现了翻译的交际性。3.纽马克的语义翻译理论和交际翻译理论在中医术语翻译中应用探索。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二十世纪由英国翻译家纽马克提出的一种新的翻译理论。他强调:“翻译是一种交际过程,译者要尽可能地把源语文化信息转换成目的语文化,使读者能够理解并能领会源语作者的思想内容,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语义翻译强调客观,准确地表达源语信息。必须以原文为基础,、在结构与形式上力争于源语相同,有的是可译的,有的是不可译的,即使源语是文言文,也要用现代语言翻译,使译文更接近读者,而交际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不拘泥于源于文化背景,翻译的译文要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迎合语意背景,注重译者的心理反应,体现了交际功能换言之,语义翻译要求译文在形式、词序、结构、内容等方面,要贴近原文,交际翻译就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读者产生的效果与源语读者的理解更相近。结论:本研究是中医舌诊术语的翻译,从研究的内容到研究译法和翻译理论进行挖掘分析,翻译理论主要借鉴德国翻译学家费米尔的目的论和美国翻译学家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及英国的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对舌诊术语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能体现中医特色的英译方法,研究内容包括舌质和舌苔两个大方面,通过网上对中医舌诊术语翻译教材的搜索,共有九本教材进行分析供临床、科研、教学应用,现从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存在不足与展望进行总结。一、中医术语尤其是舌诊术语深奥难懂,译法灵活多样,但很多译者对中医内容不甚了解,很难能够翻译出地道的术语,令目的语读者费解,译者应加强中医知识的学习和语言功底的锤炼,既懂中医又懂外语才能把中医翻译的准确,为中医走向世界架起一座桥梁。二、中医术语涉及许多古代哲学的典故和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的背景,要深入了解目的语文化与中国哲学知识,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才是英译中医的关键。叁、舌诊是中医四诊的关键一环,舌象能正确地客观反映脏腑器官的内在生理病理变化,正确地翻译为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和本土学习中医提供很好的翻译教材,为中医的推广奠定资源基础。创新点:一、首次从翻译理论的角度对目前的中医舌诊术语翻译作了比较详细的对比,分析,提炼出中医舌诊术语翻译的要素,特点,原则和方法。二、研究思路具有启发性。通过翻译目的论,功能对等理论,以及语义和交际理论对中医其它分支的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叁、研究内容可为《中医诊断学》舌诊部分的英文教材或教参的编写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文献素材。也为教学,科研,临床以及中医口语交际提供了良好的鲜活资料。
参考文献:
[1]. 中医舌诊的历史文化探源[D]. 张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4
[2]. 中医舌诊术语翻译的标准化研究[D]. 孟宪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