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与社会心理(笔谈)——呼唤高层次的大众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笔谈论文,社会心理论文,高层次论文,文化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0-05;B84-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455(2002)06-0034-12
广东文艺心理学研究会和华南师范大学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心近几年来举行了几次比较有影响的学术研讨会。一次是1996年12月举行的“审美心理流变与文化转型”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是立论于文化对心理的影响,而新时期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而带来了文化转型,而文化转型又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心理。与会者研讨的重点是社会文化转型期的审美心理。这个文艺心理学的命题,在学术界是最早提出的,又切中要害,所以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很大反响,《新华文摘》1997年第2期还以“审美文化与文化转型”为题,全文转载了研讨会的部分文章。另一次是1997年12月举行的“美育与人的素质”学术研讨会,就什么是美育、美育与社会文明、美育与教育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其中比较集中地讨论了美育与人、美育与人学的问题。这个研讨会的立论在于,当时随着新世纪的即将到来,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在发生变化,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变革也在深入发展。在此情况下,对人的美育必然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研究课题和社会实践课题。在研讨会上,笔者就曾以“21世纪:美育与人学”为题作了发言。这次研讨会的成果,大众传媒和二次文献刊物虽然没有像上一次那样获得巨大的反响。但这个课题现在看来,在当时提出仍属前瞻性的。事实上,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美育问题不仅是大中小学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是中华民族国民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2002年5月,我们又举行了以“大众文化与社会心理”为题的研讨会。大众文化问题,近几年来,专著和论文已经出了许多许多,在这个时候再来讨论大众文化,是否老生常谈?我们认为一点也不会。在经过一番喧嚣之后,再冷静地思考,或者总结归纳一下这个问题,或称研究大众文化与社会心理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况且,大众文化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其中有好些问题没说清楚,甚至许多著作并未真正接触到这个问题。
讨论大众文化与社会心理问题,有两个基本点要说清楚。一是对大众文化概念和内涵的理解。什么是大众文化,对这个问题,大家的理解并不一致。照一般的理解,“大众文化”本是从西文“Mass Culture”翻译而来,是指以广播、电影以及在大众中广泛传播的报纸和印刷品为代表的文化。实际上,它是与精英文化或称文人文化相对立的状态而出现的。而实际上,自大众文化产生之日起到现在、特别是在我国,它的涵义是大大地发展了,以至于产生了对大众文化的多义性的理解,如有称通俗文化、流行文化等等,这种对大众文化的多义理解,我以为是正常的、合理的。依我理解,我们不妨对大众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一个较为宽泛的解释,而不囿于西方所指的“大众文化”。即大众文化就是为大众而创作,反映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心理,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的文化。二是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理解。讨论大众文化与社会心理的关系,这个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普列汉诺夫说,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这说明,艺术是以人的心理和人的灵魂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而人的心理和灵魂又是受一定时代的社会政治和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而我们现在所处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一般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300年前经过了两个时代——“原始时代”和“农业时代”。300年后,即1700年,以牛顿发表《自然科学的数字原理》为标志,人类社会完成了它的现代化进程,从而使整个世界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工业时代。对于这个时代即现代工业社会的“主导社会范式”,美国当代学者查尔斯·哈珀在《环境与社会》一书中作出了5点归纳,限于篇幅,不一一列出了(可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该书的中译本)。总的说,这被认为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以经济的增长、科学的发达、消费水平的提高,个性、民主与竞争的张扬为其特征的。这个时代,一方面既给人们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同时也前所未有地带来了“物质污染”和“精神污染”。对于这些,马克思似乎已经预见了。他尖锐地指出过,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日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味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你看,马克思对这个时代的诸如科技文明对于人们健康心态的干扰,物欲对于人们灵魂的侵蚀,商品经济对于人们感情的腐蚀等等,描绘得多么栩栩如生和深刻。这种物质文明给人们带来的侵蚀和污染,是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精神污染。这种侵蚀和污染,使现代生态学应运而生,从而使时代进入了一个生态学的时代。
理解了大众文化的内涵、艺术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和当今的时代特征之后,大众文化与社会心理这篇文章就好作了。首先,随着生态学时代的到来,在文化和艺术领域要加强对于心理化、个人化问题的创作和研究。建立生态文化学、生态美学和生态文艺学等新学科。研究人类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在美学中的表现。对文艺现象作出生态学意义的阐释。发展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大众文艺创作。当今已经出现了环境文学、环保艺术、自然写作等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预期,反映人类生态和心理问题的作品特别是大众文化必然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其次,研究当今社会人们的社会心理的主要特征,并以此指导大众文化艺术的创作。所谓社会心理是指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定向。它直接影响着大众文化的运行和发展。当然,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群体会有不同的社会心理倾向。但是,一个社会的特定时期应该具有一些为不同社会集团和群体所共同具有的社会心理倾向和特征。对于我国新时期特别是文化转型期的社会心理,时人曾作过许多概括,如从众心理、自我意识、浮躁心理、民主意识、平等观念、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虚无主义、功利观念,等等,不一而足。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我以为,我国新时期以来的人们的社会心理特征,主要是崇尚个性、追求民主与自由。这些特征也决定了人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消费。可以看到,凡是艺术地反映了这些社会心理特征的各类艺术形式,便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欢迎。为此,作为艺术创作者和理论研究者都应深入地研究大众文化与社会心理和审美心理的这种内在的联系,以创作出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第三,要呼唤和提倡高层次的大众文化。这也是本文的意旨所在。过去我们常说大众文化是一种消遣文化、快餐文化、广告文化、形象文化、视觉文化,其追求的是娱乐性、休闲性和刺激性。其实,这种对大众文化特征的判断乃来源于西方对大众文化的定位和理解。在西方,大众文化与知识分子的文人文化或称精英文化是对立的。许多著名西方文化学者和美学家如英国的F.立维斯等对这种文化是一直持批判态度的。他们认为这种以大众传媒为表现手段的文化,对知识分子心目中的“文化”是一种严重的冲击和威胁。而在我国,自从大众文化产生和兴盛以来,情况却不是如此。所谓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利害冲突,而且还呈现着互相汲取、互相融合的态势。如上所说“短、平、快”确实是大众文化的一些特征,但不是所有特征或根本特征。应该说,大众文化是以反映大众的社会审美心理为其基本特征的。从中外文学发展史可以看出,凡是迅速而集中地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民间社会心理和审美心理的艺术作品,都是深受大众所喜爱并传之久远的。例如我国元末和明代所产生的市民文化(也可称为广义的大众文化)杰作《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之所以受到当时广大市民大众的喜爱以至千百代广为流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反映了民间的道德习俗、心理趣味,把要求民主、除暴安良、讲求义气等国民心理典型化了、仪式化了,从而使这些作品成为史诗性的巨著。像这类作品,你就很难说它是“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了。因为它们历代都为广大读者(包括知识分子和劳工大众)的喜爱。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到启发:在艺术创作特别是所谓大众文化的创作中,我们不应该满足于那些“短平快”之作了,而应该深入地考察特定时代的社会心理和大众审美趣味,并对这些心理原型作出艺术的概括,力图创作出高层次的或史诗性的杰作。当然,这个要求不容易达到,但应该提出这样的要求。
最后一个问题是:艺术创作与社会心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今年的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中,我指导的一位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写了一篇题为《当代电影叙事与观影心理》的学位论文,在论文答辩中,一位答辩委员提出:既然社会审美心理决定了电影创作,那么电影创作与观众的社会审美心理究竟是什么关系?是否都是被动的反映?这个问题提得好。但这位研究生对问题也回答得好。她说:不是。艺术创作对社会审美心理的反映不是被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而是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审美心理决定了艺术创作,或说艺术创作是人们社会审美心理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创作对社会审美心理的反映又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反映,它对于一定时代社会人们的社会审美心理又起着引导作用。这才不是机械决定论,而是能动的反映论。
总之,到了21世纪,我们应该认真地总结大众文化创作的经验,深入地研究大众文化与社会心理问题,把大众文化推向一个新阶段,力图创作出高层次的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