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知识经济灵魂着力提高创新素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灵魂论文,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研究知识经济规律,把握知识经济灵魂,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行动起来,着力提高我国的创新素质,作好充分必要的素质准备,是一个意义深远而又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本素质
尽管中外专家学者关于知识经济概念的表述众说纷纭,但在“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这一点上是基本统一的。根据创新理论,创新是建立新生产函数的过程,表现为从科学研究到开发、设计、试制、生产、管理,直至市场流通和技术扩散的完整链条,强调的是把研究开发与经济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创新作为人类知识生产的原动力,而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素质,体现于知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首先,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不断创新以及创造性地传播和应用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科技革命浪潮不仅使人类知识总量迅速增加,人类传播应用知识的能力大大增强,而且创造出过去从未有的新产业、新产品和新服务。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以生产知识、运用知识、处理信息为主的第三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提升到70 ~80%。以美国微软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以知识为资本的新一代明星企业,作为知识经济的细胞,其发展的基础已不再是传统的固定资产,而是科技人才和科学技术有机组合而形成的创新素质和持久的创新能力。
其次,不同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运作发展过程,主要包括知识的生产、传播、转化、应用和知识再生产等环节,这个过程是系统完整的创新活动。而创新活动的实现,既要求创新体系具有科学合理的结构,以及创新机制的有效运行,又要求良好社会创新环境的积极配合与协调。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先导和支柱产业。剖析高科技创新,研究开发(R&D)是贯穿全程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不但新科学理论的提出、新技术成果的诞生离不开创新,把科学理论、技术设想变成新技术工艺、新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离不开创新,就是新产品走向市场实现效益同样也离不开应用新技术所创造的新服务。
再次,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素质。知识经济的来临昭示着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劳力资源、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的时代就要成为历史,人类将进入一个依靠自身智力、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在以知识为基本生产要素的经济形态中,高品质的创新所呈现的不仅是知识生产的特点,更重要的在于知识创新可以有效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降低物质资源的稀缺度。现代企业利用创新优势弥补在资源占有上的不足,通过不断创新,以增强竞争实力掌握主动已成大势;在关系企业经济效益高低和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中,有形资源的效应已在减弱,取而代之的将是创新速度和创新方向。
二、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时期,现代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以及内生于经济系统之中的现代科技与社会经济交互作用的日益增强,使得仅凭科学家、技术专家个人的智慧、微薄的物资财力支持及单个企业的经营行为,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的要求。现代意义上的创新,其主体范畴已超出个体概念,扩展到整个社会,学术界、企业、政府、乃至国家、国际组织,承担着完成创新的使命;以智能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基础是实现创新不可缺少的条件;宏观的科技进步、创新成效及社会经济发展更是取决于主体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发挥互动作用的创新机制。所以,创新主体、创新条件、创新机制是构成创新素质的基本内容。
具体包括:(1)创新体系结构。 创新是一个横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试制生产——市场流通等科技经济领域的社会系统工程。从事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创新扩散、以及创新成果应用的社会机构和组织一起构成一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系统。系统主体的构成要素、按创新过程分布的人才结构和资金投入结构等,反映出创新体系结构的基本状况。(2)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的智慧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和对知识的系统整理与融汇贯通。在创新过程中,人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新的速度和质量,人力状况是衡量创新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从创新的角度考察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一般应包括国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科技素养,以及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等。(3)创新机制及运行质量。 创新机制是保持创新活力持久的内在根本。创新机制主要包括:科学的创新规范、完善的创新投入机制、适宜的创新供求机制、高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健全的创新法律机制,以及创新政策、创新战略等。创新机制建立的科学与否、发挥的效用如何,通过创新机制运行质量反映出来。在运行质量方面,主要考察创新投入水平、投入产出比、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技术与劳动力市场对知识成果和人才资源的配置,以及宏观调控管理能力等。(4)创新实力。 创新实力是创新素质的表现形式,一般由通过拥有科技成果、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技术贸易额及创新投入水平等反映出来的现有创新实力和通过创新强度(R&D /GDP)、创新模式、及创新机构和人才对创新信息的灵敏度等反映出来的创新潜力构成。(5)创新环境。一般来说,社会经济体制、 国民创新意识和观念、创新教育机制、政府与社会对创新的需求和拉动力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追求创新的社会风尚等因素,共同营造一个创新的社会氛围,构成创新环境。
三、我国创新素质的缺陷分析
实事求是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素质的各项指标逐年攀升,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过去我国科技与经济的计划联系模式的沉积作用,致使我国创新素质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之处,不仅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而且也难以适应国家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一,结构缺陷。目前,我国创新主体在构成要素和功能上基本完善,政府、研究机构、企业、教育部门及其他组织,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开并发挥创新功用。问题主要在于我国创新系统结构存在较大缺陷,即创新力量(人员与经费)相对集中于研究机构和高校,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差距较大(见表1)。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系统功能的混乱。 创新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关系,应按照创新过程进行配置和衔接。现实中,我国企业的创新功能主要体现在应用领域,基本没有承担创新主体的作用。从而造成研究机构为进一步提高创新效益,矫枉过正,功能错位,伸展到应用领域,甚至是售货服务,力量、精力分散,效率低下。
表1——创新系统结构比较
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其他
R&D人员
中国 39.0 31.020.9 9.0
分布结构发达国家61.2 12.724.6 3.7
R&D经费
中国 37.0 41.013.0 9.0
分布结构发达国家71.0 10.015.0 4.0
注:发达国家的数值取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瑞典、韩国、新加坡8个国家1993、1994或1995年数据的平均值, 中国的数值取自1997年5月6日《中国信息报》
第二,国民素质缺陷。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与水平亟待提高。科技人员是创新队伍的中坚力量。1997年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262万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16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4‰,全国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2049.5万人, 占职工总数的19%。从发展和总量水平来看,我国创新队伍发展迅速,在世界上的位次相对靠前。这是我们的优势和资本。但作为创新人才质量水平基础的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形势不容乐观。根据1997年世界国际竞争力评价,我国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多项指标呈现较低水平,在各项评价领域中,处劣势之最。如成人文盲率高、经济知识文盲率高、初等教育入学率低、20—40岁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低、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企业内部培训严重缺乏等,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人才素质质量和现实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公共教育人均支出较低、教育体系落后、机会严重不均等在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不及予重视和及时解决,那么在未来竞争中我们将会付出巨大代价。
第三,机制缺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创新机制建设成效显著。然而我们也清晰地看到,我国创新机制及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多,是创新素质中最需强化的因素。机制上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协调性较差。在科技与经济的联系机制方面缺少体制上的支持,从中观到宏观,科技管理部门与经济部门在创新计划和管理上难以实现统一;二是机制作用不明显。科技体制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建构了创新动力机制框架,但是由于创新投入机制、供求机制等配套机制作用不力,加之政府在创新引导、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力度不大,整个社会尚未进入创新——发展——创新的良性循环;三是机制建设的创新目标不甚明确。虽然近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颁布了一系列的财政、金融、税收、法律等政策法规,涉及到创新的投入、供求、激励、保障等方面,并形成了相应机制雏形,但尚未有以创新为目标进行系统规划和建设。
此外,在创新所需的社会环境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思想观念上,我国传统的保守观念还有相当的影响,广大民众的创新意识淡薄,对创新信息、创新趋向敏感性较差,因此需要大力培养创新观念,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社会环境。
四、提高我国创新素质的对策研究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建科学的创新系统。在继续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同时,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突出创新功能,合理配置科技力量。一方面,以政府投入为主,强化重点研究院所和高校的知识创新功能,确保我国科技的精英力量,站在创新的源头;另一方面,调整多数科研机构的专业结构,分流科技人才,充实产品技术开发和企业技术创新队伍。从而有效解决创新系统中知识创新力量散而不精、技术创新环节薄弱、体系结构不合理和功能错位的问题,明确核心功能,保证创新各子系统在运作过程中的功能衔接(见表2 )。
表2——创新主体功能配置与衔接
知识创新 技术创新 知识传播 知识应用
政府 ★
★
★
★
科研机构★
★
☆
高等院校★
★
★
企业
★
★
★
社会★
★
2.加快创新能力的企业内化,增强产业创新实力。目前,企业R&D力量薄弱是造成技术创新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强化企业R&D能力是提高企业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关键。首先,应建立健全创新投入机制,调整现有投入结构,适当向企业倾斜,加大政府对企业R&D的投入支持,推动企业R&D能力内化;其次,要结合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内部创新机制为基础和前提,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承包、领办、委托、入股、购买等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联合, 达到科研单位的R&D行为能够真正带动企业R&D的目的。
3.建立高效的创新机制,加强创新管理,促进创新与经济协同发展。改革20年,我国创新机制的系统框架已基本形成。今后机制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在机制的系统性(如启动机制、运作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等形成机制系统)、衔接处、及与其他社会发展管理机制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调整、完善和优化;二是在创新管理上,进一步健全我国政府的创新管理体系,加强宏观管理,通过创新政策和创新战略,做到创新有计划、实施有组织(为创新主体创造环境、提供机会等)、调控得力、监控有效,从宏观上实现创新行为方向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协调一致。
4.重视人力资本,发展创新教育,造就高素质的创新队伍。知识是未来经济的基础,而知识的生产、运用和传播都依赖于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因此开发人力资源,就是提高人的科技文化素质,重视创新教育。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我们应该采取两手抓的策略。一手抓素质教育创造性培养,即深化教育改革,教育职能要以培养学生的智能为主,加强科学教育,注重基础理论学习,弱化专门训练;建立实施“终身教育”的新型教育体系,实现国民教育终身化。一手抓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即根据我国科技经济发展全局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开展创新教育,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尽快提高我国创新队伍的素质水平。
5.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创造良好的社会创新环境。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环境。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打破人们长期以来的维持、保守思维定势的束缚,提倡和鼓励全民族崇尚知识、追求创新的社会风尚,实施创造教育,普及创新知识,开展全民创新活动,努力建设一个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宜的创新文化。